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剖析抗生素使用量增加的原因和解決途徑
[打印本頁]
作者:
登高遠眺
時間:
2009-2-1 15:13
標題:
剖析抗生素使用量增加的原因和解決途徑
抗生素具有抗病和促生長作用,對畜牧業起到保駕護航作用,但是大量使用或不科學使用也可以造成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的殘留,對人類造成損害。如何科學使用抗生素,解決抗生素殘留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課題。許多同仁提出加強畜產品藥殘監測,本人認為這雖然重要,但只是解決藥殘的一個環節。要想徹底解決,必須從畜產品生產的全過程考慮,結合中國實際,制定出一系列的配套辦法。
一、當前養殖戶抗生素用量增加的原因
1.疾病的增加 由于育種工作追求生長速度和產品產量,畜禽抗病能力下降。生產和疫病防治中長期添加藥物,病原的抗藥性加強。無序的大量使用疫苗,在免疫壓力下病毒不斷變異。便利的交通條件增加人類交往增加了病原的傳播幾率。規模化養殖不斷發展,畜牧獸醫技術社會化服務滯后,飼養密度增加,管理水平落后,疾病發生在所難免。據農業部1986—1990年對全國畜禽疫病進行普查表明,中國有動物疫病239種。1990年以后又增加多少病沒人調查和統計,但通過一些資料報道可以了解到近15年增加了很多疾病,諸如雞的J亞群淋巴白血病,豬的繁殖呼吸障礙綜合征、圓環病毒病等等。這些免疫抑制病的發生又使混合感染發生率增加,加之管理不善,種雞的垂直傳播,病死畜禽和糞便處理不當造成的水平傳播,使疾病變得復雜,加大了疾病控制難度。養殖戶在生產中接種很多疫苗,一些疫苗還需要接種2—3次。生產實踐中,雖然反復多次接種疫苗,有些病也沒有達到理想的預防效果,疾病照常發生。
2.獸藥經銷商推波助瀾 近幾年來,獸藥生產已成為一個新興的行業,且發展很快。山東2000年獸藥產值不足20億元,2005年達到28.6億元。自從獸藥市場放開以后,獸藥經營迅速發展。全國獸藥經銷點達76000多處。這么多的藥廠和獸藥經銷商競爭相當激烈,為了擴大獸藥銷售量,經營策略花樣翻新,一部分以技術推廣會的形式到處宣傳使用獸藥,一部分以售后服務的旗號深入到養殖戶,相當一部分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出用藥程序,在多少日齡用什么藥,有病治病,無病預防,肉雞一直到出欄,蛋雞一直到淘汰,肥豬一直到出售,安排的井井有緒。養殖戶只好按部就班。遇到用藥后疾病沒有得到控制的情況,臨床獸醫又會以耐藥菌株的產生、管理不善等理由搪塞,并誘導進行復合用藥。尤其是當前獸藥多以復方為主,獸藥使用中重復用藥現象相當普遍。
3、養殖戶技術水平低 中國并不缺少畜牧獸醫專家,但是畜牧獸醫專家真正從事養殖或者進入生產第一線的幾乎沒有,基本的格局是預防獸醫專家研究和制造疫苗,臨床獸醫專家造藥、賣藥,畜牧專家飼養種畜(禽)或者生產飼料,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大學、中專生基本都做獸藥、飼料、疫苗、種畜(禽)的銷售工作,過去的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部門因為經費緊張也開始從事經營活。從事養殖的基本是一些初中和高中畢業的學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至于畜群如何管理,疾病怎么控制了解很少。他們僅憑經驗養殖,按專家的指導進行防疫和用藥。養殖戶不愿增加藥費,但他們負擔沉重,要承擔著疾病的風險、市場的風險,雖然想降低藥費,提高效益,當畜群發生疾病時無可奈何,只有到處投醫,靠多用疫苗和藥物來規避虧損,靠提高產量來提高效益,于是出現了用藥多,亂用藥,沒有停藥期的現狀,導致藥殘超標在所難免。
二、減少抗生素使用,降低藥殘的重點
1.減少疾病的發生 要想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首先要減少疾病的發生。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引種、種畜(禽)的垂直傳播、病死畜禽和糞便的傳播、活疫苗的散毒、飼養管理不善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因素。疾病的控制和消滅僅憑養殖戶是做不到的,國家應該嚴格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增加科技投入,實現科技創新,更新和制定一些新的檢檢疫標準。加強引種的檢疫;抓好種畜禽場凈化;制定病死畜禽和糞便的管理辦法;進行一次動物疫病的調查,制定疫病的控制和消滅計劃;要根據疫病情況,嚴格疫苗的研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管理,防止疫苗散毒;要合理規劃養殖用地,改革一家一戶的飼養方式,推行養殖小區建設,實行規范化管理。
2.強化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 隨著獸醫體制的改革,“執法”與“服務”分離,一些地方政府沒有把畜牧業技術服務作為社會公益性服務,活動經費沒有來源,工資、福利無保障,迫使基層畜牧獸醫站從事獸藥、飼料、生物制品的經營活動。由于集體單位沒有考慮到技術資本分配問題,一些技術人員逐步脫離原來單位,使這一體系處于線斷、網破、人散的狀態,根本不能承擔技術推廣的任務,取而代之的是獸藥、疫苗、飼料經銷單位和個體經營者。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他們主要是依據自己的產品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農民很難獲得全面的養殖技術,這種情況服務層次低,產業鏈條短,對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不充分,發展活力和后勁不足,阻礙了畜牧養殖技術的科技進步,難以推動畜牧業的產業化進程。