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蛋雞的飼養管理——養雞
[打印本頁]
作者:
yinqt
時間:
2009-7-2 16:36
標題:
蛋雞的飼養管理——養雞
傳統的劃分方法是按照周齡進行的,即0~6 周齡為雛雞,7 ~ 20 周齡為育成雞,21 周齡以后為產蛋雞?,F代蛋雞品種,一般在20~21 周齡開始見蛋;23~25 周齡產蛋率達50% ,即開產;27~29 周齡進入產蛋高峰期,產蛋率90 %以上。產蛋高峰期一般可持續20 周,54 周齡后,產蛋率低于80 % ,產蛋末期產蛋率仍可達50 %~70 %。
一、雛雞的飼養管理
1 .雛雞的挑選
健康的雛雞應是絨毛干凈光亮;體重大小適宜;臍部收縮良好,不是大肚子雞;精神活潑,反應敏感,叫聲清脆;握到手里感到飽滿有勁,極力想掙脫,小腿有光澤;脛趾色澤鮮艷等。
2 .育雛前的準備
雛雞由胚胎期生活轉為外界生活,體小嬌嫩,適應能力差,對環境條件的影響十分敏感,容易發生死亡。為了使雛雞能正常地生長發育,必須做好各項雛前的準備工作,創造最適宜的環境。
( 1 )準備好育雛舍,有雛舍是專門用來飼養幼雛的。此期要求溫度濕度適宜,室溫平均為25~27 ℃ ,育雛舍要求保溫性能好,并有一定通風條件。育雛前必須將育雛舍沖洗干凈,并進行嚴格消毒,墻壁用10 %生石灰水刷白、消毒。地面打掃沖洗干凈后用3 %燒堿水噴灑一次,然后再用福爾馬林溶液熏蒸消毒一次,方法是將育雛舍封閉,按每立方米空間用30 毫升福爾馬林加15克高錳酸鉀熏蒸1~2 小時。育雛舍門口應備有消毒池。
( 2 )進雛前1~2 小時把雞舍溫度升至育雛所需的要求,飲水器內準備5 %~8%的白糖水。把開食料運到育雛舍,落實好人員交接班制度,準備記錄本、表格。
3 育雛季節
季節與育雛的效果有密切關系,因此育雛應選擇適合的季節,并應根據不同地區和環境條件進行選擇。在自然環境條件下,一般以春季育雛最好,初夏與秋冬次之,盛夏最差。
4 .雛雞的飲水
雛雞應先飲水后開食。苗雞到達育雛舍后,一定要讓雞自由飲水,對于還不會飲水的要人工輔助。另外,運輸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失水,及時飲水有利于雞體的恢復,同時要注意水溫,以20~25 ℃ 為宜,并在水中加入2 %的葡萄糖或白糖以及多維,以補充雞在運輸過程中的機體損耗。
育雛期要全天供水,飲水器的高度要不斷提高保持與雞背平等,這樣可減輕飲水污染和飲水外濺等。另外通過清洗和消毒經常保持飲水器的衛生。定期在飲水中加些消毒藥,減少腸道細菌感染。
5 .雛雞的開食
雛雞開食量最好在飲水后3 個小時進行。雛雞出殼后36 小時才能完全具備消化功能。所以并非開食越早越好,一般24 ~ 36 小時開食較為適宜,當雞群中有l / 3 的雞有啄食行為即可開食。開食料,1~2 天可喂碎玉米、碎大米,之后應喂配合飼料,或開食時直接喂配合飼料,前2 天可加少量水拌濕喂,便于雛雞采食。建議的雛雞喂料方案見表8-4 。
前l~3 天可把飼料撒在報紙或塑料布上,為防止飼料浪費,可把飼料撒在塑料蛋托上。之后,用料桶或直接用料盤喂料。
6.雛雞的管理
雛雞的管理要保證雞雛得到合適的溫度、適宜的濕度、新鮮的空氣、正確的光照、合理的密度,要防止應激和執行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要勤觀察雛雞狀況。
( 1 )溫度 是養好的雛雞的關鍵。溫度與雛雞的體溫調節有關,直接影響雛雞的活動、采食、飲水、飼料的消化吸收及身體健康。雛雞體小嬌嫩,絨毛稀薄,散熱快,御寒能力差。自然氣溫降到15 ℃ 時,便互相擠攏,若降到10 ℃ 時,則聚集成堆,出現壓死現象。適宜的育雛溫度為:第一周33~35 ℃ (指保溫傘內溫度), 隨著日齡的增長,溫度可逐漸下降,從第二周起每周下降2 ℃ ,一般60 日齡脫溫。寒冷季節,保溫可長一些,應到90 日齡脫溫;炎熱季節,30 日齡或更早就可脫溫。保溫期溫度盡量保持穩定,不可忽高忽低。溫度是否適宜,還可根據雛雞群的動態來判斷。溫度適宜時,雛雞表現活潑,分布均勻。溫度過低時擁擠成堆,反之距熱源較遠。
