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水花和魚種培育 [打印本頁]

    作者: youfeng12    時間: 2009-8-22 20:28
    標題: 水花和魚種培育
    v 1、魚苗培育的池塘準備:
    v 1.1  魚苗塘以面積2-5畝,水深1米以上為好。要求池底平坦,淤泥20公分左右,進排水方便。
    v 1.2  清塘消毒:考慮到魚種對敵害生物(包括野雜魚、螺蚌、細菌、寄生蟲等)的敏感性比較高,魚種塘清塘工作要求比成魚塘更仔細。用量分別是:                 
    v (1)帶水清塘:水深50-60厘米,用生石灰200公斤/畝或漂白粉15公斤/畝。
    v (2)干法清塘:生石灰100公斤/畝或漂白粉57.5公斤。
    v 最好能采用帶水清塘法,可以避免加水時帶入敵害生物。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水后立刻全池潑灑。濃度一定要高,并且要均勻。過一天后,用耙將池底淤泥翻動一次,這樣才能保證清塘效果。
    v 2、魚苗放養及管理:
    v 2.1 魚苗下塘前的準備工作:
    v 最好能肥水下塘。一般在水溫20-25度時,在魚苗投放前4天左右施有機肥,綠肥或糞肥均可,糞肥必須腐熟后才能下塘。每畝有機肥用量為:綠肥:500公斤或糞肥300公斤,目的是為了保證魚苗下塘后有充足的開口食物。
    v 魚苗前期的食物主要是輪蟲,一般情況下輪蟲高峰只能維持5天左右。如果下魚苗前發現水中大型浮游動物(如紅蟲)太多,可以用0.2-0.3ppm晶體敵百蟲潑灑,能夠適當延長輪蟲高峰期,3天后放魚苗。
    v 2.2 魚苗放養:以每口塘放1種魚苗為好,一次放足。建議的投放量分別為:
    v 白鰱、鳙魚        10-15萬尾/
    v 草魚、青魚        8-15  萬尾/
    v 鯽魚、鳊魚        15-20萬尾/
    v 2.3  魚苗下塘及飼料投喂:
    v 2.3.1  實踐證明飽食下塘比空腹下塘的成活率要高得多。下塘當天將雞蛋煮熟,用大腳盆盛一點水,取蛋黃用紗布包好后捏漿,每10萬尾水花用1只雞蛋,將水溫調整好的氧氣袋打開,將魚苗倒入腳盆內,加水,讓魚苗攝食蛋黃,2-3分鐘后倒入池塘。
    v 2.3.2  下苗操作:由于魚苗的游泳能力不強,要求在上風處下塘。下塘時一定要注意氧氣袋內水溫與池塘水溫不能相差太大,一般來講,超過兩度的溫差對魚苗就會構成危險。最好的辦法是將氧氣袋放在池水中浸泡10-15分鐘以后再解開袋口操作。
    v 2.3.3  從第二天開始潑灑豆漿,每天每畝用3公斤黃豆泡脹后磨漿,全池潑灑,連續5-7天,采用“三邊兩滿塘”的方法。接下來可以開始投喂粉料。
    v 2.4  煉網:
    v 魚苗培育時間15-20天即可達到5-8分或寸片規格,可以出售或轉入魚種培育階段。此時必須煉網2-3次。
    v 2.4.1  煉網的目的:(1)了解塘內魚苗數量及成活率;(2)通過煉網提高魚苗耐低氧能力,排空體內糞便及過多粘液,便于長途運輸。
    v 2.4.2  煉網的方法:使用專用的密網,拉網前不要喂食。第1網在天氣正常的上午,將魚苗拉攏集中20秒左右,立即放入塘中并投食;第2網將魚苗在密網眼捆箱中集中1-2小時,在箱內用手向一個方向撥動水,形成水流,激發魚苗頂水,鍛煉肌肉,接下來可以進行短途運輸;如果要進行長途運輸,必須在隔一天后煉第3網,停食1天,并在箱中“吊養”一夜后裝袋運輸。
    v 3、飼料投喂:
    v 3.1  少吃多餐,也就是在不增加投餌量的情況下將每天的飼料分多次投喂。一般要求每天最少三餐,有條件的可以用自動投餌機控制,每天投喂5-8餐。
    v 3.2  三看四定,這一點跟成魚相同,即看水色、看天氣、看魚群的活動情況;定點、定時、定質、定量。
