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關于“提供價值,不作惡”我想說 [打印本頁]

    作者: 王學寶    時間: 2009-4-27 22:10
    標題: 關于“提供價值,不作惡”我想說
    本帖最后由 王學寶 于 2009-4-27 22:17 編輯

    “提供價值,不作惡”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難!這么多的同仁都非常認同博士的倡議,紛紛跟貼。
          但是我想說,搞現代養殖的畜牧人要做到卻很難。其實有時候你覺得自己沒有作惡,卻一直是在作惡,因為很多時候人們并沒有搞明白善惡的標準是什么?
    其實,有些時候你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但是在實際上卻完全錯了。
        在江本勝所著的《水知道答案2》有這樣一段話:

        構成自然的萬物遵循著同一個法則,在秩序井然地流動,從產生到消亡。“循環”才是大自然的法則。
        唯一違背這個法則的是人類。緊緊抱住一些無聊的欲望、自尊、“主義”、主張不放手,根本不想流動。
        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許多問題的根源就在于此。
        貪婪產生了戰爭,憎恨引起了悲哀,莫不關心導致了污染......這些問題難道不都是因為想逆轉自然的流動方向,或想阻止自然的流動嗎?


         我們在生產飼料和搞養殖的過程中,生產了有毒有害的物質(微量元素的重金屬超標,許多原料的二噁英嚴重超標),喂給了動物過量的抗生素,排泄物造成了環境的污染,無情地改變了動物自然的生長規律(諸如籠養,限位欄,早期斷奶、高檔乳豬料代替母奶),更無情地剝奪了動物福利(許多動物一生沒有見過太陽),難道這許多事情我們不是在“作惡”嗎?
          現在被置頂的新聞關注“豬流感,美國式飼養模式的警鐘”不也是在告訴我們,這是人類作惡的報應嗎?

          《水知道答案2》接著上面的話繼續說:

        對于這些堆積如山的問題,我們必須認真、謹慎,下決心去逐一解決。
        解決問題時需要什么呢?需要“循環”。這是開拓新時代的關鍵詞。
        要生活幸福,傳播愛,恢復和平,而且要保護寶石般的地球......

        發這個帖子的目的,只是想進一步延伸博士的倡議,也提醒大家更進一步去深究“善和惡”的標準,千萬不要把“作惡”當成“行善”了,這確實很難!
        宇宙的核心是“愛”,只要你用心去愛別人,愛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你便不容易“作惡”了!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4-28 10:09
    其實我們自己心里都知道什么叫作惡吧,只是假裝不知道。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9-4-28 10:31
    非常好的標識——來自農村,服務農業。做陽光產業,賺良心錢。
    貪婪,欲望,憎恨等等因素總會讓個別人“作惡”,然而人性中的真善美總還是體現人類的行善主流。
    學寶同志帖子值得思考。但博士規則中的本義應不同此。
    作者: 王連城    時間: 2009-4-28 11:11
    支持!!!!!!!!!!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9-4-28 12:59
    他迷信宗教。誰能夠把他怎么樣啊?
    http://www.www12347.com/5/viewspace-44142.html,這個帖子,就是為他寫的。
    阿彌陀佛!
    作者: 木易廣濤    時間: 2009-4-28 13:06
    呵呵,信佛好呀,就怕一邊燒香,一邊殺人哪
    作者: 老楊    時間: 2009-4-28 17:12
    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人也要遵循自然的規律,誰想改變大自然,誰就會受到處罰!!!
    作者: 王學寶    時間: 2009-4-28 21:46
    他迷信宗教。誰能夠把他怎么樣啊?
    http://www.www12347.com/5/viewspace-44142.html,這個帖子,就是為他寫的。
    阿彌陀佛!
    山中的漫游者 發表于 2009-4-28 12:59


