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我國獸用生物制品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 [打印本頁]

    作者: 獸藥指南    時間: 2009-3-17 16:06
    標題: 我國獸用生物制品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
      獸用生物制品行業是一個高投入、高技術、高門檻、高風險的動物保健品支柱行業,有較高的投資收益。因此,近年來大量資金向獸用生物制品行業聚集,新企業、新車間數量劇增,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目前這個領域的競爭愈來愈白熱化。
    一、目前我國獸用生物制品行業現狀
          (一)行業現狀
          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國內通過獸藥GMP認證的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有70家,比20世紀90年代末的28家多出了42家,而且這個數字還有上升趨勢。目前全國這70家生產企業總的生產能力已經超過4000~5000億羽(頭)份(毫升),而根據市場估算,當前國內市場總容量約1800~2000億羽(頭)份(毫升),可見企業的生產能力已遠遠大于市場需求。
          同時,由于該行業研發投入大、研發周期長以及效益不可預測等因素影響,企業在生產工藝的改進、新產品的研發以及技術服務上的投入相對不足。
          (二)企業現狀
          就獸醫生物制品生產企業的布局而言,目前國內除了海南省以外,其它省份均有,其中山東、江蘇、四川、吉林等省份比較多。
          從目前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國內獸用生物制品行業未來3~5年總的市場容量約為年均70~90億元。以2008年為例,7家口蹄疫疫苗生產企業產值為11~12億;8家禽流感疫苗生產企業產值13億左右;19家豬藍耳病疫苗生產企業產值11.2億;豬瘟系列疫苗等國家強制性免疫產品約為7~8億元;其余小品種疫苗約為18~20億元;經濟動物疫苗約3億元,
          以上產值總計已近70億元,排名靠前的幾乎全部是國家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的定點生產企業。年銷售收入2億以上企業的大約有10家,1~2億元之間的企業有11家左右,而這些企業的銷售收入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防疫經費的投入,常規疫苗如新城疫、法氏囊、馬立克、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疫苗的產值所占比例較小。
          上述20幾家企業銷售額約占國內市場總額的70%,所以,獸用生物制品市場增長空間有限,而且主要依靠國家對防疫補貼力度的增加,受行業政策的影響比較大。對于沒有拿到國家重大動物疫病疫苗定點生產的企業,生存則面臨極大挑戰。
          今后若干年,如果國家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的生產也全部放開的話,由于競爭的加劇,各企業市場份額的數值還會減少,這20幾家的效益可能也可能會出現下滑。
          目前,國內獸用生物制品行業正處于一個產品同質化競爭、價格戰愈演愈烈的階段。新上廠家為了生存發展,花哨的包裝、優惠的政策、大幅的返利、業務員猛勁的推銷,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只有有機會生產國家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的定點生產企業和近幾年引進新產品、研發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幾個企業生存狀態尚可。
          (三)經銷商現狀
          1.經銷商越來越多
          經銷商越來越多,這是挑戰,也是機遇,畢竟新上經銷商多代理新廠家、推廣新產品,很難在短時間內贏得客戶。而老經銷商與客戶合作時間長,彼此更信任,產品也是經過市場檢驗,大家接受的產品。所以,新經銷商不會從根本上對老經銷商產生威脅。一段時間后,可能有60%左右的新經銷商會轉換廠家,這時就需要新老聯合,優先讓他們成為二級代理商,這樣市場就為老經銷商免費培養了2級代理商。
          2.用戶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難滿足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水平的提高以及疾病風險意識的加強,對防疫用生物制品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生物制品經銷商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周到的服務,也只有高水平的經銷商,才能贏得市場和客戶的認可。
          3.利潤率不斷降低、產品價格透明化
