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讀《揭秘80后的農業類專業大學生在社會的無奈》有感 [打印本頁]

    作者: 超級深黑    時間: 2009-4-9 00:19
    標題: 讀《揭秘80后的農業類專業大學生在社會的無奈》有感
    [i=s] 本帖最后由 超級深黑 于 2009-4-9 00:21 編輯 [/i]

    [font=宋體][size=4][color=#000000]    我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但是細細地看完它之后,我對作者認真踏實的調查風格、關注社會現實的高尚境界深表敬意。[/color][/size][/font]
    [color=#000000][size=4][font=宋體]    我曾經是一名記者,曾經有機會比較深入地接觸一定范圍內的社會現實,但正如我在某篇雜文中所寫的那樣——“記者生涯原是夢,黎民生處本無聞”,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某些社會現實問題,或者說是社會自己忽視了自身的某些現實問題。比如——[/font][font=Times New Roman]80[/font][font=宋體]后農業類大學生的就業。[/font][/size][/color]
    [font=宋體][size=4][color=#000000]    而當我想要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調研、發表一些觀點的時候,我又發現那么做是多么的酸楚和困難!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調查問題,也絕不是一個社科類研究生有能力駕馭的論文課題。[/color][/size][/font]
    [font=宋體][size=4][color=#000000]    從政治的視角看,中國的歷史幾乎是一部農民起義的歷史,這充分地說明了農業之于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地位。中國的歷朝歷代,無有不是主要依靠發達的農業在存在,也無有不是依靠將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墊在社會的最底層作為國家政權的基礎。農民從來是個奉獻的階級,生存是他們唯一現實的追求,他們對人生的道路不但幾乎無可選擇,而且幾乎無話可說。如果可以選擇、如果可以說,那幾乎就是“起義”![/color][/size][/font]
    [color=#000000][size=4][font=宋體]    在當今人口達到十數億的中國,農業、農民和農村的情況又如何呢?我可以舉一個切身經歷的事情來說明。超級深黑至今仍生活在農村,至今仍鋤禾耕作(信不信由你)。某年,我在家門前種了幾株南瓜,夏末時收獲頗豐,看來自家吃是吃不完的,便留下幾個,其他都賣給了小販。小販的收購價是每市斤[/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體]毛錢,平均下來,每個南瓜約值[/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體]元。未過多久,我在城里的姐姐來到我家,稱她在超市里買這樣的一段南瓜需花[/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體]元左右,然后指著一個南瓜說這樣的一個南瓜約可切成那樣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宋體]段!這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有人完全依賴農民在生存,不付出任何創造層面的勞動;其二,有人有能力消費每段[/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體]元的南瓜(他們還有能力消費什么可想而知),他們獲得這種消費能力的途徑不是依靠諸如種南瓜這樣的勞作!“他們”很可能包括了收購南瓜的小販!![/font][/size][/color]
    [font=宋體][size=4][color=#000000]    這還不是三農問題的全貌。我們稍作觀察就能發現:中國已經沒有辦法再封建下去,包括農業在內,必須與世界接軌,必須適應當今的國際環境。人家的農業是怎樣的,你硬是不那么樣,要么所有的“人家”被淘汰,要么視死如歸地淘汰自己。再看國內,城鄉的差別越來越大;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農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下降,但絕對數字依舊大得嚇人,與此同時,需要在農民階層之上生存的非農階層的人數也開始大得嚇人!那些人數大得嚇人的非農階層正在“與世界接軌”,追求著“人家”的“非農階層”所享受的安康生活,人數大得更加嚇人的農民則不但繼承、并且坐穩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最底層的地毯……[/color][/size][/font]
    [color=#000000][size=4][font=Times New Roman]      80[/font][font=宋體]后的農業類專業大學生在走出校門的時候,恰恰遭遇了以上所述的一切。[/font][/size][/color]
    [color=#000000][size=4][font=宋體]    社會需要農業專才,這難道不是契機嗎?至少現在看來,不象是!原帖中廣東省某農業龍頭企業的總經理所說的,不幸也發生在了超級深黑的身邊。超黑現任職于某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曾負責招錄了一名西南農大動物營養專業的碩士,待遇是每月[/font][font=Times New Roman]2500[/font][font=宋體]元,還不如一個銷售員。未過多久,公司即以“花哨,不實用”為由辭退了這位碩士。而公司目前的生產、質量和技術負責人的學歷一個都沒有超過高中的——這發生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font][/size][/color]
    [color=#000000][size=4][font=宋體]    超黑的另一位朋友是南京農大動物營養專業的碩士,此君的志向算是遠大一些了,他報考了中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并且進入了考察名單。遺憾的是,他最終沒能被錄取。他的志向反映出了[/font][font=Times New Roman]80[/font][font=宋體]后農業專才所普遍存在的就業心理,那就是趨向于農業行政管理崗位及農業專業技術崗位。其實這不僅是他們的錯誤,也是整個社會的錯誤!事實上大量的農業專才需要去做種地和養魚這樣的事,只有少量的優秀專才適合行政管理和專門的技術崗位。但是,這又回到了前面的社會問題上來,種地和養魚對得起“大學生”的稱呼嗎?種地和養魚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嗎?即便我種得更好、養得更好,這個社會會給予我應有的回報嗎?而現在正種著地、養著魚的我們的父輩們,不是也種得不錯、養得還行嗎?他們之中有幾個知道南京農業大學在教些什么呢?我們之中,有幾個真正在種地和養魚、并且日子過得不差于任何法律專業、財會專業、信息技術專業的其他大學生的呢?……[/font][/size][/color]
    [font=宋體][size=4][color=#000000]    契機在哪里?[/color][/size][/font]
    [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size=4][/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size=4][b][font=宋體]    非常感謝[/font][font=Times New Roman]nety[/font][font=宋體]先生的轉載![/font][/b][/size][/color]
    [color=#000000][size=4][/size][/color]
    [size=4][color=blue][b][font=宋體]    錢沒了,希望班主大人讀完此帖不吝賜錢,越多越好,偶要下載東東啊!頓首不止……[/font][/b][/color][/size]
    作者: srb66    時間: 2009-4-9 08:14
    中國的富豪99%都是建立在關系加權力上的。。。。。。。。
    作者: 阿磊    時間: 2009-4-9 11:16
    很有力度是呀,我們吃著他們,用著他們,為什么不幫幫他們-----------------農民兄弟呢?
