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秸桿微貯能提高粗蛋白質含量嗎? [打印本頁]

    作者: 韓友文    時間: 2008-12-2 17:24
    標題: 秸桿微貯能提高粗蛋白質含量嗎?
    《秸桿微貯能提高粗蛋白質含量嗎》一文 編者按飼料博覽 2004 No7


    這是我給《飼料博覽》雜志寫的一份編者按,也拿來曬曬!



    任何事物從不同角度看,都會有不同的說法,產生各自的結論。秸桿微貯就是這類引起爭議的問題之一。


    秸桿喂前經簡單加工處理(切碎、浸軟、加鹽、調味),就可以改善適口性,提高動物采食量。應該是一件好事。秸桿微貯除上述特點外,還另外有微生物發酵,這就使秸桿微貯與一般秸桿加工有類同又有區別。


    微生物發酵,尤其是長時間發酵,會因接種或污染的微生物特性給處理對象-秸桿帶來物質形式的轉化和消耗以及能量的損耗。


    發酵過程中,非固氮類微生物的增殖,雖然使細菌蛋白增量,但那是以秸桿或外加物的碳源和氮源的消耗為代價的。秸桿微貯也遵守“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宏觀世界里,物質和能量一樣,既不能“平白消滅”,也不能“無中生有”。如果能明確微貯秸桿并沒有從外界獲得什么,那么它剩下來的只有物質的轉化和損失了。


    在微生物培養過程中,因菌種和培養時間不同,培養基的干物質的損失減量可達3%~15%不等。于是,計算微貯前后秸桿的粗蛋白含量,則由于微貯后作為分母的基數減小了,而且發酵產氨和氮的氧化物數量甚微可以忽略,從而導致粗蛋白百分含量上升是很自然的。如果微貯時還要添加尿素等氮源時,則微貯后秸桿粗蛋白(N×6.25)含量大增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些人玩弄此類“游戲”,確實蒙騙了不少善良而又輕信的可憐人!

    應當指出:微貯秸桿的得、失、利、弊,須要綜合性科學論證。秸桿微貯除能取得提高適口性和增加采食量外,發酵所用的特定微生物還可能對植物細胞壁(主要是纖維素)有一些分解能力,少量植物性粗蛋白也可轉成菌體蛋白,還能生成部分有機酸和某些B族維生素。


    同時也要嚴肅關注:微生物發酵大量消耗的正是對動物有用的易溶性碳水化合物,相當大的部分白白地變成水和二氧化碳跑掉了!另外,為了微貯還要投入相當的設備、時間、勞力和資金。


    總之,對待秸桿微貯,要權衡利弊,計較得失,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更要考慮經濟上的投入和產出。

    編輯部和主持人非常歡迎各“家”都來發表看法。寫文章參加討論。
    作者: 義軍    時間: 2008-12-2 19:22
    標題: 回復 樓主 韓友文 的帖子
    宗上述無可質疑,但你應該明白,此種方法飼喂的對象,此法加工后應該比較適用瘤胃的纖毛蟲消化吸收,還可以得到許多的有益菌和益生菌,正是反芻動物所需要的。
    作者: wangyi811020    時間: 2008-12-16 22:24
    我認為中國做秸稈發酵的企業多數都是在忽悠,建立在強大科研團隊和大量現場實驗基礎上的產品是很少的
    作者: 勁松    時間: 2008-12-17 13:27
    謝謝韓老的資料!這對我們認識目前的很多發酵產品都有幫助。
    作者: ppd130329    時間: 2009-2-4 15:40
    同意韓老的說法。
    作者: zhaoyong    時間: 2009-2-4 15:50
    韓老總結的經典,記得我上學的時候為這個問題,我們一個教授和一個實驗師都吵架了,呵呵。
    其實,只要明白粗蛋白的檢測理論,就不難理解。
    這其實是一個“現象和本質”的問題
    作者: 馬林艾斯    時間: 2009-2-4 16:43
    個人覺得所謂提高粗蛋白含量還是由于菌體蛋白的增加,秸桿自身的蛋白含量應該不變的,最多是消化率高了.
    作者: 她山之石    時間: 2009-2-4 17:00
    真菌發酵對秸稈等作物細胞壁的不易消化物質分解后,增加了秸稈的適口性,并提高消化率。已經得到確認
    作者: 她山之石    時間: 2009-2-4 17:03
    秸桿微貯,作為粗飼料來源需要瘤胃上更深度的研究 。 :)3:
    作者: yuxianren    時間: 2009-2-10 18:40
    支持韓老師的觀點,秸稈中的總氮不變,粗蛋白如何變呢
    作者: 汗顏    時間: 2009-2-10 20:54
    我不贊成微貯,如果有微貯的能力的話莫不如去做黃貯。
    作者: 基層工作者    時間: 2009-3-2 09:29
    我們也考慮一下動物的總體收益,在收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選擇能耗低.污染小的!!!
    作者: awang    時間: 2009-3-2 10:03
    韓老師的總結很全面,代表了主流看法。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中國本身是一個飼料資源匱乏的國家,把劣質粗飼料轉化成優質營養源是國人的夢想,雖然這個夢想短時間是很難實現的。正因為這樣,這方面的研究往往參雜了很多政治和利益上的東西,可以這么說,包括微貯在內的大多數提高低質粗飼料效率的東西,就像賣拐一樣,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下去。但是,我相信,隨著整個養殖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不斷提高,現在要想把這么一個類似的東西,炒作到十多年前“仿生稻草”那樣火熱,已經不太容易了,所以,我們也沒有多大必要去在意他們的存在。即便外行的養殖者在經受損失后,同樣會對他們說“NO”。
    作者: 陳海河    時間: 2009-3-2 2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nesky1968    時間: 2009-4-16 08:21
    秸稈微貯,是不能直接把秸稈轉化為蛋白質,就是轉化,其轉化率也是很低的。這是定論。而目前的所謂專家,就是局限于直接轉化。但他們也不是就停止了轉化的研究。他們幻想發現一種高效的菌種(好去發財),而這種菌種很難找到不說,就算找到,也是不能適合農民使用的東西。除非農民有像國家級的實驗室的設備。而相對于發酵床的深度研究,他們自認為是賺不到養殖戶錢的。所以,就拿什么能量守恒(玩概念)來嚇唬養殖戶。事實上,稻草可以提取40%的淀粉(實踐證明的),楊樹皮可以提取多種氨基酸,而土地沒有所謂的蛋白質,也不是照樣長出大豆、花生來。過去我們就拿玉米喂雞,雞也照樣下蛋,也沒看那個雞蛋沒有蛋清。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色达县| 双峰县| 从江县| 项城市| 江都市| 怀来县| 区。| 北辰区| 上蔡县| 益阳市| 甘洛县| 寿宁县| 清新县| 天祝| 吉林省| 杨浦区| 莫力| 阿巴嘎旗| 威宁| 民县| 鹿邑县| 康马县| 靖远县| 金门县| 承德县| 新乡县| 磐石市| 靖安县| 大安市| 碌曲县| 阿瓦提县| 迁西县| 东兰县| 濮阳市| 云林县| 万荣县| 远安县| 桂东县| 盐亭县|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