    v 3.3  抓兩頭帶中間 :每年的“白露節”前后是魚種發病的高峰期,主要是草魚魚種。在這段時期要控制投喂量,以降低死亡率。
    v 3.4  飼料投喂量的增加必須緩慢,3-5天增加5%左右,防止腸炎病的發生。
    v 3.5  停食一定要晚,最少要喂到打霜,這樣不僅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長季節,提高產量,而且養出的魚種體質好,來年養殖成活率也較高。
    v 3.6  飼料的粒徑要隨著魚種規格的變化而增加,一般開始選擇破碎料,體長8厘米左右轉換成2.0毫米的顆粒。
    v 4、水質管理和疾病預防:
    v 從最近幾年的經驗看,苗種養殖池塘的細菌性疾病、寄生蟲性疾病、肝膽綜合癥等都與水體內懸浮有機物較多有密切的關系,所以疾病預防一定要與水質調控結合起來進行。
    v 在保持水質肥、活、嫩、爽的前提下,還要多沖新水。高溫季節最好每隔10天左右使用一次海聯科微生態制劑,對提高魚種的生長速度和抵抗疾病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v 寸片下塘前5天進行一次全塘消毒,最好使用一元二氧化氯,每畝150克。間隔3天后,全塘使用一次海聯科105#,按照34./桶全塘潑灑。寸片下塘7天后,全塘使用一次海聯科102,按照4./瓶全塘潑灑;第二天使用海聯科101,按照34./公斤,浸泡后潑灑。
    v 這樣連續使用廣東海大集團海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海聯科105、海聯科102、海聯科101各一次,定為一個流程。
    v 6月份-9月底,每個流程間隔10天,劑量分別為:海聯科1014./公斤;海聯科1025./瓶;海聯科1055./瓶。

    v 10月份使用105之后,間隔15天左右使用101102。兩個流程之間間隔15天,直到氣溫降到12度左右后停止使用。
    v 從8月中旬開始,在飼料中定期添加海聯科505,每天1次,每個療程3天;兩個療程之間間隔7天,直到920日左右為止。用量為每包飼料添加12包海聯科505
    v 5、魚種疾病治療:
    v 5.1  白頭白嘴病:一般在魚苗下塘后一星期左右發生。發病后可以全塘潑灑二氧化氯治療,連續全池潑灑兩次,中間間隔一天。
    v 5.2  車輪蟲病: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掛袋,或者全池潑灑殺車輪蟲專用的中草藥制劑,如車輪凈等。魚苗塘大量使用硫酸銅很容易造成魚苗畸形,應少用。
    v 5.3  赤皮、爛鰓、腸炎、細菌性敗血癥:如果檢查有寄生蟲,需要先殺蟲,間隔兩天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同時使用內服殺菌藥物拌料投喂,連續5天。
    v 5.4  病毒性出血病、肝膽綜合癥:如果能按照前面的程序做好水質調節和疾病預防工作,一般不會發生。
    5.5  不管池塘發什么病,首先應減少投餌量,建議控制在發病前的30%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安远县| 冷水江市| 林西县| 定结县| 邹城市| 依兰县| 石柱| 天水市| 彭州市| 乌拉特中旗| 英山县| 丹阳市| 铁岭市| 满城县| 新安县| 延庆县| 安顺市| 紫金县| 上林县| 白水县| 五华县| 定南县| 丽江市| 杭州市| 五华县| 论坛| 土默特左旗| 奉贤区| 徐汇区| 江安县| 普兰县| 祥云县| 栖霞市| 宣武区| 甘肃省| 宁强县| 洛阳市| 霸州市| 仪陇县|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