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農養奶牛的弊病和對策
[打印本頁]
作者:
yuming568
時間:
2009-9-4 16:47
標題:
農養奶牛的弊病和對策
1 忽視牛體及環境衛生消毒工作
許多養殖戶認為牛的抗病力強,不重視衛生和消毒工作,導致奶牛發病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建議養殖戶搞好牛體、牛舍及周圍環境的衛生消毒工作。冬季和春季牛舍每周消毒1次,夏季和秋季牛舍每周消毒2次。飼料和飲水要講究衛生,不飼喂霉變飼料。
2 急于求成
一些養殖戶在犢牛不足18個月、體重不足250kg就急于配種,其嚴重后果是造成奶牛難產,繼發奶牛生殖道疾病,影響下一胎的正常繁殖。建議牛犢應達到足月、體重符合配種標準時再進行配種。
3 擠奶超量
奶牛的泌乳期一般為305天,但因奶牛的年齡、胎次、膘情及飼養水平不同,常會導致奶牛的泌乳期延長或縮短。在實際生產中,一些養牛戶從奶牛產奶一直擠到沒奶才停止擠奶,結果造成奶牛過度消耗體內營養,使奶牛發情不明顯,性周期紊亂,較難受孕,影響到泌乳量的提高。建議養殖戶必須在泌乳期內擠奶,使奶牛有足夠的時間來補充體內損失的營養,為獲取下一胎次有較高的產奶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干奶期精料喂量嚴重減少
奶牛經過懷孕、胚胎發育、產犢和泌乳,體內消耗大量的營養,而這些消耗的營養均需在干奶期得到補充。許多養牛戶誤認為對不擠奶的牛應采取粗放的飼養管理,每日僅喂很少的精飼料,結果造成奶牛臨產前膘情下降,甚至有的牛出現產犢困難、犢牛體質虛弱、母牛產奶量低下的不良后果,這就直接影響到養奶牛的經濟效益。為此,建議養殖戶在奶牛干奶期后幾天和臨產前幾天適當提高精飼料喂量,干奶期飼喂精料量應占母牛體重的0.8%~0.9%。
5 拴養影響運動
許多養殖戶飼養奶牛不分季節,尤其是冬春季把牛拴在木樁上,不讓牛運動,導致奶牛難產、胎衣不下、發情不明顯、體質低下等后果。為此,建議養殖戶每天給奶牛一定的運動時間,可采用牽牛或趕牛慢步運動的方式,以促進奶牛新陳代謝,增加采食量,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使奶牛保持正常的繁殖能力。
6 不刷拭牛體
許多養殖戶不經常刷拭牛體,這直接影響奶牛皮膚的新陳代謝,影響奶牛的身體健康和產奶量,造成鮮奶不衛生等。為此,建議養殖戶經常給奶牛刷拭牛體,以保證奶牛健康,提高產奶量。
7 不喂青貯飼料
目前農村除飼養奶牛示范村的部分養殖戶冬春季給奶牛喂青貯飼料外,一般農村養殖戶僅養幾頭奶牛,不喂青貯飼料,仍采用傳統的飼養模式。
養殖戶應盡快由傳統型飼養方式轉變為先進的青貯舍飼飼養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9-4 17:47
建議農戶養奶牛從買牛開始,采用科學方法和性價比的思維,提高我國奶牛飼養數量和質量。
作者:
jiashili001
時間:
2009-9-5 13:09
補充樓主的內容:
1、建立消毒衛生制度。一是最好采用橡膠墊,隔涼隔熱,清洗方便。二是經常用溫水刷拭牛體,保持無糞污。三是經常輪換消毒藥,防止產生抗藥性。
2、堅持繁育制度。性成熟后不急于配種,等到16-18月齡和體重占成年體重的70%以上方可配種。否則會發育不良,體型過小,難產,胎衣不下,影響產奶量。繼而可能造成繁殖障礙。
3、嚴格執行擠奶制度。要保證牛有60天的干奶期,若低于45天會造成下一胎產奶量下降,奶牛乳腺和膘情得不到很好恢復,嚴重透支身體,過瘦,得不償失。
4、注意干奶期的飼養。干奶期是犢牛發育的最佳時期,骨胳和體重快速增長,若營養不良,則會造成弱犢,體格小。
5、加強運動。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運動,促進新陳代謝,人況且不運動吃不進飯,更何況牛乎。
6、營養豐富而均衡。既要保證各種營養的均衡,又要保證適口性。青貯含有大量水份、糖等,適口性極好,有利于提高產奶量。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
铜梁县
|
昌黎县
|
牟定县
|
鄢陵县
|
吉木乃县
|
文昌市
|
长乐市
|
敦化市
|
阿拉善盟
|
什邡市
|
焦作市
|
德昌县
|
郴州市
|
金溪县
|
永年县
|
龙岩市
|
北京市
|
盐池县
|
绥滨县
|
长武县
|
永年县
|
湘潭县
|
江口县
|
肃南
|
错那县
|
长武县
|
襄樊市
|
新安县
|
项城市
|
娄底市
|
胶州市
|
色达县
|
武义县
|
盐池县
|
隆化县
|
南郑县
|
隆德县
|
西充县
|
科技
|
湛江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