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當前北方禽病流行的5個特點 [打印本頁]

    作者: 獸藥指南    時間: 2009-5-11 17:00
    標題: 當前北方禽病流行的5個特點
    近年來,隨著規模化發展以及氣候變化異常等因素影響,禽病在北方一些地區的發生情況日趨嚴重,不僅給養殖戶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也給獸醫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及時分析當前疾病的流行情況、發病原因,對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禽病種類越來越多
           目前禽病呈現舊病繼續發生,新病不斷出現的特點,如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馬立克、雞白痢、禽傷寒、大腸桿菌病、葡萄球菌病、鴨瘟、小鵝瘟、球蟲病等老病常年不斷發生與流行,與此同時不少新病先后發生,如減蛋綜合癥、腎型與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腫頭綜合征、肉雞腹水綜合征、雞病毒性關節炎、雛鴨病毒性肝炎等。
           此外,不少疫病感染的禽類增多,并逐漸呈現家禽與水禽交叉感染的趨勢,如新城疫,過去只發生于雞和火雞,但近年來鴿、鵪鶉等都有典型病例發生。又如傳染性法氏囊病,過去只有雞發病,近年來雛鴨、雛鵝也有典型病例發生。
    二、病原出現變異,非典型疾病增多
           近年來,各禽場都在進行著各種疫苗的免疫,但是目前很多普通疫苗在防控某些疾病方面越來越難,導致免疫后的禽群不一定都會產生堅強的保護力,因此,當遇到外界環境有野毒污染時就會使禽發病。
           在禽病的發生和流行過程中,由于一些病原體出現了變異,導致臨床癥狀非典型化,如有的病原毒力減弱,再加上禽群在免疫接種時基礎抗體水平、個體差異及人為因素(疫苗保存不當、接種劑量不準確、免疫程序不合理等)造成禽群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致使某些禽病在流行情況、癥狀和病變等方面出現非典型化,使某些原有的疾病以新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出現,如目前發生的非典型新城疫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有的病原毒力增強,導致雖然經過免疫接種,但仍常出現免疫失敗,如馬立克氏病病毒和傳染性法氏囊病毒都出現了超強毒株。對于控制超強毒株感染,除科學使用疫苗外,應盡量減少病毒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加強衛生消毒,減少一切不良應激,使禽群處于一個良好的環境中。
    三、某些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病危害日趨嚴重
           隨著規模化養禽場的增多及其規模的不斷擴大,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病明顯增多,其中不少病原廣泛存在于環境中,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這些病原微生物,已成為養禽場的常在菌。
           另外,某些損害免疫糸統的疾病如傳染性法氏囊病、雞傳染性貧血等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造成部分禽的免疫功能缺陷及抵抗力下降,從而誘導細菌性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更為主要的原因是養殖戶盲目大劑量濫用抗菌藥物,使一些常見細菌產生了較強的耐藥性,一旦發病后,諸多藥物都難以奏效。因此,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禽群抗病力,加強環境衛生消毒和合理用藥對有效控制細菌性疾病十分重要。
    四、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增多
           隨著疫病的增多、養殖密度的加大,加上環境消毒不嚴、預防措施不力等因素。單一病原在臨床上已很少見,而很多病例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病原對同一禽體產生致病作用,使禽并發、繼發和混染的發病率上升,常出現病毒病與病毒病、病毒病與細菌病、細菌病與細菌病、細菌病與寄生蟲病同時發生,尤其以新城疫、溫和型流感、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毒病的混合感染尤為突出,此類病毒病混感容易造成雞群極高的死亡率。
           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率不高,但病程卻較長,如新城疫與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與霉形體病、禽白痢與球蟲病等混合感染等。
           這些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給禽病診治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因此,在進行疾病診治時獸醫工作者要分清主次,將臨床診斷與實驗室檢驗結合,綜合分析,作出正確判斷。
           另外,一些不同的病原還可以引起相同癥狀的疾病,如家禽的呼吸道病,必須加以區別。
    五、營養代謝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
           營養代謝和中毒性疾病增多,發病率日漸上升,其中最多的是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缺乏癥、飼料中黃曲霉及藥物中毒等。
           在規模化養禽條件下,如果飼料原料加工或儲存不當,可造成維生素氧化、分解,易引起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飼料原料、飲水受霉菌毒素、農藥、化工廢棄物等污染,飼料中大量添加喹己醇等藥物亦容易引起中毒。這些營養代謝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在臨床上呈增多趨勢,給養禽業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應引起重視。
    作者: zhuaijun666    時間: 2009-5-13 11:29
    有道理 能說的詳細點嗎 豬流感怎樣
    作者: 獸藥指南    時間: 2009-5-13 16:18
    更多內容請關注<獸藥市場指南>雜志
    最新推出電子雜志 請與我們聯系qq29007131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濮阳县| 饶平县| 前郭尔| 南宫市| 芜湖市| 宁南县| 扶沟县| 大宁县| 松滋市| 麻栗坡县| 三明市| 东光县| 玉树县| 公安县| 潜山县| 长海县| 辰溪县| 义乌市| 利川市| 巴中市| 浦县| 双江| 宜宾市| 连州市| 同江市| 临漳县| 马龙县| 吴桥县| 阿勒泰市| 琼海市| 五常市| 嘉义市| 芮城县| 芦溪县| 高青县| 土默特右旗| 广南县| 名山县| 平原县|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