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羅非魚營養需求研究進展 [打印本頁]

    作者: adam4521    時間: 2009-4-17 23:05
    標題: 羅非魚營養需求研究進展
        羅非魚是原產非洲的熱帶性魚類,隸屬于鱸形目、麗魚科,約有100種。羅非魚具有生長快、食性雜、病害少、適應性強等特點,目前已成為世界上養殖最為廣泛的魚類之一。在我國南方地區,由于氣候好,羅非魚養殖,尤其是奧尼魚的養殖發展迅速,成為南方地區重要的養殖品種之一。本文綜述了羅非魚營養需求方面的研究進展,為我國羅非魚養殖和飼料配置提供一些依據。
    1
    蛋白質和氨基酸
    1.1
    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魚體生命和活動所必需的營養成分,是構成魚體的主要物質,也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在魚類飼料成本中蛋白質占主要部分。魚類對蛋白質的需求一般來說是陸生動物的2~4倍。羅非魚對蛋白質的需要量依飼料種類而變化很大,同樣也要考慮到魚體的大小。大多數研究結果表明,羅非魚日糧中的蛋白質含量從魚種到魚苗階段應在28~40%之間。表1列出了不同規格的羅非魚蛋白質需要量。
    1.2
    氨基酸
    羅非魚對蛋白質的需求實質上是對氨基酸的需求,尤其是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Kanazawa1987)用同位素C4示蹤表明,羅非魚同其他魚類一樣,同樣需要十種必需氨基酸。楊青松等(1985)對1.65g重羅非魚苗及22-25g重魚種進行試驗表明,當飼料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相對比例)與魚肉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相對比例)基本一致時,可獲得最佳增重率及飼料效率。因此,可將羅非魚魚肉的氨基酸含量作為羅非魚對飼料氨基酸的參考需要量。表2列舉了尼羅羅非魚的必需氨基酸需求,供參考。
    1.3
    蛋白源
    目前魚飼料中主要的蛋白源是魚粉。然而,世界性魚粉產量不足,同時家畜家禽對魚粉需求和競爭的增加又提高了魚粉的價格。很顯然,從長遠觀點來考慮,不可能用魚粉作為動物的主要蛋白源。因而,魚類營養學家試圖尋找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魚粉的廉價穩定的蛋白源。羅非魚飼料中魚粉替代物包括:水產副產品(魚蛋白濃縮水解物、蝦粉SM、磷蝦粉、魷魚粉),陸生動物副產品(家禽副產品粉PBM、血粉BM、水解羽毛粉HFM和肉骨粉MBM),油籽植物(豆粕、棉籽粕/餅、菜籽粕/餅等),浮萍,谷類植物副產品(玉米蛋白粉、酒糟等),單細胞蛋白(單細胞藻、真菌、細菌和酵母) (溫周瑞,2003)。Jackson(1999)分別用花生餅、向日葵粕、菜籽粕和椰子粕作蛋白源配成蛋白含量為30%的飼料喂養莫桑比克羅非魚7-9周,結果顯示,這幾種原料分別可以取代魚粉蛋白25%75%75%50%,對魚的正常生長沒有影響。Mbagwu(1999)發現,用含有部分浮萍作蛋白源的蛋白質含量33%的飼料喂養羅非魚魚種,其生長與飼料利用率比喂40%CP標準飼料好。表3列出了可替代羅非魚飼料中魚粉和豆餅粉的蛋白源。
    2
    脂肪
    脂肪對于魚類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是能量和生長發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此外,它還能夠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維持細胞結構、膜彈性及滲透性、作為類固醇激素和前列腺素的前體物、改善飼料風味或影響飼料質地和魚體脂肪酸組成等。
    龐思成(1994)研究了飼料中脂肪含量對尼羅羅非魚(128-160g)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添加3-5%的豆油,使飼料的總脂肪達到8.8-10.7%時,尼羅羅非魚生長最佳、飼料系數最低、蛋白質效率最高。因此他推薦尼羅羅非魚的飼料中脂肪的最適含量為10%左右。Chou等(1996)在進行雜交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 ×Oreochromis aureus )生長所需的最佳脂肪含量的研究中指出,飼料中脂肪含量達12%時羅非魚生長效果最好,同時指出飼料中脂肪的最低需要量為5%。常青等(2002)認為,羅非魚飼料中的脂肪添加量與魚體重有關,一般在512%之間。此外,飼料中添加脂肪可以起到節約蛋白質的作用。有研究顯示,飼料中脂肪由5.7%增加至9.4%,飼料蛋白質含量則可由33.2%降至25.7%(Li et al.,1991)
    淡水魚類的必需脂肪酸為亞油酸和亞麻酸。雍文岳(1994)認為羅非魚的必需脂肪酸為亞油酸(n-6系列脂肪酸),而且在飼料中添加植物油會比動物油的生長效果好,因為,亞油酸主要存在于谷物脂肪中。然而Stickney McGeachin1983)的研究中指出藍色羅非魚喂食10%富含182 n-6的黃豆油或富含20:5 n-322:6 n-3的鯡魚油皆生長良好。最近ChouShiau(1999)首度證實了n-3n-6系列的不飽和脂肪酸(UFA)皆為羅非魚之必需脂肪酸。隨后,Chou(2001)等人在喂以雜交羅非魚不同含量鱈魚肝油的實驗中,再度證明了羅非魚除n-6脂肪酸外,亦需n-3不飽和脂肪酸,才可以滿足其需求。
