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規模化養殖能不能“救市”? [打印本頁]

    作者: 106997971    時間: 2009-6-22 13:13
    標題: 規模化養殖能不能“救市”?
    2009-06-22 作者: 來源:南方農村報


            中國是養豬大國,但主要以農戶散養為主,規模化養殖水平不高。2008年,據農業部有關部門統計,全國規模化養殖比重較上年提高約7~8個百分點,首次超過50%以上。
                   
            規模化養殖突破50%,對此,有人心存樂觀,認為規模化是解決養殖業大起大落的關鍵。事實果真如此嗎?2008年下半年至今,中國的豬肉價格幾乎是一路下跌,跌幅達30%,有的地區跌幅甚至超過40%。僅北京新發地市場5月中旬信息顯示,毛豬的收購價平均為9.6元/每公斤左右,當地生產成本的平衡點卻在11.25元-12元/每公斤。可以講,幾乎是全行業處于虧損。中國生豬產業正面臨困境。
                   
            很顯然,規模化程度高了,也并未能抑制生產動蕩。河北灤南的一個養殖戶來信講:“去年上半年,每頭生豬還凈賺七八百元錢。現在每斤不足5元的收購價,一頭200斤重的豬才賣960多元,但各種養殖成本就要近1200元。去年我賣了20多頭,今年一頭仔豬也沒買。”有人責怪養殖戶賺錢就一哄而上,不嫌錢就抽身而退,生產焉能不動蕩?其實,這怨不得人家養殖戶,賺錢養,不賺錢當然就不養,這很正常。
                   
            有人言之,我們的規模化程度還不夠高,應盡快“消滅”散養戶,發展規模化養殖,才能保證生產平穩發展。對此,專家認為,受地域特點和養殖習慣等條件限制,散養短時期內難以改變,我們不能指望發展規模化養殖解決所有問題。更何況,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業雖提高了生產水平,但也會導致周邊環境惡化等問題。因此,當前只能是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養殖,而不能盲目地搞超大規模集中養殖。
                   
            據農業部統計,2007年全國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專業戶和商品豬場共224.4萬家,其中年出欄萬頭以上的規模豬場只有1800多個。可見,我國的規模化養殖基數為50頭,這是以單一家庭為單元所能承受的規模化生產,遠非真正意義上的規模化生產,這樣的規模還不足以靠自身的實力有效地抵御市場風險。
                   