    作者: 畜牧刀客    時間: 2009-4-9 11:44
    [quote]中國的富豪99%都是建立在關系加權力上的。。。。。。。。
    [size=2][color=#999999]srb66 發表于 2009/4/9 08:14[/color] [url=http://www.www12347.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76634&ptid=229752]http://www.www12347.com/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有的是有權勢的~~!!!
    作者: bonderic    時間: 2009-4-9 14:27
    農民真是很苦。越苦越累,越沒錢,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作者: 佳和人    時間: 2009-4-9 15:59
    可以看到,當今真正吃香的還是有權有勢的。平時感嘆無權無勢的人,一旦真成了那種人,將會變本加厲地使用到手的權力。可憐的,永遠是基層的市民、農民......
    作者: 我是大樂    時間: 2009-4-9 16:03
    學農的好苦啊
    作者: 居心良苦    時間: 2009-4-9 16:07
    有一雙無形的手在壓榨他們,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壓迫他們。。。。。。。。
    作者: zzzxxxfff2005    時間: 2009-4-9 16:49
    一元的南瓜進了城賣10元
    學農的我們要永遠記住附加值這個東西,盡最大限度提高產品附加值!
    作者: cwd1_0    時間: 2009-4-9 20:49
    農民養活了13億中國人
    作者: pulushi1984    時間: 2009-4-10 10:41
    說的很實際,我贊成!
    作者: shmilyxj    時間: 2009-4-17 12:30
    說的很對,學農的好苦,尤其學農的女生!
    作者: antou_1919    時間: 2009-4-17 13:43
    很有力度是呀,我們吃著他們,用著他們,為什么不幫幫他們-----------------農民兄弟呢
    作者: vicar    時間: 2009-4-17 14:02
    學農的是苦,跟學理工比起來,更是不平
    同樣的分數考入大學,同樣拿了該拿的證,人品同樣沒問題,但為啥畢業找到的工作待遇不及工科的一半?為啥就業甚至工作前途就不敞亮呢?我們總被要求從頭來,沉下去...沉幾年,三年?五年?十年?還是一沉到底?大學生敢自殺,敢犯罪,還不敢在某個領域沉下去嗎?
    同樣是沉下去,理工類的畢業生得到了回報大于學農的,難道就是因為物以稀為貴,中國農民多嗎?
    得承認,大學生大多缺乏動手能力,但剛畢業的大學生身上最具激情、學習力和創造力,還有很聽話...然而往往激情是隨歲月遞減,三年過去,不知大學生激情還在?這個沉下去的尺度在社會中能得到明確答案嗎?
    社會應該加大對農業高校的重視力度了,農業需要的是有基礎生產常識的人才,既然大家都知道,為何學校和社會不采取相應手段彌補動手能力的不足,同時也鼓勵下農業大學生在農業上的創業;既然企業本著自身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目的,何不幫助農業大學生共同規劃職業生涯,別讓我們覺得企業就是拿大學生作廉價勞動力,也別讓企業以為我們就是學點經驗就走人的
    我們選擇了農業已成現實,嘆息只是給社會的一種反應,現在我們作的只是踏實干上三五年,上進的我們希望得到的“剝削和壓迫”是相對公平的,假如不是,那還是要學習下農民的老祖宗的優良傳統:“起義或造反”。
    作者: duhu19850805    時間: 2009-4-20 11:06
    我們先在外面多學點兒,然后應該回到農村,無私的幫我們的農民父老過的更輕松點兒
    作者: 3727112    時間: 2009-8-6 15:23
    今天我才看的這個帖子,兄弟你是人才,但是為什么沒人看呢?也沒人頂!!
    作者: allpha    時間: 2009-8-14 14:57
    特別贊成讓農大學生去種地搞養殖,可惜社會觀念還有偏差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旬邑县| 高要市| 贡觉县| 长岛县| 临朐县| 崇义县| 亳州市| 普格县| 三明市| 交城县| 楚雄市| 调兵山市| 肇州县| 遂宁市| 闸北区| 房产| 托克托县| 凤庆县| 德州市| 磐安县| 日照市| 益阳市| 日喀则市| 江都市| 江永县| 获嘉县| 分宜县| 双鸭山市| 特克斯县| 石阡县| 全南县| 台东市| 洪洞县| 济宁市| 汶川县| 南川市| 汨罗市| 宜丰县| 泸溪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