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上躥下跳 肉價演繹“兔子舞” [打印本頁]

    作者: 崔若偉    時間: 2008-12-25 09:18
    標題: 上躥下跳 肉價演繹“兔子舞”
      經歷2007年肉價大漲后,今年,肉價上躥下跳,似乎在跳“兔子舞”。
      今年4月全國各地生豬價漲至歷史最高價,中部主產區生豬價漲至9元/斤左右。但當廣大養豬戶沉浸在幸福之中時,肉價從5月開始新一波暴跌,主產區生豬價便從9元/斤左右跌至5.5元/斤左右。12月起,肉價下跌半年后,突然快速反彈。
      肉價波動為何如此大?有關人士分析認為,一是由于生豬價格受市場周期性波動規律影響較大,農戶散養積極性下降;二是養殖成本增加,生豬養殖場經營受影響;三是豬疫情頻發,讓養豬戶防不勝防。
      1—4月:
      肉價持續走高 漲幅不大
      農歷臘月到來,每家每戶開始腌魚腌肉,豬肉需求量增大,不經意間拉動豬肉價格小幅上漲。當時記者從武漢市農業局獲悉,1月毛豬收購價為17元/公斤,白條肉批發價21.2元/公斤,比前一個月略上漲1%左右。
      隨后,受雨雪天氣影響,全國肉價均有所上漲,而武漢的肉價小幅回落。武漢市畜牧獸醫局總工程師高長明曾表示,武漢市生豬活體應急儲備4萬頭,核算為2000噸鮮肉;凍肉儲備1600噸。
      隨后因市民吃年飯掀起一小輪消費高峰,肉價有小幅上漲,但幅度不大。
      5—11月:
      天氣漸熱 肉價持續走低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豬肉銷售進入淡季,肉價持續下跌。
      6月份,精瘦肉由每斤14.62元下跌到14.5元,腿夾肉由每斤12.39元下跌到12.22元。
      武漢市農業局統計數據顯示,6月武漢市毛豬收購均價為16.00元/公斤;生豬白條肉批發均價為20.00元/公斤,在中部6省會城市中價格最低。
      武漢市農業局有關人士表示,天氣逐漸炎熱,市場需求量減少,凸顯出內需不足,整個市場呈現低迷狀況,加之去年6、7月份生豬價格猛漲后,飼料原料也維持比較高的價位,各地生豬補欄均較理性,補欄的生豬使市場供應基本上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比例,故生豬價格較穩定。
      豬肉價格除受中秋、國慶等假期消費沖擊外,一直保持穩中下降之勢,這導致許多散養養殖戶出現虧本,開始提前淘汰母豬。
      12月:
      下跌半年后首次上漲
      一直跌跌不休的肉價,12月初首次出現上漲,肉價每斤平均上漲0.5元。中商平價肉類買手謝亞男稱,隨著兩節臨近,肉價反彈,很正常。
      有養殖戶表示,豬價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存欄量不大,并不飽和。另外,有消息說國內減少了豬肉進口,也導致肉價上揚。
      統計局專家表示,江城市民都有春節前腌魚、腌肉的習慣,估計本月魚肉的消費量會突然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價格波動,因此不排除個別食品,如豬肉有漲價的可能。
      武漢市畜牧獸醫局有關人士表示,豬肉價格小幅度上漲,屬于正常范圍內變動養殖戶虧損惜售,導致生豬難收購,同時冬季豬肉消費旺季來臨,使得豬肉消費有所增加。
      【預測】
      明年肉價或將平穩下降