        其實我并沒有迷信宗教,我也沒有到哪個寺院去燒香拜佛,更沒有去見任何一個和尚。《和諧拯救危機》中凈空法師對于宗教也有明確的解釋,而且他講到他把馬來西亞的12個宗教派別都能團結到一起。安徽的《湯池小鎮》是用我們中國的啟蒙讀物《弟子規》為行為示范也不是用佛教的方式辦起來的,因為他就怕人說是在搞宗教!凈空法師只是想盡一己之力做一個示范點給全世界的人看,他說那并不是和尚的職責,是被逼的。
        這兩年因為讀EMBA,聽過幾個教授講授國學,所以對儒釋道有了一點點了解。最近一年因為上了“實踐家”林偉賢的課,所以不停地在去復習《M&Y》和做《M&Y》課室的義工。實踐家目前是國內培訓機構的第二名,第一名是李嘉誠的長江商學院。
        最近看了幾個翟鴻燊的講課錄像,覺得更有收獲。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沒有去仔細學習認真體會是很容易妄語的!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9-4-28 22:39
    嘿嘿{:2_89:},沒有迷信就好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4-29 00:08
    本帖最后由 寧衡 于 2009-4-29 00:10 編輯

    樓主您好!
    終于找到個可以說話的了,我一個好友的妻子好像就在安徽那個培訓班,然后不工作,滿世界跑著去學佛教儒教,搞的丈夫像光棍,這樣怕不好吧?然后小孩不叫吃肉、吃蛋,喝奶,會發育不良的。
    作者: 王學寶    時間: 2009-4-29 22:34
    做妻子的那么做不知道是否合適。我這兩年因為過了40歲了心境不同了,正好接觸到國學的教育,所以只是希望把小時候該學的國學之類的東西盡快補上來。
    其實我覺得小孩子最好吃自然的食物,現在的現代化豬場的洋品種豬肉和洋品種雞肉最好不要給孩子吃,至于雞蛋,籠養蛋雞的雞蛋大多數小孩子是拒絕的,不信你可以去找幾個5歲之前的不吃雞蛋的孩子,把農村公母混合散養土雞的蛋煮熟了或者沖泡做湯或者打荷包蛋,看他喜不喜歡吃。我家現在就專門吃農村的土雞蛋,還顧及到一些親戚朋友。奶其實沒有那么重要,中國人喝奶不過是近不到15年的事,以前我們小的時候沒喝過牛奶也沒有現在的孩子嬌氣。我上大學時老師還斷言中國人不會喜歡喝牛奶,所以也沒有奶牛的課。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4-30 10:33
    本帖最后由 寧衡 于 2009-4-30 10:47 編輯

    樓主您好,
    我覺得儒學就是琢磨的東西太多了。就像沒有必要去考慮走路先邁那個腿吧?小孩子吃什么東西也要考慮這么多嗎?
    按佛教的說法就是著相了吧。如果說佛教,我還是喜歡禪宗,更自然一些。
    如果說國學,我更喜歡看北大清華的一些大師的東西,如果直接看原著會迷路,現在那些推廣佛教儒學的看過幾本書,吃過幾年飯,靜下心來想過事情沒有,自己懂不懂啊?中gong的讀物把我看笑了,你奢談宇宙,借用空間物理知識也要吃透了啊?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4-30 10:50
    學佛和學儒教的都是好人(自我標榜一下),可是現在看學這些的都叫親人覺得慘兮兮的,很痛心。
    宋濂說過,儒學是養浩然之氣的,結果一著儒服,懨懨欲死,是何道理啊?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9-4-30 18:48
    對啊,是何道理?{:2_81:}
    作者: 王學寶    時間: 2009-5-2 23:21
    哈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心中有什么,眼睛就會注意到什么,所以現在很多人都相信“一切皆由心想生”了。
        道可傳不可授也!道是需要去悟的,不是可以教授的!是否能夠開悟,那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大家都在忙忙碌碌,但是你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什么?有很多的道理,并非人人都能理解的。雖然都是說同一種語言,但是使用語言的人際溝通卻越來越難了,因為人與人的世界觀差別越來越大。
       
