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植物性飼料原料的顯微鏡檢查(付胡翠整理) [打印本頁]

    作者: ziyoutianxia    時間: 2009-4-29 22:33
    標題: 植物性飼料原料的顯微鏡檢查(付胡翠整理)
    本帖最后由 ziyoutianxia 于 2009-4-29 22:36 編輯

    植物性飼料原料的顯微鏡檢查(付胡翠整理)


    植物性飼料包括谷實類、豆類、農副產品類、曹子樹實類、糠麩類、餅粕類、糟渣類等供私用的植物性物質。

    用顯微鏡檢查植物性飼料時,主要觀察對象是果實類的皮層、胚、胚乳、果實附屬部分,以及各種植物的莖、葉、根等。組成植物性飼料的主要成分有纖維素、木質素、淀粉、果膠質即蛋白質、脂肪等。

    一、稻谷、稻殼粉、統糠、米糠、米糠粕

    1、感官及鏡檢

    稻谷由糙米及稃殼而部分構成。包裹著整個籽粒的稃稱為稻糠(稻殼粉),籽粒即位糙米。

    糙米由皮層、胚乳、及胚三部分組成。

    米糠有不同種類。一般小型碾米設備將殼與糙米皮層一次脫下,這種米糠中包含有稻殼、糙米皮層及部分細米,稱為“一機米糠”(統糠)。現代化碾米設備先將稻殼脫去,再撥去糙米皮層,這種米糠主要有糙米和皮層組成,含細碎米,稱為“二機米糠”我們用作原料的米糠即位此種米糠,此種米糠中含有少量稻殼,但不能太多。稻殼的顯著特征是碎片一面色淺光滑,一面為縱橫有序的突起。

    米糠粕又稱脫脂米糠,是米糠脫掉脂肪后的產物。

    1.1品質判斷

    1.1.1全脂米糠品質判斷

    1.1.2全脂米糠應色澤新鮮一致,氣味正常,不可有酸敗味。

    1.1.3全脂米糠的成分隨所有原料而異,影響最大的是水分含量。

    1.1.4全脂米糠的品質受糙米精制的程度影響也很大。可從稻殼及碎米量作大至判斷。稻殼含量太大有摻假嫌疑,應作進一步鑒定。

    二、小麥、次粉、麩皮

    1、感官及鏡檢

    小麥籽實為不帶內外稃的穎果,粒卵圓或橢圓,頂端生有茸毛,稱麥毛。背面光圓隆起,腹面較平,中央有一內陷的縱溝,稱腹溝,腹溝兩側叫果頰。

    由于種皮內含色素不同,小麥有紅、白之分;按籽粒質地以可分為軟質小麥和硬質小麥。

    小麥籽實由皮層、胚乳和胚組成。

    麥麩是磨制面粉時分離出來的小麥外皮,向內一面附有胚乳部分。

    小麥尾粉(次粉)是磨粉尾部下腳、細小麥麩、麥胚等組成。

    小麥產品可以由白色到棕色,由細粉到粗粉或者大量薄片狀、這取決于其中淀粉和麩皮的相互比例與品種,麩皮比例越大其顏色就越深。

    小麥產品中總是伴隨著不同數量、不同大小的麩皮。麩皮由淺黃到淺紅棕色,粗糙,表面有細致紋,部分頂端有簇毛,肉眼看麩皮由二層,用鑷子可以分開,其中一層色深些。麩皮內面粘有白色閃亮的淀粉粒。

    1.1品質判斷

    1.1.1麩品質的判斷

    1.1.2色澤新鮮一致,無發酵、霉變、結塊及異味、易嗅;

    1.1.3水分影響較大;

    1.1.4易生蟲,應特別注意;

    1.1.5可能摻石粉、貝殼粉、花生殼粉、小米糠、稻殼粉、砂土等應注意鑒定。

    1.1.6次粉品質的判斷

    1.1.7色澤新鮮一致,無發酵、發酸、發霉、無結塊、發熱現象,無生蟲等。符合當地安全水分;

    1.1.8次粉中麩皮含量越多,品質越差。

    1.1.9可能摻石粉、貝殼粉、花生殼粉、小米糠、稻殼粉、砂土等應注意鑒定。

    三、大豆、豆粕

    1、感官及鏡檢

    大豆種子一般是橢圓、圓形形狀由種皮和胚(包括子葉、胚芽、胚莖和胚根)組成。種皮較薄(約占種子重量的8%),色澤有黃、青褐、黑、花等多種。種皮一側有一個明顯的臍,臍的顏色依品種而異,臍的上部有一凹陷小點。臍的下端有一小孔,稱為珠孔,發芽時胚根從此伸出。種皮內是二片子葉(約占種子重量的90%)。

