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配合飼料:從配方到入口究竟還有多遠? [打印本頁]

    作者: 韓友文    時間: 2009-8-2 16:23
    標題: 配合飼料:從配方到入口究竟還有多遠?
    本帖最后由 韓友文 于 2009-8-2 16:49 編輯

    配合飼料:

    從配方到入口究竟還有多遠?

    韓友文  2009年8月2日

    給《第四屆商業配方師研習班(沈陽)》

    提供沙盤推演的方向和靶子

        動物每天需要的營養物質,既有數量要求,也有質量要求。科學飼養體系,首先按其營養需要,由所擬定的飼料配方提供理論保障的。但是,配方是寫在紙上的或者是存在計算機硬盤里的一紙文書而已。

        由飼料配方轉換成保質保量地配合飼料,再設法使動物按營養需要確實地吃到嘴里,這中間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包括:飼料原料的檢驗品控與營養數據調整;配方原料組分的物理加工(篩理、粉碎、混合、均勻度);配方原料組分加工與貯運過程發生的化學(氧化、還原、催化、活性水與界面反應、離子與營養物質改性失效)和生物學變化(酶與抗酶、微生物發酵、自由基與生物氧化)。

        這些方面,在教材和參考書中,可能都被提到,對某些常見性質的問題也有專題討論。但系統地從飼料配方到飼喂入口全程,所有可能發生的影響配方飼料營養效價的多方影響因素,卻未見有專門全面而系統地論述和確實有效的全面解決辦法。

        高校的動物營養學和飼料學課程,對此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飼料加工工藝學則多從節能、降噪、產能、高效等機械性能方面考慮和論述,并未將配合飼料的營養質量保障視同為己任;提供飼料配方的配方師,則首當其沖對出廠配合飼料營養質量負有重責,他們提出的配方滿足飼養標準可能一絲不茍,但對生產加工工藝流程和貯運注意,卻少有提出具體要求反映。

        由配方轉換成本廠投料單,配方師一般可以根據設備容量提出。但是加工全程中:物料組分各自粉碎的粒度要求;混合工序的投料的分批組合與先后順序科學合理設定;加工過程對配方飼料營養效價的各種負面影響因素如何防止;加工操作和包裝貯運等諸多注意事項如何落實;凡此種種,配方師們幾乎無人能夠恰當地給出全面明確的科學合理準則。

        曾幾何時,廠家視配方為神奇珍寶,采取重金購買或設法偷騙;在歷屆飼料行業的科技研討與經驗交流會議上,與會廠家代表刺探并收集各家的配方、工藝方面的秘密;報告和發言者則只講泛泛的大路貨,官話連篇,不談配方實質,更保密加工工藝流程。更有甚者,自己的講稿絕不外傳,甚至拒絕會場錄音和復制其報告幻燈片;結果與會者拿到的是一大堆產品說明和廣告資料,真所謂“科技研討搭臺,產品推銷唱戲。”散會后,聽到的是抱怨和罵聲一片!

        說實在的,問題是提出來了,可是我本人也很慚愧,無力確實解決這樣多面科技的系統工程!這里只好把想到的問題綱要擺出來,求得科研人員與生產一線的獲有經驗和“絕招”的學科行業智慧群體,貢獻出大家各自的過去曾經被保留深藏的“技術秘密”。我想,真的甩開“商業秘密”的封鎖,每人都可能付出一點點,卻能收獲一大堆!這對提升整個飼料行業科技水平和產品檔次,都是一樁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這里是想到的從【擬制配方——飼料入口

    這一段路的各種需解決的“溝溝坎坎”

    配方原料組分:

    選定原則;數據校正調適;原料成本;營養成本(性價比);水、灰、雜、及有害成分含量;

    加工工藝的物理因素:

    粉碎均勻:篩板孔徑;各組分粒度與比重(影響均勻度與后續再分離);

    混合均勻:整體保障營養一致,增大各組分界面接觸;

    危險添加物的先行隔離保護:微囊包被;惰性組分的預先混合隔離;

    載體與稀釋劑的粗糙與光滑程度:影響添加劑、預混料的均勻承載與分散;

    軋粒與膨化引起的摩擦與加熱效應:活性組分與維生素的當時損失及后續保護,脂類氧化加劇;瞬時加速化學反應。

    加工過程及后續的化學因素:

    活性水有效控制:粒度小,比表面積大的利弊;引發各種界面化學反應(氧化、還原、抗氧、防霉)。

    pH—系酸力及緩沖系統:日糧電解質平衡(正負離子平衡DCAB);乳豬、仔豬用高氧化鋅對酸化劑的抵消;調整日糧緩沖系統有效穩定消化道內環境;

    微量元素的雙向作用:破壞作用多是氧化作用,直接氧化和催化氧化,受害嚴重的組分是維生素、脂類、酶制劑、某些藥物和風味劑。受到破壞作用的則是I和Se離子被還原成0價的元素單質而失效。通常人們把微量元素看成降低飼料品質的罪魁禍首,因此,采取化學改性(絡合)或包被隔離是大勢所趨。

    膽堿:保持干燥狀態膽堿是安全的,但膽堿吸水和CO2促進碳酸鈣溶解,析出的OH離子再與膽堿的季胺基結合而成強堿,從而形成破壞作用。

    維生素:應分組對應采用安全稀釋劑和載體;恰當有效的抗氧化措施;混合工序的分組與先后順序合理;

    抗氧化劑:從原料源頭加以控制,重點是飼用油脂;恰當的抗氧化措施,防止過氧化物和自由基的引發與產生;復合型抗氧化劑的優勢與用量大小的利弊。

    油脂類:劣質過期魚油、再生的餐飲業炸用廢油、小作坊再生的地溝泔水油,過氧化值都非常高,雖然能降低成本,但極不可取。另外,加油脂要考慮有一定乳化劑伴同,便于均勻分布及消化利用。

    抗生素及其他藥物添加劑:遵守使用規定及配伍禁忌;不得加大用量和縮短停藥期;

    泛生物學方面的因素:

    益生菌、微生態制劑:嚴格控制相克的添加物相遇,活菌制劑應避開抗生素類和重金屬離子;

    酶制劑 、抗酶:注意激活保證酶活所要求的條件,靶向與定點釋放技術。

    反芻動物的瘤胃環境特點:

    專門開發,特定對象專用,產品不能與單胃動物混同通用。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8-2 17:19
    感謝韓老文中提出的“方向和靶子”,相信第四屆商業配方師研習班(沈陽)在韓老的指導和關心下將會為與會者提供更多實實在在的價值!
    作者: 文峰    時間: 2009-8-2 17:21
    韓老的理念特別與時具進,支持!!!
    從原料配方到動物入口的過程的確是一套復雜的程序。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9-8-2 19:44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09-8-4 23:17 編輯