( 2 )濕度 雛雞對濕度的要求并不像對溫度的要求那樣嚴格,但適宜的濕度是育雛的重要環境條件。生產中,由于雛雞密度大,飲水、排糞及呼吸都會散發水汽,因而育雛室內空氣濕度一般不會太低。而隨育雛周齡的增加,濕度過高卻是常常出現的問題。濕度過高有兩種情況,在高溫高濕時,雛雞悶熱難受,身體虛弱,不利于生長發育;在低溫高濕時雛雞由于體熱散失加快而感到更冷。另一方面,當濕度過高時,特別是在墊料潮濕的情況下,有利于各種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易引起雞群發病。此外,雛雞在潮濕的墊料上臥伏休息,易引起感冒、拉稀、休息不好等。實踐中降低濕度一般采取減少密度、加大通風量、勤清糞勤換墊料、飲水器防漏水等措施。
( 3 )光照 對雛雞的采食、飲水、運動及健康都很重要,因為光照可促進雛雞采食和飲水,提高雛雞生活力,又可起保溫和干燥作用,還可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 ,促進鈣、磷平衡。因此從幼雛開始就應給予合理的光照,以保持育雛時所需的充足光照。1~5 日齡24 小時光照,強度為10 . 6 勒克斯,即0.37 平方米有光源1 瓦,第6 日以后每平方米1 瓦,第2 周以后每平方米0 . 5 瓦,開放式雞舍主要利用自然光照。
( 4 )飼養密度 不同育雛方式的飼養密度見表8-5 。
( 5 )斷喙 斷喙就是切嘴。斷喙是為了防止雞的“啄癖”。斷喙適宜時間是在7~10 日齡。斷喙時一般情況上喙要切去1 / 2 ,下喙要切去l / 3 ,斷喙時要避開擴群與接種等,以免造成更大的應激。
( 6 )通風 雞生長快,代謝旺盛,需大量氧氣,所以雞舍要通風。而且通風可以降低舍內有害氣體濃度和空氣中的塵埃含量,排除多余的熱量和水分。
二、育成雞的飼養管理
1 .育成舍的準備及轉群
育成舍的準備主要是育成舍的清洗、消毒、檢修、空舍等。雞群從雛雞舍進入到育成雞雞舍的轉群一定要減少雞的應激。
2 .育成雞的日常管理
( l )飲水 保證清潔充足,定期洗刷消毒水槽和飲水器。
( 2 )喂料 均勻,日喂3 次,每天要凈槽。
( 3 )環境控制 ① 溫度,育成雞的最佳生長溫度是21 ℃ 左右,一般控制在15 ~ 25 ℃ 。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溫工作,冬天注意做好保溫工作。② 通風,尤其是深秋、冬季及初春的通風,一定要與溫度協調起來。③ 清糞,清糞一定要及時,每2~4 天一次。因為雞糞過多,導致有害氣體含量過高,從而誘發呼吸道疾病。
( 4 )衛生預防 工作按照推薦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工作。
( 5 )分群飼養 育成雞在生長過程中,往往出現大小強弱不勻的現象,要及時根據雞的大小、強弱、公母分群飼養。這才能逐漸縮小它們之間的差別,使之發育均勻。在分群時,要特意將那些小弱雞進行分欄飼養,加強管理,精心飼喂。
( 6 )觀察雞群 目的是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從而保證雞群的正常發育。
( 7 )光照 光照直接影響性成熟。光照影響性成熟的早晚不在于它的強度而在長短。為了提高種雞的產蛋性能和種蛋質量,應推遲性成熟的日齡,因此,育成雞的光照原則是只能逐漸縮短光照,切勿逐漸增加光照。開放式雞舍光照以當地自然光照的時間變化來控制,按要求補充人工光照,10~20 周齡的光照是關鍵時期,從22 周齡起,每周增加0 . 5~1 小時,直到達產蛋期的光照時間。
( 8 )補充斷喙 精確的斷喙直接影響到育雛的質量、雞群整齊度和防止啄癖的發生。由于斷喙的人為影響因素較多,總有一些雞喙形狀不整齊,這就需要在8~12 周齡再進行一次修喙。
( 9 )密度 育成雞生長發育快,為保證舍內清潔和空氣新鮮,防止啄癖和發育不整齊,必須根據雞的生長發育過程調整密度2~3 月齡每平方米飼養12 ~ 15 只,3~4 月齡每平方米10~12 只,4~6 月齡為8 ~ 10 只。有條件的可以采用散養,其優點是投資少,省料,成本低。如果作為商品雞出售,則應在3~4 月齡期間適當控制運動量,目的為減少消耗,盡快育肥上市。散養雞食槽和飲水器要充足。尤其炎熱夏季飲水量大,若食槽和飲水器不足,很容易造成爭搶現象,引起擁擠導致肥育不勻,一般要求100 只雞飲水器不得少于5 個。料桶或1 米長食槽不得少于4 個。
