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國務院通過新增1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 [打印本頁]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4-8 21:38
    標題: 國務院通過新增1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會議指出,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也是當前擴大內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但必須清醒地認識,隨著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糧食增產制約因素增多,利用國際市場調劑國內糧食余缺空間有限,我國糧食安全依然面臨嚴峻挑戰。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建立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著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的《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1000億斤以上,比現有產能增加1000億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億畝,基本農田面積15.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糧食單產水平達到700斤。為此,要科學確定糧食增產技術路線,重點從改造中低產田、選育推廣優良品種、提高復種指數、推廣重大技術措施、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蟲害防控等6個方面挖掘糧食增產潛力。要發揮比較優勢,完善糧食生產區域布局。增強糧食主產區產糧大縣商品糧調出能力,提升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的區域自給能力,適度開發糧食生產后備資源,提高其他地區糧食生產水平,重視節水灌溉和生態保護。要完善政策,增加政府投資,調動金融機構、農業企業和農民增加糧食生產投入的積極性。會議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協調,認真抓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實現新增糧食生產能力目標。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4-9 14:10
      再過半個月,中國東北地區將全面開始春耕。

      “我們去年已經開始給部分灌區供水了。”4月7日,吉林省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負責人張景瑋向本報記者表示:“這個項目現在來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在最初的規劃中,這個項目將為白城市增加灌溉面積50萬畝。白城市位于吉林西部,由于水資源少、鹽堿地多,糧食生產相當落后。但是在吉林省到2012年增產百億斤商品糧的規劃中,它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一個市將增產糧食30億斤以上。

      由于吉林省糧食增產計劃獲得通過,跟白城市有關的水利工程,資金得到保證后,進度都明顯加快。張景瑋說,目前預計工程2011年可以完工。而在最初的工程規劃中,完工時間是2014年。

      自2008年7月,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獲得國務院通過。此后,這種將水利、環保、農業、林業、氣象等多個部門多個項目統一到糧食增產規劃下,再報請列入國家規劃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的方式,為各地紛紛效仿。而發改委也正式開始制定全國范圍的千億斤糧食增產規劃。

      4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會議提到,要建立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著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據我所知,目前全國各省報到發改委的糧食增產規劃總體增加的產能,已經接近2000億斤了。”4月1日,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會長白美清在第十二屆中國糧食論壇上表示:“現在有的地方對糧食增產有可能太樂觀了。”白曾任商業部副部長、國家糧食儲備局局長。

      各地增產規劃

      對于中國的糧食產量來說,6年是一個基本階段。

      197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3.64億噸。在包產到戶、雜交稻推廣、黃淮海和東北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幫助下,1984年,終于突破4億噸的大關。12年后,1996年,糧食產量首次突破5億噸。2008年,由于氣候條件適宜、國家動用了最低保護價等一系列手段鼓勵農民種糧積極性,中國糧食總產量創下歷史紀錄:52850萬噸。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12年,中國糧食增產了2400萬噸。

      而目前各地公布的增產規劃包括:吉林到2012年增產100億斤,黑龍江到2015年增產233斤,河南到2020年增產300億斤,四川到2012年增產100億斤,江西到2020年增產270億斤,安徽到2020年增產220億斤,內蒙古到2015年增產100億斤。據相關官員透露,此外還有一些東部省份也上報了相關增產規劃。

      到目前為止,除吉林、黑龍江、河南三省計劃獲得批準外,其他仍在審核過程中。這三省合計增產600億斤,已經占去千億斤糧食增產規劃總目標的近2/3。

      “(各地上報)這些規劃不可能都完成。”一位參與了發改委糧食戰略工程論證的專家表示:“如果要完成,除非虛報數字。”

      “吉林、黑龍江、河南完成計劃可能性還是相對比較大的。”糧食系統一位官員表示,東北地區人均耕地較多,吉林人均3.07畝、黑龍江人均4.6畝,并且機械化水平較高,適宜大規模生產。而河南的人均耕地只有1.3畝,人口密度相當于日本兩倍,供應自身糧食的壓力已經很大。