    韓先生的嚴謹和系統的思維能力,值得我們學習,而對飼料這一環節問題的準確剖析更值得思考!
    作者: 南湖有魚    時間: 2009-8-2 21:21
    :tiaotiao:初入飼料門,正愁無法入手,此文幫大忙了
    作者: tom147145111    時間: 2009-8-2 22:12
    支持
    其實這就是細節工程
    我們聽到的大都是框框
    細節則很少有人扎下去深挖了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09-8-3 07:58
    感謝韓老師的美文!我從事配方設計多年,對此深有體會!比如,配料秤的精度、加工損耗、小料添加注意事項,剛開始飼料一出問題就找配方師,現在不是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產品追溯系統,可查出各個環節的小漏洞,這樣在產品出廠前對產品質量有一個全面的把握,之后到了用戶那里,聽到的負面反饋少很多。
    作者: fengyuyuan168    時間: 2009-8-3 08:08
    樓上能不能說一說具體的辦法呢?
    作者: zouyufar    時間: 2009-8-3 12:37
    科學的東西,不能只建立在抽象的基礎上.
    作者: luozengfu    時間: 2009-8-3 13:10
    從配方到入口實際上涉及的就是配方的效果表達與保真性,這一過程確實遙遠,過程控制十分困難,存在不可控因素太多……不可能做到完美,只能做到盡可能逼真……
    作者: zhanggm78    時間: 2009-8-3 18:40
    老韓說得好啊,但真正能這樣做的還是少啊
    作者: 321hsn    時間: 2009-8-3 21:24
    這個區別可能是動物最清楚,現在做的飼養試驗,這一方面可能也很大程度在影響著試驗結果.
    作者: tjlsj    時間: 2009-8-3 21:36
    相對而言,現在配方是否好壞,關鍵根據豬種考慮蛋白質原料的利用與能量原料的補充。
    作者: greentech    時間: 2009-8-3 22:19
    韓老講的好!配方轉化到實際效果有一段很長的路,如何保障各個環節過程的確是很關鍵性的問題啊。
    作者: ztjun518    時間: 2009-8-4 07:03
    韓老字字珠璣,震耳發聵!!!
    作者: 秋葉    時間: 2009-8-4 08:05
    韓老字字珠璣,震耳發聵!!! 受益頗深:huahua:
    作者: dongwei    時間: 2009-8-4 08:11
    正如韓老師所言。技術到產品是一個系統工程,科學的相互配合和協調才能保證出優質的產品。
    作者: beibei58580301    時間: 2009-8-4 08:33
    其實,就算是生產中做到了完美,客戶那里也會有漏洞,他們從不在乎抗生素超標多少倍,只在乎他們的產品在飼養期間少得病!這個要求我們共同努力。還有應該大力提倡生態養殖!
    作者: xuesheng    時間: 2009-8-4 10:32
    請問各位老師,是否在生產過程中按排一個專業人員做監督
    作者: ylj93082    時間: 2009-8-4 10:43
    文章分析得很透呀,確實是的,一個配方實現起來需要經過好多過程,這是一種理想的實施過程,真正實施起來需要諸多部門來配合,這也是建立全面質量管理的體制的根本出發點。
    作者: 小點點    時間: 2009-8-4 13:36
    謝謝賜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啊!我初入行業,也感覺無從下手啊!
    作者: 天之涯    時間: 2009-8-4 14:31
    韓老是飼料界之前輩,值得大家的敬仰!
    作者: poemrain    時間: 2009-8-4 15:32
    韓老講的句句是心里話,也是不少同行所希望的,不過在跟同行的交流過程中仍然感覺所謂的秘密,總是存在的,阻礙了行業的進步。
    作者: hmilys    時間: 2009-8-4 16:06
    雖然不太懂,看看深入學習學習!
    作者: farrfan    時間: 2009-8-4 20:51
    這個的確有點兒難,像微量元素走包被方向這個想法真大膽,不知道生產出來的飼料成本會不會嚇人
    作者: jiexiaodi    時間: 2009-8-5 09:02
    關鍵是將科學的東西落實到實處啊
    作者: yingang11125_74    時間: 2009-8-5 19:56
    從原料配方到動物入口的過程的確是一套復雜的程序。
    作者: hpnoone    時間: 2009-8-5 21:41
    引用自farrfan 發表于 2009-8-4 20:51的內容
    這個的確有點兒難,像微量元素走包被方向這個想法真大膽,不知道生產出來的飼料成本會不會嚇人
    我們樂農氏技術總監盧亮先生多年以前就對如韓老所述的現象作了精心研究,目前我們樂農氏已經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我們生產的穩定型復合微量元素---超穩微礦能夠做到“不變色(亞鐵不氧化)、不結塊(不吸潮)、不破壞(維生素)”,而成本不高。
    作者: zengqinghe    時間: 2009-8-6 11:10
    太深奧了吧,我咋看不明白呢,詳細點就好了
    作者: hubangkun    時間: 2009-8-7 10:43
    呵呵  我們一直在這樣做啊!而且做的還不錯哦!

    [ts]hubangkun 于 2009-8-7 10:45 補充以下內容[/ts]
    引用自hpnoone 發表于 2009-8-5 21:41的內容
    我們樂農氏技術總監盧亮先生多年以前就對如韓老所述的現象作了精心研究,目前我們樂農氏已經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我們生產的穩定型復合微量元素---超穩微礦能夠做到“不變色(亞鐵不氧化)、不結塊(不吸潮)、不破壞

    這個 啊 我們也會啊!!
    作者: 牛兒    時間: 2009-8-7 12:59
    韓老師拋磚引玉,從配方到入口的影響符合性的因素多得數不勝數.原料成品儲存及加工上可以影響到極致.讓你的配方到入口時效果差一大截,同時亮點不復存在.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9-8-7 15:27
    我們可以想辦法逐一解決克服阿---所有的已知有影響的因素
    作者: 韓友文    時間: 2009-8-7 19:23
    本帖最后由 韓友文 于 2009-8-7 19:24 編輯

    【配方師研討班會議】的問題補充


    1、 混合加工過程,某些組分因摩擦產生靜電吸附而貼壁,嚴重影響該物料的均勻混合。在維生素預混或預混料生產時,物料干燥,空氣濕度低,VB[sub]2[/sub]極易因摩擦產生靜電附壁,而致混合機內壁粘上黃糊糊一片。隨停車、時間推移和投料變更,靜電釋放貼壁的VB[sub]2[/sub]再行脫落,造成其數量不準,混合不勻。


