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我國雞群中白血病的流行現狀和對策
[打印本頁]
作者:
book1024
時間:
2009-8-18 15:25
標題:
我國雞群中白血病的流行現狀和對策
本帖最后由 book1024 于 2009-8-18 15:43 編輯
雞白血病雖不是急性傳染病,但常常可在養雞業上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失。在自然條件下,以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最為多見。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廣泛存在于雞群中,一般呈散發性,偶爾也引起產蛋雞群的嚴重經濟損失,有的死亡率達
23
%
,
給養殖戶造成很大損失。
雞白血病毒(
ALV
)是一種反轉錄病毒,類似于人的艾滋病毒,但不感染人。這種病毒不耐熱,不耐酸、堿,對外界抵抗力弱,,主要經感染雞的糞便、分泌物等排泄,污染雞舍籠具、用具等。一旦養雞環境被污染,加上消毒不徹底,會造成不同批次雞群的連續感染。這種疾病的傳染方式分為垂直傳播、水平傳播、醫源性傳播(接種被白血病感染的疫苗)、雌雄翻肛鑒別、人工授精、注射疫苗藥品、飼養于被污染的雞舍中等途徑。但不論在哪種情況下,都將產生持續感染,并不斷釋放病毒。
根據囊膜糖蛋白抗原性,將病毒分為
A
、
B
、
C
、
D
、
E
及J等亞群。病毒粒子近球形,直徑為
80
~
120
納米,由外部的囊膜和內部的電子致密的核心構成,核心直徑約
45
納米,位于病毒粒子中央。病毒囊膜外有放射狀突起。病毒以出芽方式從胞膜釋放。病毒對乙醚和氯仿敏感,
56
度
30
分鐘可使之滅活,在
pH5
~
9
之間比較穩定。
我國
ALV-J
在
2003
年前感染白羽肉種雞很普遍,現在顯著減少,蛋
用型雞過去主要關心經典型白血病,但近
4-5
年,經常分離到的是
ALV-J
。
J
亞型在育雛早期的水平傳播能力很強,有研究表明,一個在
1
周齡內感染
J
亞型白血病的雞群,到
5
周齡時,其感染率可達到
50%
。
廣東,廣西的三黃雞,和山東的地方品系雞中的腫瘤多分離到
ALV-J
。造成
ALV-J
在我國蛋雞行業普遍存在的因素目前尚不能確定。
雞群感染
ALV
后,不同雞個體在對病毒血癥和抗體形成方面可有四種表現:
Ab-V-
從未感染雞,抗體病毒都是陰性
Ab-V+
病毒陽性但抗體陰性,見于感染早期;但也可在垂直感染或早期感染個體造成的持續性耐受性病毒血癥
Ab+V-
抗體陽性但病毒陰性,免疫功能正常雞,在感染的后期,病毒被抗體抑制
Ab+V+
抗體和病毒血癥同時存在,見于一部分垂直感染或早期感染雞的一定時期。
此病大多在秋冬、春季發生,飼養管理不良,有寄生蟲感染時能誘發本病的發生。本病一般散發,
能降低雞體抵抗力的應激因素,例如患寄生蟲病、飼料中缺乏維生素
E
、維生素
B
、維生素
A
、維生素
K
等,都能促進白血病的發生和發展。
患病雞只的癥狀主要有:病雞全身衰弱無力、嗜睡,毛囊出血。雞冠蒼白或發紺,皺縮,偶有發紺、食欲下降甚至絕食、下痢、產蛋雞停止產蛋、腹部增大,似腹水癥,有時可在體表摸到腫大的肝,也有的發生突然死亡。
本病繼續發展,可使肺、腸、卵巢、睪丸等器官發生腫瘤,呈淡黃色、灰白色的巨塊,與馬立克氏病腫瘤病變相似。不同的是,馬立克氏病發生于
90
~
150
日齡,與白血病的發病日齡不同,法氏囊無結節性腫瘤。白血病不出現神經麻痹,
