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11-11 07:26
    標題: 豬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這個世界養豬大國已逐步發生了三大轉變:由分散型向集約型轉變;由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模式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而我國豬病綜合防治體系還不完善,導致各類疫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日漸增多、日趨復雜。在封閉的環境中,飼養密度過大,很容易導致由空氣傳播的病原在豬群中傳播,造成豬群生長速度緩慢、飼料轉化率低下、死亡率升高等嚴重損失。因此,豬的呼吸道疾病被認為是今后養豬業面臨的主要難題。


    1  呼吸道疾病的分類


        從病理上,按其發病部位,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鼻炎、肺炎、胸膜炎。不同病原侵襲不同生理部位,造成靶器官損傷或全身各系統病征。


    2  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


        豬的呼吸道疾病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傳染性、環境、管理、遺傳因素,以及豬群免疫程序是否健全、保健是否科學、免疫水平等都有可能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誘發疾病的發生。


    3  呼吸道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呼吸道疾病的確診應依據病史、臨床觀察、實驗室檢驗和剖檢做出綜合鑒別診斷。


    4  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制


        對呼吸道疾病的控制,應在整個豬群中消除病原或降低豬群的感染壓力,同時增強其防御功能。在明確病原并能有效切斷傳播途徑、進行準確診斷的情況下,凈化病原是目前控制許多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技術和管理規范。


    4.1  建立生物安全體系


        生物安全體系是指排除疫病威脅,保護動物健康的各種方法的集成,主要包括環境控制、衛生防疫、營養、獸醫管理及保健等。


    4.1.1  健康豬群的建立


        主要措施:①堅持“自繁自養”原則;②確保從非疫區、健康豬場引種,經檢疫隔離合格后方可進場;③從豬群中消除病原。


    4.1.2  環境控制


        ①選址要遠離養殖場,屠宰加工場,排污方便,避風向陽,最好有自然隔離帶;布局合理,生活區與生產區嚴格分開,從上風向到下風向,各生產車間依次為配種舍、懷孕舍、產仔舍、育成舍、育肥舍、出豬舍,避免交叉感染,減少人流物流;②定期滅鼠滅蚊蠅:在蒼蠅滋生季節開始時,“蚊蠅凈”(環丙氨嗪)1千克/噸拌料,連續飼喂4~6周,然后停止用藥4~6周,再用藥4~6周,循環往復到季節結束。并用“消殺威Ⅱ”(菊酯)1∶200~250噴霧殺滅蚊蟲;③定期驅蟲,制定整套驅蟲計劃:懷孕母豬產前15天、斷奶仔豬49~56日齡、育肥豬100日齡用“伊克佳”(伊維菌素)330克/噸拌料,各連用7天;④控制豬舍小環境氣候,夏季防暑降溫,冬季防寒保暖,處理通風換氣與溫濕度的矛盾,控制飼養密度,保持豬舍整潔衛生。


    4.1.3  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


        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將衛生消毒實實在在落實到生產中各個環節中。
    ①種豬舍:將定位欄打掃干凈后,用“全安”(戊二醛)1∶300清掃欄舍。
    ②手術及器具消毒:手術前,手術創面、獸醫人員手部用“碘酸”(碘酸混合液)1∶200直接涂抹兩次以上進行滅菌。術后用過的醫療器械,用“全安”1∶300浸泡刷洗后,再放入碘酸1∶300稀釋液浸泡半天以上,取出用潔凈水沖洗晾干備用。
    ③保育舍消毒:用碘酸1∶500、衛安1∶200稀釋噴霧消毒,用量100毫升/平方米;
    ④育肥舍消毒:用“消毒威”(二氯異氰脲酸鈉)1∶1200或“綠養寧”(二氧化氯)1∶1500稀釋噴霧消毒,一周二次;
    ⑤門衛消毒池消毒:用“消毒威”1∶800或“消殺威”1∶100或“菌毒滅”(復合酚)1∶300任一種稀釋使用;
    ⑥辦公生活區消毒:用“消毒威”1∶1000或“消殺威”(煤焦油酸)1∶250稀釋噴霧使用;
    ⑦飲水系統消毒:除去污物后用“消毒威”1∶800浸泡消毒1~3小時后沖洗,滅藻用“綠養寧”1∶300浸泡消毒,排空后重新補水。


