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山地養雞實用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nnii521    時間: 2009-6-14 12:19
    標題: 山地養雞實用技術
    山地養雞實用技術

      山地養雞就是利用草山草坡、果園林地、荒灘等地方的天然青飼料和昆蟲等動物性飼料放養雞群。山地養雞主要有以下好處:一是減少投入、降低成本。山地飼養,雞只既能采吃到更多的青綠飼料、昆蟲,補充了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減少了飼料用量;又因利用天然雨水沖涮場地和利用陽光的紫外線照射消毒,節省了消毒劑的開支;再加上山地放養的雞只,晚上才回雞棚,密度可以較大,從而節省了棚舍。二是加大雞只的運動場地,增強體質,增強抗病力,提高雞只成活率。三是雞只的毛色、光澤、肉質好,較之于籠養雞、圈養雞而言,市場售價高,市場銷路好,可直接提高經濟收入。
    一、雞的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
    1、家禽生長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強,短時間內能生產大量的肉、蛋產品。
    2、對飼料營養要求高,飼料轉化效率高,家禽的消化道短,對粗纖維的利用率很低。
    3、排列群序的特點:群體內部有嚴格的等級秩序,采食 、飲水、產蛋、棲息都有嚴格順序,強者優先。所以必須提供足夠的器具。
    4、扒啄的特點:容易造成飼料浪費和造成啄癖,應及時進行斷啄。
    5、嗜顆粒的特點:家禽味覺相當不發達,不辨氣味,只辨形狀,喜歡采食顆粒飼料。
    6、高棲的特點:登高棲息是家禽比較舒適的一種方式,可通過搭設棲架以降低密度。
    7、嗜紅的特點:能很快識別顏色鮮艷的器具,但也因此易造成互啄傷口的現象。
    二、場地的選擇
    1、養雞場應選取環境僻靜、安寧的山地,坡度不宜太大,最好是丘陵山地,土質以沙壤為佳,有清潔的水源,無污染,無獸害。
    2、找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平地,搭建坐北向南雞舍。雞舍搭建不能過于簡陋,冬天應可御寒,能保溫,夏天能通風散熱、擋風、不漏雨、不積水,既能保證雞生長發育、棲息所需的空間,又便于飼養員的操作。
    3、備全飲水器、料槽、保溫等設施和用具。
    三、適度規模
      養殖戶應根據場地、人力和經濟狀況等條件考慮適度的飼養規模。放養規模一般以每群800-1500只為宜,過大不易管理、不易放養,過小成本高、收益低。
    四、選購雞苗
      山地養雞的特點是放牧,在品種選擇上應當選擇適宜放牧、抗病力強的土雞或土雜雞為宜,如嶺南黃雞、青腿麻雞、柳州麻雞、當陽土雜雞、地方土雞等均適宜山地飼養。這些雞種雖然生長速度較慢,飼料報酬低,但肉質鮮美,價格高,利潤大,適宜山地放養。
      選購雞苗應從健康無病,尤其是無傳染性疾病的種雞場購進雞苗,切忌去那些不合乎孵化衛生管理要求的孵化場購進雞苗,或貪圖便宜購買不明來源的雞苗。選擇手握有力,叫聲清脆,腹部收縮良好,臍環閉合無血跡,絨毛整潔光亮,眼睛有神,雙翼緊貼身軀的雞苗。
    五、飼養管理
    (一)雛雞管理
      雛雞的生長發育特點是體溫調節能力差、生長速度快、消化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強、喜群居、膽小,因此飼養管理難度大,要求高,是養雞成敗的重要環節。
    ①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進雛前一周,要把育雛舍徹底打掃,鋪好墊料,經嚴格地噴霧消毒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后,方可進雛。
    ②注意開食和飲水。雛雞在長途運輸后,極易脫水,進舍后應先飲水,水有鎮靜作用,可緩解運輸途中的應激狀態,可讓雛雞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初次飲水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和適量的糖(紅糖、白糖均可),以補充電解質和增強體質,兩天后添喂抗菌藥物,如慶大霉素、痢特靈、氟哌酸、新痢靈等,以防白痢桿菌病、大腸桿菌病等。一定要堅持“先飲水,后開食”的原則,強制飲水30分鐘以后開始喂料。
    ③注意育雛溫度。高溫育雛是近幾年來采用的一種新的給溫技術,主要是在前十幾天采用高溫育雛,即比常規育雛溫度高2~3℃。實踐證明,高溫育雛能減少白痢病死亡率80%以上,對雛雞卵黃囊的吸收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明顯的提高雛雞成活率。育雛頭3天為35℃,第4-7天為33℃,從第2周起每周降溫2-3℃。溫度過高時易引起雛雞上呼吸道疾病,飲水多,消化不良,啄癖等;過低則造成雛雞生長受阻,白痢桿菌病爆發,雛雞扎堆壓死。
    ④適宜的密度。密度過大,不但室內空氣不好,影響雛雞發育,而且雞群互相擠壓在一起搶食,體重發育不均,影響雞群的健康,還易發生啄癖。密度過小,雞舍利用率低,成本高。密度的大小,應根據雛雞日齡大小、品種、飼養方式、季節和通風條件等進行調整,雛雞階段一般每平方米20-30只。
    ⑤光照時間。光照可促進采食,保證雛雞的正常生長發育,還可以防止鼠害。第一周24小時照明,以后每周減少1小時。