    豆粕是大豆用溶劑提取油脂后得到的碎粉,其脂肪殘留較低。

    立體顯微鏡下:大豆產品中所含種皮很容易確認,上有似針刺般的小孔,可作為大豆的特征。內表面色白至淡黃,呈現多孔海綿狀。在餅粕粉中大豆種皮往往成卷狀。

    種臍為較堅硬的斑塊,長橢圓形,顏色從黑到棕色,中間有裂紋,邊緣一圈隆起。

    浸出粕一般為扁平小片,形不規則,易碎。豆仁表面無光澤,基本不透明。

    1.1品質判斷

    1.1.1豆粕色澤新鮮一致,無發霉、結塊及異味、易嗅等;水分適合本地安全儲藏。

    1.1.2豆粕不應有焦化或生豆味。

    1.1.3可依據豆皮的多少大致判斷豆粕品質的好壞。

    四、油菜籽、菜子粕

    油菜籽是一種重要的油料。其提油后餅粕是有價值的蛋白質飼料資源。

    油菜可分為三大類型:白菜型、芥菜型、橄欖類型。

    白菜型:該型籽粒大小不一,無辛辣味,種皮紅褐色。

    芥菜型:種子小,有辛辣味、具有芥菜的典型香氣,種子表面有粗網狀結構。

    橄欖型:種子較大、微辣、呈灰黑色,表面網狀結構較細。

    菜粕是油菜籽提油后的產物。

    在立體顯微鏡下菜籽餅粕中的菜籽殼顯而易見,呈暗紅或深褐色小片,常卷曲,表面可見網狀結構。

    菜粕品質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判斷:

    1.1不能有酸味及其他異味,也不能發霉、結塊、外觀要新鮮。同時水分較低,適合安全儲存及使用。

    1.1.1種皮多少決定品質的好壞,種皮越多品質就越差。

    1.1.2是否有焦糊味及焦狀顆粒。

    1.1.3芥子苷含量高低。

    五、花生、花生粕

    花生仁主要供人食用,經提油后的餅粕可作飼料。

    花生莢殼呈稻草黃色。質地酥松,易折斷,內面平滑,外面具不同大小、深淺、疏密的網狀凹陷。花生仁由種皮和胚組成。種皮有淡桔黃色、淡紅色、紫紅色等。種皮很薄,干燥時易剝離。

    用顯微鏡鑒定花生粕時主要依據其種皮的存在。

    花生粕品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1注意氣味的檢查,花生粕有特殊香味,不應有酸味及哈味。色澤新鮮一致,無霉變。同時水分適于儲藏與使用。

    1.1.1花生殼的混入量對成分影響最大,可依據花生殼的多少大致鑒別品質,殼越多品質越差。

    1.1.2不可有焦糊顆粒。

    1.1.3花生粕易感染霉菌,特殊情況必須做黃曲霉素的檢驗。

    六、棉籽、棉粕

    1、感官及鏡檢

    棉籽呈不規則梨形,有暗褐色面堅硬的外殼,表面覆蓋著纖維毛,棉仁為白色,其間分布有散在暗紅色小點,是含棉酚的色腺體。

    棉籽提油前一般經脫絨工序,有時還加脫殼工序。

    棉纖維、棉殼是確定棉籽餅粕存在得能夠主要依據。棉纖維卷曲著黏附在殼上或包埋在粉塊中。棉籽殼較厚,內外表層有小凹陷,殼的斷面可見五層不同色澤的組織結構。籽仁碎粒呈棕黃色,偶然可見微紅色腺體殘跡。

    1.1品質判斷

    1.1.1棉粕應新鮮一致,無發酵,腐敗及異味,亦不可有過熱的焦味。

    1.1.2棉粕通常以金黃色品質較佳,發黑品質較差。

    1.1.3棉粕含棉殼和棉纖維多少直接影響質量,比例越多品質越差。根據比例可大致判斷品質。

    1.1.4棉粕感染黃曲霉素可能較高,必要時可做黃曲霉素檢驗。

    1.1.5棉酚含量是判斷品質的重要指標。

    七、玉米、玉米皮、DDGS、玉米麩、玉米胚芽粕

    1、感官及檢驗

    玉米多為淡黃色和金黃色,也有少數為白色,形狀為牙齒狀,略具玉米特有的甜味。立體顯微鏡下,正面觀察可見清晰的胚芽區,背面皆為胚乳,可端面上附有穎片,粉碎后玉米皮薄且半透明,內表面常附有淀粉,角質淀粉為黃色,半透明,較硬;粉質淀粉為白色,不透明,較軟,鏡下還可見漏斗狀帽蓋和質輕而薄的紅色片狀穎花。