    4.2  豬場內采取封閉式管理  減少人員流動。


    4.3  建立科學的免疫接種制度  根據疫情,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健全免疫制度,確保免疫劑量和濃度,一豬一針,安全接種。


    4.4  科學的飼養管理是預防疾病的基礎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提高對疫病的抵抗力。


    4.4.1  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可切斷多種疾病的傳播而降低生產成本。
    4.4.2  滿足營養需要,均衡營養水平,維持集體正常的免疫功能。
    4.4.3  臨產母豬上欄時,用“碘酸”1∶150稀釋全身抹洗后擦干;產后保護性處理:產后必須嚴格進行保護性處理,用“衛安”(過硫酸氫鉀)1∶200、“聚維酮碘”(聚維酮碘溶液)1∶50稀釋全身抹洗后擦干;仔豬剪牙斷臍用“碘酸”1∶200反復涂抹手術創面。把病菌制止在分娩舍外。
    4.4.4  盡量減少單元間并窩和寄養,若要并窩和寄養,要在24小時內防止交叉感染。
    4.4.5  預防仔豬腹瀉,避免因降低機體抵抗力而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機會。
    4.4.6  仔豬去勢和斷奶前后三天,避免注射各疫苗,減少混群次數和應激。


    4.5  預防性用藥


    4.5.1  母豬圍產期:母豬分娩前后各一周,每噸飼料添加“氟康”(氟苯尼考)或“利高先”(林可霉素+大觀霉素)1千克+阿莫西林150克,連續飼喂2周。
    4.5.2  新生仔豬:實施五指峰三步保健計劃,分別在出生后3、7、21日齡仔豬的飲水中加“多西佳”(鹽酸多西環素)500克/噸+“免疫解毒清”(維生素C)2克/升,連用3~5天。


    4.6  發病豬群的治療對策


    4.6.1  有的無有效的疫苗控制,可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和對癥治療,控制其他病原的繼發感染。
    4.6.2  實驗室的藥敏實驗,選敏感藥物對癥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同時發病豬只隔離飼養,治療無效的病豬、僵豬及時淘汰。


    4.6.3  藥物群控防止繼發感染:在豬料中添加敏感藥,采取脈沖式給藥,常用的有“氟康”、“利高先”、“多西佳”、土霉素、金霉素、卡鈉霉素、蒽諾沙星,根據病情選用單一或聯合用藥。


    4.6.4  對于由肺絲蟲、蛔蟲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在飼料中添加伊維菌素粉劑(伊克佳330克/噸,連用7天)。


        實踐證明:科學飼養管理是防治豬呼吸道疾病的關鍵,在豬場建立生物安全體系,制定豬群保健計劃和有效的綜合防制措施是防治豬呼吸道疾病的基礎。做好基礎,抓住關鍵,即能有效的控制豬的呼吸道疾病,提高生產水平。

    文章作者: 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    車娟娟


    作者: xiedahai    時間: 2008-11-11 09:46
    不錯,很全面,不過執行的難度也不小。豬的呼吸道疾病是很普遍的,特別在冬季,由于通風不良,造成病原的循環感染。豬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也被忽視,雖然沒有明顯的癥狀,但使豬的生產性能降低15%以上。要想養豬賺錢,就不能怕麻煩,采取綜合措施、有效控制豬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作者: dasenlin1978    時間: 2008-11-11 11:07
    :xuehu: :xuehu: :xuehu:
    作者: fhj2003    時間: 2008-11-11 12:07
    豬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也是養豬業的一大難題,更重要的還是要從管理上解決根本問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州省| 仪陇县| 江安县| 康马县| 商南县| 乐清市| 建昌县| 密山市| 遂川县| 栾城县| 永宁县| 盖州市| 嘉义市| 阳东县| 榆树市| 房产| 湘潭县| 武乡县| 政和县| 蒙自县| 新民市| 洪洞县| 连州市| 贵南县| 乌什县| 望谟县| 台中县| 兴山县| 新兴县| 昌黎县| 木里| 仁化县| 扎兰屯市| 望谟县| 乃东县| 瑞安市| 宜阳县| 改则县| 荔浦县| 平罗县|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