    ⑥隨雛雞長大,可在舍外用網圍圈,擴大雛雞活動范圍,為放養打好基礎。育雛期間,盡可能讓雞多采食,爭取育雛最大體重。
    2、放養管理
    放養包括中雞階段(40-90日齡)和大雞階段(90-150日齡),中雞階段主要是形成骨骼和肌肉,大雞階段主要是長脂肪和羽毛,根據其生長發育特點,在飼養管理上抓好如下幾點:
    ①適時脫溫
      保溫4周以后,雛雞即可適應自然溫度,此時可脫溫飼養。脫溫后,可轉移到林間放養,為盡早讓小雞養成林間食的習慣,每天早晨進行林間引導訓練,一般要二人配合,一人在前吹口哨開道撒拋飼料,讓雞跟隨哄搶,另一人在后用竹竿驅趕,直到全部驅趕到預定地點為止,為強化效果,每天中午可以在林間吹哨補飼一次,及時趕出提前歸舍的雞,并控制雞群活動范圍,直到傍晚再用同樣方法進行歸舍訓練,如此反復訓練5~7天,就可建立起了“吹哨—回舍—采食”的條件反射,以后只要吹哨召喚即可。
    放養時要注意將雞按強弱分群,并選擇晴朗暖和的天氣進行,開始時間短些,以后逐漸延長,使雞慢慢適應放養,密切注意天氣情況,遇天氣突變應及時將雞趕回雞舍內,熱天放養應早晚多放,中午在樹蔭下休息或趕回圈舍,避免在烈日曝曬下長久放養,以防中暑。
    ②定時定量補飼
      喂料時間要固定,不可隨意改動,這樣可增強雞的條件反射。夏秋季可以少補,春冬季可多補一些,生長期(5~8周齡)的雞生長速度快,食欲旺盛,日補精料25g左右,日補2~3次,育肥(9~12周齡)可日補30~35g,日補2次即早、晚各1次。
    ③合理配制日糧
    一般來說,優質土雞的生長速度較慢,對飼料營養水平的要求比較低,但也不能只喂單一飼料,以免造成營養缺乏,影響生長發育,降低成活率。最好選擇優質土雞系列全價顆粒料或混合飼料。
    參考配方為:玉米61%、豆粕15%、花生仁餅6%、麩皮7%、細糠5%、魚粉3%、骨粉1.7%、植物油1%、食鹽0.3%。8周齡后,雞生長發育迅速,飼料要有所調整,提高能量濃度,喂量逐步增加,還需要增加動物油脂,也可增加植物油,脂肪的添加量為3%~5%。參考配方為:玉米61%、豆粕15%、麩皮5%、花生仁餅6%、細糠3%、魚粉3%、脂肪3%、植物油1.9%、骨粉1.8%、食鹽0.3%。日補精料量,3~4月齡補30~35克,5~6月齡補40~45克,7~8月齡補50~55克,日補2次,早晨、傍晚各1次。
    ④定期驅蟲
      放牧20天后進行第一次驅蟲,以后每隔1個月進行一次驅蟲,驅蟲可使用驅蛔靈,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一次每只雞半片,第2次每只一片。
    ⑤采取輪牧,并且實行“全進全出”飼養制度
      一批雞全部出欄以后,對場址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下一輪將放養場轉換至另一個新地方,兩批之間不交叉,使病原體和宿主脫離,并配合消毒對病源做徹底殺滅。這樣不但能有效減少雞群間病原的傳染機會,而且有利于植被恢復和場地自然凈化,同時通過雞群的活動,可減少放養場內植株病蟲害的發生。
    ⑥做好記錄
    記錄內容有:(1) 飼養管理記錄,包括幼雛日期、性別、品種、采食量、飼喂飼料種類、定期稱重等事項。(2)帳冊記錄,包括所有在雛雞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支出與收入都應詳細記錄。
    ⑦做到“四勤”
      一是放雞是時勤觀察,健康雞總是爭先恐后向前跑,弱雞常常落在后面,病雞不愿離舍,通過觀察可及時發現病雞,進行隔離和治療;二是補料時勤觀察,健康敏感,往往顯示迫不及待,病弱雞不吃或吃食動作遲緩,病重雞表現精神沉郁,兩眼閉合,低頭縮頸,行動緩慢等。三是清掃時勤觀察,正常雞糞軟硬適中呈條狀,上面覆蓋有少量白色尿酸鹽沉積物,糞便過稀為聶水過多或消化不良,淺黃色泡沫糞便大部分由腸炎引起的,白色稀糞為白痢,深紅色血便可能為球蟲病。四是晚上勤觀察,關燈后傾聽雞的呼吸是否正常,若帶有咯咯聲,則說明呼吸道有疾病。
    六、衛生防疫
      山地養雞因接觸外界與土壤,病原菌的接觸機會多,疾病防治難度加大,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絲毫松懈。
    1、搞好環境衛生:①每天清除舍風外糞便。②對雞糞、污物、病死雞等進行無害化處理。③定期用2%—3%燒堿或20%石灰乳對雞舍及場地周圍進行徹底消毒(也可撒石灰粉)。除用消毒藥外,還應用藥滅蚊、滅蠅、滅鼠等。有些專業戶衛生知識差,對疾病的發生認識不夠,甚至少數養雞戶的雞群發病后,死雞尸體隨處亂丟,過分依賴疫苗接種,認為接種疫苗就萬無一失,而完全忽視搞好環境衛生的工作,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2、做好疫苗接種和疾病控制。①要按養雞的正常免疫程序接種疫苗。②要特別注意防治球蟲病及消化道寄生蟲病,經常檢查,一旦發現,及時驅除,也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球蟲藥物如氯苯胍、抗球王等,預防和減少球蟲病發生。③嚴禁閑雜人員往來。
    免疫程序(供參考):
    第7日齡,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倍量滴鼻或飲水;
    第14日齡,傳染性法氏囊疫苗1.5倍量飲水;
    第28日齡,傳染性法氏囊疫苗飲水;
    第35日齡,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飲水;
    第75-80日齡,新城疫Ⅰ系肌注。
    七、常見雞病的防治
    1、雞新成疫

