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小瓜蟲來啦,大家注意預防
[打印本頁]
作者:
duxiupeng
時間:
2009-5-14 13:16
標題:
小瓜蟲來啦,大家注意預防
往年廣東淡水養殖三四月屬高發季節
5月11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敦根村養殖戶劉華無奈地選擇了清塘,五天前投放的13萬尾雜交鯰魚苗已死掉九成以上,直接損失近萬元。
造成苗種死亡的原因,經當地藥店確診是感染了小瓜蟲,一種本在春夏、夏秋交替、水溫低時才流行,相對難治的寄生蟲病。據了解,今年當地魚苗感染小瓜蟲的情況較往年厲害,發病率達20%-30%,發病時間也有所延長,給魚苗培育和成魚養殖造成較大影響。
投苗5天死掉九成
“今天把苗種轉塘了,大概還剩下7000尾左右吧!”,劉華一臉無奈,病害發生得太快,“都還沒來得及用藥,就已經死了一半”。
劉華細數這幾天的病害發生情況,6日,投放了13萬尾雜交鯰魚苗(8朝規格);8日開始出現頂水扎堆聚集,并有幾條死亡;9日,死亡數量增加到300多條,10日開始大批量死亡;11日,清塘后只剩下7000多尾。
遭遇如此困境,劉華“當初想都沒有想到”,選擇養殖雜交鯰魚就因為它病害少,耐粗養。因為該魚是采用南方大口鯰為父本、本地鯰魚為母本雜交而成,具有生長速度快、性情溫順的特點,僅在當地養殖面積就有千余畝。
養了兩年雜交鯰魚,死魚之初劉華就將病魚拿到當地漁藥店里檢查,藥店老板郭添興從業16年,經驗豐富,很快就通過鏡檢確診為小瓜蟲感染。“如果處理不好,三天后就不用開增氧機了”,郭添興提醒他。
三天后劉華真的清了塘。
魚苗發病達兩三成
據了解,小瓜蟲是一種魚類寄生蟲,主要寄生在魚體皮膚和鰓上,多發生于初冬、春末、夏秋季節替換,水溫在15℃-25℃容易發生。“小瓜蟲爆發時間短,兩三天內能造成大量死亡”,郭添興表示,小瓜蟲病是目前水產病害中較嚴重的一種。
“往年5月份后都很少出現這種病害”,郭添興深知小瓜蟲的習性和危害,他表示此病不耐高溫也不耐低溫,春夏、夏秋季節交替時候最容易爆發。今年當地魚苗感染小瓜蟲的情況較往年厲害,發病率約20%-30%。“發病死亡率達到六成。”
“今年似乎小瓜蟲發病時間有所延長”,郭添興從九江鎮、西樵等地方了解到的情況,進入5月份后,不少人仍在詢問用什么藥物治療小瓜蟲病害效果好。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法,“特別是對于無鱗魚,治療起來更很麻煩”。以前硝酸亞汞治療效果不錯,但是有致癌作用,在水產養殖中早已列為禁藥,目前其他各種藥物治療效果均不明顯。
廣東省水產病害防治中心副主任彭華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瓜蟲病在這個季節危害不嚴重,但不排除局部地區、個別品種發生。發生原因比較復雜,這同水質,養殖戶的管理水平都有關系,如果要追查如何發生的,需要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而該病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最好是調高水溫并進行控溫養殖。
最好的辦法是預防
“今年雜交鯰魚苗種成活率僅兩成左右”,在九江從事鯰魚苗種孵化的的阿哨抱怨今年的成活率太低,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小瓜蟲感染。跟劉華一道投苗的還有附近一家養殖場,目前100萬尾苗成活率也不到兩成,小瓜蟲感染和頭出血病成為主要死亡原因。
“以往苗種培育都有六成左右的成活率,而今年還不到四成。”阿哨告訴記者,小瓜蟲已經嚴重影響到當地鯰魚苗種培育的成活率。
鯰魚等無鱗魚特別容易感染小瓜蟲,今年一些有鱗魚包括生魚苗種出現這種情況,郭添興提醒,今年生魚、黃顙魚養殖面積有所增加,在苗種培育階段很有可能發生此病,需要特別留意。可以通過放苗前清塘、放苗后調節水質等手段來預防,對于已經發病的養殖戶使用辣椒粉與生姜干片煎成的溶液全池潑灑、苯扎溴銨等藥物有一定效果。
中山大學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李安興教授也表示,小瓜蟲病在如此高溫發生還比較少見。目前小瓜蟲暫時沒有好的治療藥物,好的辦法是換水,減少蟲源,同時使用硫酸銅和福爾馬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增強魚體體質可以減少發病率。“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最好的辦法是預防。”
作者:
老江湖139
時間:
2009-5-14 13:56
南方可以養魚,北方現在連水都沒有了。真羨慕南方的生活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
韶山市
|
岑巩县
|
留坝县
|
寿宁县
|
拜城县
|
太仆寺旗
|
汕尾市
|
丁青县
|
望奎县
|
黄冈市
|
灵台县
|
陕西省
|
兴安盟
|
繁峙县
|
赣榆县
|
迭部县
|
嘉黎县
|
无为县
|
平潭县
|
陕西省
|
贺州市
|
临澧县
|
青龙
|
蓝田县
|
河西区
|
偃师市
|
陇西县
|
乌兰浩特市
|
惠东县
|
古丈县
|
南昌市
|
长葛市
|
屏东县
|
南华县
|
乌拉特中旗
|
博野县
|
马龙县
|
浪卡子县
|
武义县
|
隆回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