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9月水產養殖管理及病害監測
[打印本頁]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8-31 10:08
標題:
9月水產養殖管理及病害監測
內陸水產消息:9月是全年氣溫、水溫較高時期,也是養殖魚類和蝦、蟹、鱉等水生動物的生長旺季。同時,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時期,是一年之中水產養殖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歷年水產養殖經 驗及當前病害測報數據分析,今年9月份魚類的細菌性爛鰓病和出血病發病率較高,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爆發性疾病;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的黑鰓病發病率達到50%以上;鰻魚不明病因的大肚腹水病和腸炎病較嚴重;美國青蛙出血病和白內障病甚為流行,出血病發病率達到70%以上,肝病還可能會發生較重;長吻鮠和加州鱸將以出血病為主。此時,水產養殖管理仍應加強。
華中、華東
飼養管理是否到位,將直接關系到全年產量和經 濟效益的高低。為了確保水產養殖健康生長,安全度過高溫季節,從而達到穩產、高產之目的,根據9月份氣候和水產養殖特點,漁業專家提醒,預防魚類的暴發性疾病,本月要調整水質兩次。水產養殖業整體上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 則,采取綜合保護措施,控制好水質,在采用藥物防治時,一定要對癥施藥,只有合理正確地選擇藥物并適時施藥,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一、苗種放養管理
8、9月份是常規魚類苗種培育和放養的重要時期,故應繼續做好夏花和魚種培育工作。苗種放養前應及時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養時須用食鹽水或高錳酸鉀等浸浴消毒,以免細菌感染。從外地購進苗種,必須進行病害檢測檢疫,以免帶入病菌。
二、成魚養殖管理
1、加強施肥投飼。9月份是魚類的生長旺季,應加強施肥投飼。以肥水魚為主的池塘,應根據水色及透明度及時追肥。以吃食魚為主的池塘或網箱,應及時投喂飼料。并做到投飼 “四定”(定質、定量、定位、定時)、施肥“四看”(看魚、看天、看水、看季節)。
2、注意水質調控。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氧、換水。由于9月份魚類生長快,攝食量大增,排泄物也增多,水質易惡化而容易造成缺氧。因此,每天要及時開增氧機增氧。如遇到悶熱天氣,應適當延長開機增氧時間。同時,要經 常加注新水,加高水位至1.5 m以上,并適當換去部分底層水。提倡用有益微生物制劑改良水質和底質。高溫期間,最好每隔15 d施用一次光合細菌或EM菌等微生物物劑。
3、做好疾病預防。9月份氣溫仍較高,水中各種病原 體易滋生繁殖,是魚類易發病季節,若忽視預防極易誘發魚病。9月份魚類主要易暴發及流行的疾病是細菌性出血病、爛鰓病、腸炎病、鐵錨蟲病、中華鳋病和指環蟲病等。重點應做好細菌性出血病、寄生蟲病的預防工作。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和滅蟲精等潑灑消毒。
4、加強日常管理。9月份天氣多變,易出現雷陣雨及臺風天氣,要注意觀察魚類的吃食情況和缺氧浮頭,發現缺氧預兆應及時加注新水和開啟增氧機,以免魚類泛塘。
華南
8、9月份仍屬于廣西水產養殖病害的高發、高危期。該階段對蝦白斑病、桃拉 病等病毒病仍屬于高發期;羅非魚的病害將以細菌病為主,除此之外,隨著溫度升高,魚類攝食量的增大,增加了腸炎病、肝膽綜合癥發生的幾率;其他養殖魚類則需注意出血性敗血癥和腸炎、赤皮、爛鰓“老三病”為主的細菌性病的預防工作;出血性敗血癥、套腸病、潰瘍病、愛德華氏菌病、鏈球菌病、腸炎病則是危害網箱養殖魚類的主要病害。8月上旬是廣西鱉類養殖的投苗高峰期,除了做好投苗前的準備工作外,還需預防商品鱉白底板病、腐皮病、紅底板病等病害。