目前我國畜牧獸醫的行政管理、執法和技術支撐體系已經得到加強,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仍是一個薄弱環節,應該搞好調查研究,建立新型的畜牧技術服務體系。各地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畜牧法》精神,保障國家設立的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從事公益性技術服務的工作經費,落實技術服務人員的工資和福利。省應成立畜牧技術服務中心,開展新成果的應用研究,搞好技術推廣,管理市、縣、鄉鎮技術服務隊伍,規范服務行為,根據本省情況確定推廣畜禽良種、飼養管理、獸藥和疫苗品種、防疫治病等技術。各市縣也要恢復和重新組建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接受省畜牧技術服務中心指導,一些縣市沒有技術和資金組建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的省畜牧技術服務中心可以在當地成立分支機構,逐步形成全省物流、信息流一體的技術服務網絡。
3.保證獸藥的合理和安全使用 在繼續貫徹實施《獸藥管理條例》的同時,對獸藥的研究、開發、安全評價、生產、經營和使用都應該細化管理。加大新獸藥的研發力度,逐步淘汰有潛在危險的藥物;獸藥宣傳和召開產品推廣會必須備案,防止夸大獸藥作用的宣傳誘導錯誤用藥;整頓獸藥經營,實行GSP管理;盡快實施職業獸醫師制度,劃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銷售獸藥應當向購買者說明獸藥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獸藥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用藥記錄,禁止使用假、劣獸藥以及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飼養者出售動物時應向購買者或者屠宰者提供準確、真實的用藥記錄。要大力宣傳獸藥殘留的危害、合理使用獸藥以及藥物休藥期的規定,嚴格按照農業部發布的藥物添加劑使用規定用藥。通過宣傳、培訓和規范,提高人們對畜產品的安全意識,認識獸藥殘留的危害和科學使用獸藥方法,自覺維護公共利益,避免因自身利益錯誤和非法用藥。
4.要注意保護養殖戶的收益 隨著我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關稅也逐步降低。畜產品市場競爭將呈現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的趨勢。因此畜產品質量的提高是涉及中國畜牧業能否生存的大問題。但是,提高畜產品質量就要增加生產成本,要有相應的措施保護養殖戶利益。首先,要借鑒外國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SPS、TBT措施,制定嚴格的衛生安全標準、實施精密的檢驗制度,控制畜產品的進口,減輕進口畜產品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保護國家的民族企業健康發展。其次,進行養殖業補貼。為提高畜產品質量養殖業需要增加投資改善設施,糧食價格的上調引起的飼料價格上漲,疫苗、獸藥廠家進行GMP認證生產成本提高導致藥價的提高,這些因素都影響著養殖者的利益。國家應該制定畜禽產品的保護性價格,出臺扶持政策對養殖業進行財政補貼,根據畜產品生產成本制定出保護性價格,以提高養殖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保護養殖積極性。第三,要規范市場,實行優質優價。要完善措施,制定畜產品質量標準,建立產品質量評估體系。質量評估由一些專業協會來做。產品質量等級可根據養殖場的建設和衛生狀況、疫苗接種情況、疾病診療記錄和用藥記錄、飼養動物的健康和膘情狀況、畜產品的檢測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收購單位根據評估等級實行優質優價。第四、注意開拓國際畜產品市場。政府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時發布國際市場信息,搞好畜產品的推介工作,同時制定促進畜產品出口激勵制度,為擴大畜產品出口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要做到政府、相關經濟組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實行多元化市場戰略,增加在國際上的市場份額。
作者:
xishanzhongke
時間:
2009-2-4 10:24
又坐沙發了!看來大家都不愿意發表意見呀!
作者:
xishanzhongke
時間:
2009-2-4 10:25
回個貼子是對發帖人的一種尊重,還是倡議大家積極回帖!
作者:
dahe051311
時間:
2009-2-7 00:06
說的有道理,頂一下!呵呵!現在的畜牧業啊,是應該好好整改一下,要的是有力度的!!
作者:
Icandoit
時間:
2009-2-7 16:12
分析的有道理,在目前我國這種養殖環境下,不用藥恐怕是不行的!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
肥西县
|
湘潭县
|
汉中市
|
巧家县
|
泊头市
|
新巴尔虎左旗
|
寿阳县
|
广安市
|
吴旗县
|
内黄县
|
榕江县
|
梧州市
|
武强县
|
天峻县
|
铜梁县
|
九江县
|
车险
|
方山县
|
南江县
|
清原
|
怀安县
|
庆云县
|
白玉县
|
隆德县
|
丰宁
|
丹凤县
|
沙湾县
|
阿克陶县
|
汾西县
|
孝感市
|
偃师市
|
聂荣县
|
宜章县
|
全南县
|
灵石县
|
汶川县
|
红桥区
|
铁岭县
|
土默特右旗
|
揭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