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墊料制做注意事項和維護管理 [打印本頁]

    作者: wellhope_365    時間: 2009-4-28 14:25
    標題: 墊料制做注意事項和維護管理
    一、墊料的選擇和計算: 1、 原料:鋸末:吸水、保水性物質。稻殼、秸稈、花生殼等透氣性物質。
    2、 比例:鋸末和稻殼各占50%,體積比為(1:1)。 3、 原料的儲存、堆放的方式及制作方法: 1)豆粕袋、編織袋計算。一個立方約計7袋子墊料,鋸末、稻殼各3。5袋。 2)重量計算:以80厘米深、面積1平方為例計算需要一個立方鋸末200斤左右,稻殼100斤左右。 3)用堆計算:根據發酵床的面積量方。
    二、物料堆積發酵:(以10平方米發酵床面積為例)
    第一步:先將50公斤米糠或麩皮加入一公斤固體華康生態菌種均勻攪拌。(每平方米加入米糠或者麩皮的量為2-5公斤)
    第二步:將第一步攪拌均勻的菌種(麥麩或者米糠)再與一立方墊料充分攪拌均勻。
    第三步:將第二步攪拌好的墊料與剩余的9立方墊料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在攪拌過程中兌水500-1000公斤噴灑水分,使墊料水份保持在40%。(其中水分多少是關鍵,一般40%比較合適,現場實踐是用手抓墊料來判斷,鑒別方法:手抓可成團,松手既散,指縫無水滲出 手上有濕的感覺)
    第四步:在圈舍內堆成梯形,用麻袋或稻草蓋上,夏天5-7天,冬天10-15天即可(有發酵的香味和蒸汽散出)一般以溫度為標準。
    第五步:將發酵好的墊料攤開鋪平,再用預留的谷殼、鋸未混合后,覆蓋上面整平,厚度約5-10cm左右,為防止墊料表面起揚塵,可適當撒些水,以不起揚塵為宜,然后等待24小時后方可進豬。
      注意事項:
    1、 墊料制作的原則:各種材料盡量攪拌均勻,水分控制在40%。
    2、 制作面積比較大的墊料,盡量選擇大空場地攪拌墊料,可以使用鏟車,攪拌機、挖掘機等機械工具。
    3、 根據墊料的濕度,用清水潑灑,直至墊料水分40-50%.現場實踐是用手抓墊料來判斷,鑒別方法:手抓可成團,松手既散,指縫無水滲出手上有濕的感覺.
    4、 攪拌制作好的墊料一定要打堆發酵,墊料床的厚度是決定溫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發酵床墊料厚度為50~100cm,厚度不得低于50cm,占地40平方以上。如果墊料太薄,占地面積太小則發酵產生的熱量迅速散失,發酵墊料溫度難以達到適宜的溫度,從而使發酵微生物增殖受限,導致不發酵。墊料制作完成打堆發酵上面覆蓋草苫子、編織袋等保溫、透氣性的物質。
    5、 發酵期間,每天測量發酵溫度,并作好記錄。從第二天開始在不同角度的三個點,約20cm深處測量溫度,溫度可上升到40℃-50℃(注:第二天看墊料的初始溫度是否上升到40℃-50℃,否則要查找原因,即查一查墊料有否加入防腐劑、殺蟲劑,水份是否過高或其他不足造成的)。 以后溫度逐漸升高到60℃-70℃左右為止,則發酵成功,發酵時間夏天5-7天,冬天10-15天即可(有發酵的香味和蒸汽散出)。 發酵一周后,如果溫度還有上升、有臭味時,這是因為水份過多,故再次調整水份,加入部份菌種發酵直至成功。
    料的維護及管理:
    1、進豬一周內為觀察期,防止墊料表面揚塵。用叉把特別集中的豬糞分散開來,主要觀察豬排糞拉尿區分布情況,豬只活動情況,發現有無異常現象,做好相關記錄。有時豬身上有紅點,屬于過敏反應,一個星期自動消失。豬舍內飼喂臺,料槽及時清理,打掃干凈。
    2、一周后,一般每周根據墊料濕度和發酵情況調整墊料1-2次。平時發現豬大便堆積得比較多時,把它向其他沒有糞便的地方撒一撒,便于充分分解,當糞、尿成堆時在墊料區內挖坑埋上即可.在豬固定排便的區域重點維護,從30公分的深度把墊料分散到墊料干燥的區域,再把干燥均勻的墊料填充弄平。因為固定排便的區域因為濕度太大、糞便不能及時分解,容易滋生蛆軟和產生氨氣。做好維護從而做到夏季無蚊蠅、無臭味,對糞便處理可采用高效耗氧發酵、或深床厭氧。發酵床溫度可達40~50度,可殺死糞便中的細菌和害蟲,清潔衛生。在夏季發酵床如有蛆應及時把有蛆存在的地方糞便翻埋在30-40厘米的墊料深部,蛆在高溫發酵半天至一天時間內會消失。