3 .育成雞的限制飼喂
限制飼喂是為了適當的推遲性成熟,節約飼料,淘汰病弱雞。雞在自由采食狀態下,會有過量采食的情況,這會促使雞積蓄脂肪超重。脂肪過多,產蛋表現軟柔,容易脫虹,易發脂肪肝,死亡率高、性早熟,易發生小雞產大蛋,導致難產、死亡。限飼使雞性成熟適時化和同期化,還可以節約10 %左右的飼料。
限量飼喂,一般限量為正常采食量的80 %左右,限時飼喂,又有隔日限制飼喂和每周限制飼喂。
限飼應注意要有足夠的采食空間,使雞吃料時同步化,不管什么周齡飼喂,都能做到80 %雞在采食,20 %的雞在飲水;還要注意飼料的完全營養。
三、產蛋雞的飼養管理
產蛋期一般指從21 周齡起到72 周齡為止,若蛋雞的產蛋性能很高,飼養管理條件好,產蛋期即可延長到76~78 周齡,甚至可達80周齡以上。
1 飼養密度
不同的飼養方式具有不同的飼養密度,具體見表8-6 。
2 .開產前的飼養
上一批產蛋雞淘汰后,要及時進行徹底的消毒工作,并在下一批進雞前空舍至少10 天。小母雞開產后不要急于改換日糧,在產蛋率達5 %時改換為宜。
雞群產蛋率達5 %時應給予產蛋高峰期料,這種飼喂方法稱之為預付飼養。目前在蛋雞生產中,飼料的改換有三種方式:① 育成雞18 周齡左右達到標準體重后,全群見到第一個蛋時,馬上轉為產蛋料;② 在育成料與產蛋料之間設置一個產蛋前期料;③ 較早使用產蛋料,也就是雞群沒見蛋,提前1 周左右使用產蛋料。不過,在蛋雞生產中,母雞群產蛋率達5 %時是由生長料換為產蛋料的一個界限值。
母雞在臨近產蛋時,血鈣水平穩定升高,大量的鈣質沉積在骨髓中。當產蛋雞飼料中鈣質缺乏時,就會動用骨髓中的鈣。為了使母雞多產蛋,產好蛋,應在蛋雞開產前2 周就開始補充鈣質飼料。具體方法是從18 周開始將日糧含鈣量提高至2 %左右,且至少有一半的鈣源為顆粒狀的。
3 .產蛋期飼養管理
( 1 )開放式雞舍的光照管理 主要是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補充的原則,一般于早晚各開燈一次。比較理想的補充方法是采用早晨補充光照,這樣符合雞的生理特點,且每天的產蛋時間可以提前,也有采用晚上補充光照的,效果也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種光照制度一經確定就應該嚴格執行,不能隨意改變。
( 2 )密閉式雞舍的光照管理 在8~9 小時光照的基礎上每周增加1 小時,直到16 小時,60 周齡可以再增加1 小時光照到17 小時,產蛋期的光照最短不能少于12 小時,最長不超過17 小時。一般在生產中使用白熾燈或日光燈。
4 .日常管理
( 1 )觀察雞群 通過觀察雞群及時掌握雞的動態,便于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雞群的生產穩定。一般早晨開燈后觀察精神狀態和糞便情況是否正常,料槽和水槽的結構和數量是否合適等。及時挑出有啄癖的雞、脫肛的雞,及時挑選和淘汰7 月齡左右未開產的雞和開產后不久就換羽的雞。
( 2 )飼養員要按時完成各項工作 照明燈泡的啟閉、上水、喂料、撿蛋、清糞、清毒等日常工作都要按規定保質保量地完成。
( 3 )保證雞群安靜,減少各種應激 產蛋雞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尤其是輕型雞更為神經質。任何環境條件的突然改變都能引起強烈的應激反應,如大聲喊叫、車輛鳴號、放鞭炮、改變工作程序、參觀拍照、抓雞轉群、免疫斷喙、換料停水、改變光照制度、新奇顏色和飛鳥走獸的竄入等都能引起雞群的驚恐而發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其突出的表現是食欲不振,產蛋下降,產軟蛋,神經質,到處亂竄,引起內臟出血而死亡.一般應激反應發生后需要數日或數周才能恢復正常;有時還會引起其他一些疾病。因此必須盡可能減少應激,維持雞群有個安全良好的生產環境。