8、9月份降雨頻繁,雨水較多,需做好降雨前后的防應激工作,同時由于天氣炎熱,池塘水蒸發較快,加注新水時應嚴格經 過過濾、沉淀和消毒等過程,減少病害的交叉污染。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需保持池塘中良好的養殖水體水質,適時開增氧機,少量多次的換水和堅持定期的用分解型的底改,適當調整飼料的投喂量,防止殘餌、剩餌污染水質。同時,每15-20d拌飼料投喂維生素C,每天一次,連喂3-5d,以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網箱養殖應及時清除網箱內殘餌,保持網箱四周有微流水,確保網箱內的水質良好,預防各種病害的發生和傳染。
8、9月珠三角區天氣悶熱、多變,水溫較高,并時有臺風、暴雨,大量的雨水及外部環境的多變使水產養殖品種的發病率有所上升。在天氣多變的影響下,池塘水質容易惡化,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升高,一些名貴淡 水魚像桂花魚、生魚、長吻鮠等魚的細菌性出血病、爛身病較嚴重。同時,淡 水魚細菌性出血病發病比較普遍,并且很多發病嚴重的池塘都很難治療好,需以預防為主。因此,提醒養殖戶要注意對池塘進行水質調節和藥物消毒,預防魚病的發生。
10月以前都屬于魚、蝦類的生長旺季,魚體對飼料投喂量需求增大,長期投料的殘餌、剩餌及魚、蝦的排泄物很容易造成水質惡化,魚類由于進食的次數及量都比較多,容易造成魚類肝臟疾病、腸炎病及營養性出血病等的發生。同時,每隔15 d左右在飼料中拌喂適量的維生素C,能有效以提高魚類的抗病能力,預防病害的發生。
建議采取的預防措施有:
1、晴天延長中午開增氧機時間,攪拌上下層水,定期換水。
2、施用增氧劑、硫代硫酸鈉類、沸石粉類降解有毒物質。
3、瘦水池塘適度施用已經 發酵的有機肥或無機肥培育浮游植物,穩定池塘水質。每隔13-15 d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劑改良水底水質。
4、加強水質調節改良,做好日常的殺蟲殺菌消毒防治工作。
感謝江 蘇省濱海漁業局 張明 李為學等為本欄提供信息
監測案例一:黑色水質
7月15日,北京漁經 公司湖北片區技術員張仁勝接荊州江 陵一客戶電話求助,說是最近幾天草魚吃食情況很差,還伴有大量草魚死亡現象。技術員到達現場后發現該池塘水體水色發黑,經 水質檢測后發現氨氮超標為1.7,亞硝酸鹽為0.2,pH值為8.2,溶解氧為3.0。
分析魚吃食差的原 因:1.魚池草魚放養密度過大;2.池邊圈養豬,豬尿糞不定期的直接沖洗到魚池;3.前段時間顆粒飼料投喂量過大,導致池底腐殖物及排泄物增加,分解發酵不及時,引起池水“發黑”。
有機質腐敗后,消耗水中大量溶氧,極易產生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環境嚴重惡化導致草魚不吃食。經 對池邊離群獨游的草魚解剖發現,病魚體腔內脂肪大量積累,肝臟失去光澤,顏色為黃色或綠色,質脆,易碎,膽囊明顯腫大,膽汁 兗盈,顏色為黑綠,同時病魚還伴有腸炎,爛腮等癥。
建議處理方案:1.外用:驅氨凈水寶+顆粒氧消除氨氮,亞硝酸鹽的毒性;2.調節水質:使用微生態制劑(枯草芽孢桿菌,EM菌等)調節池水,增加水體中有益菌藻群的繁殖;3.減料投喂,同時內服:維生素C+板藍根大黃散+保肝寧+大蒜素。
注意:對魚豬混養,草魚養殖密度大的養殖戶建議:加強水質管理,定期排除老水,加注新水,合理密養。養成經 常在排糞水的地方用微生態制劑(芽孢桿菌,EM菌等)的習慣。合理搭配青飼料投喂,根據投餌率嚴格控制投餌量,禁止強化過量投餌。防治魚病時做到對癥下藥,避免過頻、過量濫用藥物。
(北京漁經 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張仁勝提供)
監測案例二:高溫季節慎用生石灰
6月16日清晨5:00,廣東羅定市連州鎮的黎老板在電話里很急促地表示:池塘里魚浮頭情況十分嚴重,希望能及時趕到現場幫忙處理。但就在技術人員趕往現場的途中,焦急的黎老板早已按耐不住,聽從了當地一位有著二十幾年養殖經 驗的飼料經 銷商的建議,采了生石灰凈水的方式。但僅僅過了2 h,黎老板池塘的浮頭現象就變得更加嚴重。3 h后,池塘出現大片死魚,打撈上來后裝滿了3卡車。
交談中,黎老板堅信出現如此情況是有人投毒所致,因為魚死亡前呈中毒亂竄行為,所以能判斷為非缺氧而導致的死亡。該池塘在短短3 h內,所飼養的大頭、白扁、鯉魚、鯽魚、甚至是埃及塘虱 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死亡現象,累計損失1萬多斤商品魚,是缺氧泛池?他人投毒?還是另有原 因?