“
灰眼
”
等癥狀。
腫瘤發生于各種內臟器官,首先從法氏囊開始發生后轉移至肝脾,肝的腫瘤為彌漫性發生,形成不明顯腫塊,肝的體積異常增大,內葉的邊緣可達肛門
,
脾體積增大,暗紫色,內有許多灰白色的腫瘤病灶,法氏囊腫瘤呈結節狀。法氏囊表現腫大,不呈現性成熟后的重量性萎縮。腫瘤的大小和數量在各器官的差異很大,肉眼可見的腫瘤大約在
4
月齡以后出現,但通常以肝、脾的病變最廣泛。其他器官如腎、肺、性腺、心、骨髓、腸系膜等也見腫瘤。腫瘤病變質軟、平滑、閃光、切面灰白色或灰黃色,均勻如脂肪樣,很少有壞死灶。結節一般呈球形,但也可能為扁平形;粟粒型的淋巴瘤為多量直徑不到
2
毫米的小結節,在整個器官的實質中均勻分布;彌漫型的淋巴瘤使器官的體積顯著增大,如肝臟可比正常增大好幾倍,重量也可增加幾倍,色澤變成灰白色,質地脆弱,肝臟變化是淋巴性白血病的一個主要特征,所以過去稱之為
“
大肝病
”
。
對于白血病的防控,我國目前尚無商品化疫苗,只能靠對種雞群的凈化:對曾祖代種雞或原祖代雞群,做徹底的凈化;祖代及以下雞場,要求引進盡可能凈化的苗雞。按規定程序,用
ELISA
試劑盒定期多次檢測血清和泄殖腔棉拭子,淘汰所有抗體或抗原陽性雞或其后代呈現陽性的雞。我國海關嚴防白血病從國外傳入,對進口祖代雞嚴格檢測白血病。中國農大教授陳福勇對各批次進口海蘭祖代種雞連續
7
周抗原檢測結果表明,海蘭祖代種雞未發現雞白血病毒。華牧公司對
100
萬套海蘭父母代種雞進行
2%
抽樣,經抗原檢測,未發現雞白血病毒。
我國地方品系種雞群徹底凈化
ALV
面對諸多困難,我國地方雞的品系和種群數量太大;不同雞群飼養過于密集,難以克服橫向傳播的問題;另外我國在幾十年來從未在控制
ALV
方面采取任何全國性的措施,種雞公司對控制
ALV
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我國的種雞群,在控制
ALV
感染方面可能只能先設立短期目標,即:僅淘汰外源性
ALV
。根據雞白血病流行病學調查和防控措施的示范性研究,選擇代表性品系系統調查及凈化措施的比較研究,確定
ALV
的三種檢測指標
:
即
ALV P27
抗原、
ALV
AB
型抗體、
ALV
J
型抗體。檢測的金標準:
在對內源性
ALV
有抵抗力的
DF1
細胞上培養,確定外源性
ALV
。
ALV
已經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
今年國家將在
ALV
方面啟動一項農業行業科技項目,將投入一千多萬元,對我國雞群凈化
ALV
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
lwd2009
時間:
2010-1-31 17:25
發現就淘汰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
绵阳市
|
岳西县
|
中江县
|
繁昌县
|
嘉鱼县
|
许昌县
|
明光市
|
黄平县
|
阿拉善右旗
|
鲁山县
|
贵南县
|
石泉县
|
祁东县
|
新丰县
|
云浮市
|
东源县
|
泽库县
|
龙门县
|
海兴县
|
夏津县
|
葫芦岛市
|
新干县
|
淮南市
|
锡林浩特市
|
新郑市
|
建湖县
|
洞口县
|
哈尔滨市
|
远安县
|
洛宁县
|
资源县
|
贡觉县
|
铁力市
|
彭水
|
兴国县
|
柞水县
|
淮南市
|
武平县
|
札达县
|
张家港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