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母豬的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 (賽爾飼料)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11-20 07:24
    標題: 母豬的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 (賽爾飼料)

    一、后備母豬的選留、飼養管理:


    1.后備豬的選留:


        豬場每年要淘汰5%~10%的母豬,選留或選購后備母豬時可參考以下幾個條件:至少有六對發育良好、分布均勻的乳頭,其中至少有三對應在臍部以前。乳頭不開孔或內翻的小母豬不應保留;體格健全,勻稱,背線平直,肢體健壯整齊,行走輕松自如;臀部削尖或站立艱難的小母豬壽命短,不要利用;本身及同胎豬無遺傳缺陷,同胎豬至少應有9頭以上,其母豬以前所生的每窩頭數也應較多;外生殖器官發育良好;母性良好,情緒不安或性情暴躁的小母豬不宜保留;首次發情期應在180日齡前出現。


    2.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


        選購的母豬到達豬場后,先隔離觀察20-30天,確認健康無病后,才能合群;合群時應按大小、強弱合理搭配,一般每欄3-5頭為宜。母豬到達豬場的當天不喂日糧,僅供給足夠的飲水,第二天起喂給優質配合飼料,每天喂量2千克即可。后備母豬到達6月齡時,讓其與公豬隔欄接觸,并每周換一次隔欄公豬,以促進后備母豬生殖器官發育和性腺成熟,確保適齡發情和配種。配種前2-3周應采取催情優飼:日糧增至2.5千克,可增加排卵數和產仔數。懷孕的第一周內日糧應減少至1.5千克,同時禁用發霉、變質、冰冷、有毒和有刺激性的飼料,可提高胚胎成活率。


    后備母豬不發情原因及防治策略是什么?


    1)原因:遺傳、飼養管理不當、營養水平不夠、疫病等原因。
    2)對策:加強后備母豬的選育;體重達到60千克后使用駱駝牌母豬濃縮料,營養平衡達到滿意效果。日糧營養水平:粗蛋白質不低于16%,賴氨酸不低于0.7%,要有足夠維生素保證;同時要限飼。


    二、母豬的配種:


    1.母豬的發情鑒定:


        1)觀察發情行為:發情母豬,外陰部逐漸潮紅腫脹,陰門中不時流出清亮粘液。母豬表現為興奮不安,對外界反應特別敏感,減食或不食,或在圈內來回走動,爬跨同欄母豬或接受同欄母豬爬跨等。


        2)鑒定方法:一是壓背測試。 飼養者用手輕壓母豬背部和腰部,母豬靜立不動,豎耳、瞪眼、搖尾、顫抖、臀部略下沉,說明母豬愿意接受交配。二是“外激素”探情。可用公豬尿液或包皮囊沖洗液對母豬噴霧試情,以觀察母豬的反應狀態。 三是公豬試情。   選擇一頭性欲旺盛的成年公豬,每天兩次(間隔8-10小時)趕入母豬欄的走廊內,讓其緩慢通過,若正在發情的母豬便會主動到圈門前,急于與公豬接觸。


    2.母豬的配種:


        配種最適宜的時間為母豬發情20-30小時后,配種時應遵循“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的原則,以確保配種成功。配種方法:一是人工授精,二是自然交配。為了確保配種成功,可采用重復配種法,即用1頭公豬配種2次,間隔6-8小時。據報道,母豬配種前2分鐘注射20單位劑量的催產素,可提高5-10%的受胎率和增加1.5-2.0頭胎產仔豬。


    三、懷孕母豬的飼養管理(二段飼養管理法)


    1.懷孕前期(0-84天) 


    1)限量飼喂:保證母豬適度膘情,不肥不瘦。一般飼喂中等偏低營養水平的日糧。
    2)單欄關養:懷孕母豬最好單欄關養,以免因相互打架、爭食而引發流產。
    3)適當運動:、每天應讓母豬在運動場內自由活動1-2小時。
    4)足量飲水:飲水應晝夜足量供給,并保證清潔衛生。


    2.懷孕后期:(84天至分娩前)