據技術服務人員了解,該池塘在缺氧情況嚴重時,增氧機全開時散游的魚群也不靠近,檢測出當時水體pH值9.5、亞硝酸鹽0.1、氨氮值6.0。顯微鏡檢查魚體及其內臟結果為:魚體完好,鰭條、鰓蓋部分充血。在水體氨氮指標已經 超過正常值30倍的情況下使用生石灰,就類似使用敵百蟲以后使用生石灰,化學反應后會變成比它毒性強幾百倍的“敵敵畏”。足可讓魚體在短時間內急性中毒死亡。所以,黎老板在氨氮嚴重超標情況下使用生石灰的行為,等于是自身投毒!
8-9月氣溫、水溫較高,殘餌、糞便積累較多,水質容易惡化。同時,天氣的變化池塘容易出現反底現象,浮頭缺氧、氨氮中毒的事件更時有發生。建議廣大養殖戶在此階段應加強水質調節,增加微生態制劑如: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的使用,有效分解水體中過多的有機質。
(芳草恒生水產技術服務部 余明海提供)
監測案例三:云南鯉魚暴發性傳染病——鯉魚皰疹病毒病
今年5月中下旬以來,云南地區養殖的鯉魚(建鯉)大面積暴發以爛鰓為主要特征的傳染性疾病。該病發病速度快,死亡量大,治療困難,給當地鯉魚養殖造成嚴重經 濟損失。以下為一具體病例。
曲靖麒麟區一主養草、鯉(建鯉)池塘,有少量鯽魚與花白鰱混養,面積12畝,水深1.7m,草魚、鯉魚各1萬尾左右,規格約250-500g。2009年6月5日開始發病,鯉魚在水面下10 cm左右慢游,活力差,不吃料,并于當天開始死亡,死亡3條;主要癥狀為皮膚粘液增多,頭部皮膚及眼眶凹陷,鰓部粘液增多,嚴重的爛鰓發白。解剖發現腎臟腫大,脾臟腫大且易碎,其他內臟無明顯病理變化。塘中其他種類魚未發病,吃料正常。檢測常規水質指標均正常,水溫在18℃~25℃左右。6月6日死亡15條;7日死亡100多條;8日至11日死亡均在300條左右;12日死亡五六十條左右。期間用過碘制劑消毒,內服外潑抗菌藥均無效,其它種類魚正常。此類病例在該地區已連續三年均有發生,且傳染性強,發病呈現區域性,根據發病癥狀及流行情況疑似為鯉魚皰疹病毒病。采集患病魚的肝臟、腎臟、脾臟等實質器官組織,經 PCR檢測,結果顯示鰓、肝、腎、脾等樣品皰疹病毒均為陽性,故確診為鯉魚皰疹病毒病。
鯉魚皰疹病毒病由鯉魚皰疹病毒(KHV)感染所致,鯉魚皰疹病毒屬于魚皰疹病毒屬,為雙鏈DNA病毒,具有囊膜。患病魚的肝、腎、脾、腸、鰓、皮膚等各部位均可感染。近期我們對該病進行了初步的調查及檢測,現將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1.流行情況:各齡期的鯉魚均可發生該病,該病發生速度快,死亡率高,可達80%以上。發病水溫為16℃以上,最適溫度20-23℃,在13-23℃之間改變溫度時,可導致迅速死亡。13℃以下或30℃以上時一般不發生該病。在混養池塘中,只有鯉魚發病,草魚、鯽魚等其它魚種均不發病。
該病病程一般在10-15 d左右,發病1-2 d后開始出現死亡,4-5 d便可達死亡高峰,累計死亡率高。
該病具有明顯的傳染性,既可通過垂直傳播由苗種傳入,也可通過水平傳播傳入,如池塘、水源、水禽等。
2.主要癥狀:發病初期鯉魚吃料減少,活力降低,個別魚在水面下10cm左右慢游,甚至停止游動。體表粘液增多,鰓充血,粘液增多,鰭條出血,背鰭重疊。
后期患病魚不吃料,體表分泌大量粘液,頭部皮膚及眼球凹陷(俗稱“骷髏頭”),鰓部潰爛發白。解剖可見腎臟腫大,脾臟腫大且易碎,其他內臟無明顯病理變化。
3.診斷:該病發生時首先通過發病規律及臨床癥狀做初步的診斷,進一步的確診需通過PCR方法或電鏡切片來檢測病毒。
4.防治措施:鯉魚皰疹病毒病為病毒感染所引起,一旦發生,暫無較好的治療方案,因此該病應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
