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低迷時期話豬市
[打印本頁]
作者:
小耗子
時間:
2009-6-4 09:54
標題:
低迷時期話豬市
[table][tr][td][align=center][b][color=#0000cc]低迷時期話豬市[/color][/b][/align]
[align=center][b][color=#0000cc]——對話福建十位大規模養豬企業老總[/color][/b][/align]
福建去年生豬出欄約2300萬頭,省際調出約300萬頭,是全國生豬規模養殖率較高的省份,50頭以上達77%,全國約48%。自3月下旬以來,福建生豬價格開始在9.8元/公斤左右徘徊,一些養豬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額有大有小,一頭商品豬虧損大多在50-120元之間。
5月末至6月初,記者赴位列福建生豬調出大縣第一位的新羅區、第二位的福清市、第三位的延平區(三縣調出約400萬頭)及閩侯縣等地,探訪10位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養豬企業老總,就當前市場低迷原因、規模企業如何應對、如何實現生豬產業科學發展等問題進行坦率交流。
[align=center][b][color=#0000cc]低迷原因
市場調節的正常軌跡[/color][/b][/align]
[align=center][b][color=#0000cc]
[/color][/b][/align]
“當前市場低迷,是市場正常波動。只要是上規模的豬場,去年下半年開始,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準備。”1994年開始介入生豬養殖行業的福建光華農牧公司董事長林長光面帶微笑,顯得非常從容。光華公司去年的生豬出欄數達到14萬頭,是福建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之一。為了論述自己的判斷,林長光把存在手提電腦里的1994年到2009年3月的生豬價格、飼料價格、豬糧比例等曲線圖演示給記者看。他說,15年間,大約有了5輪大波動。
“一年掙錢,一年扯平,一年虧錢,基本上是三年一個周期。”有著31年養豬經驗、今年58歲的南平市東順畜牧公司老總羅永謀也認為,“經歷了2007年、2008年兩個掙錢年份后,今年相對低迷早在預料之中。”羅永謀1978年開始養豬,從年出欄300頭起步,現在年出欄量在2萬頭左右。在延平區,羅永謀是第一代豬企業老總,以“穩健經營”出名,區里畜牧局的同志甚至稱他“太保守了,要不他的企業規模現在可不僅僅是這樣子。”即便是這么一個“保守大戶”,在當前市場行情下,也未見焦慮之態。
雖然在低迷將持續多少時間問題上,在記者采訪的10位老總中,看法不一,有的說要到今年底,有的說要到明年上半年,甚至是明年下半年,但在造成低迷的原因上,10位老總認識卻基本一致。老總們都認為是市場規律的正常反映,雖然金融危機造成豬肉消費最大群體之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數及外出農民工數量銳減,H1N1曾短暫造成了消費者盲目恐慌,導致市場消費總量縮減,但這二個因素只是重要的誘因,加速了豬價下滑時間的到來,并不是主要原因。
[align=center][b][color=#0000cc]積極應對
低迷也是擴張新商機[/color][/b][/align]
[align=center][b][color=#0000cc]
[/color][/b][/align]
“養豬企業的錢都是一分錢一角錢精打細算出來的,當前最緊要的是壓縮企業成本,淘汰老、病母豬。”記者見到余貞祺時,他正在注冊資金達500萬元的南平五福豬業合作社辦公室和另兩位老總商量對策,“合作社社員們飼料集中采購,可以降低成本。以玉米為例,集中采購一斤可以省一分錢,一噸就可以省20元,一頭商品豬可以節省成本15元左右。”
余貞祺是五福豬業合作社五個發起人的牽頭人,他的福建一春農業發展公司去年出欄生豬約6萬頭,在延平區舉足輕重。他說,低迷時期,合作社的作用更明顯了,在銷售方面,社員們的商品豬由于質量有保證,每公斤有時能比散戶們高0.5元,并且由于和外地大買家們聯系渠道通暢,能保證把社員們的豬銷到廈門、浙江等地。
“最擔心的是目前這種小幅虧損持續時間太長。”合作社社員們表示,豬價沒有大幅下滑,養殖戶們都在觀望和支撐,并沒有大幅縮減的計劃,時間久了,對大家都是個傷害。“長痛不如短痛,最好能有大幅波動,比如一頭商品豬虧350元以上,時間持續2-3個月。那個時候就是拼實力了,整個行業就會重新洗牌,使母豬存欄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進而保證養殖戶們有合理的利潤空間。”
“去年出欄3萬頭,今年約2萬頭,明年計劃出欄4萬頭。”龍巖市龍馬畜牧公司的魏泉龍語言簡單、語氣堅定,魏泉龍近期和幾個股東投資約2億人民幣,在新羅區隔壁武平縣租了1萬畝丘陵山地擴大規模。“低迷意味著一部分企業將被淘汰,退出市場;也意味著有實力的企業新一輪兼并擴產絕佳時機的來臨。”低迷時擴張,不僅魏泉龍,林長光也嘗到了甜頭。2001年和2006年,林長光分別收購、兼并位于永泰縣、南安市的兩個豬場,收益頗豐。最近,這位省級優秀青年企業家又在密切關注省內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尋覓新一個商機。
