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微生態基礎知識 [打印本頁]

    作者: zhangbo    時間: 2008-12-19 09:14
    標題: 微生態基礎知識
    微生態學與微生物學僅一字之差,簡言之都是研究微生物與生命的關系,前者研究非致病微生物群,后者研究致病微生物。微生態學尚未列入必修課也未列入選修課,足見人們對它的不認識。然而,它很可能成為揭示生命奧秘的極重要課程,是太平盛世的中國人掀開了生命科研新一頁的主導學科。已有人和院校對它重視和研究,大連醫科大學魏曦院士(已故)、康白教授等奠定和發展了我國微生態學,在國內外有很好的影響。
    作者: zhangbo    時間: 2008-12-19 09:15
    標題: 什么是微生物?
    到目前為止,綠色的地球是唯一為人類所認知的一塊生命的棲息地。在地球的陸地和海洋,與人類和動物相依相存的是另一個繽紛多彩的生命世界。在這個目前對人類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們熟知的動物、植物,還有一個神秘的群體。它們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它們的名字叫微生物。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它們是一些個體微小、構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大多為單細胞,少數為多細胞,還包括一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主要有古菌;屬于原核生物類的細菌、放線菌、藍細菌、枝原體、立克次氏體;屬于真核生物類的真菌、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以上這些微生物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蘑菇和銀耳等食、藥用菌是個例外,盡管可用厘米表示它們的大小,但其本質是真菌,我們稱它們為大型真菌。而屬于非細胞生物類的病毒、類病毒和朊病毒(又稱朊粒)等則需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其實,微生物“出生”最早,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億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則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但微生物與人類“相識”甚晚,人類認識微生物只有短短的幾百年。1676年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從而揭示出一個過去從未有人知曉的微生物世界。雖然我們用肉眼看不到單個的微生物細胞,但是當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某種材料上形成一個大集團時,或是把微生物培養在某些基質上,我們就能看到它們了。我們把這一團由幾百萬個微生物細胞組成的集合體稱為菌落。例如腐敗的饅頭和面包上長的毛,爛水果上的斑點,皮鞋上的霉點,皮膚上的蘚塊等就是許多微生物形成的菌落。微生物雖小,但它們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有些對人類和動物有益,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些對人類和動物有害,對人類和動物生存構成了威脅;有的雖然和人類及動物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在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流中具有關鍵作用。
    作者: zhangbo    時間: 2008-12-19 09:15
    標題: 什么是微生態?
    動物的體表和體內寄居著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這些微生物中的大部分并無致病性,不但無害,而且有益,它們相互制約、相互群居、相互平衡,由此構了動物體的微生態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口腔、皮膚、泌尿道、腸胃四大部分,而其中尤其以腸道微生態系統最為重要,生存的細菌最多。
    作者: zhangbo    時間: 2008-12-19 09:18
    標題: 什么是微生態學?
    微生態學是在細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研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結構、功能以及與宿主相互關系的科學。它是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大量事實證明,過去很多無法解釋的生物學和醫學現象,用微生態學的觀點去審視,就迎刃而解了。
    作者: zhangbo    時間: 2008-12-19 09:21
    標題: 什么是微生態平衡?
    微生態平衡是指棲居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宿主之間、與環境之間,在宿主發育的不同階段形成動態的、生理性的、相對穩定的統一體系。這個統一體的內部結構和存在狀態就是微生態平衡。微生態平衡也是棲居微生物的生理性相對穩定的組合狀態。
    作者: zhangbo    時間: 2008-12-19 09:22
    標題: 什么是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或 micro-ecologics )或又稱為益生素( probiotics )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成員或促進物質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劑,它具有補充或充實微生物群落的內涵,維持或調整微生態平衡。微生態制劑應包括正常微生物成員,尤其是優勢種群,還應包括一切能促進正常微生物群生長繁殖的物質所制備的制劑,它們能通過器官屏障結構并定植生長、繁殖,無毒、無害、安全,能產生一定的生理作用或生態效應,并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即保存相當的時間仍具有相當數量的活菌數,這類制劑統稱為微生態制劑或益生劑。
    作者: 40d    時間: 2008-12-19 10:44
    不錯的方向?。∥乙蚕雽W學,方便聯系一下啊
    作者: zhangbo    時間: 2008-12-21 12:55
    沒問題,可和我聯系,zhangbo@e-feed.com.cn。我盡自己所能
    作者: yangeasy    時間: 2009-2-25 20:55
    是應該好好的把微生態學形態起來
    作者: xiaofeng05086    時間: 2009-3-5 21:50
    微生態制劑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的
    作者: jiaxihan    時間: 2009-3-12 10:51
    現在的微生態真正實用 和其主要作用  不容易損壞的就是枯草芽孢 及其他芽孢桿菌
    作者: xipuzl825168439    時間: 2009-3-19 09:57
    一門很高深的學問,總有學不完的東西。
    作者: tomatosl    時間: 2009-6-16 10:01
    現在發酵床那個菌液也算這個微生態制劑哦?益生劑?
    作者: kltdzhong    時間: 2009-6-16 10:04
    是個可以發揚光大的學科,但愿我們的微生物事業能走在世界前列。
    作者: dongwei    時間: 2009-6-16 10:15
    微生態在我國畜牧上的關注也有20多年,生產產品的企業也有100多個,但受技術、標準及產品質量的影響在推廣上受到了限制。從業者有科學的態度,客觀地去推廣該類產品,該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作者: 飄飄紅塵    時間: 2009-6-17 09:24
    不錯,微生態飼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多學習下。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6-24 08:34
    "微生態學與微生物學僅一字之差,簡言之都是研究微生物與生命的關系,前者研究非致病微生物群,后者研究致病微生物。"

    微生態學是微生物生態學的簡稱,是微生物學的分支。在山大,是選修課。池振明老師的課本。就叫《微生態學》。微生物學,從誕生,就研究致病微生物。但還研究:工業微生物,環境微生物,微生物生態學,微生物蛋白組學,微生物基因組學,微生物工程學,微生物免疫學(含微生物血清學,但并不一定只有致病微生物才具有抗原性?。?,治療用病毒或疫苗等等。

    并且,極端的,高等生物(如動物,植物)細胞水平的培養和部分研究工作,也屬于微生物學所涉獵的范圍----微生物學,是指與微生物和微生物技術相關的學科,不僅僅是與微生物本身相關,更不僅僅是與致病微生物有關。
    作者: 富林爾    時間: 2010-5-5 11:09
    哪里可以系統性的學習呢》
    作者: dolphinmusicbbs    時間: 2010-5-7 13:59
    對啊,哪里可以補充系統的知識???比如各種有益菌的特點,如培養條件,是否產酶,適用動物,對動物生產的影響等。還有就是促進生長的原理。
    謝謝大家指點。
    作者: 無抗飼料    時間: 2015-1-28 14:27
    很好  ,非常好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申扎县| 鄂伦春自治旗| 逊克县| 达拉特旗| 青阳县| 河池市| 九龙坡区| 丘北县| 蓝山县| 云和县| 荆门市| 文水县| 遵义县| 长宁县| 吕梁市| 崇义县| 台南县| 东山县| 上饶市| 儋州市| 阿克陶县| 荣成市| 三穗县| 辽源市| 吐鲁番市| 德钦县| 武义县| 固原市| 兴和县| 南充市| 邢台县| 花莲县| 阳谷县| 西充县| 吉首市| 金川县| 上思县| 望城县| 永安市|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