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飼養管理要合理 為了保證奶牛的正常繁殖,在飼養管理方面,必須滿足母牛對蛋白質、維生素及鈣、磷等礦物質的需要。飼料種類多樣化.冬春兩季青綠多汁飼料及優質干草必須保證滿足供應,并適時補給一定量的鹽、骨粉和足夠清潔的溫水。防止犢牛期營養不良。 在犢牛出生后,需給予足夠的鮮奶,以免導致犢牛生長發育受阻,影響生殖器官正常發育。育成母牛長期營養不足會造成初情期推遲,影響受孕。母牛產后惡露未凈之前,不可多喂精料,以免影響生殖器官復原和產后正常發情。運動和日光浴對加強奶牛各階段的發育、提高奶牛的生殖機能有重要作用。牛舍需冬暖夏涼.空氣流通,排水良好,以保證牛體健康。飼養管理在配種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2適齡配種 正確掌握母牛初配年齡.不僅能發揮個體的生產性能和繁殖能力,而且對提高后代牛的質量有重要作用。一般母牛初配為16-18月齡,體重達到350千克。母牛配種過早不僅影響本身的生長發育,而且所生犢牛在出生后有體重輕、體質弱的風險.發生難產的概率也很大。 3了解發情規律,掌握配種時機 準確掌握母牛發情的客觀規律,適時配種.是提高受胎率的關鍵。母牛產后45-60天,開始第1次發情,發情間隔時間一般為18-21天,一般來說,奶牛發情開始后18-24小時配種效果最好。春秋兩季母牛發情較旺,發情時間一般為1—3天,發情多在午前,發情時母牛陰戶腫脹,柔軟而松弛,陰唇黏膜充血,潮紅有光澤,陰戶內流出粘液。最初流出的粘液為清亮透明樣.可拉成絲,以后隨時間延長逐漸變白而濃厚,具有牽縷性,有時帶有少量的血樣分泌物流出。發情母牛食欲下降,產奶量明顯減少,體溫升0.5-1.0度。如出現上以上特征,應及時考慮配種,以免錯過時機。 母牛比平時煩躁,喜哞叫,不安靜,愿接近其它母牛或公牛,并主動爬跨。有時伴有滴尿或發出低短的呻吟。發情時食欲減退.產奶量明顯下降。青年母牛比老年母牛的性興奮強烈,但各自不盡相同,必須注意觀察。在外部觀察的基礎上,還應請技術員進一步做直檢。養牛者每天要觀察不少于3次.以便發現發情牛及接受爬跨的時間,及時請人工授精員給予輔精。通常上午接受爬跨的牛.下午4—5時或晚上10時輸精。下午爬跨的牛,第2天上午8-9時輔精效果理想。 4做好冷配,避免亂配 為了提高優秀種公牛的利用率.加快和擴大優良遺傳性狀的傳遞速度和范圍.堅決避免亂配。對不適于作種用的公牛,應早去勢或分開管理,防止亂配和近親交配等。冷配法較常用.使用冷凍精液時.應注意公牛的品種、名號及批號,作好記錄,解凍后精子活力不應低于0.3每粒、管含直線運動的精子數應不低子1 500個。 5及時找出空懷原因,力爭消滅空懷 造成母牛空懷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先天和后天兩方面。先天性不孕一般是母牛生殖器官不正常.子宮頸位置不正.宮頸閉鎖,陰道狹窄.兩性畸形,幼稚病、異性孿生的母犢等癥狀,對此類母中應及早淘汰。后天性不孕則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很多情況下是由于飼養管理不當和生殖器官官患病所致。如掠奪拭擠乳、技術員不按操作規程輸精、輸精器具及母牛外陰部消毒不嚴格、子宮內膜炎、陰道炎等,對患有疾病的母牛,要抓緊治療,及時改善飼養管理水平,減少經濟損失。 6做好早期妊娠及保胎 母牛配種后40—60天不在發情.通過直枚可認定已妊娠。為了防止早期胚胎死亡和流產,必須加強飼養管理.補飼微量元素.如在食鹽內摻入碘、硒、銅、鈷、錳、鈣、磷等。同時,可注射藥物保胎.于妊娠后2個月注射黃體酮150毫克或亞硒酸鈉維生素E 20-30毫升。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