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國產最大內資油脂企業因成本上升停產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12-4 15:00
    標題: 國產最大內資油脂企業因成本上升停產
    豆傷! 最大內資油脂企業停產

      每經記者 肖曉芬 張娟娟 發自上海

      國產大豆價格高于進口大豆,使加工生產國產大豆的企業成本增加。《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從國內最大的內資油脂企業黑龍江九三油脂集團獲悉,該廠目前已全部停產。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內的大中型國產大豆加工企業幾乎都面臨同樣的處境。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整個國產大豆的生產及加工行業,均面臨外資的巨大沖擊。種種跡象表明,這些行業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牌。

      【現狀】

      成本上升 加工企業忙停產

      “國產、進口大豆巨大的差價,不僅使黑龍江大豆在國內原料市場上毫無競爭力,還直接連累以加工當地大豆為主的我省油脂行業。”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會長韓正輝日前表示。據記者了解,目前黑龍江的豆農有大約500萬噸大豆積壓在手里,賣不出去。同時,黑龍江的大中型大豆加工企業幾乎全部停產。

      國產大豆價高不好賣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一位專家介紹,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包括農產品(13.15,-0.05,-0.38%,)在內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跌,海運費也出現了下跌。目前,國際大豆從最高6000元/噸下跌到現在的3000元/噸。我國約70%的植物油和大豆依賴進口,其中植物油每年要進口800多萬噸,大豆要進口3000多萬噸。

      進口大豆價格下跌,而國產大豆價格卻在上漲。

      據悉,當前正值國內大豆等農產品集中上市的時節,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對全球糧食市場造成影響,國內需求疲軟可能將傷及農民利益,為此國家陸續頒布了幾項惠農政策。10月20日,國家出臺糧食最低保護價政策,委派中儲糧公司在東北地區以3700元/噸的價格收購150萬噸大豆。這與每噸3000元左右甚至更低的進口大豆相比,價差已接近700元。

      “目前大豆種植的成本大致在1.1~1.4元/斤,進口大豆的成本價格幾乎與此持平。”黑龍江當地一位農民告訴記者,現在國產大豆只有國家儲備在收購,油廠都不收了,停產了,導致東北產區農民的大量豆子賣不出去。據記者了解,目前黑龍江的豆農有大約500萬噸大豆積壓在手里。

      加工國產大豆企業停產

      據悉,受進口大豆低價的擠壓,在大豆主產區的黑龍江省,以加工國產大豆為主的大中型大豆加工企業,幾乎全部停產。

      “九三油脂加工廠現在已經全部停產了,由于國內外價差太大,企業不敢收大豆了。”黑龍江九三油脂集團經營部張部長向記者表示。

      九三油脂集團從11月15日開始停止大豆的收購,今年開秤以來,其下屬油廠僅收購了不足7萬噸大豆,占去年同期的30%左右。對于企業如何維持運營的問題,張部長說:“這也是企業的難處。現在企業已經全部停產了,只能等,期盼國家有后續的政策和措施出臺。”

      東北地區“千百合”牌豆油生產商黑龍江明達油脂公司總經理張德毅也向記者表示,由于進口大豆對國產大豆的擠壓,該公司在上月就停產了。

      “現在危機已經很明顯,省內購銷停滯,只有國儲在收購大豆,油廠已經基本全部停工、停產,而大量的本地大豆還積壓在農民手里。”黑龍江大豆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王小語說,“外資控股的油脂企業則大量進口低價大豆,把金融危機對大豆業的打擊,轉嫁給了國內的企業。”

      進口大豆“入侵”產區

      一直以來,為保護東北非轉基因大豆資源,我國大豆產區內的企業一般采用的都是本地產非轉基因大豆,從未采用過進口大豆。而現在,進口大豆卻開始進入產區,取代本地大豆。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0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為3082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6%。

      據黑龍江明達油脂公司總經理張德毅透露,已經有一部分東北油脂加工企業開始購買進口大豆作為原料,而且港口進口大豆的豆油產品開始進入黑龍江,4000萬豆農的利益以及整個產業都將受到威脅。

      “國家政策要是不調整,國內的油廠幾乎沒有繼續生存的空間。”張德毅表示,他現在也只能觀望,如果長期價格倒掛的話,也可能考慮采用進口大豆。

      據美國農業部農產品出口報告顯示,截至11月20日的一周內,在78.16萬噸的大豆出口量中,有65.41萬噸由中國進口,占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84%。

      “這對于國家的臨時收儲政策也是一個破壞,大豆產業將演變成完全受進口大豆所控制的局面。”九三油脂經營部張部長認為,東北三省作為非轉基因大豆的產區,是國產大豆的主要競爭優勢所在,進口大豆進入東北產區,意味著大豆的非轉基因原產地資源瀕臨崩潰,從產業的角度來說,已經很危險。

      【對策】

      企業:希望獲補貼

      “目前很多企業都在觀望,希望國家的政策有所變化。”張德毅表示,本土油廠還是希望能使用本地大豆,消化本地農民的大豆,幫助農民解決銷售難的問題,并使企業能夠維持運營,使整個大豆產業鏈能夠暢通。

      張德毅建議,可以直接給農民補貼,使大豆港口價格和本地大豆市場價格持平;也可以對加工企業進行補貼。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解決大豆問題的關鍵點在于加工企業,只有加工企業把農民的大豆消化掉,才能完成向下游產業如塑料、養殖產業的價值轉移。

