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新型綠色添加劑在畜禽生產上的應用 [打印本頁]

    作者: wanglf69    時間: 2008-10-14 20:02
    標題: 新型綠色添加劑在畜禽生產上的應用
          新型綠色添加劑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
           為了預防畜禽疾病、促進畜禽生長發育、提高飼料利用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添加劑的使用給養殖業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但高劑量微量元素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抗生素的負面效應也明顯地暴露出來,如藥 物殘留、耐藥性和交叉感染問題,所有這些都影響畜禽產品的質量,并可間接通過食物鏈危及人類健康。因此,綠色新型添加劑的研究和使用是今后發展的方向。這里主要介紹氨基酸螯合鹽、寡糖、糖萜素和益生素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技術。
        一、氨基酸螯合鹽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鹽是一類新型高效添加劑,它比單獨使用氨基酸或金屬鹽類的相對生物學效價高得多,可以提高氨基酸相對生物學效價2~3倍,提高無機鹽利用率5~10倍。
        1﹒ 氨基酸螯合鹽的種類。化工部飼料添加劑技術開發服務中心等企業,開發生產了多種此類添加劑,主要有氨基酸絡合鐵、氨基酸絡合鋅、氨基酸絡合錳、氨基酸絡合銅、氨基酸絡合鈷等。
        2﹒ 氨基酸螯合鹽的作用。氨基酸螯合鹽與無機鹽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更能促進微量元素的吸收,可替代高銅、高鋅,利于環境保護,減少與其它微量元素的拮抗,避免飼料中植酸和鈣的影響。能改善動物的生產性能,滿足特殊生理階段需要。如幼畜、母畜禽產奶、產蛋等階段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大,使用氨基酸螯合鹽可提高生物利用率,達到迅速補充其需要量的目的。避免金屬微量元素氧化破壞維生素,一方面減少這些微量元素對維生素的破壞,另一方面提高微量元素的消化利用率,降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和維生素的添加量。促進畜禽生長,提高畜禽的免疫功能,調 控代謝過程,改善胴體品質。提高母畜繁殖性能,預防仔畜貧血,對某些腸炎、皮炎、痢疾、貧血有治療作用。&#63157;可用作過瘤胃保護劑。蛋氨酸鋅中的蛋氨酸基本不被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分解,具有過瘤胃功能,既防止了瘤胃微生物對必需氨基酸的降解作用,以提高更多的過瘤胃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供消化道吸收與利用,又避免了某些金屬元素(如鋅、銅)對瘤胃微生物產生毒性作用。
        3﹒ 氨基酸螯合鹽的的應用效果。韓友文等(2000年)用氨基酸螯合物添加在生長育肥豬日糧中,結果日增重提高6.4%。李德發(19944年)用0.3%氨基酸螯合錳、鋅代替無機硫酸鹽飼喂肉仔雞,使日增重提高66%,飼料消耗降低5.7%,腿病發生率下降9.94%。Chrich(2002 年)報道,飼喂添加銅、鐵、錳的氨基酸螯合物日糧的奶牛,產奶量可提高1.36千克 /頭,乳脂率提高0.1%~0.3%。
         二、寡糖
         寡糖又稱寡聚糖或低聚糖,這類物質具有不被單胃動物消化吸收、熱量低、穩定性高、安全無毒、無殘留、在人和動物體內具有明顯生理活性的特點。
        1﹒ 寡糖的種類。由于組成寡糖的單糖分子種類、分子間結合位置及結合類型不同,其種類很多,在自然界中達數千種以上。目前在動物營養中所研究的寡糖主要有﹕果寡糖、甘露寡糖、α-寡葡萄糖、寡乳糖、寡木糖、β-寡葡萄糖、低聚焦糖、反式半乳寡糖、大豆寡糖、異麥芽寡糖、異麥芽酮糖、龍膽寡聚糖等。
        2﹒ 寡糖的作用。&#63153;維持腸道微生物的動態平衡,促進有益菌增殖。寡糖通過作為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擬桿菌等菌特異性的營養基質,促進單胃動物腸道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形成了微生態競爭優勢,直接抑制了外源菌和腸道腐敗菌的生長繁殖,從而發揮腸道菌群在屏障、營養、免疫上的正常功能。防止病原菌定植,促進其隨糞便排出。在飼料中加入寡聚糖后,封閉了細菌、病毒、毒素的黏附部位,使其不能在腸道定植。改善機體的免疫反應。寡糖對機體免疫反應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免疫佐劑和免疫調節。增強動物對礦物元素的吸收。寡糖通過促進有益菌的增殖,增強腸道內微生物合成氨基酸和 B族維生素的能力,也促進了各種礦物質如鈣、鐵、鎂、鋅等的吸收利用。
        3﹒ 寡糖的應用效果。盧福莊等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0.2%的果寡糖,提高仔豬日增重6.4%,單位增重的飼料消耗下降11.7%。Sisak等(1994年)在雞日糧中添加0.1%甘露寡糖,減少了盲腸、肝、脾的沙門氏菌數。多個飼養試驗結果表明,雞料中添加0.2%甘露寡糖,成活率平均提高0.4%。Dildey等(1997 年)研究結果發現,當對1~56日齡的犢牛飼喂添加甘露寡糖的牛奶時,試驗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犢牛腹瀉顯著減少。