            近階段,個體養殖戶處在信息不對稱的地位,靠自身還抵御不了風險,那么,各級政府何不從現實入手,盡快完善監管體系,加強市場信息發布,引導養殖戶調控規模,地方政府在發展養殖業上千萬不要少了促,多了“放”。農業發展離不開政策引導,養殖戶生產需要政府的扶持,發展初期時盼望政府出手相助,遇到難處時,更希望政府盡早出手扶一把。像灤南這樣的養殖戶有相當的代表性,如不加以保護和引導,讓他們喪失了對養殖生產的信心,那么,大跌之后跟著的一波大漲同樣讓人可怕。
    作者: pzlzj    時間: 2009-6-22 14:04
    還是建立健全的保障體系,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運行,不知道結果如何,希望建立公平、合理的服務體系,為養殖業帶來光明。
    作者: 姜寧    時間: 2009-6-22 15:24
    有人言之,我們的規模化程度還不夠高,應盡快“消滅”散養戶,發展規模化養殖,才能保證生產平穩發展。這是誰說的呀,簡直不了解中國養殖喲。
    作者: 查文勝    時間: 2009-6-22 19:37
    關鍵還是一個市場的問題,均衡的問題,信息的問題。生產中的技術與市場是兩碼事,我們國家的農業問題很多,突然間膨脹不見得是見好事情,農業市場的透明度不高也是一個問題,很多問題。
    作者: 寂寞漁夫    時間: 2009-6-22 22:33
    國家統計數字的準確度很值得懷疑,信息化之路走的很艱難,更何談信息透明化。
    作者: mydream    時間: 2009-6-23 10:08
    養殖戶其實信息很閉塞,很多政策他們都不知道啊,導致很多錯誤的判斷
    作者: 地下蟲    時間: 2009-6-23 15:02
    總的來說不是規模化就好,更應該是信息的公開透明化
    作者: srb66    時間: 2009-6-23 16:49
    有待觀察。。。。。。
    作者: xunliliu    時間: 2009-6-24 07:53
    統計的真實性的確值得懷疑,特別是有補貼的時候,但有不能衛星偵查。市場起伏,其實很正常,就看養殖者怎樣把握,真正自繁自養就目前還是能渡難關的。
    作者: 劉增茂    時間: 2009-6-24 08:44
    黑暗,摸索,前進,信心
    作者: wlq    時間: 2009-6-27 11:55
    信息化之路走的很艱難,更何談信息透明化。
    作者: wsq123456    時間: 2009-6-29 15:03
    我認為規模化養豬不能救市,因為規模化豬場飼養成本高,目前的散養戶還是主體
    作者: 木易廣濤    時間: 2009-6-29 17:22
    請看一下我最新寫的帖子http://pig.danji.com.cn/bbs/redi ... 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660340    時間: 2009-6-29 18:39
    密切關注中,:deng:
    作者: drj    時間: 2009-6-29 19:23
    政府的行為太差了,對養殖業來說有害無益,補助基本上到了不該得的人手上,
    作者: zhmdchinaren    時間: 2009-6-29 21:32
    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發展是中國養豬業的大趨勢,任何個人和國家都是阻止不了的。我想一些同志是網易閑聊罷了。
       中國規模化程度的發展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豬價的高低波動將會對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前景,所以我們不應該怨天尤人。同時中國是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說明中國的實際情況和國情決定了中國養豬業的發展。我覺得大家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要悲觀失望。
        盡管美國和歐盟養豬的集約化程度高是由原因的,但是他們的食品安全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根據我的調查,中國死豬肉和種豬肉。潲水油一直是影響我國城市人口身心健康的大問題,我們怎么解決呢。只有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發展才是出路。
        養豬是一門綜合科學,我們的散戶由于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的局限性給我國有限的畜牧資源帶來了很大的浪費,這樣的例子很多。一些養殖戶濫用抗生素造成飼料轉化率的浪費就達5000萬噸。對疾病控制不黨的損失就達2400萬噸,造成生物制品的浪費就達100億元人民幣。因此我們應該提高養豬業門檻,提高養豬業的質量將對中國政府來說是有益的。
    作者: 無敵獸醫    時間: 2009-6-29 22:25
    美國適合的東西 不一定適合中國 所以取其精華  棄起糟粕 方為大道
    作者: hespersk    時間: 2009-6-29 23:18
    規模化養殖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中國有巨大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存在,他們之中的很大一部分還需要靠養殖生活,在中國談論規模化養殖,這是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
    作者: 金峰    時間: 2009-6-30 07:19
    適度的規模化養殖有助于穩定市場。
    作者: onesky1968    時間: 2009-6-30 08:31
    農民強,中國才真正強,同樣,農民富,中國才算真正富。要提高規模養殖,也是要提高農民的規模養殖才行。至于損失,好像不是散養戶的責任。比如政府、飼料企業、所謂的專家等。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6-30 08:42
    如果要靠養殖解決中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使農民致富~~~~~那么,中國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問題永遠會無解,農民也永遠無法致富。
    作者: dongwei    時間: 2009-6-30 09:02
    一味推崇中國的規模化肯定不現實,但盡量提高散小養殖者的規模,使標準化、高技術等規范性的東西得以實施,既提高了性能又減輕疾病,是符合中國 現實的。如果單靠國家扶持走所謂的大規模養殖,除非獨立的一體化發展,不然養殖業將又走向另外一個 極端。
    作者: wanghy    時間: 2009-6-30 09:35
    縱觀五千年歷史,只要政府開始折騰了,這事就難辦了。
    作者: 小丫    時間: 2009-6-30 09:40
    中國的養殖業要想靠規模化的養殖來統治的路漫漫呀。
    作者: 丁乙    時間: 2009-6-30 09:56
    我覺得單純地發展規模化養殖是不行的,國家要有宏觀調控,要有計劃,要控制養殖數量,不能誰隨便想養就養,想不養就不養,適當的設一些門檻,讓養豬從業者不能隨便進出行業。國家根據市場的需求量來控制養殖數量。供需平衡也就不存在波動了。當然我說的是非常理想的情況,具體能否實現不得而知。
    作者: 再傲江湖    時間: 2009-6-30 10:09
    規模化程度提高的環保費用怎么解決啊!應該推廣適合地方區域特點的養殖辦法!!
    作者: yanjunhao    時間: 2009-6-30 10:23
    我覺得現在的養殖業不存在投機的成分,要做就做長久。
    作者: zhangguangxin    時間: 2009-6-30 10:26
    中國的現實是不會出現就是的,現狀就是散養戶多,而規模化養殖,也只是近兩年國家扶持才增加的,還沒有經過市場經濟的檢驗那,過了09年再說。還有,規模化養殖個人認為不會救市,只會平衡豬價。
    作者: 4531883    時間: 2009-6-30 10:29
    樓上的怎么弄的能動的頭像啊???  我也想要!!!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6-30 10:30
    引用自丁乙 發表于 2009-6-30 09:56的內容
    我覺得單純地發展規模化養殖是不行的,國家要有宏觀調控,要有計劃,要控制養殖數量,不能誰隨便想養就養,想不養就不養,適當的設一些門檻,讓養豬從業者不能隨便進出行業。國家根據市場的需求量來控制養殖數量。供