    能量蛋白比是飼料配置中的關鍵。所謂的能量蛋白比是指單位重量飼料中所含的總能與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比值。該比值的適宜程度直接關系到蛋白質和能量的利用率,適宜的能量蛋白比有利于能量和蛋白質的利用,從而提高飼料效率。一般魚類飼料的能量蛋白比在8.5-12.5cal/g蛋白質之間,羅非魚飼料的適宜能量蛋白比為9.71cal/g蛋白質(遲淑艷,2004)。
    3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飼料中來源最為廣泛且最經濟的能源,如能合理充分利用,則能大大降低飼料成本,有資料顯示,飼料中添加淀粉或糊精等復雜的碳水化合物可起到節約蛋白質的作用。但是,飼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宜過高,過高會導致魚類肝臟的破壞,形成脂肪肝。一般認為,羅非魚飼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適宜含量為30-35%
    羅非魚對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很低,尤其是對纖維素,因為羅非魚消化系統結構簡單,缺乏纖維素分解酶。但纖維素作為填充物在營養上卻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認為,羅非魚飼料中粗纖維含量應控制在8%以內。周歧存(2004)認為羅非魚對單糖如葡萄糖的利用率很低,因為魚體對葡萄糖等低分子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血漿胰島素及糖代謝酶的代謝不同步。但也有研究顯示,飼料中添加鉻,尤其是Cr2O3能顯著促進羅非魚對葡萄糖的利用率。一般認為飼料中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的碳水化合物能被羅非魚很好的利用。
    4
    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魚類健康、促進生長發育和調節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類營養元素。羅非魚不能在體內合成維生素,必須從飼料中獲取。飼料中如長期缺乏維生素,將導致羅非魚代謝障礙,嚴重時將出現維生素缺乏癥。因此飼料中必須添加維生素。羅非魚所需的維生素包括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
    4.1
    水溶性維生素
    羅非魚所需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thiamin)、維生素B2riboflavin)、維生素B6(pyridoxine)、維生素B12、、葉酸(folic acid)、尼克酸(niacin、生物素(biotin)、膽堿(choline)、泛酸(pantothenic acid)、維生素C(ascorbic acid)、肌醇(inositol)等十一種。養殖于海水中(鹽度為32ppt)的紅色雜交羅非魚稚魚缺乏維生素B1時,其生長率、飼料效率及血比容皆下降,添加2.5mg/kg的維生素B1并不足以滿足其生長需求及防止缺乏癥產生(Lim and LesMaster,1991)。Lim(1990)推薦羅非魚飼料中維生素B1的添加量為10mg/kg。羅非魚缺乏維生素B2典型癥狀為厭食、生長遲緩、高死亡率、鰭部潰爛、缺乏正常體色、短身及白內障等。養殖于淡水中的藍色羅非魚稚魚及養殖于鹽度為32 ppt海水中的紅色雜交羅非魚對維生素B2的需求量分別為6mg/kg(Soliman and Wilson,1992a)5mg/kg(Lim et al.,1993)。維生素B6在動物體內以輔酶的形態,參與氨基酸及蛋白質的代謝。魚類缺乏維生素B6一般產生腹部神經癥、厭食、痙攣、尾鰭腐爛、口部病變、生長遲緩、高死亡率等癥狀。有資料報道,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降低會影響其對維生素B6的需求。羅非魚的最適蛋白質需求量為35%Shiau and Peng,1993)。ShiauHsieh(1997)指出淡水養殖環境中,當分別給予雜交羅非魚2836%蛋白質,維生素B6的需求量分別為1.7-9.5mgB6/kg15.0-16.5 mgB6/kg。羅非魚胃腸道細菌可產生足夠所需的維生素B12,因此無需在飼料中額外添加。雜交羅非魚及尼羅羅非魚對葉酸的最適需求量分別為0.82mg/kg(Shiau and Huang,2001)0.5-1mg/kg(Lim and Klesius,2001)
