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進口大豆威脅非轉基因基地的生存 [打印本頁]
作者: across 時間: 2009-7-12 11:03
標題: 進口大豆威脅非轉基因基地的生存
2009年初夏,對于中國大豆產業而言,一個格外沉重的話題是,面對進口轉基因大豆的沖擊,非轉基因的“中國豆”還能堅守多久?
中國加入世貿,大豆等部分農產品(000061行情,愛股,資金)開放了關稅保護,隨著中國大豆需求量的連年激增,進口大豆開始漸次統治了市場。
而這一變化的直接結果,就是進口大豆的到岸價格如鐵礦石一樣,完全掌握在了國際賣家手里,而其掌控程度甚至超過了鐵礦石。
近幾年,隨著中國人飲食結構的變化,對大豆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每年消費的大豆總量達5000多萬噸。據記者了解,1996年中國進口大豆200多萬噸,開始變成大豆凈進口國。到2000年,中國進口大豆量首次超過1000萬噸,到2008年則達到3900多萬噸。而在此期間,中國的國產大豆產量則保持在1300萬噸—1700萬噸,越來越大的缺口只能通過向國際市場購買來解決。
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進口大豆數量逐月狂增。2009年前4個月累計進口1400萬噸,增長40%,創歷史最高進口量。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產大豆主產區之一的黑龍江省,今年一季度大豆進口量達44.1萬噸,同比去年增長了84.5倍。
當黑龍江油脂加工企業無法收購本地大豆時,進口大豆的大舉進入便不可避免。而一般情況下,進口大豆等同為轉基因大豆(進口大豆均以轉基因大豆報關),這便使得中國最大的一塊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基地面臨喪失生存空間的危險。
在大宗農產品中,中國國產大豆現在只占20%,對價格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也就是說,中國市場的大豆銷售價格,已經完全掌握在了別人手里。最近的例子,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進口大豆的價格一路下跌,達到每噸3000元。今年2月下旬,國際大豆期貨市場進入新一輪下滑通道,每噸進口大豆到達大連港口的價格只有2900多元。受進口大豆價格影響,黑龍江省內大豆價格也一路走低,從去年7月份的3.05元/斤,下跌到10月份的1.50元/斤,跌幅超過50%。如果沒有國儲收購,黑龍江農民的大豆肯定都砸到自己的手里。
據統計,目前,四大跨國糧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控制著中國75%以上的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跨國糧商參股控股了64家。
在中國國內總共8000萬噸的油脂產能中,大約80%掌握在外資控股企業手中,他們憑借資本優勢,已完成對原料、加工、品牌、渠道、供應的絕對控制權,掌握著大宗農作物市場的定價權。
而且,現在的進口大豆價格已經不完全由供求關系所決定了,那些由國際資本操縱的大豆投機商已經成為影響大豆價格的重要因素,直接導致了大豆的畸形價格。如果有一天中國不再生產大豆,其結果十分可怕。這樣的例子早在2004年就出現過。那一年,一船大豆還沒有到岸就讓加工企業破產的事情屢見不鮮。
作者: lxd9580 時間: 2009-7-12 13:05
樓主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重視這些呢
[ts]lxd9580 于 2009-7-12 13:06 補充以下內容[/ts]
樓主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重視這些呢
作者: across 時間: 2009-7-12 14:17
國產大豆“最后的守望”:從收儲到補貼
“國務院來調研的人剛走,很快,就會出臺相關的政策。”6月17日,黑龍江陽霖油脂集團董事長劉樹林對本報記者說。陽霖是黑龍江省最大的民營油脂企業。
1個月前,陽霖剛剛獲得了黑龍江省3000萬元的補貼。此次國務院的調研,給了劉樹林更大的希望。
在進口大豆的沖擊下,2008年底至今,素有國產大豆“最后守望者”之稱的黑龍江陷入了困境。最嚴重的時候,當地68家規模以上大豆加工企業,幾乎全線停產。
政府的拯救,似乎已是最后的希望。6月11日,發改委一位官員已表示,政府正考慮為大豆壓榨商提供直接補貼。17日,劉樹林告訴本報記者,陽霖僅僅是一個試點,未來,這樣的扶持將可能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
夾縫求生
中國大豆70%依賴進口,是國產大豆危機的根源。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進口大豆(轉基因大豆)的價格一路下跌,2009年4月初一度低至每噸3000元,即1.5元/斤。此間,為了確保農民的增產增收,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國家先后四次在東北主產區進行大豆收儲,收儲價1.85元/斤。