    你說的這種情況,其實就是計劃經濟而已,這是早已被事實證明行不通的,這個方法不理想。
    作者: dongwei    時間: 2009-6-30 10:39
    那是一種倒退,控制的是產品而不是規模,企業投資的多樣性才能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歷史證明凡是所謂鼓勵和保護的所謂大企業最終必然失敗。中國的蛋雞就是例子。
    作者: huziping    時間: 2009-6-30 10:47
    很有道理。。。。。。。。。。。。。。。。。。。
    作者: liuyudong777    時間: 2009-7-2 10:42
    母豬的補貼,是不會解決豬價問題的
    作者: neimengwang    時間: 2009-7-6 22:04
    大家可以看下近幾年新建的規模豬場,有幾個是真正養豬,多為暴利使然、騙政府政策錢、洗黑錢為主。中國真正搞養殖很苦的,做大有政府支持可以了,小的很難很辛苦,好不容易有利潤了,有錢有勢的又來搶,所有人都說不正常。散養沒錯錯在政策究竟怎么調整,市場怎么調節
    作者: libingzhi521    時間: 2009-7-7 09:17
    本帖最后由 libingzhi521 于 2009-7-7 09:20 編輯

    我覺得今后養殖業,必然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規模化,一體化,參與大的競爭等等。一種是農民的合作社組織,滿足的一定的國內需求。如果全面實行規模化,按照我國現在的耕地和人口情況,那么將有更多的農民沒有事情做,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動蕩。所以,養殖業的合作社必然要走上規范化。我覺得這不僅是一個經濟整合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作者: 鄭勝文    時間: 2009-7-8 01:31
    我想救市,不能既希望一個因素規模化養殖來解決。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成熟才是最關鍵的。
    作者: 321hsn    時間: 2009-7-8 21:11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進程,畜牧業自然就會規模化.
    作者: 劉某人    時間: 2009-7-9 18:22
    有一個模糊的感覺,規模化與行業的發展趨勢相關,是一個偽命題。什么時候有空我想我會研究研究。
    作者: zouyufar    時間: 2009-7-26 21:20
    發展適度規模養殖,而不能盲目地搞超大規模集中養殖

    [ts]zouyufar 于 2009-7-26 21:21 補充以下內容[/ts]

