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肉種鴨飼喂管理及均勻度控制
[打印本頁]
作者:
linyiwangzhi
時間:
2008-11-28 09:29
標題:
肉種鴨飼喂管理及均勻度控制
喂料管理 1.開食 ①必須保證每只鴨子四小時的充足飲水后方可供料。 ②喂料器必須足夠,保證每只鴨子都有足夠的采食面積。 ③育雛前三天確保每只雛鴨充足的飲水和采食到足夠的飼料,這對種鴨生產期達到良好的生產性能是非常關鍵的。 2.0-28天的料量控制 ①以手冊推薦的料量為依據,根據體重情況靈活掌握(不要硬性照搬)。 ②每天檢測體重,根據體重增長情況適當調整料量。 ③4周末的料量要稍高于標準,防止后續幾周增重不達標。 ④飼喂次數:不宜太多。前3天以8-12次為宜,隨后遞減的速度要快,從16天開始一次喂料。 ⑤采用一次投料后,撒料的速度要快而均勻,撒料的面積要足夠大,并且隨鴨子增長及時擴大。 3.第5周料量的確定 原則:根據4周末體重確定。 ①平均體重高于標準體重,或者增重幅度較大時,采用24日齡的喂料量。 ②平均體重低于標準體重,或者增重幅度較小時,采用28日齡的喂料量。 ③平均體重與標準體重相吻合,而且增重幅度比較理想,采用26日齡的喂料量。 ④32日齡早上喂料前要進行稱重,根據稱重情況對29日齡時所確定的料量進行調整。 4.6-18周料量的確定 原則:根據周末體重和增重情況確定料量。 ①平均體重偏高,增重幅度大,首先檢查稱重數據和上一周的喂料量,如果數據無明顯偏差,維持目前的料量,使體重逐漸接近目標體重。 ②平均體重偏低,增重幅度小,把每天喂料量增加10-15克。 ③平均體重與目標體重相吻合,而且增重幅度與標準接近,增加一小量(5克)以維持此生長速度。 ④增重情況與目標有差異時,下周要在周中增加一次稱重,根據增重情況及時修正料量; ⑤每周飼料的增加量不要太大,要穩定持續的增加;6-8周增加5-10克,9-18周增加5-15克。 特別注意6周左右加料幅度不要太大,否則易出現腿病。 5.22周后料量的控制 讓鴨子在規定的時間內自由采食。采食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于蛋重,并與飼料質量、氣溫等因素有關。 注意: ①產蛋率達到5%時要每天抽測蛋重,定時、定點、定數量; ②每周必須清空料箱一次,以檢測實際的耗料量; ③每周對料箱清洗消毒一次。 6.關于產蛋期實行定量飼喂的問題 我們做過試驗;定量飼喂更易于實施對蛋重的控制;但各方面條件必須具備,特別是飼料質量要穩定,相關的管理要跟上。 體重及均勻度的控制 種鴨體重與均勻度的控制水平與種鴨產蛋高峰、高峰維持時間長短、整個產蛋周期的產蛋總量密切相關。在整個育成期所有的工作要緊緊圍繞此項工作進行。 1.為了保證體重的合理增長和較高的均勻度,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控制鴨群適宜的密度和群體大小;每只鴨子至少要保證0.30m2的舍內面積和0.30m2的運動場面積;每群300只為宜。 ②及早分群。 ③料量準確,稱料精確。 2.喂料方式的要求 必須將飼料均勻分布到舍外運動場或舍內足夠大的面積上,隨鴨子的生長及時增加撒料面積;并注意防止以下幾點: ①地面潮濕導致顆粒料溶解,造成飼料的浪費和鴨子實際采食量的不足; ②撒料時飼料濺落到鴨子無法采食的區域導致飼料的浪費和鴨子采食量的不足; ③撒料時將顆粒料踩碎成粉末,導致飼料的浪費和鴨子采食量的不足; ④粉料不得用于撒料飼喂。 3.稱重 ①稱重要早,雛鴨到達育雛舍就要稱取初生重,以后每周至少稱重一次。 ②稱重比例不少于10%,稱重要定點、定時、定人。 ③稱重后準確計算出每圈、每棟、全群的平均體重和體重均勻度;計算體重均勻度,要以標準體重和實際平均體重±5%分別計算,據此對鴨群的體重和均勻度作出正確的評估。 ④根據稱重結果,仔細周密核定出下一周的料量。 4.調群—按大中小將鴨子分群 ①根據體重和均勻度情況,及時將體重不同的鴨子按大中小調整到相應的欄圈中去;此項工作是體重和均勻度太差時的應急措施,最好避免; ②在均勻度、體重狀況不是太差時,最好不要進行全群稱重分群,這樣會導致群序的極大變動,這是在種鴨飼養中特別要避免的;特別是公鴨更要注意防止此問題的出現。 5.對個別體重特小的種鴨的處理 每棟鴨舍設立一專門的機動小圈作為小母鴨圈,每天將大群內目測體重比較小的母鴨單獨挑到小母鴨圈進行單獨加料,并用比較容易辨認的顏色在鴨子身上做上記號,便于在每次喂完料后將其挑出;每次單獨補完料后應將鴨子及時放回大群;此項工作重復進行,直到它們的體重達到標準為止。
作者:
翱翔
時間:
2010-3-18 12:45
謝謝樓主提供的資料,學習中
作者:
zqf823
時間:
2010-3-19 21:22
謝謝樓主提供的資料,學習中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
龙泉市
|
潼关县
|
肇源县
|
上虞市
|
历史
|
新巴尔虎左旗
|
改则县
|
龙南县
|
盐亭县
|
沽源县
|
池州市
|
息烽县
|
基隆市
|
烟台市
|
东阳市
|
迁西县
|
金溪县
|
北京市
|
揭西县
|
临泽县
|
青岛市
|
栾城县
|
东光县
|
瑞安市
|
调兵山市
|
兰考县
|
屯留县
|
呼伦贝尔市
|
柘城县
|
苍山县
|
天门市
|
马尔康县
|
洞口县
|
当涂县
|
阿克苏市
|
多伦县
|
盐城市
|
阳曲县
|
岱山县
|
天峨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