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官員“博士大躍進”權學交易灰幕 [打印本頁]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8-11-28 08:24
    標題: 官員“博士大躍進”權學交易灰幕

    《半月談》刊文揭

    官員“博士大躍進”權學交易灰幕 官員“攻博”升遷是原始沖動

     

      官員攻讀博士成潮流

      ●官員用權力換學歷   

          ●高校用學位換資源   

          ●權學交易歪風亟待剎住

     

           近年來,在中央提倡干部年輕化、知識化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在選拔干部時,已明確把博士學歷作為一個優勢條件。然而,這一原本體現國家對知識和人才尊重的良好舉措,卻在一些地方和部門走了形、變了味,“博士大躍進”浮躁之風愈演愈烈。更有甚者,在這場由官員和高校擔任主角的“二人轉”中,官員以權力謀學位,教授以學歷謀資源,“博士帽”變成了權力腐敗和學術腐敗同流合污的籌碼。 

     

     官員攻讀博士成潮流  

     

       今年6月,原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西南財經大學博士王益據傳被“雙規”。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撰文《請查一下王益的博士學歷來歷》,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共鳴。  

          葛劍雄對王益的博士學歷提出了質疑:本科和碩士都是歷史學專業的王益,如何能在繁忙的工作中,用約兩年時間完成經濟學博士課程,寫成博士論文,發表若干篇學術論文并通過答辯?如王益真按規定上課,參加論文撰寫等各個程序,就必須每周往返于北京和成都之間,旅費是自己出還是花了納稅人的錢?

      來自國務院學位辦的最新統計顯示,2007年我國的博士授予數量超過美國,攀升至世界第一。在這場“博士大躍進”中,官員攻博又是一種怎樣的發展態勢?據記者多方調查,一些國家部委領跑了“官員博士化”進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了總人數的一半左右。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高校集中的省份,省部級、司局級、縣處級官員攻讀博士幾乎成為潮流。

      行政機關真的需要這么多博士嗎?有關專家認為,政府的職能是公共管理,除了個別專業性崗位外,大部分行政崗位本科學歷足以勝任。葛劍雄認為,官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與其說是某一方面的專業能力,還不如說是博士學位的象征意義。是否擁有博士學位往往成為提升的先決條件和關鍵因素,直接導致一些官員對博士學位趨之若鶩。

      

         官員用權力換學歷  

     

        官員攻博,最大難題就是學習時間無法保證。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官員博士生往往比全日制博士生畢業得還要快。

      葛劍雄感嘆:作為負有指導博士生之責的教師,我深知,要獲得博士學位即使原來有良好的基礎也并非易事。就我見聞所及,那些在高官位置上獲得的博士學位,很少不含水分,甚至少不了權力或金錢的介入。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曾經上交了一份《要遏制黨政干部的文憑腐敗》的提案。蔡繼明認為:許多在校生10年寒窗才能拿到博士學位,但是一些黨政干部憑借手中的權力,課也不上,稀里糊涂就混到了文憑,這很不公平。

      蔡繼明透露,相當數量已獲得和正攻讀研究生的黨政干部,大多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職權,動用公款混取文憑。入學考試往往是瞞天過海,或者名義上報考統招生,實際上參加校外班單獨考試;或者考試舞弊,甚至根本沒有經過考試就取得了入學資格。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由秘書代聽課。在學期考試中,由秘書代考或者根本不考,反正總有辦法得到高分。完成整個博士學業所必需的發表學術論文、接受答辯等諸多嚴格的程序,一些官員也有應對之策,論文可以找人寫,答辯委員會的成員可以提前“做工作”。

      高校用學位換資源

     

      官員“博士大躍進”引發了不少讓人瞠目結舌的怪現象。某些缺乏獨立精神的高校,趁機將文憑化作諂媚的禮物,從入學到畢業,主動為官員們設計了一條秘密“綠色通道”,入學考試一般都是學校單獨命題,有些高校甚至打出了“免試入學”的旗號,不斷擴大官員博士招生規模。一些在職領導干部也投桃報李,利用手中握有的各種項目審批權,給學校安排土地批租、增加經費等許多好處,搞起權學交易。

