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苯甲酸風波再拖乳業入漩渦  [打印本頁]

    作者: qqlhu    時間: 2009-4-21 15:20
    標題: 苯甲酸風波再拖乳業入漩渦 
    最近,英國出版的《食品管理》期刊上,刊登廣州市食品工業衛生檢測所一項評估奶制品中苯甲酸含量的研究報告指出,包括嬰兒配方乳粉在內,中國的乳制品大多檢出了苯甲酸。
      該報告內容經國內一些媒體以“中國奶制品大多被檢出苯甲酸,或影響嬰幼兒健康”為題報道后,立即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致使尚未從三聚氰胺事件中完全恢復的中國乳業,再次受到質疑。
      一篇論文引出新熱點
      這篇題為《中國乳制品的苯甲酸含量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稱,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間,研究人員從廣州商店和超市購買了142份乳制品,其中142份乳制品樣本中,有109份檢出苯甲酸,含量從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
      相關消息一出,一些網站在顯著位置刊登了這一內容。隨后,多家媒體爭相轉載。奶粉安全中的風吹草動,再度引發人們對乳品的擔心和恐慌。
      一些消費者表示,仔細地研究各種牛奶的配料表,絕大多數的成分中,只簡單地寫著“添加劑”,并沒有發現苯甲酸的身影。這個新冒出的乳品添加物,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商場對此也是充滿顧慮。華聯超市有關負責人稱,近期顧客對牛奶的信任度再次降低,乳制品銷量下跌明顯。
      鑒于此,2月19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對外發布了一項關于“乳制品中含有苯甲酸問題”的說明。說明稱:其實,除去標題,所報道的論文內容中并沒有諸如“或影響嬰幼兒健康”的詞句。相反,在列舉了一串數字后,論文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中國乳制品的苯甲酸不會對公眾健康產生影響。即使是食用苯甲酸含量最高的那種嬰幼兒配方奶粉(88毫克/千克),也不會超過世衛組織推薦的每日允許攝入量(5毫克/千克體重)”。這表明,論文承認中國乳制品苯甲酸含量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論文還說明,檢測的所有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都不高,“說明不是廠家人為添加”。
      記者試圖采訪《評估報告》的撰寫者戚平等相關研究人員,也許是外界輿論壓力的緣故,記者致電廣州市食品工業衛生檢測所,多方聯系未果。
      對于這一事件,戚平隨后通過相關媒體對外發表聲明,稱部分媒體對其論文有所誤解。其在聲明中表示,“苯甲酸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乳制品中一般都含有苯甲酸,只是含量高低的區別”。
      至于一些網站報道中以他的口吻稱苯甲酸“對嬰幼兒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響值得關注”及長期攝入可能引發不良反應,戚平認為他的論文中并無這樣表述,他在論文中只是強調應對嬰幼兒的苯甲酸攝入量進行評估,而且論文的結論顯然被忽略,即目前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只要正常食用,其攝入量遠低于權威組織規定的安全值,因此是安全的。
      戚平在聲明的最后稱,這篇論文在2008年4月已經投稿,純粹是一篇學術論文,其發表的時間不是其所能左右的。但由于目前中國乳制品深受各種事件困擾,文章剛好在這個敏感時期被發表,引起各方誤解,給公眾帶來了不必要的擔憂,對此他深表歉意。
      專家稱檢出微量屬正常
      查詢國家強制性標準《食品添加劑食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記者發現,苯甲酸作為一種食品防腐劑,允許用于冰棍、果醬、蜜餞、糖果、醋、醬油、調味料、飲料等20多種食品生產中,添加的最大使用量從0.5克/千克到2.0克/千克不等。
      那么,乳品中是否可以添加苯甲酸呢?