(1)做好苗種放養工作:放養前應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清塘,苗種選擇時應選健壯無病毒攜帶的優質苗種,同時注意合理的放養密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2) 加強日常管理:保持良好穩定的水環境,嚴格控制水源。在飼料中添加免疫調節劑等保健類產品,如“LY-生命素”,以增加魚體抗病力和抗應激能力。勤巡塘,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嚴格控制發病魚塘,防止傳染擴散:鯉魚皰疹病毒病作為國家二類動物疫病,一旦發病應立即捕殺,做好死魚尸體的處理,同時對全塘進行徹底的消毒。如需治療時,可通過調節水質,減料并內服“LY-生命素”+“清毒散”降低死亡量。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防止對其他塘的傳染,對排放水及死亡魚進行嚴格處理。
鯉魚皰疹病毒病是鯉魚養殖過程中危害嚴重的疾病,該病毒不僅感染普通鯉魚,也可感染錦鯉。最近遼寧沈陽等地也發現類似病例在建鯉、眶鏡鯉發生,經 PCR檢測已確診為該病。同時在吉林、黑龍江 、寧夏等地區也有類似病例發生,現正進一步確診中。
(廈門利洋科技有限公司 吳維吉 陳保立提供)
監測案例四:氣泡病引起對蝦肌肉白濁、紅體
天津某池塘24畝,水深1.5m以上,念珠藻水華。為改善藻相,2009年6月12日,“利菌多”4桶+“藻安生”1桶;6月13日,盤內有1尾死蝦,身體發白,腸內有食;15日,又有1尾死蝦,檢查腸內無食,疑是缺氧,用“速解安”;16日,增氧機下有死蝦50-60尾(多為以前死亡),檢查有纖毛蟲,上午殺纖毛蟲(硫酸Í +硫酸亞鐵),晚上用過碳酸鈉;17日,死亡100尾左右,水質變化不大,檢查還有纖毛蟲,晚上用“底加氧”;18日,死亡100尾左右,變化不大,用“底加氧”;19日,下雨,死亡120 -130尾,用“速解安”;20日,死亡120-130尾,用“速解安”;21日,死亡200以上,停料;22日,死蝦300以上,公司服務人員剛好經 過,發現自定置網內(捕上層病蝦)采取的死蝦(見照片),除紅體蝦外,很多蝦尾部及蝦體發白,疑為氣泡病。隨即到現場檢查,水色濃綠,19時30分,檢查溶氧12mg/L,pH9.3,詢問死蝦下午較多,因而確診。
分析:1、本病自6月13日死蝦開始,就應為氣泡病,因身體發白是氣泡病的特征,同時腸內有食。6月16日的死蝦應為6月15日下午或傍晚死亡,當日殺纖毛蟲用量不足,效果不大,對藻類也無影響。6月17至22日繼續死亡,因疑為紅體病,采取調水增氧措施,耽誤控制時機。
2、從照片中看出,這種既有紅體,又有白濁的蝦,生產中非常常見,確實經 常誤認為紅體病(桃À 病毒引起)。本病例中有無病毒感染,本人認為可能性不大,這種紅體顏色較淺,且較為均勻,應是氣泡病引起。同時本病例中肯定氣泡病是主要死亡原 因。
3、蝦體及尾部發白(又稱肌肉白濁)應是氣泡病的典型癥狀。從而想到高位蝦池肌肉白濁病較為普遍,一直認為是細菌感染為主要病因應是錯誤,推定應是氣泡病引起,而細菌感染卻是后期繼發。高位池鋪膜、換水多,水體更加不穩,氣泡病更易發生也是合理的。
4、肌肉白濁發生率很高,也能推斷氣泡病非常普遍。今年我們對紅體病對蝦病毒感染率(PCR檢測)的調查也發現同樣結果,很多紅體蝦不帶病毒,是應激性紅體,氣泡病引起較多。可見氣泡病的危害遠較我們知道得多,而病毒性紅體的發病率卻較低。
作者:
liu20021478
時間:
2009-8-31 10:22
謝謝樓主,學習了:)3:
1#
flyfish01
作者:
秋雨寒
時間:
2009-8-31 10:27
大家好
有需要肌醇的嗎?