        小孩子吃東西如果不需要考慮那么多,干什么那么多的畜牧人拼命去研究乳仔豬飼料和原料?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9-5-2 23:46
    阿彌陀佛!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5-3 20:35
    道可傳不可授也!道是需要去悟的,不是可以教授的!是否能夠開悟,那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慧能這個家伙害人不淺。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5-3 20:40
    本帖最后由 寧衡 于 2009-5-3 20:42 編輯

    為什么佛教和道教的擴張不如基督教?
         前二者都比后者產生的早,但是現在看來似乎他們只有艷羨后者的份。看看他們的歷史,前二者產生的國家不缺人口、愚昧、戰亂,也沒有希臘民主、文明的邪火要撲滅,也沒有一個皇帝去迫害他們如對基督徒然,除非他們斷了國家的財源。相反象秦始皇、梁武帝、唐憲宗那樣得人不少,可看看他們慻愛的東西,如果他們地下有知的話,應該說句:“早知道就讓他們追隨地下,不讓他們如此受苦了。”
          我可以試著揭開這個秘局,請各位指正。
          有關一個心理學的問題:心理問題可以通過交流、運動不解自解,比如憂郁癥。我想說的是宗教問題看似一個哲學問題實際上他是一個管理學的問題。假設他們的理論水平都相似的話,結果那就要看操作了。
          那么,他們分別是如何操作的呢?
           佛教:打坐、苦自己、說話讓人不懂而自以為學問
           道教:打坐、躲著不見人、胡子拉查的自以為清高實際上有點邋遢、看繁體字老版書好像很有學問
            總之,實際上都還沒有脫離冥想的古宗教形態。
    看基督教:
    十一稅、教會學校、定期禮拜、異端裁判所、總教主、十字軍、孤兒院
    細說一下他們的作用:
    十一稅:使他們在賣免罪符和捐贈這些外快之外有了穩定而大量的收入,就算神領域的事情,沒錢也是不好辦事的,有了這么多的錢才不會成為無本之木
            而看看和尚、道士就寒酸的多了。化緣,說的不好聽的“是討口子”,讓人討厭,而且成果不大。說到底人民對給神點錢買點心安莫的意見,但是這樣上人門去,一不帶工作證讓人懷疑。二作為一個生活中的異物打亂了人家的節奏,三再不好的話剛好人家正在干或正想干神所不愿看到的事,多么尷尬而讓人有負罪感,所以人家才會趕你走嘛。再說給人解卦,收香火錢,喂!那是宗教迷信,你不知道嗎?如果你有一個正規的、權威的、讓人不會以為你自己落腰包的機構的話,就是錢再多點也無所謂,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基督教明搶人家的,現代的許多西方人還是自愿繳十一稅。
    教會學校:發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對神的事業也一樣。看看我們土生及抱養的宗教,多收一些“無斗志、無能力、無野心”的三無人員,他們可以干什么?最nb的是把血抽干寫書,這在感動一些人的同時也嚇倒了一些人,無知的人還以為他們是SM團體呢,就是這些個人也是不培訓就上崗,主要是不教顧客心理學。全看自己悟出liao 來。而基督教已給碗飯吃引誘良家子弟入學,或者直接從baby開始自己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不知道他們學校教些什么,但是看他們在人家告解時候,讓顧客很爽覺得花錢值得,可知他們沒有落下心理學。所謂“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功”,人家作了這么多,不讓人家成功的話就不公平了吧?
    定期禮拜:這個世界誘惑是很多的,雖然今天是你顧客明天不一定不光顧別人。所以定期的顧客回訪是必須的,那有一勞永逸的好事啊?基督教根據對人的行為學研究,發現了人的7天心理周期,推出了便民服務,就在個小區門口就可以享受上帝的優質服務,這誰不說好啊?而且還可以抵近觀察,便于有的放矢。反觀,佛道看看一句詩句“天下好山僧占盡”,生怕俗人打擾,殊不知自己的飯碗在俗人手里。
    異端裁判所:沒有比壟斷利潤更大的利潤了,所以在發展自己的時候削弱對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能;那么:徹底。看看佛道是文人打架,有氣無力。
    十字軍及傳教士:沒有發展雄心的組織不是好組織。要讓你的顧客和你有共同的事業,這樣才會把你們連接的更加緊密。如果就你在暗處努力了好多,顧客不一定會說你好的。如果你們的事業受到挫折,不見得不會加強你們的聯系。宗教的事,好說失敗的嗎?那叫悲壯,那叫史詩。
    教      宗:說了這么多,這么好、這么宏大的布局,這么科學的管理,不可能出自一個沒有領導的組織。而我們,想把億萬家財捐給佛祖,都不知道找誰。
    如果就這些還好,可惜我們的世界進入了現代。而基督教已經通過新教達成了和世俗世界的關于人的自由、對財富追求、科學的妥協,完成了現代化(這不在我們的四化范圍  內),獲得了新世紀的通行證。而他的兩位前輩還在yy之中,找不著北。
           按理說,這最后的一根稻草應該壓死這兩匹老馬才是,可沒有。他們的一個特點拯救了他們,就是弱。就是對比于基督教的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更加明顯的特點拯救了他們。這真是一種諷刺,因為為了說明問題我用企業管理打比方,但是宗教不是企業,但是作為宗教這么龐大的東西,已經不可能獨立于國家之外了。
           又及:聽說臺灣和梵蒂岡斷交,那么是不是中國和后者達成了某些妥協呢?佛祖和玉皇大帝又該緊張一下子了
    作者: wanghy    時間: 2009-5-3 22:23
    中國的宗教著重解決是死的問題,和來生的問題,對于現世的問題基本不與考慮,為什么呢?因為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的倡道者基本上都以解決了生的問題,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錢”不是問題.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5-4 07:54
    本帖最后由 寧衡 于 2009-5-4 09:17 編輯