    2、    清除靜電,降低粉塵,不少廠家在預混料混合時,往往加入油脂或無營養、成本低、流動性更好的液體石蠟。結果,預混料產品粉塵少了,外觀美了,但動物食后卻拐帶流失了一些脂溶性維生素。



    3、     配料倉設在車間頂層,只用一部斗式提升機升送物料,每次更換料種,機內和掛斗的殘料必然依次流入下一道工序。如果預混料等微量組分不行人工投料,也采取配料倉貯存,微機一稱配料,問題可能更為嚴重。


    4、     配料流水線采用由高向低,靠重力溜放輸送,節約了電力能耗,但也帶來成品均勻度變壞的弊端。混合機開倉放料,落入樓下的成品貯存倉,落差可達2-5m。因顆粒和比重的大小差別,顆粒大者直落墳形頂端會再滾落四周,已經混勻的成品會造成再次“分離”。


    5、
    一般上下錐體的圓柱形成品貯存倉,放料口設在中軸線。開門放料打包時,料倉橫截面上看,依中軸線向外同心圓的中心優先順序流出。這也會造成各包成品間的均勻度差異。



    6、     成品飼料的貯運問題,遇到的的麻煩是產品均勻度變壞和活性營養成分效價降低最為突出。曾經有測試報告,某大型蛋雞場的自產自用配合飼料:混合機出料—→散裝罐車送料(途中顛簸)—→脈沖氣動送料入雞舍貯料倉—→絞龍送料入舍內各層雞籠飼槽。每一步都在降低配合飼料的均勻度,雞吃到嘴時,均勻度已經嚴重不合格了。這是看重機械管理,不顧營養實效的必然結果。


    7、     合格產品—→成品入庫—→碼垛倒垜—→賣出運輸—→用戶貯放—→喂前處理(拌水、浸泡、蒸煮、自加雜料……)—→動物吃到嘴。這一周期是長是短,貯運條件是好是壞(溫度、濕度、通風、蟲害、鼠害、染菌……),差別甚大。企業運營管理的優劣,也會大不一樣。所有這些都會體現在配合飼料的質量,同時也必然反映到企業的最終目的——【利潤】!
    作者: 紀慶磊    時間: 2009-8-8 14:01
    有些事要是真的認真起來,路程漫漫其修遠兮,想和做是兩碼事!!
    作者: frz0354    時間: 2009-8-8 16:36
    是啊
    如果都注意太多了,也不好干啊
    作者: zuoze    時間: 2009-8-9 22:30
    謝謝韓老,我們現在的料肉比的一點點進步,也就是這些工藝的一步步改進和完善。
    作者: wuxingli    時間: 2009-8-10 22:04
    我每天都在做著同樣的事,走市場決定產品的開發方向,回到廠里盯著采購品控和生產。我覺得飼料廠能把料做穩定了,就是最大的本事。這個實在是不容易,特別是濃配料。
    作者: 一個想養豬的人    時間: 2009-8-12 10:04
    學 習 了,謝 謝 !
    作者: wangyanhui1988    時間: 2009-8-13 04:47
    嗯,確實能夠學到很多東西,謝了!
    作者: yutou3000    時間: 2009-8-13 15:53
    飼料行業是不容易  也經常受到一些投訴  同一批料別的市場沒事  有一個市場堅持說拉稀  郁悶
    作者: 牧川人    時間: 2009-8-13 16:47
    對于我們初學者,用處太大了
    作者: 碧水清泉    時間: 2009-8-14 14:15
    所有的問題都搞清楚并得到改進,肉豬的料重比也許會下降一個臺階!即使每公斤豬肉增重少用1克飼料,全國每天也能節約飼料148噸(每年節約5.4萬噸,少用100克則年節約配合飼料540萬噸),值得畜牧界的同仁們研究!!
    作者: xiaxia-0959    時間: 2009-8-14 16:17
    很具體了,涉及的方面也很多了,但通過配方師一個人來控制是不是難度太大了!
    作者: sdq21    時間: 2009-8-14 18:27
    老師的思維著實令人欽佩啊
    作者: guo08    時間: 2009-8-15 08:08
    要做到很難,努力吧
    作者: mieyun    時間: 2009-8-15 10:29
    是的,配方師一人承擔,是否壓力太重了
    作者: 三分地    時間: 2009-8-15 13:45
    呵呵,過程控制是關鍵性問題,配方只是開端,全程控制才是重要的。飼料的質量最終講的是過程,配方再好,過程中給其他人加了其化物料就變成了別人的配方了!!!:)3:
    作者: jiashili001    時間: 2009-8-16 15:35
    從配方到入口,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業務理論、過程控制、工藝要求、質量檢驗、原料采購、對比試驗、市場營銷、意見反饋、數據修正等多個方面,是飼料廠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全過程管理。
    各廠家持有獨家“武林秘籍”,當然不會私傳外人。
    作者: 周緣    時間: 2009-8-17 15:14
    我們也在為減小配方到入口的質量差異而努力,但做起來確實很難
    作者: x759430    時間: 2009-8-19 11:09
    飼料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環節是相扣的。。
    作者: yuekui001    時間: 2009-8-19 12:48
    飼料場,門檻不是很高,所以現在不合格的太多了!!!!
    作者: xxc1963    時間: 2009-8-19 13:09
    非常好的思路!!!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09-8-19 13:38
    是的,但行業的規范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市場上的較量,相信那些渾水摸魚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一靠真正負責任的企業的優質服務,二靠養殖戶飼養水平的提高 61# yuekui001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09-8-19 13:40
    呵呵,這也是問題的關鍵之一,同一個配方,在不同的企業生產,出來的成品外觀、色澤不一致,使用的效果也不相同,說明什么問題? 57# 三分地
    作者: 三分地    時間: 2009-8-20 11:35
    引用自孟俊英 發表于 2009-8-19 13:40的內容
    呵呵,這也是問題的關鍵之一,同一個配方,在不同的企業生產,出來的成品外觀、色澤不一致,使用的效果也不相同,說明什么問題? 57# 三分地
    不同企業生產的產品有不同,有以下情況:1、所到原料產地不一,2、設備不相同(如制粒轉速不一致,蒸汽壓力不一致,調質溫度不一致),3、水質不一樣,4、人員操作不同。
    作者: luther    時間: 2009-8-20 11:47
    韓老師是業界泰山北斗,提出的問題自然很好,倘若韓老師能夠將以上問題一一詳述并集結成冊,那就太好了,對于行業應該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企業的競爭自然少不了,但如果能提高行業的平均水平豈不是大善!
    作者: 肖元碧    時間: 2009-8-22 1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馬海濤    時間: 2009-8-28 01:09
    引用自三分地 發表于 2009-8-20 11:35的內容
    不同企業生產的產品有不同,有以下情況:1、所到原料產地不一,2、設備不相同(如制粒轉速不一致,蒸汽壓力不一致,調質溫度不一致),3、水質不一樣,4、人員操作不同。