( 4 )做好記錄工作 因為生產記錄反應了雞群的實際生產動態和日?;顒拥母鞣N情況,通過它可及時了解生產、指導生產,也是考核經營管理的重要根據。生產記錄的項目包括死淘數、產蛋量、破蛋數、蛋重、耗料量、飲水量、溫度、濕度、防疫、稱重、更換飼料、停電、發病等,一定要堅持天天記錄。
( 5 )防止飼料浪費 飼料成本占整個養雞成本的2 / 3 左右,而一般的飼料浪費約占全年飼料總量的5 %。因此,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飼料浪費是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飼料浪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飼料不全價,飼料霉變,加料時撒落料桶外,料槽結構不合理或一次性加料太多,造成雞在吃料時把料啄出槽外,老鼠或鳥類吃料、污染料,雞群中有病雞、停產雞等。生產中可根據造成飼料浪費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 6 )產蛋雞挑選 產蛋雞與停產雞、高產蛋雞與低產蛋雞的區別分別見表8-7 和表8-8 。
5 .產蛋期容易發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雞群一般在6~8 周可達90%以上的產蛋率。現代蛋雞具有優良的生產性能,可保持90 %以上的產蛋率達4 ~6 個月以上,進入高峰期后,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產蛋下降很平穩。實際生產中,有必要了解導致產蛋突然下降的各種原因,以提供早做預防的依據。或者在產蛋突然下降時,分析判斷,及早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盡量減少損失。產蛋量突然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 1 )蛋雞休產日同期化 產蛋母雞在連續幾個產蛋日后就會歇1 天,這天叫做休產日。休產日集中,5 %~10 %的雞同時休產會造成產蛋下降的假象,很快就能恢復正常水平。
( 2 )環境方面
① 通風不足 在冬季,當舍內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增多時會造成雞群的產蛋急劇下降15 %~20 % ,一般1 ~ 2 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夏季的噴霧降溫也能使產蛋率下降。
?、?光照 光照程序突然發生變化。
?、?環境溫度 指溫度忽高忽低或持續高溫等情況。
( 3 )管理方面 ① 飼料及飼喂,指飼料濃度或成分變化等,連續幾天喂料不足;② 斷水或長時間飲水不足;③ 驚嚇,產蛋雞對驚嚇尤為敏感。
6 .蛋的破損及防治措施
蛋的破損主要是由蛋殼引起。影響蛋殼質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種。
( 1 )營養性因素 日糧中的鈣含量不能滿足產蛋雞群的需要量,薄殼蛋和軟殼蛋的比例明顯增加。因蛋殼中的鈣主要來源于飼料和骨骼,而可以被動用的體內骨骼鈣是有限的,所以產蛋雞的鈣主要由飼料提供。
( 2 )環境因素 特別是環境溫度,高溫影響到蛋殼腺鈣鹽的沉積。
( 3 )藥物影響 一些藥物如呋喃類、磺胺類和某些抗球蟲類藥物,這些藥物影響蛋殼的生成。
( 4 )雞群周齡的影響 40 周齡后的產蛋雞群體內的鈣質代謝機能降低,蛋殼自然變薄。
( 5 )其他因素 還有疾病、雞的品種的影響等因素。
防治措施是滿足蛋雞的營養需要,特別是鈣和維生素D3 要滿足,同時磷的含量要適宜,掌握好鈣、磷比例,增加撿蛋,避免互相碰撞,特別是在產蛋集中時間,撿蛋、搬運的動作要輕;高溫季節,適當增加日糧中鈣的含量,并在飲水中補充小蘇打,既能減輕雞的熱應激,又能夠提高蛋殼的質量;減少應激因素發生,保持雞舍內外環境安靜舒適;飼養蛋殼質量好的褐殼蛋品種;保持雞群健康不發??;平養雞產蛋箱的數量要充足,箱底鋪干凈柔軟的墊物,籠養雞籠底不可太陡,鐵絲不可太粗。