我廠專業生產肌醇。有需要請和我聯系。
0534-3286638王萬軍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8-31 10:32
3#
秋雨寒
如果王經理實在想在我的帖子中賣肌醇,也應該說說肌醇的作用啊,什么也不說,就不要再帖子中做廣告啦
作者:
秋雨寒
時間:
2009-8-31 14:19
4#
flyfish01
肌醇又名肌糖、環己六醇,具有與維生素B類似的作用,肌醇是醫藥工業的營養藥劑,它屬于維生素B族物質,是維生素B復合體的一種,具有與生物素、維生素B1相類似的作用。
肌醇在醫藥中主要用途為配制多種維生素丸以及各種營養性氨基酸-維生素輸液產品。此外,在醫藥中還可用于治療肝硬化、肝炎、脂肪肝、血管硬化、血中膽固醇過高、糖尿高、四氯化碳中毒等病癥以及用于合成煙酸肌醇酯、脈通等藥物;同時還可直接作為藥品使用,如肌醇片、肝醇、舒肝片等。
肌醇可作為藥用大輸液的“穩定劑”。研究發現:如在萘普生、納格酮之類止痛藥的大輸液中添加少量肌醇,可防止大輸液發生沉淀,從而提高人輸液少量肌醇,可防止大輸液發生沉淀,從而提高大輸液的穩定性;肌醇對帕金森病等退行性腦神經病變疾病有治療作用,將其與金剛烷胺等各藥配伍加工成輸液可治療晚期帕金森病;肌醇可治療新生兒代謝疾病,將肌醇與其他營養成分一起加工成經腸口服液、可治療新生兒或3歲以下幼兒的代謝系統疾病;深受世人矚目的“基因療法”其關鍵是將治療用基因物質直接輸入人的病變基因所在部位,而肌醇可作為“重組基因物質”的載體;天然產品加入少量肌醇后經直接噴霧干燥成“細粒劑”,可提高其穩定性。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西文營養學家發現:如將肌醇與“L卡尼本”(即“左旋肉堿”)配制成口服液,服后可使人體內的脂肪加速“燃燒”,從而獲得減肥效果。除“肌醇+L卡尼丁”可作為減肥瘦身丸的有效成分外,肌醇還可直接作為治療嚴重營養不良癥(如癌等“惡病質”所引起的)、孕婦營養不良癥、糖尿病、腎病引起的營養不良、肝衰竭引起的代謝方面的疾病的有效藥物。
肌醇還具有防止皮膚衰老和脫發,促進各種菌種和酵母生長的作用,用作食品添加劑。肌醇還是一種很好的飼料添加劑,在對蝦和鮭魚的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肌醇,不僅可提高生長速度,而且可避免魚類最常見的肌醇缺乏癥。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8-31 15:30
5#
秋雨寒
你很實在啊,嘎嘎
作者:
zjying
時間:
2009-8-31 16:28
你看他好買你的帳哈。呵呵。。。。樓上的樓下的學習了哈。謝謝。。。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
教育
|
佛冈县
|
库尔勒市
|
丹棱县
|
抚顺市
|
南陵县
|
都匀市
|
涞水县
|
辰溪县
|
莒南县
|
三河市
|
准格尔旗
|
基隆市
|
太仆寺旗
|
邻水
|
漠河县
|
邛崃市
|
台湾省
|
寿阳县
|
湄潭县
|
东乡
|
东城区
|
城步
|
普兰县
|
新邵县
|
开化县
|
兴国县
|
朔州市
|
洛隆县
|
永昌县
|
卫辉市
|
保德县
|
仙游县
|
平南县
|
长子县
|
横峰县
|
松原市
|
天津市
|
马龙县
|
广昌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