          配方等就比如武功的招式,多下功夫多比劃幾下很容易就學會了,甚至還有主動“挨打”去學習招式的;而從配方到成品的“系統工程”就是個企業的“內功”了。
          而“內功”嗎,則需要師父的言傳身教,做徒弟的還要有一定的“悟性”并且肯用心肯吃苦才能學得會的。所以,想要學習和研究人家內功的朋友們首先是要“拜師”的,要不要“拜”怎么樣“拜”是你的事,收不收教不教是“師父”的事,對吧?
         “再”所以,我要去沈陽拜師了,愿意學習“內功”的跟上啊
    作者: 牧川人    時間: 2009-8-28 16:57
    好好學習,更深一步提高
    作者: 三分地    時間: 2009-8-29 11:59
    引用自后覺 發表于 2009-8-28 01:09的內容

          配方等就比如武功的招式,多下功夫多比劃幾下很容易就學會了,甚至還有主動“挨打”去學習招式的;而從配方到成品的“系統工程”就是個企業的“內功”了。
          而“內功”嗎,則需要師父的言傳身教,做徒
    其實你也說的對,但是是否考慮制度化培養人,只有制度才能帶出合格的人才,而你所說的是師付帶人,師付帶人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有了制度再加上一定獎懲和考評,你會發現人才是一代強過一代。
    作者: safeeye138    時間: 2009-8-29 17:35
    引用自文峰 發表于 2009-8-2 17:21的內容
    韓老的理念特別與時具進,支持!!!
    從原料配方到動物入口的過程的確是一套復雜的程序。
    路漫漫,但吾以為只有偉大的夢想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同樣,做飼料加工的也是這樣!管理者的個人氣質決定了以后的.
    作者: yangtao588688    時間: 2009-8-30 15:58
    很 細化
    作者: tian11aiguo    時間: 2009-8-31 12:21
    制造業成就了可追溯系統,貿工技,下一步應該是技術了
    作者: amyamor    時間: 2009-9-1 14:57
    入門飼料~好東西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09-9-1 19:39
    飼料配方技術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追求細節完美的過程。曾經因為玉米粉碎粒度問題連續試驗了一個星期,也曾經連續幾周盯在中控室,就為了確定配料秤的提前量。呵呵,現在看來確實值得
    作者: yulin    時間: 2009-9-2 10:10
    非常同意樓上的,不過真的還得這樣做
    作者: 三分地    時間: 2009-9-2 11:56
    引用自后覺 發表于 2009-8-28 01:09的內容