      由雞新城疫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各種年齡的雞均易感。此病危害很大,常呈毀滅性流行,病死率在90%以上。主要癥狀為體溫升高,采食減少,喜喝水,不愿走動,縮頸垂頭,雙翅下垂,呼吸困難,伸頭張口呼吸,口腔有粘液流出,嗉囊內充滿液體內容物,倒提病雞常有大量蛋清樣液體從口內流出,糞便稀薄,呈黃綠色或黃白色,有的病雞還出現腿翅麻痹,轉圈、跛行,最后在昏迷中倒地死亡。
    特征性病變是臟器廣泛性出血,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最為嚴重。腺胃乳頭出血,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泄殖腔出血嚴重。

    防治方法:本病目前沒有可以治療的藥物,唯一的防治方法是做好平時衛生及預防工作。目前市售疫苗有Ⅰ系、Ⅱ系、、Ⅳ系、克隆30、油乳劑滅活苗等,可以選擇點眼、滴鼻、飲水、噴霧、注射、刺種等方法接種,7-14日齡以點眼、滴鼻或飲水進行首免,35日齡二免,80日齡、120日齡通過肌注進行三免和終免。

    點眼、滴鼻方法:每100頭份用3-4ml蒸餾水稀釋后,左手保定,右手持滴管每只雞右眼(鼻),左眼(鼻)各滴一滴,此法用于首免效果好。

    飲水:先讓雞停水3-4小時,將疫苗用冷開水稀釋(水中最好添加2-4%脫脂奶粉),讓雞自由飲用,用水量最好保證在2小時以內喝完。

    肌注和刺種:在雞胸大肌處用醮水筆刺種或用注射器肌注。此法主要用于80日齡和120日齡的三免、終免。

    免疫時的注意事項:

    (1)飲水免疫時,在免疫前后一天內須停用抗菌藥;

    (2)確保疫苗在保質期內,弱毒苗須加大劑量1.5-2倍。
    2、傳染性法氏囊病

      由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此病主要發生于2-15周齡的雞,3-6周齡最易感染發病,一般發病率為70-90%,死亡率為20%-40%。一旦發病,迅速波及整個雞群,病雞閉眼嗜睡,羽毛蓬亂,雙翅下垂,排白色或黃白色稀糞,呈尖鋒式死亡。特征性病變是法氏囊腫大,充血,出血,囊內有黃白黃色、乳白色滲出物。腿、胸部肌肉出現出血斑塊,有的呈大片紫黑色。腺胃和肌胃交界處出血。