        三、糖萜素
        糖萜素是由糖類(≧30%)、配糖體(≧30%)和有機酸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質,毒理學試驗證明,糖萜素使用安全。
        1﹒ 糖萜素的作用。提高動物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和抗病、抗應激作用。糖萜素具有明顯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功能。另外,糖萜素可明顯降低飼料 pH值和過氧化值,并對飼料中維生素 A和粗脂肪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63155;糖萜素具有顯調節 cAMP/cGMP系統功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和消化酶活性。正常飼養條件下添加糖萜素可顯著提高血液中 cAMP和 cGMP含量,并明顯提高血清總蛋白含量和小腸內消化酶活性。
        2﹒ 糖萜素的應用效果。劉長忠等(2001年)報道,在糖萜素與土霉素對哺乳仔豬生長性能影響的比較試驗中發現,糖萜素可以替代土霉素。劉永和等(2000年)用30-70日齡的仔豬試驗證明,同等飼養條件下,糖萜素組比抗生素組效果好,日增重快,飼料報酬高,但差異都不顯著。馬玉勝、廖厚祥等(2001年)也報道在肉仔雞日糧中添加適量的糖萜素,對降低肉仔雞的死亡率,提高肉仔雞的日增重、飼料轉化率等都具有良好效果。用22-42日齡肉雞在中等應激環境中試驗,結果表明糖萜素組(500毫克 / 千克日糧和1000毫克/千克日糧)比抗生素組成活率分別提高3.2%和4.2%。這表明糖萜素具有抗應激能力,且濃度高效果好。
        四、益生素
        益生素又稱活菌制劑或微生物制劑。益生素是在實驗室條件下培養的細菌,用來解決由于應激、疾病或者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腸道內微生物平衡失調。其產品有兩大特點﹕一是包含活的微生物﹔二是通過在口腔、胃腸道、上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內發揮作用而改善畜禽健康。
        1﹒ 益生素的種類。益生素分為微生物生長促進劑和微生態治療劑,活菌劑的組成分為單一制劑和復合制劑。目前用于生產益生素的菌種主要有﹕乳酸桿菌屬、糞鏈球菌屬、芽孢桿菌屬和酵母菌屬等。我國 1994 年批準使用的益生菌有6種﹕芽孢桿菌、乳酸桿菌、糞鏈球菌、酵母菌、黑曲菌、米曲菌。
        2﹒ 益生素的作用。補充有益菌群,保持或恢復消化道菌群平衡。其作用的機制是益生素阻止有害細菌在腸黏膜的附著與繁殖﹔益生素產生的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內 pH值下降,抑制有害細菌存活﹔益生素產生的溶菌酶、過氧化氫等代謝產物有抑菌作用。使反芻動物瘤胃功能正常化。益生素刺激瘤胃微生物的生長和活性,增加瘤胃微生物菌群數量,并使瘤胃內丙酸量提高,維持瘤胃液 pH值正常。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強化非特異性免疫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益生素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劑,可刺激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濃度和巨嗜細胞的活性,從而調節動物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益生素可改善機體代謝,補充機體營養成分,促進畜禽生長。益生素可產生多種消化酶及多種未知促生長因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同時還合成 B族維生素、維生素K、賴氨酸、蛋氨酸等營養物質。防止有毒物質的積累。有些有益菌還可以阻止毒性胺和氨的合成,中和大腸桿菌內毒素等毒性物質。
         3﹒ 益生素的使用方法。應保證使用的益生素菌種無毒無害,并且添加劑中要有足夠活力和數量的益生菌。在生產運輸中要保持其活性。根據畜禽種類選用適宜的益生素菌種。適于單胃動物的微生態制劑所用菌株一般為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等,而反芻動物則偏重于真菌、酵母類,并以曲霉菌效果較好。一般不與抗生素和化學合成抗菌劑配伍。因抗生素對益生素有殺滅作用。但若腸道內有較多的病原體和無益微生物,而益生菌又不能取而代之時,可在飼喂益生素之前先用抗生素清理腸道。應用時間要早,使益生菌搶先占據消化道,成為優勢菌群。在畜禽的幼齡期、應激期(如斷奶、運輸、飼料或環境改變時)使用效果較好。研究表明,乳酸桿菌等產酸型活菌制劑分別用于牛和仔豬中,每克飼料至少含10個活菌效果較好,同時要根據菌劑中的活菌數確定其相對于其它微生物群的適宜比例。同一使用劑量飲水效果較好。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万荣县| 汝南县| 双桥区| 阜康市| 乌拉特中旗| 龙江县| 剑阁县| 嘉义县| 崇信县| 册亨县| 虞城县| 牡丹江市| 顺义区| 昌吉市| 旺苍县| 华安县| 广东省| 彰武县| 阳山县| 棋牌| 太和县| 河源市| 罗平县| 湄潭县| 铜川市| 阿拉善盟| 三河市| 彰武县| 米泉市| 阳江市| 大悟县| 富平县| 嘉定区| 馆陶县| 祁东县| 体育| 斗六市| 白城市| 龙井市|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