      “吉林省2008年取得大豐收,糧食總產量已經達到560億斤,離總產600億斤的2012年目標只剩40億斤。”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笑然說:“所以增產幅度不算大,應該是可以如期完成的。”

      2008年,黑龍江省總產量845億斤,也創下了歷史紀錄,距離2015年的目標還有155億斤。

      河南省農科院專家許為鋼曾經向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帶隊的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調研組做過匯報。“我認為河南完全可以在不增加耕地的條件下完成這一目標。”他向本報記者表示:“重點在改造河南南部和東部,如商丘、南陽、駐馬店地區的中低產田。”

      前述糧食系統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爭議最大的增產計劃來自四川。四川規劃提出,從2008年到2012年,每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0億斤,其中馬鈴薯8.3億斤、水稻7.2億斤、玉米4.5億斤。

      “國內一般統計時,馬鈴薯只是糧食替代物,不列入糧食統計。”該官員說:“另外現在中國糧食生產中心北移,南方產區糧食生產總量占全國的比重在下降,山東、安徽、江西、江蘇、湖南這樣的主產區逐步轉向產銷平衡區,調出糧食的能力正在減弱,而現在國家更關心的是,如何確保主產區的產量增加,為全國提供商品糧源。”

      中央投資誘惑

      在吉林百億斤糧食增產規劃獲批后的短短半年中,中國各地上報糧食增產規劃超過中央政府計劃兩倍,皆因列入國家規劃后,相關項目就能得到資金上的大力支持。

      此前吉林省已經公布,為了增產百億斤糧食,到2012年投資260億元。“其中水利投資超過100億元。”吉林省水利廳副廳長宿政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投了20多個億。”

      事實上,早在糧食增產規劃提出之前,引嫩入白、大安灌區、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早已上馬,但全部存在資金短缺問題。

      2006年,吉林曾試圖將這一批水利項目對外招商,當時公布的情況是: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投資132億元,引嫩入白投資總額18.9億元,大安灌區投資總額12.2億元,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投資總額30.4億元。

      在當時吉林省的招商說明中,盡管也提到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可開發農田灌溉面積300萬畝,大安灌區每年將提供優質商品糧稻米30萬噸,引嫩入白工程可以增加灌溉面積50萬畝,但更多得到強調的,仍然是工業用水、電廠以及城市供水。

      但是招商引資并未取得效果,由于中國水務制度尚不健全,很少有資本表現出對公共水利工程的興趣。

      獲準列入糧食增產規劃后,一切都變了。此前吉林省官員公開表示,為糧食增產規劃投資的260億,將來自國家補助、銀行貸款、省內自籌三個部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員說,其中國家補助在1/3以上。

      此前國開行已經與吉林省簽約,為百億斤商品糧增產規劃提供融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一位經理也向本報記者表示,農發行將為糧食增產規劃獲得通過的省份提供融資支持。

      此后各省制定的增產規劃,投資規模驚人。河南省發改委表示,到2020年總共投資3000億元,其中到2009年底就要完成投資500億元。一位黑龍江農業系統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黑龍江計劃總投資超過600億元,希望國家資金支持超過400億元。安徽則提出,省內可以自己解決資金390億元,國家承擔700億元,另外再融資570億元。

      “不排除有的地方有虛報投資的可能,但是對于很多省的農業來說,農林水利一些基本投入長期缺乏資金,地方財政無力承擔,也是地方現在通過制定規劃爭取國家支持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位地方糧食部門官員表示。

      據中國農業統計年鑒顯示,從1996年到2006年,中國農村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的份額逐年下降,從23.33%下降到14.92%。而在被認為財政對農業生產支持力度最大的農林水利氣象部門事業費上,從2002年到2006年,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中,有7個出現下降,其余除江蘇外,皆勉強持平。記者 滕曉萌
    作者: 微塵    時間: 2009-4-9 14:21
    隨著大規模的基建,能否保持在18億畝耕地令人擔憂
    作者: 繁強中國    時間: 2009-4-9 14:30
    我們吉林肯定能完成任務。
    把山上的樹都罰掉,把祖宗的墳頭都刨掉.
    堅決支持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讓滿山遍野都是大苞米。
    到時候咱農民也住樓房,節約土地么。
    死后為了給后代造福,直接把尸體發酵做化肥。多好!!!!!