          配方等就比如武功的招式,多下功夫多比劃幾下很容易就學會了,甚至還有主動“挨打”去學習招式的;而從配方到成品的“系統工程”就是個企業的“內功”了。
          而“內功”嗎,則需要師父的言傳身教,做徒
    一定要到沈陽才能學到真內功嗎???據我所知,東北沒有大的飼料企業也!!!!!!!!!!
    作者: sherier    時間: 2009-9-6 20:13
    現在有包被的礦物元素了嗎?
    作者: mlxpx    時間: 2009-9-12 09:13
    剛學做配方挺困惑,看到韓老師的文章頗有收獲,一個正確的起點是做一個配方師的良好起步,希望韓老師能夠多多啟發我們這些初學者。
    作者: 葛德軍    時間: 2009-9-12 20:53
    1# 韓友文

    [ts]葛德軍 于 2009-9-12 20:55 補充以下內容[/ts]

    學習了,長見識了
    作者: 風雪wje    時間: 2009-9-12 20:59
    從韓老師這總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確實配方與實際飼料有差距。就單說原料就有很多差別。
    作者: 847577    時間: 2009-9-13 22:10
    支持
    其實這就是細節工程
    我們聽到的大都是框框
    細節則很少有人扎下去深挖了
    作者: 厚積薄發    時間: 2009-9-14 21:42
    這對于我們飼料用戶來說,是不是有些指導意義,比如大飼料廠家的飼料應該就更加穩定些呢?
    作者: zpf00041316    時間: 2009-9-15 11:11
    :)3:支持!!!強烈支持!!!!!!
    作者: rtpt    時間: 2009-9-15 18:02
    這才是真正的大家!
    感謝韓先生。
    作者: gaohonglong    時間: 2009-9-17 11:44
    謝啦,希望大家支持,與學習~~發展畜牧業
    作者: gipsell    時間: 2009-10-31 14:16
    韓先生以自己的經驗,提出了生產環節出現的諸多問題。很值得大家共同思考,改進
    作者: drj    時間: 2009-10-31 15:26
    樓主太有才了。。。。。。
    作者: aimao0719    時間: 2009-12-21 14:25
    泛泛學習~ing。來到這里很長知識!
    作者: zhb1969    時間: 2009-12-21 15:12
    配方師研習班傳上來最好了
    作者: yihaiqiu520    時間: 2009-12-21 16:05
    感謝韓老師的美文!
    作者: 孫銳利    時間: 2009-12-21 16:43
    第四屆配方師會很期待韓老師的精彩內容啊!
    作者: tian11aiguo    時間: 2010-2-24 09:23
    本人2010年立志要做個配方師,這篇文章是個挺好的指引!
    作者: 韓小榮    時間: 2010-2-24 10:19
    的確受益匪淺啊,益生菌好像說的少了點~~遺憾
    作者: 基層工作者    時間: 2010-6-22 11:20
    謝謝韓老師!看到韓老師的這篇文章,突然想起:如今的飼料配方設計和生產制作,就如同中醫和西醫,看到了西醫的平直效果,忽略了雞的正常基本生理,導致生產性能不能正常發揮1`
    作者: wwaiwy    時間: 2014-4-9 22:43
    根據原料種類選擇特定的酶制劑,絕對是真心話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北海市| 东乌| 宝山区| 藁城市| 龙山县| 岳普湖县| 明溪县| 万盛区| 镇平县| 潍坊市| 和田县| 泾阳县| 闻喜县| 承德县| 方正县| 武定县| 方正县| 岑巩县| 天水市| 永顺县| 博罗县| 灵台县| 五寨县| 航空| 江达县| 申扎县| 岗巴县| 南陵县| 博白县| 嫩江县| 泸溪县| 定襄县| 新宾| 寻乌县| 扶风县| 闵行区| 珲春市| 龙川县| 五指山市|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