    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發展是中國養豬業的大趨勢
    作者: littlecrab    時間: 2009-7-28 10:34
    在中國人多地少,資源緊缺的國度里,大型的規模化是不負責任的!試問養殖的大規模,環境的壓力如何緩解?一頭豬需要多少的土地才能維持環境的平衡!動輒幾萬頭、幾十萬頭,每天產生多少糞便?多少廢氣?在規模化局限的環境里會不會造成局部性的環境惡化?消除這些糞便需要多少農戶、多少土地的參與?可能做到嗎?做不到的時候怎么辦?我們不排除散戶的污染問題,但是散在的他們,在自然環境中很容易得到緩解。
       現在看到的規模化,大部分是在攫取我們后代的資源!
    作者: 心中的日月    時間: 2009-8-28 02:46
    現實中養殖行業進入門檻很底。其實搞養殖是一門知識要求很高的行業,規模化跟市場本身沒有關是。行情張落體現的是供求關是。大家都規模化了就等于大家都有利可圖嗎?未必。做強做大是趨勢,行情起落很正常。害怕的話就一心一意給別人打工。
    作者: 王學寶    時間: 2009-8-28 18:19
    引用自zhmdchinaren 發表于 2009-6-29 21:32的內容
    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發展是中國養豬業的大趨勢,任何個人和國家都是阻止不了的。我想一些同志是網易閑聊罷了。
       中國規模化程度的發展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豬價的高低波動將會對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前景


    不敢茍同!中國的鋼鐵業產能過剩,還是有許多鋼鐵廠在建。力拓案讓中國損失驚人!
    目前規模化豬場的整體效益如何,大家有目共睹!社會危害也是有目共睹!
    幾千年的養殖模式不是說改就可以改好的!
    凡是都有兩個面,那一種模式都有其優越性。散養戶養土豬一樣賺錢還攢糞,中國那么多農民,沒活干了豈不社會動蕩?城市里不可能需要一直蓋大樓蓋下去吧?