[align=center][b][color=#0000cc]政府扶持
應有所為有所不為[/color][/b][/align]
[align=center][b][color=#0000cc]
[/color][/b][/align]
“政府最應該在治污補貼和標準化養殖方面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這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公共財政的范疇。”林長光說。養豬業是低效益行業,完全由養豬企業自行承擔高昂的污染治理費用,既不現實,也不科學。他認為,在生豬主產區,政府沒有稅收,積極性本來就不高,如果再承擔治污支出,那更是難上加難。生豬主銷區往往是一些工、商業相對發達的大城市,那里不生產豬,卻在大量消費豬肉,應當適當承擔治污費用,這個就必需通過省級以上的中央財政來實現地區調劑。
福建豐澤農牧公司陳家釗則認為:“政府沒有必要管得太多,最重要的是應該根據不同省份的地理條件,探索建立一種或幾種無污染或少污染的養豬模式,再加以推廣。”他認為,南方、北方、東部、西部差異很大,應有不同的養豬模式。在福建,當務之急,是應該完善和推廣糞、尿經發酵處理后作為有機肥“上山”或“下田”的“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變廢為寶、綜合利用”模式。豐澤公司有母豬約2000頭,以銷售仔豬為主,去年出欄仔豬約46000頭。在能繁母豬補貼政策上,陳家釗和幾位老總都普遍認為,這一政策在2007年、2008年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當前形勢下,已經意義不大。養殖戶們不會因為每頭100元的補貼而養,也不會因為沒有100元而不養。即便增加到200元,在當前也沒有吸引力。
“強烈呼吁政府在疫病防控方面加大力度,特別是疫苗質量,更是急需規范和提高。”福建永誠畜牧公司董事長薛永柱說,永誠公司去年銷售種豬4000多頭、商品豬約11000頭。因為是種豬企業,對技術、疫病控制要求相對較高。“國內有的疫苗質量不好,國外好的疫苗又不允許進口,這是個很讓人頭疼的事。”他以國家強制免疫的豬瘟疫苗為例,疫苗生產企業經嚴格招投標程序,通過激烈競爭以低價格中標,不得不在質量方面有所下降。據他了解,豬瘟疫苗中標價一頭約0.3-0.4元,但好的疫苗成本價就得0.7元左右,低中標價必然導致質量的下降。“我寧愿花1.1-1.2元從市場購買高質量豬瘟疫苗,從來不領政府免費發放的。”
“生豬企業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生產企業,在用電上卻以工業用電的標準來收費。”南平明發畜牧公司老總徐明有對電的問題,感到不公平,他的豬場年出欄約3萬頭的豬場,一個月用電約3萬元,一年約30多萬元。如果能參照農業用電執行,能節省約60%的用電成本,一年就是近20萬元。據記者了解,參照工業用電收費,不僅南平市,福州市、龍巖市等地方區也都一樣。
“矛盾最突出的還是用地問題。由于生豬養殖是低效益產業,企業根本無法承受有時高達十多萬元一畝的工業用地征地費。”林長光說。養豬企業不得不以土地流轉方式向村民或者鎮、村集體租地,租地生產引發了一系列不利長遠發展的因素。因為是租的地,就不可能有土地使用證,就沒有廠房的產權證,豬舍等地上建筑物就多為臨時建筑,多多少少都存在不合法性。基于這一點,由于缺乏抵押物,企業很難獲得銀行的貸款擴大再生產。投資商們的權益得不到根本保障,往往就不愿意作為長期投資,長遠規劃,多為短期行為。林長光呼吁說:“要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結合產業特性,及時出臺適合生豬養殖企業的用地政策。”[/td][/tr][/table]
作者:
2008東北人
時間:
2009-6-4 09:58
能解決才好呀........
作者:
zozangui
時間:
2009-6-4 10:51
慢慢熬吧,豬市場太亂了。
作者:
shaoming
時間:
2009-6-4 14:00
可愛的豬,可恨的豬。
[ts]shaoming 于 2009-6-4 14:00 補充以下內容[/ts]
都是豬肉惹的禍!
作者:
小耗子
時間:
2009-6-4 16:33
低迷時也是擴張的商機,-----這個商機真的是有點燙手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
新津县
|
会同县
|
虹口区
|
巴彦县
|
沙河市
|
新兴县
|
咸宁市
|
灵武市
|
凭祥市
|
南华县
|
乳源
|
秦皇岛市
|
大名县
|
锡林郭勒盟
|
沙洋县
|
盘山县
|
巴里
|
芮城县
|
儋州市
|
梧州市
|
望奎县
|
嘉禾县
|
东阿县
|
修水县
|
平舆县
|
自治县
|
潞城市
|
沙河市
|
健康
|
乡城县
|
五大连池市
|
个旧市
|
霍城县
|
石首市
|
马边
|
宜宾县
|
炉霍县
|
昌图县
|
绥中县
|
三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