    反正這國家也不是一個人,就折騰唄.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4-10 08:32
      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1000億斤/年以上,比現有產能增加1000億斤。

      規劃還提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億畝,基本農田面積15.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糧食單產水平達到700斤。

      此前在去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已通過了《吉林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按照這一規劃,產糧大省吉林將在5年內投資260億元,將糧食總產量提高100億斤/年,從500億斤提高到600億斤。那次會議還明確要求有關部門和糧食增產潛力較大的地區抓緊研究增加糧食生產的規劃和措施。

      據了解,河南、黑龍江、四川、安徽等產糧大省已相繼上報了自己的糧食增產規劃。還有一些省份正在編制或已經編制了相應的規劃。

      “在國家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的背景下,各地的糧食增產規劃如果獲得批準,一方面能得到中央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能為地方帶來政績。因此各地申報熱情高漲。”農業部一位官員告訴CBN記者。

      但目前并無官方消息證實除吉林外,其他省份上報的增產計劃是否通過了審批。近日有媒體稱,國家發改委通過了河南和黑龍江的增產計劃,四川等省份的規劃則被退回。

      “有的省份的規劃被駁回是很正常的——不是報了規劃就能批的。主管部門需要統籌安排,進行總體規劃,通過科學論證來分析哪些地區有較大的增產潛力。”上述農業部官員說。

      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徐小青對CBN記者表示:“目前有沒有獲得批準,以及批準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河南、黑龍江、吉林這些基礎條件好、生產能力強的糧食主產區,是國家為了保證糧食安全而重點支持的區域,通過只是早晚的事情。”

      徐小青認為,從客觀條件分析,后備土地充足、水資源豐富、中低產田改造潛力大的地區,必然會成為國家糧食增產規劃中的主力軍。

      上述農業部官員進一步透露,一些省份的規劃被駁回,是因為本身不具備大規模增產的潛力,而并非有些人猜測的那樣,糧食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他說:“盡管全國糧食連續5年豐收,但據我們調研,很多省份上報的糧食產量是以當地享受補貼的土地面積乘以單產,再乘以相應系數計算出來的,并不十分準確。具體糧食庫存還需要等到清倉查庫以后才能清楚。因此,糧食供過于求的說法并不成立,國家對于糧食安全問題也絲毫沒有放松。”

      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指出,隨著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的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同時,糧食增產的制約因素增多,利用國際市場調劑國內糧食余缺的空間有限,我國糧食安全依然面臨嚴峻挑戰。必須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規劃》稱,將重點從改造中低產田、選育推廣優良品種、提高復種指數、推廣重大技術措施、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蟲害防控等6個方面挖掘糧食增產潛力。 
    作者: guoguotianwai    時間: 2009-4-10 14:26
    好事啊,中國要是糧食出問題了那就是大問題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仪征市| 咸宁市| 澄迈县| 昌宁县| 高台县| 平湖市| 泰顺县| 五原县| 陆河县| 高淳县| 互助| 成安县| 融水| 临桂县| 东海县| 安泽县| 正安县| 湖州市| 任丘市| 湟源县| 长子县| 惠安县| 通江县| 米林县| 明星| 游戏| 昌宁县| 南部县| 崇州市| 浙江省| 阿拉善右旗| 滦平县| 武陟县| 旅游| 措勤县| 大化| 敦煌市| 邯郸市| 永济市|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