      今年豬肉價格波動大,業內人士斷言,年后肉價將開始新一輪下跌。
      湖北雙匯負責人趙輝分析,春節提前,市民開始灌香腸,加上氣溫突然下降,導致需求增多。“年后肉價還會平穩下降。”
      金鑼華東區負責人陳道平也表示,中國一年消費6億頭豬,去年全國母豬生豬出欄3100萬頭,按一頭母豬產14頭豬仔計算,當時缺口有2億。而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生豬出欄量達7.2億頭。而明年2月后,隨著糧食價格繼續走高,雞鴨供應增多,豬肉消費減少,價格肯定走低。
      湖北天種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師利說,市場過剩,肉價一定還會下跌。他分析,根據市場規律,生豬價一斤下跌一元,對應零售價要下跌0.73元,從6月到10月,生豬價每斤下跌了近4元,而肉價也相應下跌了2-3元。他預測,現在生豬過剩,在未來一年內,價格還將跌1元-1.5元,同樣,每斤肉價也將下跌1元左右。
      武漢市畜牧獸醫局有關人士坦承,明年4月份,隨著生豬又一個生長周期到來,生豬存欄量會增加很多,肉價還有進一步下探空間。
      臉譜
      “生豬市場直接從天堂掉進地獄,又從地獄爬進天堂的大門。” 在某肉食公司工作的張均(化名)笑著形容今年的生豬市場。豬肉價格猛漲猛跌,也給養殖戶、企業、消費者帶來不少影響。
      企業
      肉價上下波動 大多數小型企業退市
      豬肉價格猶如過山車,肉食品加工企業“心驚膽戰”。從年初起,張均所在的某肉食公司,根據肉價波動,不斷推出新方案,以搶占市場份額。“從生豬收購價格變動到銷售價格調整,一般有1-2周滯后期,加上物流成本上漲快,今年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很大。”
      企業不停調整市場方案
      年初一場大雪襲來,老百姓菜籃子供應叫緊,不過由于庫存充足,肉食品漲幅不大。“1月到2月,毛豬收購價只上漲0.01元/公斤,基本上保持平穩。”張均說。
      但3月份毛豬收購價一下漲到18元/公斤。張均說,對一個日屠宰量幾千頭的企業來說,相當于每日增加成本十幾萬。
      據了解,由于豬肉零售價格上調嚴重滯后于毛豬價格上升幅度,加工企業生豬收購價格和銷售價格會出現倒掛,所以屠宰加工企業出現虧損。
      “調價一般滯后1-2周,不是人為可以避免的。”張均介紹,一方面國家嚴格控制物價上漲,另一方面價格上升導致需求量急劇下降。
      成本壓力增大,該公司為節省經營成本,降低生產經營費用。張均所在的公司推出一系列救市活動,不同類別的產品輪番開展大規模促銷活動,一般降價幅度在10%-20%不等。
      能扛過來就能贏得市場
      從5月開始,豬肉價格直線下跌,從16.4元/公斤跌到12.4元/公斤,6個月每公斤跌去4元。
      由于從養殖市場、收購市場,到屠宰加工市場,有一個價格傳導過程,所以生豬收購價到市場零售價的變化,有一個滯后期。
      當毛豬價格下跌,銷售價格還處于高價位時,企業還有賺頭。但張均解釋,當毛豬價格下跌時,產品相對處于高價,此時銷售受挫、銷量減少,有很多產品不可避免地轉化為凍品而使產品減值,企業要承擔這部分的減值損失。
      這期間,誰能扛過來,就能贏得市場。大多數小型企業紛紛停產,退出市場。
      養殖戶
      普通養豬戶面臨煎熬
      12月肉價終于抬頭,這讓漢川養殖戶王民(化名)終于松了口氣,不過他思忖著,春節過后如果肉價再次下跌,他到底還養不養豬?
