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土拉桿菌病 [打印本頁]

    作者: 魁罡    時間: 2008-10-16 22:45
    標題: 土拉桿菌病
    土拉桿菌病(tularemia),又稱野兔熱,本病原來發生于野兔等野生嚙齒類動物,后來由野兔等傳染給犬、貓,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表現體溫升高、淋巴結腫大、脾和其他內臟的壞死變化。

        一、病原

        土拉弗朗西斯氏菌,1912年發現于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土拉縣,故命名為土拉桿菌。是一種多形態的細菌,在動物體血液內近似球形,在培養中則有球狀至絲狀等形態。不運動、無莢膜、無芽孢,革蘭氏染色陰性,美藍染色呈兩極著色。

        本菌在許多動物體上均能生存,在土壤、水、皮毛、肉中可存活數10天,在尸體中可存活百余天。60℃以上的溫度以及常用消毒藥中能很快將其殺死。

        二、流行病學

        主要傳染源是患病的野兔和其他嚙齒類動物污染的飲水、食物、場地等,蚊、蠅、虻、蜱及其他外寄生蟲是本病的傳染媒介。犬、貓吃患病動物肉、內臟及污染物,經消化道感染發病。多發于春夏之交嚙齒動物及其外寄生蟲繁殖最盛時,大批流行見于洪水和其他自然災害之后。

        三、癥狀

        1.犬患病后癥狀類似于犬瘟熱,體溫升高達41℃,食欲廢絕,精神委頓,呼吸困難,結膜發紺,后軀不靈活,行動遲緩。體表淋巴結腫大,不久臥地死亡。

        2.慢性型的患犬,精神沉郁,食欲減退,不愿活動。糞中混有黏液或血液,經治療多能康復。

        3.貓感染后,一般癥狀輕微,淋巴結稍腫。

        四、病理變化

        脾腫大,肝、脾有黃白色壞死灶,肺有出血點和炎癥變化。慢性型者,淋巴結腫大甚至化膿。

        五、診斷

        根據癥狀、病理變化難以作出診斷。確診須作細菌學檢查:肝、脾直接涂片,發現有莢膜、兩極染色的球桿菌。小白鼠接種臟器懸液后,可在24小時內發生敗血癥死亡,在其臟器中找到上述球桿菌即可確診。

        五、防治

        1.已發生本病的犬場要及時進行消毒。對死兔肉一定要經過高溫處理方可喂犬、貓。

        2.治療主要用鏈霉素,每千克體重20~5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3次,連用數天。此外可用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等。

        3.對癥治療,如腹瀉者用腸道抗菌消炎藥,出血者用止血藥。發熱時可適當注射解熱藥。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蓬安县| 双流县| 襄樊市| 临颍县| 云林县| 武宣县| 太原市| 莱西市| 铜山县| 固镇县| 衡南县| 商城县| 凉城县| 始兴县| 阿拉善左旗| 元谋县| 沭阳县| 彭水| 五原县| 石城县| 云南省| 通渭县| 普格县| 类乌齐县| 聂拉木县| 宿松县| 怀宁县| 锡林浩特市| 潮州市| 崇州市| 霍邱县| 荔波县| 伊春市| 渭南市| 会同县| 慈溪市| 安顺市| 贡觉县| 本溪|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