        1)營養保證:采用高營養水平的日糧飼喂,盡量讓母豬多吃,每日飼喂量3.0-3.2千克,并適當加喂青飼料,以防便秘,保持飲水清潔、充足。
        2)防止流產:懷孕后期母豬不宜劇烈運動,不能抽打、驚嚇,并要做好防暑降溫或防寒保溫等工作。
    四、母豬分娩前后一周的管理


    1.分娩前一周:


    1)減少飼喂量:分娩前一周開始減量,分娩前2-3天減至懷孕前期水平,每天2千克;分娩前2天減至1.5千克,分娩當天停喂。


    2)為分娩做準備:搞好產房的衛生、消毒工作,準備好保暖設施。分娩前搞好母豬乳房、乳頭、陰門等消毒。


    2.分娩后一周:


        1)正確接產:常規方法接產,若母豬產程超過1小時,應注射催產素。當母豬分娩完畢后,給母豬注射一針縮宮素,以利胎衣盡早排出。胎衣排出后,用0.1%高錳酸鉀或0.01-0.05%新潔爾滅500-1000毫升沖洗母豬子宮,最后給母豬注射青霉素24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單位,每日2次,以防產后感染。


        2)合理飼喂:分娩母豬當天停喂飼料,僅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可在飲水中加入適量葡萄糖和食鹽等。分娩的第二天,喂量為1千克,第3天為1.5千克,第4天為2千克,第5天為2.75千克,第6天為3.5千克,第7天為4.0千克,以后每天增加0.2千克,在分娩后21天日喂量達6.5千克。同時在產后一周加喂麩皮或飲用電解質水。


    五、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1.科學飼喂


        養好哺乳母豬是保證仔豬正常生長發育的基礎。母豬分娩7天后,日糧喂量要達到4.5千克,并盡量讓母豬多吃;帶仔10頭以上的每多帶1頭仔豬要增加日糧0.5千克,反之每少帶1頭仔豬則減少0.25千克。夏天高溫季節應多餐飼喂,最好在日糧中添加2-5%油脂,以促進泌乳和減少母豬便秘。


    2.防暑、保溫


        母豬夏天應防暑降溫,可用電風扇和滴水法,不宜用噴霧法,冬天要防寒保暖;但仔豬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均應保暖,以免仔豬著涼而發生腹瀉。


    3.預防接種


        母豬分娩第7天接種豬瘟疫苗4-5頭/份,第14天接種丹肺二聯苗,第21天接種五號病疫苗。這種免疫程序既不會出現漏打,又可避免母豬在懷孕期間因接種產生應激反應或某些疫苗通過胎盤感染仔豬。


    4.防病治病


        1)產褥熱:是母豬產后局部感染擴散、引發高熱稽留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多發生在產后2-3天。治療:青霉素240-280萬單位,維生素C10-20毫升,混合一次靜脈注射,每天兩次。或用紅霉素1.5-2.0克,靜脈注射;卡拉霉素0.5克,肌肉注射,每天兩次。


        2)乳房炎:多發于產后5-30天。分娩時要注意保護好母豬乳房,產后讓母豬多喝水,改善豬舍衛生條件,及時剪掉仔豬犬齒。治療:對潮紅、腫脹的乳房可用10%魚石脂、10%樟腦等軟膏局部涂擦;出現全身癥狀時,則應肌肉或靜脈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藥物。


        3)缺乳:用海帶0.5千克,侵泡脹后切碎加動物油脂50-100克,煮湯喂母豬,7天喂一次,連用三次。或用鮮黃瓜蔸或黃瓜藤洗凈切碎,加豆漿煮爛,每天喂2-3次。或用甜酒0.5千克,鮮小蝦0.5千克,黑豆0.5千克,煮湯拌在日糧中飼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文登市| 思茅市| 永清县| 岑巩县| 随州市| 竹北市| 阿勒泰市| 台湾省| 彩票| 太仓市| 谷城县| 仲巴县| 琼结县| 桂林市| 江陵县| 武义县| 达日县| 长岭县| 社会| 福安市| 康乐县| 隆安县| 南涧| 资阳市| 大化| 宁明县| 南漳县| 鄂州市| 牡丹江市| 类乌齐县| 奉节县| 鹰潭市| 刚察县| 满洲里市| 岚皋县| 方正县| 崇义县| 锦州市| 新余市|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