          生物制品同質化嚴重,新上廠家的競爭,加大了常規產品的競爭。市場的開放,是利潤率降低的原因,也縮短了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需要經銷商提高技術水平,發揮技術優勢,并結合疾病流行趨勢優先推廣新技術、新產品,賺取上游利潤。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制品由畜牧局、防疫機構壟斷的暴利時代已一去不返了,暴利意味著損害廠家和養殖專業戶的利益,不符合雙贏的市場規律、只有合理的利潤才是做大、做強的道理。
    二、獸用生物制品行業存在的問題
          1.市場環境有待改善   近年來,農業部出臺了一系列法規和規章,加大了對獸藥及生物制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的監督,以及對制假、售假單位和個人的查處,生物制品市場逐步規范,市場環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凈化。
          但目前仍然存在著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流通的現象,它的存在不但是對產品市場、銷售價格的沖擊,更重要的是它危害著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應該加強對獸醫生物制品流通領域的監管,同時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使企業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市場分工不細   美國USDA注冊的公司有約200個,真正的生物制品卻只有幾十家,但具體到一個種類或類似產品,極少有超過20家同時生產的,許多產品不超過10家,而且各家產品沒有完全一樣的。另外,國外幾家知名大企業很少互相拆臺,而是各有各的領地,產品分布都有持續性,而國內的獸用生物制品企業產品品質雷同、產品競相壓價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3.企業自身管理能力能不足   我國獸用生物制品企業大多是通過改制而成立的,還有部分是新建企業。從企業性質來看,有的是股份有限公司,有的為民營企業,有的屬于全民所有制,還有的隸屬科研院所,整體發展相對滯后于其他行業。不管是哪種性質的企業,多數企業抗風險的能力較弱,管理基礎也較薄弱,大多數仍停留在經驗化管理的層面上。
          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上,大多缺乏制度性,管理隨意性比較強,企業的發展存在盲目性,只有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管理方法,轉換機制,加強人才培訓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企業管理才是發展之路。
          4.研發能力不足   國外動保企業巨頭都具有較強的研發創新能力,每年的研發投入較大,一般占銷售收入的10%~15%。我國絕大部分獸用生物制品企業的研發能力薄弱,投入也很少,有的企業連1%都不到。近幾年大多數企業都采用“拿來主義”的辦法獲得新產品。國內幾個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企業均依托科研院所的支持,也有少數幾個企業正在著手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而絕大部分企業沒有這樣的資源,各企業均或多或少地面臨研發的瓶頸。
          同時,國家在重大動物疫病方面的研發資源高度集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生產企業獨立創新能力的發揮,而國外恰恰是以生產企業為研發創新的主體。
          另外,在疫苗生產工藝技術方面,國內企業在生產工藝的革新方面與國際先進動物企業仍有較大差距。在懸浮培養技術、抗原濃縮技術、接種與收獲技術等一些關鍵技術領域還沒有實質性突破。如果能在一些關鍵的工藝上有所突破,不但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還可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占領行業的制高點。這些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必將對我國獸醫生物制品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誰搶先一步占領行業的制高點,誰就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5.產品質量有待提高   國內獸用生物制品企業的產品已基本能夠做到安全有效,但很難達到穩定和均一。這主要是國內原材料標準不一,原材料質量不穩定,特別是由于受到產品市場價格因素的影響,廠家很難做到完全使用高標準的原材料投入生產。
          另外,企業在執行GMP的管理上同國外還有一段差距,造成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缺乏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產品質量時高時低,既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又影響了終端用戶的使用效果。