    3、墊料床表面不能太干燥,就是既要保持很松散,但是又不能有灰塵揚起來,否則豬容易得呼吸道病。在特別濕的地方加入適量新的鋸末、谷殼。鋸末、谷殼各50%。用叉子或便攜式犁耕機把比較結實的墊料翻松,把表面凹凸不平之處弄平,若墊料太干,灰塵的出現,應根據墊料干濕情況,7-10天定期向墊料表面、圈舍噴灑適量根據床面濕度經常噴灑水分。 3、進豬一段時間后,豬舍中的鋸屑變少時,適當補充缺少部分,,要及時補充添加一些鋸未、谷殼等墊料原料,并同時補充華康飼料伴侶,保證發酵床的厚度。
    4、從進豬之日起每50天,大動作地翻墊料一次。在豬舍內搬入小型挖掘機或鏟車,在糞便較為集中的地方,把糞尿分散開來,并從底部反復翻弄均勻; 水分很多的地方添加一些鋸木粉未、谷殼等墊料原料;看墊料的水份決定是否全面翻弄。如果水份偏多,氨臭較濃,應全面上下翻弄一遍。看情況可以適當補充分些有營養的墊料原料和發酵菌種。
    5、豬全部出欄后,最好將墊料放置干燥2-3日;將墊料從底部反復翻弄均勻一遍,看情況可以適當補充米糠與菌種混合,重新堆積發酵; 谷殼、鋸末覆蓋,厚度約10cm,間隔24小時后即可再次進豬飼養。
    6、飼養密度: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床的發酵狀態就會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豬的糞尿,一般每頭豬占地1.2~1.5平方米。最科學合理的養殖密度應該是: 育肥豬(50-100kg)1.2-1.5平方米/每只 育仔豬(50 kg以下)0.8-1.2平方米/每只 母 豬2.0-3.0平方米/每只
    7、注意排濕,墊料過濕會影響發酵效果,可采用自然通風或者強制通風的方法對圈舍墊料加以減濕;冬季要定時開啟天窗排出圈舍內濕氣,
    8、 飼養中合適的墊料溫度表層應為17-20度左右,中間應為40-50 度左右。
    墊料維護管理的要點:1、溫度 2、濕度 3、松軟 4、均勻 5、密度 6、厚度
    作者: jiexiaodi    時間: 2009-5-14 15:24
    這不是發酵床的操作嗎?
    作者: zhanghanbao    時間: 2009-5-16 07:15
    這是我發表在2009年4月2日《中國畜牧獸醫》的一篇文章,聯系13905393379
    發酵床養豬技術應用誤區有哪些(上)
    近年來,發酵床養豬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但是,此種技術在山東、浙江、福建等地推廣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我們中日合資臨沂益康公司經過長期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現在就解決這些問題談談心得。
    1.豬糞不能發酵墊料。我們發現,有的公司要求用豬糞發酵鋸末、稻殼等墊料,實際上這是相當不安全的。因為發酵墊料的過程中只產生50左右的溫度,不足以殺死所有有害菌。如果用的是病豬的豬糞,更會傳染在發酵床上的正常豬。在山東、浙江已經有客戶遇到這樣的問題了。
    2.鋸末使用有講究。最好不使用松木、樺木或者是含油的鋸末,因為此類鋸末使用效果很差。
    3.冬天做發酵床不能放大量的水。我們經過長期的實踐發現,在冬季做發酵床的時候,應以不放水或者少放水為好。在東北,有的客戶發酵墊料時就放了很多水,造成了鋸末墊料吸水性下降。等豬一放上去后,豬糞便很快就造成了水飽和,使發酵床變臭,不能達到無臭味的目的。
    4.正常防疫不能少。有的客戶認為利用發酵床技術養豬就可以不防疫、不預防性投藥了,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利用發酵床養豬,防疫還是要按正常程序做的,預防性的藥物也可以用。同時,發酵床本身不能消毒,而豬舍外是要消毒的。
