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特點調查 1.1現癥及其發展過程 主要詢問何時發病,病禽的日齡、發病的癥狀、疾病傳播速度等情況,借以推測疾病是急性或慢性,是細菌性或病毒類以及懷疑是什么病。如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后癥狀減輕或迅速停止死亡,可提示是細菌性疾??;突然大批發病死亡可提示是中毒疾病。 1.2病史與疫情 了解養禽場或養禽專業戶的禽群過去發生過什么重大疫情,有無類似疾病發生,其經過及結果如何等情況,借以分析本次發病與過去疾病的關系。調查附近家禽養殖場的疫情情況;對從引進種蛋、種禽的地區進行流行病學情況調查,可以提供有關本地區所發生疾病的診斷線索。 1.3平時防疫措施的落實情況 了解防疫制度及貫徹情況。有無嚴格的消毒措施;對病禽預防接種過什么疫苗,什么時間預防接種及接種途徑;是否進行過藥物預防和定期驅蟲等,由此來綜合分析病因。 1.4飼養管理狀況 主要了解飼養密度是否過大,通風是否良好,溫度、濕度和光照是否適宜,飼料是否全價、有無發霉等來查找病因。 1.5產蛋雞的產蛋量與肉用雞的體重等 這些情況可作為有無疫病的參考。如產蛋率下降,可考慮雞新城疫、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支氣管炎、禽腦脊髓炎、敗血支原體病、傳染性鼻炎、產蛋下降綜合征以及溫和性的禽流感等。鑒別這些疾病,須結合臨診、剖檢和實驗室化驗等來綜合判定。 2禽群與個體癥狀的觀察 觀察禽群狀態,注意觀察禽群對外界的反應及精神狀態等。觀察采食和飲水情況,根據每天喂給飼料的記錄,就能準確地掌握攝食增減的情況。看呼吸、聽咳嗽,在正常情況下,雞每分鐘的呼吸次數為22~30次,鴨15~18次,鵝9-10次,計算雞的呼吸次數,主要是觀察泄殖腔下側的下腹部。運動、行為和觀察,檢查有無雞扭頭曲頸或伴有站立不穩及運轉后退等狀態。觀察羽毛及被皮。觀察糞便,因為糞便的異常變化往往是疾病的預兆。 雛雞白痢時,病雞排出白色糊狀或石灰樣的稀糞,粘在泄殖腔周圍的羽毛上,有時結成團塊,把泄殖腔緊緊堵塞。 雞感染球蟲時,可引起腸炎,出現血便,雛雞多感染盲腸球蟲,排出棕紅色稀糞,甚至純粹血便。2.5~7.0月齡的雞主要感染小腸球蟲排黑褐色稀便。感染球蟲的雞,通過糞便檢查可找到卵囊。 雛雞患傳染性腔上囊病時,排出水樣含有尿酸鹽的稀便,結合病理剖檢變化可確診此病。另外,雛雞如患馬立克氏病、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曲霉菌病時,也常伴有下痢癥狀。 雞有蛔蟲、絳蟲等腸道寄生蟲時,不但出現下痢,有時還有帶血粘液,在糞便中可找到排出的蟲體、節片及蟲卵。 雞患副傷寒、禽大腸桿菌病時,出現下痢,泄殖腔周圍常粘有糊狀糞便。喂劣質飼料以及化學藥品中毒時,同樣可引起下痢。 臨床上由于疾病性質、疫苗或藥物使用等條件的影響、同一疾病在不同條件下的癥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而且有的雞群可能存在并發或繼發疾病的復雜情況。因此,在臨床診斷時應辨證地分析病理剖檢變化。 患雞病變不是弧立存在的,要抓住重點病變,綜合整體剖檢變化,同時結合雞群飼養管理、流行病學和臨床癥狀綜合分析,才可能作出正確的臨床診斷,從而為控制疾病提供科學依據。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