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野外生態養雞技術關鍵點 [打印本頁]

    作者: wwdd222    時間: 2008-12-9 10:29
    標題: 野外生態養雞技術關鍵點

    野外生態養雞技術關鍵點

    吳喜才1 ,于海良2
    (1.灤平縣農牧局,河北灤平068251;2.豐寧縣農牧局,河北豐寧068350)

      1選擇優良品種十分重要
      生態養雞最好選用當地土雞品種,如河北純種柴雞,浙江的仙居雞、肖山雞,上海的浦東雞,河南的固始雞,湖南的桃源雞,遼寧的莊河雞,廣東的惠陽雞、杏花雞、三黃雞、清遠麻雞,山東的壽光雞,北京的油雞,都是優良的地方品種,體型小巧,反應靈敏,活潑好動,適應當地的氣候與環境條件,耐粗飼,抗病力強,適宜放養。各種叫不上名稱的土雜雞,也都適宜于野外生態放養。相反,那些先進的蛋雞和快大型肉雞品種,大多體型笨重、神經敏感、抗病性差,野外放養很難成功。
      2建適宜生態養殖的雞棚
      生態養雞也需要雞棚,這是雞晚間宿營的重要空間。雞棚位置要高,背風向陽,視野開闊,不能積水,不能形成“窩風”,門前有足夠的空閑地。雞棚可采用永久性的磚瓦結構,也可采用簡易的草木結構,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必須具有堅固的結構,有良好的遮風擋雨功能,簡易雞棚屋頂應覆蓋3層,由內向外依次是葦箔、油氈或薄膜、草苫,頂部用草繩或鐵絲固定結實。為防止敵害侵襲,窗戶要釘鐵絲網,門口封閉要嚴實,地面要夯實,也可使用三合土或水泥結構。雞群白天外出覓食比較疲勞,晚上需要有一個良好的休息場地,因此,舍內地面應鋪設10厘米厚的鋸末或墊草。
      3給雞群創造適宜的環境
      野外養雞選用的生態區域,主要是草地、樹林、野坡、果園以及高稈莊稼地等,雞群的活動范圍較大,尤其是荒山、樹林中,容易侵害雞群的主要有狼、野狗、狐貍、黃鼠狼、獾、蛇等,雕、鷹等食肉猛禽也不容忽視。夏季雷雨多見,狂風、雷電、洪水也會對雞群造成嚴重危害。為防止各種災害和敵害侵襲,要對養殖環境進行必要的改造:雞群活動范圍的邊界上,應埋設1.5~2米高的鐵絲網或尼龍網;也可密集埋植樹枝籬笆,配合栽種葫蘆、扁豆、佛手瓜、南瓜等秧蔓植物加以隔離阻擋;種植帶刺的洋槐枝條、野酸棗樹或花椒樹,阻擋人、獸的效果最為理想。草地、荒坡等野外放養環境內,適當搭建一些簡易的小涼棚,涼棚頂部搭油氈,棚內鋪墊干凈的河沙,以便遮陰擋雨,滿足雞群臨時休憩和沙浴的需要,涼棚地勢要高,周邊活動半徑以不超過50米為宜。
      4進行必要的訓練
      為了能讓在野外自由活動的雞群,按時回舍補充料水、休息,在放養的初期,就應進行必要的訓練。有經驗的養殖戶,常使用打鑼、吹哨子、敲臉盆等方式,以合適的響聲,配合可口的食物,對雞群進行召喚訓練,讓雞群形成條件反射。召喚訓練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惡劣天氣來臨的時候,能保證迅速將雞群召喚回來。
      育雛期,要在飼料中添加適量切碎的青菜葉或野菜葉,逐步鍛煉雞雛采食、消化粗飼料的能力。4周齡脫溫后,只要天氣合適,室內外溫差不是很大,都應定時將雞群放到棚前的空閑地上,通過約束訓練,逐步擴大活動范圍、延長活動時間,直至雞群能自由活動。飼喂量要逐步減少,遵循“早少晚飽”的原則,以調動雞群外出覓食的積極性。
      5加強防疫滅病
      野外生態養雞雖然空氣新鮮,雞群活動量大,并且主要吃野菜、嫩草、草籽、昆蟲等無污染的飼料,機體健康,但如果不加預防,有些疾病如新城疫、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禽痘、流行性感冒等,照樣會侵害雞群。預防傳染病的方法是及時注射相應的疫苗,但一般不需要投喂預防性藥物。
      在野外生態環境中,雞群采食蚯蚓、甲殼蟲、蝸牛、淡水螺較多,最容易出現寄生蟲病,特別是蛔蟲病和絳蟲病,一般在放養1個月后,就要進行第1次驅蟲,隔2~4周后再進行第2次驅蟲。常用驅蟲藥物主要有左旋咪唑、伊維菌素、硫雙二氯酚、吡喹酮等,應盡量選用對多種線蟲、絳蟲均有效的丙硫咪唑片劑,可在晚上雞群回舍補料時,拌料飼喂,每千克體重用量為20毫克。第2天早晨要及時檢查雞糞,如發現雞糞里有成蟲,次日晚餐再驅蟲一次。
      6適宜的飼養管理方式
      為了改善雞肉品質,使雞肉有更好的口感和風味,提高胴體眼觀質量,提高雞群體重,便于獲得好效益,野外生態飼養的雞群,尤其是分群飼養的公雞,要適當進行催肥飼養。時間一般選在10周齡以后,催肥的手段主要是減少雞群的活動范圍,提高飼料能量含量,增加補飼的次數和飼喂量。
      為使雞體重均勻一致,應對雞群實行分群管理,公雞適時出售,母雞用于產蛋。為便于撿拾雞蛋,應在雞群性成熟后,適當減少活動范圍,在涼棚內設置產蛋箱,箱內放入“引蛋”,應盡量鼓勵雞群回雞棚產蛋。
      野外生態養雞,要及時進行巡視,目的是檢查雞群狀態,發現并隔離病弱雞,防止猛禽、野獸傷害雞群。缺水的養殖區,應設置飲水槽,定時添加清潔的飲水。放養初期,中午可以在涼棚內進行補飼,但要保證料槽干凈,避免引來野鳥和鼠類。有的養殖戶喜歡養幾條狗幫助看門和巡視,起到良好的報警、追趕敵害、庇護雞群的作用,但讓狗做助手有一定的風險。因此,一定要加強培養,發現狗惡意追逐雞群時,及時通過處罰加以制止,讓雞群和狗建立起良好的親和關系,同時,要給狗充足的食物,對死雞、雞骨頭、雞內臟要做消毒處理,不要隨意喂給其它動物。
     轉自《今日畜牧獸醫


    作者: po0907    時間: 2008-12-10 12:01
    標題: 好啊謝謝啊
    應盡量選用對多種線蟲、絳蟲均有效的丙硫咪唑片劑,可在晚上雞群回舍補料時,拌料飼喂,每千克體重用量為20毫克。第2天早晨要及時檢查雞糞,如發現雞糞里有成蟲,次日晚餐再驅蟲一次。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含山县| 嘉禾县| 湖州市| 城口县| 甘德县| 定南县| 奉化市| 崇仁县| 夏邑县| 汕尾市| 扬中市| 通河县| 墨玉县| 长岛县| 明光市| 微博| 沛县| 邓州市| 富民县| 铜梁县| 加查县| 微山县| 长汀县| 仙居县| 广宁县| 南岸区| 永新县| 峡江县| 柞水县| 湟中县| 九江县| 天全县| 芷江| 闵行区| 鲜城| 高淳县| 郓城县| 佛冈县| 普宁市| 新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