    5.兩批豬之間發酵床要重新發酵。一批豬出欄后,要放一些新鮮的鋸末、米糠(或玉米粉)和發酵床專用菌種重新發酵后,再上下一批豬。
    6.夏季重點防止熱應激的發生。在福建、浙江等一些南方地區,有個別公司往往過度強調通風對豬舍的降溫作用,更有一些地方使用的墊料達到90厘米厚,造成了夏季有熱死豬的情況發生。實際上,在我國南方地區,炎熱的夏季高溫高濕,通風降溫已經不能起到明顯作用了(豬舍內外溫度都會高達40℃以上),墊料如果過厚,兩者的熱量疊加,溫度就更高了。所以,夏季在南方,一方面要封閉豬舍,用水簾或冷風機降溫;另一方面要把墊料的厚度降到45厘米左右。我們指導的福建、浙江的幾十家大型養豬場,用這種方法效果都很好的。
    8.發酵床的發酵池千萬不要下挖。一旦下挖,夏季就有可能要滲水到發酵床的底部,造成發酵床的失敗。要建設地面式發酵床。在中國最早做發酵床養豬、被譽為“中國懶漢養豬第一人”的山東農業大學李鐵堅教授也同意這種觀點。我在200851日在和他交流時,專門提到這個問題,得出“發酵床的發酵池不能下挖”的統一意見,除非是在新疆、甘肅、寧夏等特別干旱的地區。
    發酵床養豬技術應用誤區有哪些(下)
    9.正常的疫病預防程序不能少。發酵床養豬技術是一種新技術,在某個地區,一旦有人用發酵床養豬,就會有很多人去參觀。要參觀,也要保證洗澡、更衣、消毒等正常的疫病預防程序。現在有的養豬戶大肆宣傳說參觀人員參觀發酵床養豬場不需要消毒,一旦消毒反而會殺死了發酵床上的有益菌,這是絕對錯誤的。參觀人員的消毒程序是在豬舍外的消毒室進行的,而并不是給發酵床床面進行消毒,怎么會殺死發酵床上的有益菌呢?這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10.發酵床上不放土的效果更好。很多利用發酵床養豬的養殖戶會發現,無論在夏季還是在冬季,豬身上都會有很多泥巴,這是不正常的現象,是管理和技術不當雙重錯誤導致的結果。一方面,有的不正規的公司做發酵床,為降低成本,在發酵床上放了很多黃土或紅土;另一方面,養豬戶管理不當,不及時翻動墊料,導致養的豬都臟兮兮的。最科學做發酵床的做法是不放土的,我們對500個利用發酵床養豬的農戶做調查,不放土的效果要大大好于放土的效果。
    11.發酵床菌種和墊料要及時補充。有的發酵床養殖戶看到墊料少了、發酵床床面低了也不補充墊料和菌種,這是不對的。更有一些公司宣傳,發酵床可以使用5~7年,這更是誤區。汽車是可以開10年,但是油箱里的油,還是時常要加的。同樣道理,發酵床可以使用3年以上,但是,菌種還是要適當補充的。通常,30天左右少補充一些菌種(成本約為1/平方米)對發酵床更好。現在有的公司賣給發酵床養豬戶的菌種高達20~50/平方米,
    這樣高的價格,養豬戶承受不起。就形成了長時間使用發酵床卻不添加菌種的情況,造成發酵床菌種退化、死亡,發酵床床面惡化,分解糞便能力下降,最后導致技術失敗,給養豬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合理的發酵床菌種價格、過硬的質量才是做發酵床養豬成功的兩個主要因素,缺一不可。菌種價格過高,不僅抵消了發酵床養豬帶來的收益,使養豬戶出力卻沒錢賺,還容易引起養豬戶對發酵床養豬這種新技術的誤解,使好的技術不能為養豬戶造福。

    總之,發酵床養豬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新技術,在使用過程中要多總結和完善此項技術,使這項來自日本的養豬技術發揚廣大。這項技術目前在山東臨沂、河南新鄉、山東沾化等地方都用得非常好。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广汉市| 建水县| 日土县| 福州市| 临颍县| 阳城县| 阳江市| 宁波市| 英德市| 罗平县| 佛教| 大名县| 墨玉县| 海兴县| 东方市| 宁国市| 盘锦市| 红桥区| 曲阳县| 昭平县| 敦煌市| 甘谷县| 盖州市| 贵德县| 西和县| 长海县| 西乡县| 册亨县| 岗巴县| 内丘县| 措勤县| 牡丹江市| 襄汾县| 郁南县| 泽普县| 定安县| 斗六市| 厦门市| 富民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