    玉米皮多為淡黃色和白色片狀及屑狀物,體視鏡下可見大量玉米皮,另也可見少量淀粉及其它玉米成分。

    DDGS(玉米酒精粕)為玉米發酵生產酒精后的產品,其顏色為黃色,具有酒精氣味,主要特征是玉米皮,體視鏡下觀察玉米皮薄且半透明。

    玉米麩是濕法生產淀粉或玉米糠漿時,原料玉米除去淀粉、蛋白精粉及胚芽后所剩的產物干燥而成。玉米麩為淡黃色直至褐色,似玉米烤過并混合發酵的玉米味道,嘗之略酸,片狀、粗碎、細碎屑均有。體視鏡下可見明顯見玉米種皮的條紋,為金黃色。

    玉米胚芽粕為玉米濕法制造玉米淀粉或玉米糖漿時,在脫胚過程中分離出玉米胚芽,玉米胚芽經提油、干燥后的產品。玉米胚芽粕為淡黃色至褐色。具有新鮮油粕味,為粉狀或碎片狀。體視鏡下觀察具油膩感,黃棕色,同時可見玉米種皮特征。

    1.1品質判斷

    1.1.1玉米品質判斷

    1.1.1.1水分適于儲存和使用。

    1.1.1.2自立整齊一致,新鮮、無發酵、變質、霉變、結塊、異嗅異味等。

    1.1.1.3容重、雜質等符合規定。

    1.1.1.4熱加工不能過度,不能粉化。

    1.1.2玉米皮品質判斷

    1.1.2.1水分適于儲存和使用。

    1.1.2.2新鮮、無發酵、變質、霉變、結塊、異嗅異味等。

    1.1.2.3玉米皮的多少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根據比例多少可大致判斷品質。

    1.1.3DDGS(玉米酒精粕)判斷

    1.1.3.1外觀新鮮一致,有正常氣味、無異味、異嗅、霉變等。

    1.1.3.2水分適于儲存和使用。

    1.1.3.3可根據玉米皮比可大致判斷品質。

    1.1.4玉米麩品質判斷

    1.1.4.1色澤新鮮一致,具有正常氣味,不可有酸敗、發霉及焦化的味道。

    1.1.4.2本品如顆粒度大、片狀物多、比重輕等現象,表示玉米皮含量多,成品質量差(CP低,CF高)

    1.1.4.3色澤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玉米外殼比例高,顏色較淡。品質也差;原料色素含量少或成品色素已氧化時顏色也較淡,色深細粒多時則為過熱情形嚴重,黑褐色則可能加工過程不良或變質,通常顏色趨金黃色。表示品質較佳。

    1.1.4.4所用原料品質對本品質量影響很大,玉米麩中霉菌毒素含量約為原料玉米的3倍。

    1.1.4.5制造過程中是否加入浸漬液或胚芽粕以及添加量的多少對成品成分的影響很大。

    1.1.5玉米胚芽粕品質判斷

    1.1.5.1色澤新鮮一致,無酸敗、發霉味道。

    1.1.5.2水分適于儲存和使用。

    1.1.5.3溶劑提油的玉米胚芽粕,脂肪含量低,過熱情形小,品質較穩定,不易變質,應盡量按收這樣的玉米胚芽粕。

    1.1.5.4所用原料隊其品質的影響很大,玉米胚芽粕中霉菌毒素為原料玉米的1-3倍,應注意。

    作者: 馬林艾斯    時間: 2009-4-30 08:46
    謝了,但是有圖片的話比什么都好。
    作者: 孤單飛鳥    時間: 2012-7-18 15:10
    不錯的資料,收藏,謝樓主。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荥阳市| 华坪县| 西林县| 嘉鱼县| 临沭县| 类乌齐县| 永城市| 台南县| 奉节县| 铅山县| 大同市| 湖北省| 长治市| 斗六市| 东城区| 夹江县| 汤阴县| 温州市| 韶关市| 泽库县| 馆陶县| 北票市| 博野县| 临沭县| 上栗县| 广德县| 古丈县| 盐亭县| 新源县| 罗田县| 高台县| 威信县| 兰溪市| 读书| 乌海市| 城步| 柏乡县| 鸡西市| 二连浩特市|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