      河南省一位曾獲得某著名高校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副市長告訴記者,博導與官員結成的“師生關系”是一種“雙贏合作”。有了這層“師生關系”,導師不僅可以順利拿到很多科研項目,而且能借助官員的行政權力獲得諸多社會資源。

      鄭州市某高校一位副校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雖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學校其實無力抗拒拿文憑換利益的“官員博士化”。因為學校需要主管部門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別是掌管科研經費、項目、計劃指標的教育、財政等部門,你不做別人做,結果不僅會被上級“穿小鞋”,而且還會被扣上“思想不夠解放”的帽子。

     

         權學交易歪風亟待剎住

     

      “官員博士化”迅速膨脹,不僅加劇了官員群體升遷道路上的彼此攀比,更加劇了權力腐敗和學術腐敗的媾和。有限的教育資源被大量消耗,真正的求學者被排斥,“劣幣驅逐良幣”使人們對國家教育制度產生了信任危機。

      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在南開大學的一次演講中,痛斥中國高校的學術腐敗是“國家的恥辱”。很多教育界人士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官員“博士大躍進”中的種種權學交易,為一些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官員提供了升遷的臺階,傷害了那些刻苦學習、勤奮鉆研的學生,使我國的學位含金量不斷下降。  令人欣慰的是,為了捍衛博士學位的尊嚴和品質,一些高校已開始對招收在職博士生提出嚴格要求,包括引入匿名評審員制度、論文評審公示制度等。一些著名高校的個別專業和身懷學術良心的學者,已明確提出不再招收在職博士生。一些黨政機關對干部文憑腐敗現象已有所警覺,在公選干部時,對需要擁有博士學歷的崗位,提出了必須是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據《半月談》

      

          ◆官員“攻博”四種心態 

     

        據記者調查,官員攻博主要有四種心態。一是在實際工作中確實感到還有知識欠缺,希望通過攻博開闊視野,提高對專業領域的研究水平。二是塑造個人形象,把高學歷當作光鮮外衣包裝自己。三是把攻博作為擴大社交范圍,結識更多專家、官員和企業家的機會。四是想用博士學位把自己“武裝”成擁有高學歷的知識型干部,以此獲得提拔晉升的優勢條件。

     

      ◆我國去年獲博者居世界之首 

     

     中國首批博士誕生于1983年5月,此后25年間,在校博士生數量和博士學位授予量迅速增長。根據教育部統計公報,1998年,我國在校博士生45246人,到了2004年,猛增至16.56萬人,個別年份新招博士生超過5萬人。來自國務院學位辦的最新統計顯示,2007年我國的博士授予數量超過美國,攀升至世界第一。