    因為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的倡道者基本上都以解決了生的問題,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錢”不是問題
    ----------------------------------------------------------------
    1.我看過一本書《人生必知的20(12?)定律》中講,所有問題看似不是金錢問題,其實就是金錢問題
    2.也正是由于這點,中國近代落后了。美國學者把他們國家的成功歸于新教,是很有道理的,佛教我們信了一半就落后了一半,YD信了90%就落后90%

    [ts]寧衡 于 2009-5-4 08:19 補充以下內容[/ts]

    新教是第一個敢于亮出這個的宗教:努力掙錢也可以上天堂。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5-4 09:08
    因為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的倡道者基本上都以解決了生的問題,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錢”不是問題
    ----------------------------------------------------------------
    1.我看過一本書《人生必知的20(12?)定律》中講 ...
    寧衡 發表于 2009-5-4 07:54

    看來上天堂不是很難,因為用錢可以辦到^_^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5-4 11:02
    因為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的倡道者基本上都以解決了生的問題,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錢”不是問題
    ----------------------------------------------------------------
    1.我看過一本書《人生必知的20(12?)定律》中講 ...
    寧衡 發表于 2009-5-4 07:54
    看來上天堂不是很難,因為用錢可以辦到^_^
    --------------------------------------------------------------不可小看新教的這個偉大創新,他消除了財富的原罪,使富人面對窮人在道德上面不在低那么一點點
    也可以這樣理解:富人比窮人更容易上天堂,而不是相反。
    而對于佛教和道教來講,追求財富就犯了貪念和違法自然。自然不能成為佛和至人。
    對于我來講,要信還是信新教好點。雖然現在沒有信仰。
    另外我只是對佛學感興趣,對于佛教沒有興趣。猶如儒教和儒學一樣。
    而明顯樓主是信儒教和佛教的。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5-4 13:29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稱少林禪香比黃金貴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02:40  東方今報
      □記者 梁新慧

      今報鄭州訊“這香,比黃金貴。”5月2日,禪宗祖庭少林寺隆重舉行“少林香堂”揭匾儀式,面對一盒盒韻味悠長的禪香,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直言:少林寺的禪香,將引領開創香文化的新潮流。