          在后GMP時代,國內絕大部分企業相繼完成了GMP改造,硬件條件已經具備。在完成硬件改造的情況下,如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也就是軟件管理和工藝革新,是后GMP時代的主要工作。因此,要想在產品質量方面趕超國外產品,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規范原材料的使用標準,更重要的是在生產的全過程嚴格執行GMP標準,特別是生產過程中的精細管理更為重要。
          6.技術服務急需加強   長期以來,國內動物保健品企業大多重產品、輕服務,對產品缺乏有效的技術及服務支持,而跨國動物保健品企業一般都具有較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配備了較強的技術服務隊伍,實現了售前、售中和售后對終端客戶的服務。經過售前的服務,可以掌握終端市場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后續的產品服務。同時,通過有效的技術及服務支持,給產品增加了更多的附加價值,產品價格隨之提高,產品毛利率水平自然也得到提升。這些恰恰是國內很多企業所缺乏或有待提高的。目前國內有實力的廠家對這方面也越來越重視了,這是明智之舉,也必將是今后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7.國際競爭能力不足   長期以來,中國動物保健品行業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缺乏參與國際競爭的經驗。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動物保健品企業逐漸加快了進軍國際市場的步伐,并在局部競爭中具備了一定的優勢,但仍然缺乏與國際動保企業開展全球性競爭的實力。
    三、獸用生物制品行業的出路
          (一)企業出路
          1.認清形勢,完成整合,目前專業化生產的趨勢在增加,如經濟動物苗、犬苗、豬苗專業廠、抗體專業生產廠,因此生物制品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完成整合。
          另外,由于市場的重心在下移,企業也必須做好終端市場的培育和售后服務工作。
          2.搞好新產品的研發工作,企業搞產品研發不外乎走三條路:首先是走自主研發的路,即依靠企業自己的力量搞產品研發,國外的企業大多走這條路,在我國還停留在起步階段。自主研發適用于實力較強的大公司或從科研院所分離出來的及其下屬企業,它們有這方面的優勢和實力;
          其次是走聯合開發的路,主要是依托行業科研單位,采取課題前期投入、共同申報新藥的辦法;
          第三是直接轉讓成型的新產品。
          3.優化產品結構,規范GMP管理,提高產品質量,適應變化中的市場需要,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企業在產品布局上可向寵物苗和診斷試劑以及抗血清等方面發展。
          4.樹立品牌意識,要重視新產品的開發,以豬的疫苗、禽流感聯苗和抗體類為主,同時要放棄生產低端產品,生產高端產品,樹立獸藥生物制品企業的品牌意識。
          (二)經銷商出路
          1.要選擇有長遠發展前途、知名度高、講信譽、產品有特點的生產企業進行合作,借助生產商的品牌效應,擴大自己的銷售網絡,以求得與生產企業共同發展壯大。
          2.改變以往的銷售渠道,為適應當前銷售市場形勢,要盡快改變銷售渠道,中間商由批發給終端商逐漸改為直接銷售給大型的養殖場。這就需要中間商要有雄厚的資金,強大的抗風險能力,精湛的專業技術,高超的管理水平來做后盾,這樣中間商才能有長期的立足之地,站穩銷售市場。
          3.建立中間商聯盟,大的中間商之間要聯合起來,形成利益聯盟體,如聯合起來組成聯盟集體采購,按商定的分銷策略和游戲規則,共同銷售某些生產商的產品,擴大產品的銷售份額,由此來迎取生產商更高返利、價格、折扣等優惠政策,從而增加各中間商的銷售利潤,以此達到抵抗生產商直接銷售行為,操控市場價格。
    作者: yqwuxingang    時間: 2009-3-17 20:37
    任重道遠,生物制品的生產、運輸到應用還有一個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 ytythb    時間: 2009-5-19 12:51
    任重道遠,動物生物制品
    作者: 王海英6175806    時間: 2009-5-21 08:40
    生物制品還時真任重道遠,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广东省| 都兰县| 鄢陵县| 夏邑县| 岳西县| 扎鲁特旗| 榕江县| 诏安县| 柘城县| 雅江县| 南部县| 上饶市| 鹿泉市| 互助| 安义县| 江华| 唐河县| 宜兰县| 重庆市| 白沙| 梓潼县| 扎囊县| 重庆市| 扎囊县| 兰州市| 山丹县| 漠河县| 盐山县| 志丹县| 汝州市| 青阳县| 特克斯县| 靖边县| 昌乐县| 临潭县| 鸡西市| 靖州| 大埔县| 兴安盟|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