    和諧社會,需要和諧發展之道!
    作者: zhmdchinaren    時間: 2009-8-28 21:59
    42# 王學寶


    散戶大多死的都不敢養了還茍同。為國家浪費畜牧資源,為藥廠貢獻,為環境污染
    作者: yubinsheng    時間: 2009-9-15 09:21
    不嫌錢就抽身而退
    作者: 牧羊雪    時間: 2009-9-22 16:48
    所謂的散戶將長期存在,這是中國的國情決定的。,中國的豬肉,若像美國那樣的養豬方式提供,飼料、環境、耕地等等,都不可承受啊。
    作者: 盧雨    時間: 2009-10-9 20:17
    規模化豬場在養豬賺錢時都很有士氣,一旦豬價下滑就抽身而退,小規模散養成本低,幾乎不計自己的勞動力,二00七年不是還有小規模散養,農貿市場上恐怕真的看不見一兩豬肉了。規模化養豬是一種趨勢,但短時期要達到全部還不現實。
    作者: 碧水清泉    時間: 2009-10-9 20:50
    且不說規模化能否解決行情大起大落問題,單說真正的規模化所面臨的兩大瓶頸——土地和環保!現國家因控制糧食安全設定的18億畝耕地紅線,基本農田不允許用于養殖,而真正的規模豬場動輒就需要幾十畝、上百畝的土地,從哪兒征?東部消費區人口密集、村莊距離近,不適合養豬,西部地廣、人稀,可運輸和水源困難。集約化化尤其是大規模、高密度養殖環保很難搞,目前為止規模豬場能達標排放的掐指可數,而現在地方環保部門又要求“零排放”,即使達標也不準排!我的乖乖,萬頭豬場日排放量就達百噸以上,一點不讓排你說怎么養豬!綜綜上我認為在中國還是規模化和小型專業戶、散養戶并存,和平共處比較實際。
    作者: wangyongai    時間: 2009-10-9 21:41
    我國生豬養殖業要注重適度規模,而不是蠻目的發展大規模的豬場,根據我國的國情,規模應以年出欄500-2000頭的豬場為主體,在有條件的地方(環境有承載糞污的能力或者糞污處理設施配套)兼顧發展一些大規模的豬場。至于政策的導向問題,我認為是地方沒有與中央保持一致造成的。2007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其支持的環節都是糞污處理及防疫設施,中央的意圖是穩定生豬生產而不是發展生豬生產,可是一旦政策到了地方,就走了樣,變成了支持新建豬場,蠻目擴大規模,也在一定程度促成了生豬生產的產能過剩,給生豬市場帶來了沖擊。
    作者: fqm1984    時間: 2009-10-9 21:51
    現在的發展是建立的不對稱和不公平的條件下的。
    作者: 新鄉大北農    時間: 2009-10-9 23:22
    作為一個消費者肯定不喜歡救市,讓市場來調節一切吧
    過多的干預只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亂
    作者: 娘子軍    時間: 2009-10-10 07:52
    引用自寂寞漁夫 發表于 2009-6-22 22:33的內容
    國家統計數字的準確度很值得懷疑,信息化之路走的很艱難,更何談信息透明化。
    現在的數據是根據領導的要求,所以還是有很大的水分 的,不能真實反映我國畜牧業的實情。
    作者: 王立水    時間: 2009-10-10 08:11
    規模化養殖必須考慮用藥的規范
    作者: way    時間: 2009-10-10 08:48
    見仁見智的討論:xuehu:
    作者: zhanggm78    時間: 2009-10-10 10:08
    規模化是大勢所趨,但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好,這要長遠探索之路
    作者: 韓元    時間: 2009-10-10 11:43
    規模化養殖能否救世的關鍵是能否適應中國當前的整體農業特點
    1 我們是一個農民占大多數的國家,規模化養殖要考慮對他們是否有利益
    2 規模化要多大規模合適,我不支持發展什么萬頭牛場
    3 規模化不等于壟斷,壟斷會傷害更多人的利益,特別是農民
    4 發展規模化還要考慮準備解決與規模化可能相伴而來的問題,例如規模化后的廢物處理等等。
    5 養殖業發展的關鍵,我認為不是規模不規模的事,關鍵是與養殖業發展相匹配的服務體系建設,監管體系建設,保障體系建設。。。。。。
    作者: buhongjun    時間: 2009-10-10 13:18
    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作者: qiuxd2100    時間: 2009-10-10 14:12
    個人的觀點:養豬的風險不在行情,而在于疾病,為什么現在養豬戶難賺到錢,就是疾病過多,死亡豬過多,而散養戶與專業戶在疾病防控方面力量不足,政府“養殖小區及某些疫苗“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難度,規模化豬場布局合理,易做好生物安全措施,疾病風險相對小些,行業的發展也是大豬場規模越來越大,而小場越來越少,真正大場出欄豬比例能達到80%以上,肉價波動會相應小些!
    作者: xueshanfeihu    時間: 2009-10-10 16:29
    應該重點提高養殖戶的信息獲得量,才能更好的預測養殖。
    作者: hznrg    時間: 2009-10-10 16:49
    規模養殖能解決大起大落?這是農產品的的供求關系反映滯后造成的.
    老外說,這種現象在美國已持續了一百年,目前還沒有看到停止的跡象
    作者: fangzhibin01    時間: 2009-10-10 18:28
    溫總理所了解的都是官員們安排的,他再善良親民,方向不對。結果可想而知。體制造假。
    作者: qjandw    時間: 2009-10-10 19:55
    規模化是必須的,但不可能在短時期內"消滅“散養戶!
    作者: gzl2009    時間: 2009-10-10 21:29
    還是看國家政策 就像改革開放 個人能力有限 大浪淘沙  小戶都得死
    作者: limaolin4321    時間: 2009-10-10 22:12
    適度規模是方向,超大規模豬場現在的成本確實不低,也沒有競爭力,更改變不了價格波動,弱勢體的致富渠道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們是把她們變成養殖工人還是農場主這值得考慮,我不同意國家鼓勵規模養殖的做法,養殖業應該按市場規律自主發展,國家要做的就是做好疫病控制和必要的科技投入工作,其他的都不要去管,越管越亂。實踐證明國家哪行業管的多,那行業就沒有競爭力。
    作者: 活到老學到老    時間: 2009-10-11 10:20
    少養豬來多吹牛,多點撥款少點憂,你有高人幫你?......。
    作者: 風輕云淡    時間: 2009-10-11 10:41
    適度規模才更適合中國的國情!絕不能一味強調規模。
    作者: tianwailaike    時間: 2009-10-11 11:25
    "大家可以看下近幾年新建的規模豬場,有幾個是真正養豬,多為暴利使然、騙政府政策錢、洗黑錢為主。"
    最近幾年的政策性扶持就是這樣的,很多人就借此機會建了大型豬場,每年就國家補助款就百把幾十萬元,然后豬場里就隨便稀稀拉拉的放幾百頭豬,每年的補助款項按時到手就行了,養不養豬有什么關系?那些真正養豬需要補助的人是拿不到錢的。
    作者: 何文武    時間: 2009-10-11 18:20
    引用自地下蟲 發表于 2009-6-23 15:02的內容
    總的來說不是規模化就好,更應該是信息的公開透明化