      “根據國家標準,苯甲酸作為防腐保鮮劑可以在果脯、蜜餞、腌制蔬菜、果汁飲料等食品中應用,不允許在乳制品中添加。”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強調,但是,乳(人乳、牛乳)本身含有微量苯甲酸。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牛乳中天然存在著微量苯甲酸,其含量可達到6毫克/千克,酸奶為40毫克/千克(因為乳酸菌發酵產生微量苯甲酸),干酪為40毫克/千克,水果為14毫克/千克。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認為,乳粉是將鮮牛乳干燥濃縮而制成的,自然含量要更高些,以8.5∶1比例估算,乳粉中苯甲酸的含量要超過50毫克/千克。嬰兒配方乳粉,含量會更高一些,原因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原料有近40%是進口乳清粉,乳清粉是生產干酪的副產品———乳清制成的,苯甲酸含量會高一些。由于各地奶牛品種的差異,飼草、飼料、飲水以及環境條件的變化,含量可能也會有高低不同。因此,在乳制品中檢出微量的苯甲酸屬正常現象。
      北京工業大學有關專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苯甲酸具有防腐保鮮作用,允許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以延長食品的貨架期,但前提是不能超標。根據食品添加劑相關國家標準,苯甲酸必須有允許使用的范圍及使用量。比如,碳酸飲料中,最大使用量為0.2 克/千克;冰棍中,最大使用量為1克/千克等。天然的乳制品中產生微量苯甲酸是正常的,但超出標準,就會對人體有害。
      “乳制品的標準中沒有對微量成分作出規定。苯甲酸屬于微量成分,產品標準沒有定出其含量指標。”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進一步解釋說,牛乳是一種成分復雜的食物,特別是一些微量成分,隨季節、飼料、飲水及原料乳中微生物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化。根據消費者對乳制品中苯甲酸的關注,以及對乳制品安全風險評價的需要,專家自2006年開始,已對我國各種乳制品苯甲酸含量進行研究。正在修訂中的乳制品標準,根據專家的建議,已將苯甲酸含量列為產品質量指標之一,規定了允許檢出的最高限量值。《評估報告》所列舉的苯甲酸含量最高的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也在限量值之內。今后,企業和質量監督部門也會對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進行控制和監督。
      質量詞典
      苯甲酸,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在多數乳制品中不允許添加。一般情況下,苯甲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攝入高劑量的苯甲酸也可能帶來哮喘、蕁麻疹、代謝性酸中毒等不良反應。
      苯甲酸為無色、無味片狀晶體。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強。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都能形成鹽、酯、酰鹵、酰胺、酸酐等,都不易被氧化。
      最初苯甲酸是由安息香膠干餾或堿水水解制得,也可由馬尿酸水解制得。工業上苯甲酸是在鈷、錳等催化劑存在下用空氣氧化甲苯制得;或由鄰苯二甲酸酐水解脫羧制得。苯甲酸及其鈉鹽可用作乳膠、牙膏、果醬或其他食品的抑菌劑,也可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劑。

    作者: 開心2009    時間: 2009-5-14 22:13
    中國人太多了,拿人命不當事了,不像話
    作者: qqlhu    時間: 2009-5-27 15:14
    是啊,真應該在方面加強啊
    作者: lxd9580    時間: 2009-6-9 11:41
    只要不死人,他們什么都敢加
    作者: qqlhu    時間: 2009-6-9 14:30
    是啊,確實是這樣啊
    作者: 安徽人    時間: 2010-12-6 10:38
    只要是食品級的,添加量符合范圍,還能承受。
    關鍵是那些做企業的,有時真不顧蕓蕓眾生呀。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张家口市| 西峡县| 肥城市| 项城市| 湘潭县| 沙河市| 沐川县| 丰镇市| 咸阳市| 云林县| 六安市| 屏东县| 甘肃省| 静乐县| 静海县| 淮南市| 苍溪县| 高要市| 漳浦县| 富川| 新河县| 天全县| 扶风县| 黔西| 七台河市| 纳雍县| 博乐市| 疏勒县| 肃宁县| 奉节县| 柞水县| 潞城市| 昌乐县| 伊春市| 平度市| 寻乌县| 隆化县| 调兵山市| 通渭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