四、種雞的飼養管理
種雞飼養管理的核心是生產盡可能多的合格種蛋。因與商品蛋雞的目的有別,因此在飼養管理上,盡管有許多相同之處,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與不同。
1 .種雞的飼養方式
產蛋雞的飼養方式也分平養和籠養兩種。
( l )平養 又分為地面平養、網上平養和板條平養。
?、?地面平養 是當前采用較普遍的方式,舍外設有運動場,舍內有棲架和產蛋箱,產面為土地面或水泥地面。每平方米面積可養雞5~6 只,這種雞舍造價低,投資少,但需要人力較多。
?、?網上平養 用鍍鋅鉛絲或鋼板眼網做成網床,網下設支架,網高50~60 厘米,網眼孔徑2 . 5 厘米* 2 . 5 厘米或2 厘米*5 厘米,每平方米可養雞7 ~ 10 只。
?、?板條平養 與網上平養相似,只是用板條或木桿、竹竿、竹片做成網狀地面。木條寬2 . 5 厘米只5 厘米(木條截面面積), 間距2 . 5 厘米,每平方米可養雞7 ~ 10 只。
( 2 )籠養 即把雞關在特定的雞籠內飼養,這種方法能提高單位面積飼養量。每平方米可養雞15~25 只,便于操作管理,而且種蛋質量好,種雞消耗飼料減少,但投資較大,種雞對飼料要求較高,需采用人工授精。育種群可采用單籠飼養(特制個體籠)。不論采用何種飼養方式,育成雞轉入產蛋雞舍前,都必須對產蛋種雞舍進行徹底清掃消毒,進雞之前,舍內設備及門窗均要修好。
2 .公母比例恰當,留有后備公雞
恰當的公、母雞比例為蛋用品種本交1 : ( 10~13 ) ,人工授精1 : ( 25 ~ 35 ) :中型蛋用品種本交1 :( 8~10 ) ,人工授精l :( 25~30 )。應留10%~15 %的公雞作為后備公雞,以便隨時更換不適于繼續留樹的公雞。
3 .產蛋期的飼養管理
一般在25 周齡開始收集種蛋,蛋重50 克以上,收集種蛋時期為25 ~ 73 周齡。其中以28~56 周齡期間為好。
平養種雞每天撿蛋4~5 次,籠養雞不得超過2 小時就要撿蛋1 次。勤撿蛋的目的是減少蛋的破損和防止細菌污染。檢出的種蛋,經初步挑選后送入種蛋庫進行消毒保存。
作者:
lantianshengwu
時間:
2009-7-2 16:51
請問?你是在那個網站搜索的????、
作者:
畜牧人2008
時間:
2009-11-12 15:35
very nice
作者:
liujie333
時間:
2009-11-14 22:07
雛雞開始喂水時白糖水比葡萄糖水好么?
作者:
xuanhuashun
時間:
2009-12-11 18:00
哦,這個也可以,不是原創的啊
作者:
luxichang
時間:
2009-12-26 16:52
教科書式的東東,沒啥意思。
作者:
cramm
時間:
2009-12-30 14:16
教科書式的東東,沒啥意思。
luxichang 發表于 2009-12-26 16:52
教科書還是有積極作用的
作者:
蝸牛居士
時間:
2010-3-9 10:18
走過了看過了枯燥無味
作者:
農牧人
時間:
2010-3-9 23:27
好人呀,辛苦了
作者:
kukulove
時間:
2010-4-23 10:43
學習了。
作者:
微生態岳陽
時間:
2010-7-15 21:37
好資料。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
阿克陶县
|
山东
|
白朗县
|
云霄县
|
容城县
|
普陀区
|
扎鲁特旗
|
岚皋县
|
靖宇县
|
浦北县
|
达州市
|
邢台市
|
泸溪县
|
陈巴尔虎旗
|
新宾
|
蒙山县
|
东平县
|
灵武市
|
白沙
|
桐庐县
|
措勤县
|
清流县
|
宝兴县
|
武穴市
|
嘉禾县
|
增城市
|
永州市
|
明溪县
|
辉县市
|
闽侯县
|
金平
|
宣汉县
|
林西县
|
舞阳县
|
安吉县
|
武穴市
|
合山市
|
蒲城县
|
香港
|
南部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