一邊是進口大豆的低價沖擊,一邊是國產大豆的高收儲價,國產大豆加工企業兩頭受壓。由于其生產原料主要為國產的非轉基因大豆,收儲價一出,其原料成本必然高于進口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
當時,一旦國產大豆的價格高于1.6元/斤,加工企業便會虧損。2008年底以后,黑龍江的大豆加工企業由于成本倒掛,陸續停產,
不過,收儲價格雖高,但是對于大豆水分等的收儲要求也非常嚴格,而大多數農民種植的大豆都很難達標。截至4月末,農民手中尚有55萬噸大豆待售,其中主要為黑龍江三江地區的高水分大豆。
這讓當地的國產大豆加工企業看到了希望,它們開始積極尋求參與收儲,并要求政府給予加工企業補貼。
九三糧油董事長田仁禮也曾為“獲得補貼”和“參與收儲”四處申請。
他對記者表達了這樣的希望,即把國儲的政策給部分大型龍頭企業,讓企業參與到收儲行列中來,既可解決國儲倉容不足問題,又可以減少加工企業進口大豆的數量,減輕進口大豆對國產大豆的沖擊。
等待補貼
5月1日,黑龍江省財政廳開始出臺第一筆補貼。根據方案,補貼是為了保護大豆產業發展,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收購加工農民手中高水分大豆,修復產業鏈條,保護農民種豆積極性。
作為試點,陽霖集團獲得3000萬元,用于“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0.1元的價格收購加工農民手中不符合國儲標準的大豆30萬噸”。
陽霖油脂一位人士對本報記者說,補貼政策最終拉高了大豆價格,5月前,大豆收購價為1.5元/斤,目前已經上漲至1.8元/斤。據稱,由于陽霖掛牌價較高,其每天可收購250噸至350噸大豆。
不過,“花落一家”在當地也引起不小的爭議,但劉樹林稱,陽霖僅僅是一個試點而已。“這是一個信號,表明政府在大豆收儲上將發動企業參與。”《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曾說。
果然,6月11日,發改委農經司副司長方言在一次會議上表示,政府正在為改善始于2008年的收儲計劃尋求方法。“(新)政策將不僅考慮農民的利益,而且兼顧到當地壓榨商的利益。”她表示,包括商務部和發改委在內的政府機構,正在研究改進該計劃。
有消息稱,對陽霖的第二筆補貼也將在近期到位,補貼總額將達到4500萬。后續,黑龍江另外兩家知名油廠,也將很快拿到政府的補貼。
黑龍江大豆協會方面表示,政府擴大補貼很有可能,但目前,其還沒有獲得補貼企業的名單。田仁禮也稱,九三目前還沒有得到補貼。
但劉樹林依然對“拯救”充滿期待。在他看來,對于扶持大豆加工企業和豆農,中央政府方面很重視,也有相關領導人的重要批示。“國務院剛剛結束的對陽霖的調研,就是很好的說明。”
競爭新起點
讓黑龍江加工企業看到希望的,還有目前一路走高的進口大豆價格。
行業刊物《油世界》稱,由于南美大豆產量下降,未來幾個月,全球大豆供應料將維持緊俏。減產預期造成進口大豆價格上漲
目前,進口大豆價格在近4000元/噸左右。”田仁禮告訴記者,相比2009年3月,進口大豆的價格上漲了數百元每噸。而國產大豆的收儲價格和市場價格,仍保持在3600元/噸左右。
黑龍江大豆協會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黑龍江地區的大豆加工企業已經基本恢復生產,并開始從農民手中收取大豆。“進口大豆價格的高企,應該是國產大豆加工企業復產的主要原因。”
不過,田仁禮也表示,目前,黑龍江的國產大豆已基本被“收儲”,加工企業可能面臨原料短缺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從2009年5月下旬開始,伴隨進口大豆價格的上漲,市場上便有“國儲將拋售大豆”的消息不斷傳出。“現在,全球都在看中儲(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田仁禮說。
不過,在田仁禮看來,中儲應該會等到大豆價格進一步上漲后“順價銷售”。盡管國產大豆的收儲價格僅為3600元/噸,但加上運費、收儲費用,目前,國產大豆的成本也接近4000元/噸。
對國產大豆加工企業來說,4000元/噸,也將是它們與進口大豆競爭的新起點。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迁安市|
遂溪县|
鄂托克旗|
兴化市|
屯门区|
林芝县|
油尖旺区|
富民县|
湟源县|
宿松县|
娱乐|
广河县|
溧水县|
格尔木市|
萨嘎县|
昂仁县|
夏津县|
潼南县|
深州市|
无棣县|
海盐县|
克拉玛依市|
九寨沟县|
临沭县|
龙里县|
文山县|
新龙县|
南雄市|
昭苏县|
长垣县|
鄂伦春自治旗|
潮安县|
金山区|
太保市|
德兴市|
昆明市|
武平县|
茶陵县|
犍为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