      去年,全國豬價一路上揚,不少養殖戶大賺了一把。王民去年9月份開始養豬,第一批生豬出欄時,正好趕上雪災和春節市場,讓他大賺一筆,每頭豬毛利在700元左右。
      6月份,王民養殖的第二批生豬出欄,當時生豬收購價到達最高峰,每斤9元多。這可樂壞了王民,雖然當時每頭豬仔貴了一兩百元,且供不應求,他還是毅然擴大養殖規模,一口氣買了200頭豬仔,王盤算著,依照這行情,4個月后出欄,到10月賣個高價。
      可行情峰回路轉,6月后生豬收購價直線下跌,國慶前后一度跌到每斤5.8元。王民說,按照10月價格算,他一頭生豬虧400多元,令人欲哭無淚。
      而在一些養殖戶提前淘汰母豬時,王民堅持著,他相信,元旦、春節即將到來,生豬肯定可以賣個好價錢。12月,苦熬2個月,王民挺了過來,“以現在價格算,每頭豬可保本。”
      經歷大起大落后,王民很迷茫,不知道明年是否繼續養豬。
      消費者
      趁肉價下跌趕緊“下手”
      肉價坐上過山車,上半年肉價“高高在上”,下半年卻“跌跌不休”,市民的消費表情也由此跟著變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了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上半年,江城白領中“帶飯族”增多;到了下半年,市民吃肉“大方”了,從11月份開始,灌香腸、制臘肉的市民排起了長隊,且多是數十斤購買。
      “今年上半年叫了一次外賣,但發現菜的量越來越少,比如肉丸子,以前是一口正好一顆,現在差不多連半口都沒有了;一碗小餛飩,以前是15個左右,現在只有10個了。”在東湖開發區工作的李敏告訴記者,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肉價不停上漲,在外面吃飯變得越來越不劃算,后來干脆自己帶飯到單位去吃。
      豬肉等價格的大幅上漲使得“帶飯族”不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社會學專家認為,一方面,上班族越來越注重飲食的營養和衛生;另一方面,節省開支也越來越成為“帶飯族”人數劇增的重要原因。
      
      今年下半年后,坐上“過山車”的豬肉價格從爬坡軌道進入下滑軌道,“十元豬肉”重新回到市民的餐桌上。記者走訪城區多個農貿市場發現,上月,豬肉價格跌破10元后,不少市民擔心臨近春節豬肉會漲價,于是紛紛提前“海量”灌制香腸。
      據大成路菜市場黃老板介紹,自11月開展香腸灌制業務以來,每天都有數十位市民前來光顧,有的市民一灌就是三四十斤。
      記者手記
      肉價亟待打破“漲跌怪圈”
      豬肉價格暴漲暴跌,搞得農戶、企業、消費者心慌慌,如何有效控制肉價呢?不少業內人士呼吁,及早推出生豬期貨,給生豬價格一個“晴雨”表,這樣農戶和企業就可以利用這一工具對沖價格風險。
      國內為備戰生豬期貨上市磨刀霍霍兩年,武漢火速開建生豬交割中心,如今因方案等待審批,生豬期貨上市一直被擱淺。
      而今年7月,韓國人先拔頭籌,亞洲第一個瘦肉豬期貨合約上市交易。消息傳來,業內人士扼腕嘆息,明年豬肉行情搞不好還是會上躥下跳,呼吁盡早開閘推出生豬期貨。
      另外,肉價上下波動,肉制品企業要學會未雨綢繆規避風險。有關人士表示,建立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一條完整產業鏈,才能保證肉價平穩,企業才會“有利可圖”。
      目前的生豬養殖仍然以散養為主,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差,市場信息也比較閉塞,養殖戶難以預測豬價的走勢,容易導致豬肉價格的起落,而規模化企業信息來源廣泛,可以相對準確地預測供需關系。
      面對充滿風險的2009年,有關專家表示,養殖戶暫不要補欄,盡量在春節前壓縮規模,以規避2009年上半年的市場風險。因為從了解的情況來看,前段時間雖有淘汰母豬,但多數為生產性能差的母豬。去年養豬戶資金實力增強,抗風險的能力增強,在此種狀況下,母豬存欄下降的空間十分有限,除非明年長期深度虧損,規模豬場資金鏈出現問題。母豬存欄保持持續上漲,市場供大于求,再加上春節后,市場消費減縮,價格還將下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阿拉尔市| 富蕴县| 车险| 新野县| 武强县| 瑞安市| 临颍县| 南通市| 临夏市| 揭西县| 金门县| 儋州市| 留坝县| 会同县| 互助| 天门市| 金寨县| 从江县| 定南县| 连州市| 曲靖市| 康乐县| 乐都县| 榆林市| 合山市| 梅州市| 云浮市| 房山区| 安国市| 乃东县| 淮滨县| 清流县| 惠东县| 乌兰浩特市| 江华| 启东市| 许昌市| 赣州市| 珲春市|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