      “少林禪香”有1500年歷史

      說起“少林禪香”的歷史,釋永信說,唐咸亨三年,武后隨唐高宗駕幸少林,方丈大師特將親自和合的“旃檀微煙貢香”為禮相贈,并附以配方和制作工藝。歸京后,武后便日日焚香,禮佛參禪。武則天登基后,按宮廷禮制修建了專用香火院“普救寺”,又將此香定為御用供香之一。

      步入“少林香堂”,一張古色古香的桌子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禪香。拿起其中的一盒香,釋永信放在鼻子前,聞了又聞,顯得有些陶醉,隨后,他對身旁的嘉賓小聲說道:“這香,比黃金貴。”“‘少林禪香’在少林寺1500余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凝聚了少林禪武文化的精髓,融匯了中國傳統香藥的特性,形成了獨具少林特色的文化體系。”釋永信說,少林寺恢復“少林香堂”,就是為了傳承并弘揚中國香文化及少林禪香文化,推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少林寺成立“無形資產管理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紹此次活動的資料上,首次出現了“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稱謂。

      這個公司的前身其實就是少林實業有限公司,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大梁說,把實業公司改為無形資產管理公司,其實沒有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實業公司”易造成誤解,覺得少林寺什么都干,是在做生意;而改成“無形資產管理公司”,則可盡量減少誤解,因為少林文化本身就是無形的。“現在把實業公司注銷了,專門成立一個無形資產管理公司,主要對少林寺的商標、品牌等無形資產進行有效的保護。”釋永信說。

      目前,少林寺已拿到45個類別、近200項商標的注冊證書。
    作者: 王學寶    時間: 2009-5-4 22:00
    本帖最后由 王學寶 于 2009-5-4 22:18 編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爭辯沒有任何意義,道不同不足與謀!我既不磕頭也不燒香,更沒有入哪個教派。儒釋道的文化博大精深,不是感興趣就可以了解的。凈空法師80多歲了,幾個教授的頭銜,依然很謙虛!

    3月28日聽了郎咸平在青島的講課,目前全世界的經濟危機正是美國的信奉金錢至上毫無道德廉恥之心的華爾街的金融精英們一手造成的,就是被奧巴馬總統也忍不住開罵的那些仍然拿獎金的無恥之徒。受害最深的也是美國人!
    目前全球已經辦了250所左右的“孔子學院”,為什么全球掀起了“儒學”熱?我不相信富有的美國人比貧窮的朝鮮人過得更幸福!去看看美國滿大街的肥胖患者及其種種暴力行徑吧?美國更是為了自身利益發動戰爭(包括沒有硝煙的經濟戰爭)引起世界爭端的罪魁禍首!我也不相信現代有錢人比100年以前的窮人過得更幸福!去看看日日增多的醫院是不是人滿為患吧?中國經濟發展30年社會問題如何大家心里更清楚。

    大概許多畜牧人論壇的注冊會員都會收到以下的“博雅快遞”,比爾蓋茨應該是典型的會賺錢的美國人了!
    親愛的朋友:
         五一放假哪里去Happy?你也許裝好Money設計好路線準備出發啦!誰還有空來收看我為您準備的“博雅專遞”呢?不過今天能收看和三天后收看結果就大不一樣喔!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花錢全過程