      12月2日,黑龍江糧食局發布消息稱,為了進一步加強糧食市場調控,穩定糧食市場價格,保護種糧農民利益,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問題,國家決定增加主產區臨時存儲糧食收購計劃。國家此次下達給黑龍江省的國家臨時存儲收購計劃是:大豆103萬噸、玉米130萬噸、稻谷260萬噸。國家有關部門將根據收購進度和市場情況,研究下達后續批次的收購計劃。

      黑龍江大豆協會專家認為,油脂企業國儲收購方式還應該進一步改進,比如擴大收購的布點,在北方和南方同時布點;國家可以通過降檔收購大豆后,再賣給國內的油脂企業。此外,還應該有一些配套措施,在沿海港口對進口大豆實施一段時間的臨時性關稅,限制進口大豆,使進口大豆價格和國儲收購價格持平。

      【同步播報】

      外資食用油全線降價 疑為洗牌先兆

      從暴漲到暴跌,食用油在2008年表現出來的大起大落實在有些異常。有業內人士懷疑,目前食用油大幅降價,很可能是外資油企在國內展開洗牌的先兆。一些資本薄弱的內資區域性品牌,受外資擠壓的現象越來越明顯,甚至面臨被“洗”的可能。

      食用油價格連續18周下跌

      記者在上海的超市看到,5L裝魯花花生油從119.8元降到了99.9元,跌幅達15%;5L裝金龍魚花生油、大豆油今年4月時最高曾賣到119元和62.9元,如今卻跌到90元和47元。

      益海嘉里糧油、中糧集團等油脂企業紛紛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之所以大幅下調食用油價格,主要是因為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回落。

      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開始,全國食用油價格一路飆升,至今年3月達到頂峰,豆油、花生油平均零售價分別達到13.19元/升和23.21元/升,創下歷史最高價位。之后一路下滑,截至11月21日,分別跌至11.72元/升和22.39元/升。目前,食用油價格已連續18周下跌,商務部預計,后期食用油價格仍將呈回落態勢。

      “油脂企業虧損很厲害,現在幾乎所有企業都沒有利潤了。”上述專家稱,雖然國際原油、大豆價格下跌,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市場需求疲軟,加上品牌競爭激烈,以至于企業不得不虧本打價格戰。“至于后市如何,還要看整個經濟形勢”。

      外資油企受益 凈利猛增

      目前,四大跨國糧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控制著我國75%以上的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跨國糧商參股控股了64家。在三大食用油加工企業中,益海、嘉里同屬馬來西亞豐益國際,中糧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貿易進口對象是ADM。其中,嘉里生產金龍魚、胡姬花、花旗食用油等品牌,益海參股生產魯花等品牌,中糧經營福臨門。目前,金龍魚、福臨門、魯花三大食用油品牌占中國食用油70%以上市場份額。

      據行業資深人士透露,國內總共8000萬噸的產能,大約80%的產能都控制在外資控股企業手中,他們憑借資本優勢,已完成對原料、加工、品牌、渠道、供應的絕對控制權,掌握著在大宗農作物市場的定價權,成為在市場價格波動中的受益者。

      據財報顯示,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2008財年三季度,ADM在農產品銷售和相關服務收入增加了64%至187億美元,凈利潤增加了42%至5.17億美元,其中投資收益增加了24%,大約為1.38億美元。嘉吉2008財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相比2007財年同期增加了69%,即從17.1億美元增加至29億美元。

    4月中下旬,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副司長賀燕麗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家將規范大豆油脂加工業的發展,并出臺大豆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隨后,國家將3月31日到期的大豆1%的優惠進口關稅延期到9月30日。

      6月13日起,國家取消了豆油等36種初、精煉食用油的出口退稅。

      8月25日,全國食用油儲備庫容緊急摸底。

      9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大豆油脂加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鼓勵內資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促進資源整合,培育一批加工量2000噸/日以上,產、加、銷一體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豆油脂加工企業(集團),并將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套期保值。

      10月20日,發改委網站公布,在東北地區,按照每市斤1.85元的價格掛牌收購中央儲備大豆。

      10月21日,《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新國標出臺,明確提出不得在油里摻入非食用油和不合格的原料成品植物油。

      10月26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將在東北三省、內蒙古收購150萬噸大豆作為中央儲備,此次大豆收購計劃截至2009年2月底。此次中央儲備大豆的收購計劃為150萬噸,將由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下屬有關分公司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收購。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12-4 15:09
    國家的收儲政策,首先吃虧的是飼料養殖企業,其次是農民,再次是使用國產大豆的油脂企業。獲益的是使用進口大豆的油脂廠。 這種事,呵呵,典型的中國特色,嘆息!
    作者: dzyj1999    時間: 2008-12-9 15:31
    現在想想為什么國家對農產品問題一直保持冷靜的態度
    作者: ludizhizhou    時間: 2008-12-15 23:04
    再不出臺辦法,咱們也要中了糧食侵略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东山县| 伊宁县| 仁布县| 当雄县| 都兰县| 胶南市| 西昌市| 玉山县| 沾益县| 西充县| 福清市| 林口县| 兴和县| 武定县| 常山县| 万州区| 九江县| 宁海县| 内江市| 铜梁县| 武清区| 灌南县| 随州市| 涞源县| 繁峙县| 通辽市| 山丹县| 徐闻县| 浦东新区| 安丘市| 勃利县| 马边| 井研县| 丰城市| 西乡县| 陈巴尔虎旗| 乌苏市| 呼图壁县| 乌鲁木齐市|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