<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有關大腸桿菌工業發酵 [打印本頁]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12 09:54
    標題: 有關大腸桿菌工業發酵
    有誰有大腸桿菌工業發酵的資料的

    轉基因大腸桿菌,通過基因工程手段,設計一段核苷酸序列移植入大腸桿菌,用于生產所需的目的蛋白 。想了解下有誰做過這方面研究的,能不能分享下。

    或者發到我郵箱:mondl@163.com

    謝謝了

    [ts]mondl 于 2009-9-12 09:55 補充以下內容[/ts]

    希望知道的朋友幫下忙,或者開貼出售,不過窮人,不要太貴:haoa:
    作者: 孤世才子    時間: 2009-9-12 10:09
    期待高手回答,,,,,,,,,,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14 09:41
    目的產品用于飼料方面,不是醫藥、食品,相對要求要松點,望達人不吝賜教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18 10:58
    我們實驗室的課題啊。(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國內差不多是專長。

    你說那一塊啊,是菌株構建還是發酵過程優化啊?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19 08:16
    發酵過程優化吧

    菌種是別人提供的,沒接觸過這個,要寫相關內容不知道如何入手。。。。

    提供者是實驗室培養,說實驗室發酵跟工業發酵相差比較大,他對工業發酵也不了解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19 15:26
    引用自葉赫娜蘭-孤城 發表于 2009-9-18 10:58的內容
    我們實驗室的課題啊。(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國內差不多是專長。

    你說那一塊啊,是菌株構建還是發酵過程優化啊?


    現在的轉基因菌種是人為移植一段編寫的核苷酸序列段,設計核苷酸序列在菌體中表現為蛋白質(目標小肽不斷重復),在體內蛋白酶酶解為目標小肽.
    不知道這個發酵過程怎么控制的好

    煩李博士幫幫忙了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21 08:48
    1,菌株構建好沒有,目前表達量多少?可以進入優化程序了嗎?
    2,菌株穩定性如何?使用整合到基因組還是質粒?
    3,誘導機制?
    4,用大腸桿菌?是包涵體嗎?如不是,似乎用酵母表達更合理些。
    5,這個短肽是什么?

    望認真回答一下,我看能幫您些什么。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21 09:32
    引用自葉赫娜蘭-孤城 發表于 2009-9-21 08:48的內容
    1,菌株構建好沒有,目前表達量多少?可以進入優化程序了嗎?
    2,菌株穩定性如何?使用整合到基因組還是質粒?
    3,誘導機制?
    4,用大腸桿菌?是包涵體嗎?如不是,似乎用酵母表達更合理些。
    5,這個短肽是什么?


    1. 菌株構建好了的,目前實驗室表達量是12g/L。目的蛋白占總蛋白的40%左右。
    2. 實驗室發酵菌株穩定性達到要求,Gn多聚體核苷酸序列是克隆到pET2a質粒上的。
    3. 這個不懂。。。。。原文寫下來吧:將pR-12Gn多聚體核苷酸序列克隆到pET32a質粒上,獲得原核表達載體pET-12Gn,轉化大腸桿菌BL21(DE3),經陽性克隆檢測并測序證明序列正確后,在IPTG誘導下進行蛋白表達。
    4.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是別人實驗室提供的數據。。。。他們貌似選過不少菌種,最后選擇大腸桿菌做母體。(根據大腸桿菌偏愛合成含特異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酶切點的Gly-Gln二肽核苷酸序列Gn,并克隆至pRSET A質粒中,采用串聯重復策略獲得pR-12Gn重組質粒。)
    5. 這個短肽是Gly-Gln二肽,不是直接表達,在菌體獲取聚合蛋白,經酶切后獲取小肽。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21 10:08
    這個水平(12G)可以轉入發酵了。想做到什么水平呢?

    是發文章的水平還是工業水平。如是前者,要有代謝流分析和比較時髦點的算法----也就是先做試驗,自己做出明確目標后,把算法湊上----就行了。
    如是后者,則要傳統分析結合代謝流分析,選擇工藝路線等等一步一步往下走。

    不管怎樣,要做N批發酵,必須要有比較先進的發酵罐。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21 10:17
    這個按照你的經驗,理論上用什么類型的發酵罐跟按照什么樣的發酵流程比較合理?

    主要作用是在于寫文章,但是沒接觸過工業發酵,對這方面一竅不通。。。實驗室發酵跟工業發酵相差也比較大,可比性不高。。。。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21 10:22
    這個按照正常要進行N批發酵是知道的,畢竟每個地方,每個發酵罐的構成會有一定的差異,各地底物之類有一定差異。

    若誘導條件在溫度30℃,Amp濃度為50μg/mL,0.1mMIPTG過夜誘導的情況下會怎樣,你看看理論上的數據能達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建議的?