    防治:若能及時診斷,可用法氏囊高免蛋黃液進行肌肉注射治療,也可用囊炎靈等治療。預防可分別在14日齡和28日齡兩次飲水免疫。
    3、雞白痢

      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雞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本病主要侵害3周齡以內的雛雞,通常2-3天開始發病,7-10天達到發病和死亡高峰。病雞羽毛松亂,雙翅下垂,縮頭蹲眠,排白色糊狀稀糞,有粘性,易粘附在泄殖腔周圍形成“糊肛”現象。特征性病變是肝臟上有灰白色針尖狀壞死點,肝臟顏色發黃,卵黃吸收不良,并且變色、變質、變性。

    防治方法:可用痢特靈、新痢靈、慶大霉素、氟哌酸、磺胺類藥物等拌料或飲水治療,也可為20%的大蒜水(將大蒜搗碎后加水存放過夜后使用)預防和治療。
    4、雞大腸桿菌病

      本病有多種病型,其中最為常見且危害最大的為大腸桿菌敗血癥,此癥主要發生在雛雞和4月齡以下的育成雞,其中3-7周齡多見。癥狀表現為病程較急,從表現癥狀到死亡往往只有一天左右的時間,死亡率一天比一天高,病雞張口呼吸,呼吸弱而無力,采食減少,排白色或水樣稀糞。特征性病變是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和腹膜炎。

    防治方法:可用新痢靈、慶大霉素、甲砜霉素、恩諾沙星、氟苯尼考等藥物治療,也可拌料給藥或飲水給藥。

    5、雞球蟲病

      又稱艾美爾球蟲病,以出血性腸炎,雛雞的高度死亡率為特征。3-6周齡的雞最易感染,溫暖多雨季節最易發生,但群養和現代化養殖場中,四季均可發生,雞舍潮濕,飼養密度大,極易誘發本病的發生。

      對雞危害最大的兩種球蟲病盲腸球蟲病和小腸球蟲病。前者常發生于3-6周齡雛雞,病雞精神萎靡,羽毛松亂,雞冠發白,排帶血稀糞或全血,血痢隨病程逐漸加重。特征性病變是兩側盲腸顯著腫大,盲腸漿膜和粘膜出血,腸內容物為血液和血凝塊。后者多呈慢性經過,常感染3月齡左右的中大雞,病雞表現為食欲長期不振,逐漸消瘦,間歇性下痢,雞冠蒼白,在時糞中帶血,病程在1-2個月。

    防治方法:球蟲極易產生耐藥性,要避免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抗球蟲藥是防治球蟲病的重要原則,多采取聯合用藥、輪換用藥或輪流用藥。常用的抗球蟲藥有:地克珠利、球迪、鹽霉素、磺胺、抗球王等。使用藥物預防的同時,要勤換墊料,及時清糞,保持圈舍的干燥。
    6、曲霉菌病
      本病主要危害雛雞,出殼后的雛雞進入被曲霉菌污染的育雛室后,陸續開始發病,并很快死亡。發病率和死亡率以4-12日齡的小雞最高,一個月以上的雞則很少死亡。發霉的飼料和墊料,通風換氣不良,陰暗潮濕的空氣是本病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本病常見的癥狀是病雞呼吸困難,喘氣,呼吸次數增加,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羽毛松亂,縮頭閉眼,消瘦下痢等。死亡率一般為5-50%。特征性病變是肺部和氣囊出現多量肉眼可見的黃白色栓塞物或分泌物。
    防治方法:制霉菌素按2-3毫克/只.日拌料喂給,連喂3天,停2天,連用2-3個療程。或用千分之一的硫酸銅溶液飲水,連用3-5天。用藥期間,最好更換場地,若不能辦到,必須更換無霉變的墊料。
    作者: 372151    時間: 2009-7-11 20:17
    學習,多來點這種有用的東西
    作者: TWS19810913    時間: 2009-7-13 23:02
    非常感謝啊:)3::)3:
    作者: sjhy620926    時間: 2009-10-30 14:24
    樓主提供的資料很有收藏意義,謝了!
    作者: zimuluo    時間: 2009-11-7 18:04
    咱們國家山地挺多的,如果合理利用起來發展副業,很不錯的

    [ts]zimuluo 于 2009-11-7 18:04 補充以下內容[/ts]

    咱們國家山地挺多的,如果合理利用起來發展副業,很不錯的
    作者: fshy    時間: 2009-11-30 14:29
    非常感謝,我收藏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汉寿县| 陇川县| 安图县| 邛崃市| 和龙市| 澄江县| 通州市| 茂名市| 浦江县| 曲松县| 通化市| 广丰县| 晋江市| 盐城市| 丹阳市| 舟山市| 武乡县| 邯郸市| 六盘水市| 琼海市| 镇原县| 行唐县| 剑河县| 木里| 凤台县| 横峰县| 修水县| 景德镇市| 余姚市| 西峡县| 延庆县| 靖边县| 稷山县| 河间市| 日喀则市| 嘉兴市| 紫金县| 乌海市| 新野县|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