    作者: wuxingli    時間: 2008-11-28 23:44
    他媽的,中國什么事是公平的呢?中國的官員要權力,要錢,要女人,還要學位。通吃。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8-11-30 01:18
    要博士官員,不要官員博士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8-11-30 08:10
    嚴格地說,這個問題已是老問題了,老掉牙了,提不起人們的興趣了。然而,像許多積重難返的問題一樣,老問題既然還沒解決,自然也就還有繼續關注的必要。倘若連“小子鳴鼓而攻之”的聲音也啞下去了,事情恐怕就完全不可收拾了。   我們國家的“博士帽”從什么時候起變成了權力腐敗和學術腐敗同流合污的籌碼,留待有心人去考證吧。總之,我們知道官員頭上的“博士帽”,早就如同它的本身顏色一樣,當真有那么一點兒“黑”。《半月談》說,一些缺乏獨立精神的高校將學位化為獻媚的禮物,得到了項目、經費和資源,成為“博士帽”批發商;不少官員也憑借職權,將“博士頂戴”輕松加身,以圖在今后的提拔升遷中,讓“博士帽”兌換來更高級別的“烏紗帽”。這一切,應該說早就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委實無秘可揭。正是這個原因,官員文憑的信譽度早已大大降低,披著的不過是“皇帝的新衣”而已。仔細研究一些官員的履歷與學歷,就不難發現要他們戴上真正的“博士帽”,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我以權力關照你,你以學位獻媚我,權力腐敗與學術腐敗就這樣達成“共識”,并取得了“雙贏”。二者合而為一,使“權學交易”的實質表現為雙重腐敗。但治理之,我們卻不能像劫法場的李逵,掄起板斧,不問官軍百姓,一概排頭砍去。權力腐敗與學術腐敗還不可同日而語,還談不上能夠“并列”。這當中,“權力”仍然是問題的要害所在。如果借用“本末”說來表述的話,則權力腐敗是本,學術腐敗是末。在許多情況下,“學術”屬于不得不屈從于權力,不得不諂媚于權力。權力腐敗導致了學術腐敗,而學術腐敗助推了權力腐敗,二者相互間的關系大抵如此。因此,如果我們對這種雙重腐敗不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是要對官員文憑較一下真,懲前毖后,必欲治本的話,就必須把重點集中在“權力腐敗”上。   文憑———“×士帽”———是一個人學歷的證明。對尋常學子來說,即使從戴上“學士帽”到戴上“博士帽”,也要經過十年的寒窗苦讀。而對一個想要戴上“博士帽”的官員來說,卻是那么的輕而易舉。斯文世界中的不公,有甚于此乎?丘成桐先生痛斥中國高校的學術腐敗是“國家的恥辱”,就毫不足奇了。任何一個還有正義、還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憤慨。如今不少官員倒臺之后,我們知道他們包過或正在包著二奶、三奶,難道事情有那么湊巧嗎?沒有。現在一些在臺上道貌岸然著的可能今后也不會倒臺的官員,其實也一樣干著這種違法違紀的齷齪勾當。同理,不是倒了臺的官員腦袋上的“博士帽”才是“權學交易”而來的。不要說群眾的眼睛雪亮與否,這一類的問題實際上夸張一點兒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而我們的“有關部門”往往“民不舉,官不究”,可能是導致事態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杜絕由“博士帽”向“烏紗帽”的過渡,還需要檢討的恐怕是我們的干部提拔政策。“知識化”固然是知識經濟時代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知識化”決不等同于“文憑化”。主觀上沒有那樣以為而客觀上那樣做了,也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已,除了慣于投機取巧的人暗地里彈冠相慶,對于我們的建設事業沒有半點好處。而把那些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清除出去,也是對那些名副其實戴著“博士帽”的官員的負責態度。
    作者: xiedahai    時間: 2008-11-30 09:03
    文化大盜(監守自盜!)!文憑貶值!國家恥辱!讀書人的悲哀!這無疑助長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文憑的含金量=文憑擁有人的知識水平/文憑等級,這些人自以為戴上博士帽就是博士,呵呵,還有給寵物穿衣服的呢!)
    作者: ysg0069    時間: 2008-11-30 09:47
    組織部門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不要把干部知識化變成單純的文憑化。經考慮到德才兼備。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8-12-29 00:51
    朋友說:多個高官人在北京工作,卻報讀廣州某大學的博士,不知道其如何完成學業?
    作者: 滿天飛禽    時間: 2008-12-29 01:45
    社會真是;;;;;;;;;;;;;
    作者: 滿天飛禽    時間: 2008-12-29 04:52
    http://www.www12347.com/?fromuid=97734
    作者: 畜牧人    時間: 2009-1-7 19:41
    這就是價值規律,就是人才
    作者: sherier    時間: 2009-1-7 19:56
    這就是兒戲????
    作者: czc    時間: 2009-1-11 16:37
    本帖最后由 czc 于 2009-1-11 16:45 編輯