    這個贊同~
    作者: ~龍行天下~    時間: 2009-10-11 19:31
    我認為中國現實情況還不具備把散養戶  都擊垮的條件
    作者: 529334721    時間: 2009-10-12 05:08
    你就聽那些人吹嘛.他們就是混飯吃的.

    [ts]529334721 于 2009-10-12 05:09 補充以下內容[/ts]

    你就聽那些人吹嘛.他們就是混飯吃的.

    [ts]529334721 于 2009-10-12 05:09 補充以下內容[/ts]

    你就聽那些人吹嘛.他們就是混飯吃的.

    [ts]529334721 于 2009-10-12 05:09 補充以下內容[/ts]

    你就聽那些人吹嘛.他們就是混飯吃的.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10-12 08:20
    規模化養殖是養殖業發展趨勢,能不能救市還要看市場的臉色啊
    作者: 疑路同行    時間: 2009-10-12 11:06
    還是政府政策牛b      知要政策一來    世道變啦?
    作者: husbandry    時間: 2009-10-12 17:02
    規模化是一個行業趨向合理的必經過程,雖然暫時還不可能達到,但對于行業來說是一定能實現規模整合的。
    作者: sjhy620926    時間: 2009-10-12 17:03
    規模化養殖救不了市,要知道我國廣大地區的基本養殖模式是散養。保證市場供應必須有充足的物質基礎,關鍵問題是國家要有能夠促進養殖業發展的良好政策,并落實到位,對養殖業主,對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等都有積極的鼓勵作用。
    作者: sunmanji    時間: 2009-11-5 15:20
    不能,因為一個豬流感就把人下著了!

    [ts]sunmanji 于 2009-11-5 07:20 補充以下內容[/ts]

    我看不是救世,是驚世!
    作者: zhaochuwen    時間: 2009-11-5 15:35
    什么時候農村用工成本提高了  那才是規模化的出路    而且真那樣就不用談什么救市不救市了
    作者: 肖朝波    時間: 2009-11-5 18:19
    無論怎樣去養殖關鍵要去認真考超市場!這樣才能抵御市場風險!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二手房| 临清市| 醴陵市| 绍兴县| 华池县| 米脂县| 碌曲县| 昭觉县| 社旗县| 汪清县| 福清市| 嵊州市| 扬州市| 本溪| 连山| 厦门市| 大关县| 邳州市| 辽宁省| 武夷山市| 尼玛县| 即墨市| 建德市| 新兴县| 周口市| 商丘市| 城市| 弥勒县| 芒康县| 宜丰县| 自贡市| 海宁市| 洛川县| 洞头县| 乐陵市| 刚察县| 康定县| 昆明市| 蕲春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