    謝謝了
    作者: gaoyuyun    時間: 2009-9-21 12:40
    工業生產和實驗室是不一樣的,一定要注意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21 14:13
    就是因為不一樣,所以才要找資料。。。。

    樓上太油菜了,論壇幣911:5s: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21 18:36
    12# mondl 你說的是常規條件啊。

    普通實驗室發酵罐就可以,要有在線參數:PH,DO,溫度,并可控。離線檢測葡萄糖,氨基氮,溶磷。

    一般的,就可以進行一些時髦的計算了,比如,引入差商,引入擬合法,響應面就可以了,可以做得很漂亮。

    要不要代謝流分析呢?如要,還要加尾氣分析儀,稱重設備。
    作者: zhenjieli    時間: 2009-9-21 20:51
    不是太懂,感覺應該是很有前途的。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22 08:39
    我也不懂,越看多了就越覺得深奧了:5s:

    給孤城兄說的有點:如入人間仙境了,:tiaotiao:


    不是說孤城兄說的不好,是說的很到位,只不過我說真的沒涉及過這方面的,還真不知道個中道理:hehes:
    作者: mondl    時間: 2009-9-22 08:55
    15# 葉赫娜蘭-孤城



    不過實驗室發酵罐跟工業發酵罐規格上差很遠吧,這樣其他可控條件之類的都變化很大吧,況且實驗室的底物之類一般都跟工業怎樣的有點的差別吧,工業發酵的其他可控條件感覺沒沒可能像實驗室那樣控制的那么好,再怎樣嚴格,在中國這個地方還是會出現些不可控的因素



    這樣感覺綜合起來總體條件應該也差的比較多了





    不過怎樣也好,都是謝謝孤城兄的熱心解答了,幫了不少忙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22 09:24
    暈,我還沒展開講呢。還沒進入正題啊。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22 09:36
    引用自mondl 發表于 2009-9-22 08:55的內容
    15# 葉赫娜蘭-孤城  



    不過實驗室發酵罐跟工業發酵罐規格上差很遠吧,這樣其他可控條件之類的都變化很大吧,況且實驗室的底物之類一般都跟工業怎樣的有點的差別吧,工業發酵的其他可控條件感覺沒沒可能像實驗
    工業發酵看產品,一般50噸到300噸常見。但藥品有100升的,總體講,在相同參數下,工業比實驗室要嚴格得多。造價也貴的多。

    你的實驗,用30升最適合,再小一點,攪拌性能就差得太多。參數會出現噪音干擾性顫抖,而30升,可以對參數的背景噪音的干擾,做最大程度的忽略,數據還能湊著看----當然,越大越好,不過,實驗室水平的小試就不接受了。50升左右或以上也行,有可能要修改下水系統,購置時要小心。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22 09:42
    “況且實驗室的底物之類一般都跟工業怎樣的有點的差別吧”

    在解釋這一點。

    實驗室底物和工業上講,如果說差別,不如說是配方思路造成的差別,并不存在底物選擇上的差別----都有很廣的選擇性。當然,選擇標準是有差異的,一句配方思路的差異,實驗室水平要求底物是“單一組分,純(擔不是高純度,就是單一的意思)”。工業水平要求就多一個,是兩個:1,穩定,明確(但不要求一定“單一”),2,質量要“好”。

    總體說來,工業要求水平更高些。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22 09:45
    “工業發酵的其他可控條件感覺沒沒可能像實驗室那樣控制的那么好,再怎樣嚴格,在中國這個地方還是會出現些不可控的因素”

    呵呵,正好相反啊。任何時候,工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嚴格是大大高于實驗室的。在典型的發酵行業內,任何一個成熟的車間,嚴格程度,高于任何一個國內的實驗室。(失敗的車間除外)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9-22 09:48
    補充一點,事故不能說明不嚴格,是規模和復雜帶來的,可以減少,不可避免的----與幾率有關----當然,車間會認為事故時可以避免的,可以降到概率為零,這不是錯的。但是,概率為零的事物,不是不會發生的事物。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湖州市| 香格里拉县| 云龙县| 灵川县| 遵义县| 永胜县| 门头沟区| 枣强县| 阳原县| 康乐县| 株洲市| 成安县| 彰化市| 白玉县| 祁阳县| 太仆寺旗| 镇雄县| 临猗县| 无为县| 旬邑县| 汽车| 南阳市| 德格县| 永和县| 安福县| 兴城市| 玛多县| 同心县| 大邑县| 印江| 永寿县| 永和县| 常德市| 启东市| 伊宁县| 东阿县| 惠东县| 稻城县| 铜鼓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