    這確實是個老問題了,我們國家什么都可以大躍進,前幾年新藥大躍進,一年之間幾千種新藥上市.超越老美N年(老美十幾年才能研制出一種新藥)直到鬧出人命,槍斃了一個藥監局長才算了事.
    至于官員“博士大躍進”嘛,不會鬧出人命滴,你好我好大家好,你不是妖怪,我也不是妖怪,大家都不是妖怪.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了.
    作者: doctor_zxn    時間: 2009-2-16 13:04
    權/利/名的交易,以利為中心,以權謀利,以名換利,名利雙收!
    作者: liyi11    時間: 2009-2-16 15:04
    中國的腐敗是沒有救的,大家已經習慣了!
    作者: huxuan668    時間: 2009-2-19 16:24
    丑惡,就是不喜歡這樣丑惡的學術風氣才放棄考研的。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9-2-19 17:12
    贊賞! 15# huxuan668
    作者: lzh895502    時間: 2009-4-10 09:44
    這就是官本位,呵呵,中國特色
    作者: 微塵    時間: 2009-4-20 15:12
    中國的教育如果腐敗了,國家還有什么希望?
    作者: 小耗子    時間: 2009-5-5 22:19
    就是這個樣子了,學就學吧,要么你叫他們把精力用在什么地方啊,為老百姓服務上嗎,別傻了。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9-5-19 00:52
    呵呵,總會有人這樣或那樣D 19# 小耗子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09-5-24 12:30
    文化大盜(監守自盜!)!文憑貶值!國家恥辱!讀書人的悲哀!這無疑助長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文憑的含金量=文憑擁有人的知識水平/文憑等級,這些人自以為戴上博士帽就是博士,呵呵,還有給寵物穿衣服的呢!)
    xiedahai 發表于 2008-11-30 09:03
    穿上博士馬甲我們就不認得那些官員是什么貨色了?錢、權、文憑,說到底只是某些官員的裝備,充分利用滿足個人的私欲,禍國殃民。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9-5-25 14:30
    穿上博士馬甲我們就不認得那些官員是什么貨色了?錢、權、文憑,說到底只是某些官員的裝備,充分利用滿足個人的私欲,禍國殃民。
    孟俊英 發表于 2009-5-24 12:30
    精辟!!
    作者: safeeye138    時間: 2009-9-2 14:34
    上聯:隱患險于明火
    下聯:責任重于泰山
    橫批:安全生產
    作者: gaoyuyun    時間: 2009-9-19 15:50
    國家要重視啊,真實哀中國之不幸,怒其之不爭,:6f:
    作者: wdc28    時間: 2009-9-24 10:40
    見怪不怪,中國特色!!!
    作者: dongwei    時間: 2009-9-24 10:48
    太普遍的問題,沒看到許多縣有現場的碩士教育班?一方面是官員要學位,另一方面是高校把學位當成了公關的手段。好在大家對這些學位也不當回事。
    作者: don7905    時間: 2009-10-18 10:06
    不知道現在的博士跟每天在土地里拼搏的那些稱呼會博土的有什么區別!就好象現在很多的教授跟禽獸一樣!
    作者: 粵牧人    時間: 2009-10-20 08:35
    呵呵,教授變禽獸了?! 27# don7905
    作者: 蘇明    時間: 2009-12-20 19:22
    見怪不怪了
    作者: wupfzhongguo    時間: 2009-12-20 21:26
    組織部門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作者: lx0982    時間: 2010-3-17 14:13
    這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同腐敗問題有點類似……
    作者: snmv    時間: 2010-3-17 14:22
    具有中國特色的。。。。。。。。。。。
    作者: yumianfeilong    時間: 2010-3-17 14:29
    唉,無語了................
    作者: 冰冰凌淞0205    時間: 2010-3-17 14:35
    中國,就是這樣
    沒有聽過嗎
    一開始我們就是要
    建設富強文明民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中國
    沒有特色   怎么能叫特色社會主義呢
    作者: ruiangulai    時間: 2010-3-17 14:47
    有一點點權力都要利用,何況是大官呢,現在的人啊!
    作者: taichi1234    時間: 2010-4-9 16:12
    最惡心的就是這些人了, 上博什么都不做, 還要別人幫忙做, 完了還是什么都不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县| 页游| 安新县| 娄烦县| 大埔区| 华阴市| 鹤峰县| 中方县| 中宁县| 商城县| 龙岩市| 阿拉善盟| 呼图壁县| 余庆县| 正镶白旗| 大关县| 丰原市| 常山县| 五大连池市| 马公市| 弋阳县| 陇川县| 贵德县| 营山县| 赣州市| 壶关县| 航空| 荥阳市| 安阳市| 阿坝| 辽阳市| 金昌市| 横山县| 柞水县| 江山市| 翁源县| 湘西| 息烽县| 北海市| 桦甸市|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