    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比爾&#8226;蓋茨以其名下的凈資產466億美元,仍排名世界富翁的首位。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世界首富沒有自己的私人司機,公務旅行不坐飛機頭等艙卻坐經濟艙,衣著也不講究什么名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還對打折商品感興趣,不愿為泊車多花幾美元……為這點“小錢”,如此斤斤計較,他是不是“現代的阿巴公(吝嗇鬼)”?
      可另一面的事實顯示,比爾&#8226;蓋茨并不是那種慳吝的守財奴——比如,微軟員工的收入都相當高;比如,為公益和慈善事業一次次捐出大筆善款,他還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財產捐出去……看來,這位世界首富跟那種“一擲萬金、擺譜顯闊”的富翁迥然有異。他是不是富者中的“另類”?他對金錢持有怎樣的理念和規則?讀了這篇文章,我們應當會有所了解,或從中悟出些什么……
       衣裳不求名牌愛買打折商品
      在美琳達剛踏入微軟的時候,她就被告知,比爾是個非常特別的人。
      確實比爾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單從他對待金錢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對他而言,創業是他人生的旅途,財富是他價值量化的標尺,他曾經說過:“我不是在為錢而工作,錢讓我感到很累。”
      “我只是這筆財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來使用它。”這就是比爾對金錢最真實的看法。錢既不會改變他的生活,也不會使他從工作上分心。他經常告訴那些向他求經的朋友:“當你有了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只不過是一種符號而已。”
      比爾非常討厭那些喜歡用錢擺闊氣的人。他在雜志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果你已經習慣了過分享受,你將不能再像普通人那樣生活,而我希望過普通人的生活。”
      比爾總是告訴妻子,自己努力工作并不只是為了錢。對待這筆巨大的財富,他從沒有想過要如何享用它們,相反在使用這些錢時卻很慎重。他不喜歡因錢改變自己的本色,過著前呼后擁的生活,他更喜歡自由自在地獨立與人交往。甚至見到熟人時,還像從前一樣熱情地與他們打招呼:“哦,你好,讓我們去吃個熱狗如何?”
      在生活中,比爾也從不用錢來擺闊。一次,他與一位朋友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那次他們遲到了幾分鐘,所以沒有停車位可以容納他們的汽車。于是他的朋友建議將車停放在飯店的貴客車位。比爾不同意,他的朋友說:“錢可以由我來付。”比爾還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簡單,貴客車位需要多付12美元,比爾認為那是超值收費。比爾在生活中遵循他的那句話:“花錢如炒菜一樣,要恰到好處。鹽少了,菜就會淡而無味,鹽多了,苦咸難咽。”
      所以即使是花幾美元錢,比爾也要讓它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平日里,如果沒有什么特別重要的會議,比爾會選擇便褲、開領衫,以及他喜歡的運動鞋,但是這其中沒有一件是名牌。他生活的信條就是:“一個人只要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比爾認為,自己的成功只與個人努力有關,而與金錢多少沒多大關系。確實,比爾幾乎所有創業的錢都是他自己在上學之余打工掙來的,而從來沒有向父母伸過手。幾乎所有人都欽佩他這點。
      現在,微軟公司的員工所得的各項收入,即使在美國也是最高的。比爾也從不吝嗇對員工發放一些獎金。早在創業之初,公司總經理的年薪就達到了22萬美元,而那時,比爾每年只領取13萬美元。他認為,自己對公司做出的貢獻并不是最大的。
      他甚至沒有自己的私人司機,也從沒有包機旅行過。對他來說,錢失去了它對一般人那樣的誘惑力,他始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他也承認,自己的這種看法和行事方式,在許多人看來也許并不是一個榜樣。
      美琳達曾經抱怨比爾說:“我們的家庭顯得如此特別,總會招來別人的非議,他們會說你是個喜歡出風頭的人。”比爾笑著告訴美琳達:“這是不可避免的,當初我在求學的時候,也有人說我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可我并不這樣認為。我很珍惜每一分錢,我從來都是這樣的。”
      的確,即使現在,他也很少談家庭用錢的話題,但他已經向美琳達保證過,在有生之年把95%的財產捐出去。
      眾所周知,比爾與妻子都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滿足孩子們的一些要求上,他們絕對是一對吝嗇鬼。他認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確,在鈔票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養尊處優終將會讓他們一事無成。所以比爾夫妻二人寧愿將這些錢捐給最需要它們的人,也不隨意交給孩子揮霍。比爾甚至公開表示過:“我不會將自己的所有財產留給自己的繼承人,因為這樣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
    該花的錢一點也不吝嗇
      在私人的金錢花費上,比爾非常節制,但是在事業上,有時他會不惜重金讓自己的產品打入市場。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時候,比爾會不惜一切代價取得市場,那時,他并不在乎錢的問題。