    羅非魚缺乏尼克酸會產生出血、口鼻部畸形、鰓浮腫及皮膚、鰭與口部潰爛等癥狀。雜交羅非魚稚魚對尼克酸的需求量隨飼料中碳水化合物來源不同而改變,當飼料中碳水化合物為葡萄糖時魚體對尼克酸的需求量為26mg/kg,為糊精時則為121mg/kgShiau and Suen,1992)。雜交羅非魚對生物素的最適需求量為0.06mg/kg(Shiau and Chin,1999)。飼料中給予高劑量的蛋氨酸可滿足羅非魚對膽堿的需求量(Roem et al.,1990a,b)。Kasper等人(2002)指出甜菜堿可完全取代尼羅羅非魚對膽堿的需求。ShiauSu(2005)證實肌醇為羅非魚必需的營養素,其需求量為400mg/kg
    藍色羅非魚缺乏泛酸會產生生長遲緩、溶血、呆滯、高死亡率、貧血及鰓外圍薄層上皮細胞嚴重增生等癥狀,飼料中添加10mg/kg泛酸鈣可預防缺乏癥的發生(Soliman and Wilson,1992b)。Roem等人(1990)發現養殖于循環系統中的羅非魚,養殖水中的細菌所提供的泛酸就可滿足其需求。羅非魚缺乏維生素C會產生典型的維生素C缺乏癥,包括骨骼彎曲、腹水、皮膚出血、鰓蓋不全、成長減緩、傷口愈合下降等。尼羅羅非魚飼料中維生素C(來源為L-抗壞血酸 C1)的建議添加量為420mg/kg(Soliman et al.,1994)
    4.2
    脂溶性維生素
    目前羅非魚已知需求量的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Salen等人(1995)分別給予尼羅羅非魚含0500010,00040,000IU/kg維生素A的飼料,結果指出5,000IU/kg維生素A可滿足羅非魚生長所需。雜交羅非魚維生素D3最適需求量為374.8IU/kg (Shiau and Hwang,1993)。但OConnellGatlin(1994)指出維生素D3并非藍色羅非魚的必需營養素。藍色羅非魚缺乏維生素E會出現食欲不振、降低魚體增重率與飼料效率、皮膚出血、紅血球生成減少、肌肉萎縮、肝臟與脾臟呈鮮紅色及皮膚顏色異常等癥狀。長期以來,飼料中脂質含量多少對其維生素E需求的影響是人們一直探討的課題。近來,羅非魚脂質的最適需求量已經建立(Chou and Shiau,1996),并且也確定羅非魚同時需要n-3n-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Chou and Shiau,1999Chou et al.,2001)。由此,ShiauShiau(2001)重新評估羅非魚的維生素E需求量,結果顯示當飼料脂質含量為512%時,羅非魚的維生素E需求量分別為42-44mg/kg60-66mg/kg。此外,投喂高劑量維生素C的飼料可以節約羅非魚對維生素E的需求量(Shiau and Hsu,2002)。羅非魚對維生素K的需求量至今尚未確立。
    另外,羅非魚對維生素需求受個體大小、年齡、生長率、環境因子差異、以及營養物質間關系的影響,因此在確定飼料配方中維生素需要量時,除參考資料報道外,還應該根據經驗進行判斷。
    5
    礦物質
    礦物質在魚類體內各種成分中占的比例較小,但它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礦物質不僅是構成魚體骨骼組織的重要成分,而且是酶系統的重要催化劑。可以促進魚類生長,提高對營養物質的利用率。魚類所需的礦物元素有鈣、磷、鎂、鉀、鈉、硫、鐵、銅、碘、錳、鋅、鈷等。
    值得注意的是飼料中的鈣磷比值。羅非魚可以通過鰓,從水中吸收鈣和其它可能的礦物元素,磷一般通過飼料中添加。磷是磷蛋白核酸和磷脂的成分,在能量代謝中起重要作用。飼料中添加磷會降低肌肉和內臟中脂的含量,而肌肉蛋白含量則有所增加。羅非魚的CaP沒有很好的規定,值得進一步研究。NRC1993)推薦在飼料中可利用磷的含量為0.5%左右。曹經曄等(1987)通過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磷含量對羅非魚生長影響的試驗,測得尼羅羅非魚對飼料中磷的最適需要量為0.93%,適宜范圍是0.54-1.14%Cristina(1996)在研究尼羅羅非魚對礦物質的需求中指出,在所研究的礦物元素中(Ca,P,Na,K,Mg,Fe,Zn,Mn,I),磷元素顯著影響尼羅羅非魚的體增重﹑飼料轉化率和蛋白質效率。表4列出了羅非魚對部分礦物質的需要量。
    6
    小結
    飼料是魚類獲得高產﹑穩產的重要保障,配置飼料時應盡可能滿足魚類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不同的研究者,由于試驗條件的差異性所得的研究結果有差異。因此,在進行飼料配方設計時,在參考資料上的數據之外,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定。同時,營養研究工作者應繼續尋找魚粉替代物,研制熱穩定性高的酶提高膨化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從而促進我國羅非魚養殖業進一步發展。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陆丰市| 读书| 突泉县| 锦州市| 阜康市| 竹山县| 白银市| 瓦房店市| 偏关县| 吉林省| 宁海县| 章丘市| 滦平县| 白水县| 涡阳县| 剑川县| 宜阳县| 麟游县| 长宁区| 宁阳县| 昭通市| 祥云县| 宁都县| 涟水县| 通辽市| 普陀区| 根河市| 策勒县| 通山县| 饶河县| 浏阳市| 青河县| 横峰县| 东乡族自治县| 虎林市| 遂昌县| 青浦区| 四子王旗| 仪征市|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