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安徽懷遠:泥鰍良種繁育稻麥種植兩不誤 [打印本頁]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6-17 10:42
    標題: 安徽懷遠:泥鰍良種繁育稻麥種植兩不誤
    安徽日報資訊: 這幾年,“村村通”公路、小型農田水利、良種良法補貼等眾多財政支農項目紛至沓來,給農民帶來了眾多驚喜。然而,這些項目多是“單打一”,由于投入不足嚴重制約農業發展。近兩年,作為安徽省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縣的懷遠縣,通過項目“打捆”、資金“打包”的辦法,把眾多財政支農“小項目”整合起來,做成了惠農強農的“大蛋糕”。

      低洼地成“聚寶盆”

      6月2日,在淮河東岸懷遠縣馬城鎮境內的孔津湖,撲入筆者眼簾的是:一側金黃色的麥海,一側一口口敞口朝天的池塘,還有點綴其間的白玉蘭花木。工人們正在用石塊鋪設路基。“如今,這里已是良田萬畝,集池塘養殖、稻田養殖和稻麥、泥鰍良種繁育于一體的‘漁糧雙營’示范區,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能掛上號的。”“全國種糧大戶”趙其瑞介紹說。

      孔津湖屬低洼水浸地,正常年份的淮河水位高于湖底1.5米到2米。過去,地貌條件適宜的地塊,每年只能種植一季水稻,往往“十年八不收”。2008年,懷遠縣把省財政支農整合試點資金300萬元、補助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25萬元、農業綜合開發扶持種糧大戶資金171萬元和新農村建設資金50萬元“打捆”。546萬元的財政資金吸引企業和社會資金1730多萬元,按照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標準,集中對孔津湖的水利、道路、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進行配套改造,對500畝養殖池塘、1500畝稻田養殖泥鰍核心示范區和3800畝農田進行改造。目前,已建成精養池塘59口和泥鰍苗種實驗室等,成為安農大泥鰍科研的合作伙伴。

      在淮河北岸懷遠縣新城區何巷村,“我們這里鋼架大棚足有2畝地大。”6月3日下午,在大棚里正在給西紅柿花蕾沾營養劑的村民何汝昌,一個勁地夸獎村里建大棚的好處。老何說,現在用上了滴灌、噴灌技術,什么時候想澆水、施肥、施藥,只要擰動開關就行了,就連通風,都可以“自動化”。

      據何巷村黨支部書記年光杰介紹,去年,縣里整合多項支農項目,累計投放資金750萬元,在何巷村實施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建成連棟、單體鋼構日光溫室大棚720個。

      整合資金顯效力

      孔津湖農業開發公司董事長董炳讓說,前幾年,開發孔津湖靠自身力量,“把一年辛苦掙的幾十萬塊錢全部投進去,也只能埋些簡陋的水泥涵管等。”現在,有了多個項目的集中投放,建成的生產設施“起碼夠咱們放心使用二三十年的”。

      2009年,懷遠縣將把21項財政支農項目優化組合成4個“項目包”,整合資金規模達2.66億元,集中進行現代農業建設。

      該縣財政局農業股股長陶華樂說,今年已是開展資金整合的第3個年頭,懷遠縣通過財政支農資金整合,3年實施9個“項目包”,涉及各類投資規模不等的大小項目70多個,投資規模累計近4.4億元,“這是過去任何時候都沒有過的”。

      據了解,2007年,懷遠縣選擇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魏莊鎮方壩村,將新農村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建設3個系列22個“小項目”進行捆綁拼盤。結果,以300萬元的省財政支農整合資金為杠桿,采取縱橫結合方式整合資金4493萬元。項目對方壩村12平方公里范圍的農田水利設施進行全面治理,以稻田養殖、池塘養殖為突破口進行低洼地改造,對農民進行系統科技培訓。目前,方壩村11800多畝耕地水利設施實現綜合配套,新增水稻良田5100畝,新建通村小油路6.3公里,擴建農村中學教學設施600多平方米,建成400畝標準化泥鰍養殖示范基地和4500平方米大棚設施肉鴨養殖小區各1個、兩縱一橫商業街區1處,建立全國首家以泥鰍苗種繁育為主的鰍科魚類良種場,培育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

      2008年,該縣將涉及項目資金16個類別30多小項,整合資金達1.27億元。培育出全國、省、市級種糧、養殖大戶6戶。

      探索強農新路子

      近年來,隨著財政支農力度的加大,財政支農項目曾一度出現項目規模小、資金投放分散的弊端,上面錢花得“不少”,下邊總感覺“杯水車薪”。從2007年起,懷遠縣采取項目“打包”、資金“打捆”的辦法,把多項財政支農項目整合起來,集中投放在一個項目區實行綜合開發建設,不僅改變了過去分散式投放帶來的投資效益不高和資金浪費狀況,還為破解農業缺乏規模資金投入“瓶頸”進行了有益探索。

      “我們走的是以‘不變’求‘巨變’的支農路子”,陶華樂概括說。每一個財政支農項目都由具體的政府部門組織實施,多個項目綜合在一起,就意味著要“多個和尚同唱一臺戲”。“渠道不變、用途不變”是懷遠縣保持財政支農項目“不走樣”的總把手。為了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抓好支農項目的積極性,該縣實行了“各計其功”的辦法。比如,泥鰍養殖項目,凝聚了水產部門的工作成效,這個功勞仍然記在水產部門頭上。在這中間,懷遠縣政府就扮演了“整合使用,形成合力”的角色。讓各部門在同一個大舞臺合演一臺戲。“變的是,把分散的項目集中了,零錢湊成了總錢,發揮了資金的聚集效應。”
    作者: lantianshengwu    時間: 2009-6-17 11:02
    應該是很好的項目,支持一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江市| 金湖县| 海兴县| 洪泽县| 伊金霍洛旗| 白山市| 正宁县| 图木舒克市| 连州市| 成武县| 永昌县| 攀枝花市| 天柱县| 拜城县| 泰顺县| 奉贤区| 墨玉县| 遂川县| 宝鸡市| 通河县| 南昌县| 绿春县| 定边县| 江孜县| 澳门| 台中县| 外汇| 交城县| 定兴县| 石林| 曲靖市| 西乌珠穆沁旗| 屏南县| 新丰县| 苗栗县| 林口县| 筠连县| 宣汉县| 荥阳市| 乐至县| 龙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