    微軟掌門人坐經濟艙

    微軟的員工都非常懂得節儉。因此一些人稱這是微軟的“饑餓哲學”。比爾告訴他的員工:“我們賺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是我們的血汗錢,所以不應該亂花,應花在刀刃上。”
      比爾一年四季都很忙,有時一個星期要到四、五個國家召開十幾次會議。每次坐飛機,他通常都坐經濟艙,沒有特殊情況,他是絕不會坐頭等艙的。
      比爾幾乎很少回家吃午餐,通常他會在公司以漢堡包當午餐,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  在與員工平時相處中,比爾從不像是個有錢人,他常對人說,與其說他有錢,還不如說他是“軟件產業的卓越開拓者與領導者”更讓他感到興奮。他不喜歡什么事都與錢掛在一起,把金錢看成萬能。一次,他在出席會議的時候,主持人給他租了一輛高級轎車,他硬是拒絕了,然后租了一輛很普通的汽車前往會常在微軟,比爾已經成為員工,尤其是一些新員工的榜樣,他的作風感染了許多人。所以微軟員工的樸素也是很出名的。這并不是說比爾吝嗇,或是小氣,他是在鍛煉自己的意志力,也是在培養員工的艱苦創業精神,無疑這是一種非常可貴的精神。

      能為客戶做點什么是我們的榮幸!


    致禮!
    作者: 桐城派    時間: 2009-5-5 10:04
    看了各位的帖子,感觸頗深;
    沒想到在這里可以有這么深奧的見解,我喜歡,我參與;
    無論儒佛道,還是耶穌、耶和華,都是宗教;
    宗教是少數人為了說服別人和說服自己而創造的,宗教是虛幻的;
    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人到這個世界上到底來干什么?也是虛幻的,沒有答案,沒有答案故困惑;
    只有虛幻可以詮釋虛幻,這就是宗教的起源!
    所謂宗教之間的區別,只是門派的區別,或者是創始人的思維限制,以及演繹者的悟性;
    所以,宗教本身沒有問題,問題皆出于信徒!
    因為,宗教本來就是個夢,夢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但不同解夢人卻可以演繹一個又一個充滿現實意義的故事,在故事之中,我們都不幸成為了主角和配角。
    作者: 寧衡    時間: 2009-5-5 12:29
    因為,宗教本來就是個夢,夢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但不同解夢人卻可以演繹一個又一個充滿現實意義的故事,在故事之中,我們都不幸成為了主角和配角
    ----------------------------------------------------------------贊一個。不愧是桐城派的。
    宗教的問題不在于崇尚虛無,其實人的身體本來就是實在和虛無的綜合體。不承認這一點的是機械唯物主義。可是宗教的觀點在于思想可以直接創造實體,可是一般的做法是思想借助實體創造實體。
    宗教認為你的思想里面可以生出雞蛋,我一般覺得思想可以教你馴化雞,然后才可以得到雞蛋,沒有雞我也生不出來。不像有些人說要有蛋于是就有了蛋。
    作者: jefflelele    時間: 2010-9-4 22:52
    百花齊放吧!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曲阜市| 拉萨市| 克东县| 板桥市| 万源市| 广饶县| 尤溪县| 惠来县| 旬邑县| 金阳县| 台江县| 黎川县| 商城县| 黑山县| 平原县| 鄂托克前旗| 上饶市| 习水县| 清新县| 高淳县| 津市市| 黄平县| 雷州市| 阜平县| 庆云县| 乐安县| 伊宁县| 沙雅县| 敦煌市| 商丘市| 扎赉特旗| 西城区| 襄城县| 调兵山市| 汨罗市| 麻阳| 九江县| 库伦旗| 通榆县|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