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母豬管理
[打印本頁]
作者:
曹志誠
時間:
2008-10-10 12:04
標題:
母豬管理
母豬生產的目的是生產數量多、個體大、健康良好的仔豬.在母豬數量一定的條件下,母豬的分娩率直接影響仔豬的生產數量.提高母豬的分娩率,就能提高仔豬的生產數量。
1
分娩率的概念
根據一個豬場平均分娩率的高低,就可以了解該豬場繁殖豬群的效率.。一個豬場可以接受的分娩率指標數值是多少呢?一般認為目標分娩路率;全群85%~90%,頭胎母豬75%~85%,經產母豬85%~95,新豬場75%.再通常情況下母豬的分娩率可用下面的方法計算:
分娩率(%)=(分娩母豬數/配種母豬數)×100%
對于因死亡、疾病或跛行導致高淘汰率的豬群來說,可用“矯正分娩率
”
來矯正非主動淘汰數.
矯正分娩率(%)=[分娩母豬數/(配種母豬數-非繁殖原因淘汰母豬數)]×100%
2
影響分娩率的因素
圖1顯示了可造成低分娩率的各種因素.一般認為,低分娩率是因受胎失敗或妊娠失敗造成的.受胎失敗屬于常規返情,妊娠失敗是非常規返情.
2.1
受胎失敗
受胎失敗是由于精子為能與排出的卵子受精造成的.如圖1所示,許多因素都可造成受胎失敗。受胎失敗可看成是配種后18~24天或39~45天時重新發情(常規返情)的母豬比例.18~24天返情與39~45天返情的比例約為5:1。這一比例高于5:1則表明這一鑒定做得非常好,大多數第一次返情就被檢出。
2.2
妊娠失敗
妊娠失敗可發生在受精之后的任何時候(受精發生在首次配種后24小時)。如果妊娠失敗發生在35天之前,那么死亡的胚胎通常被機體吸收,因而妊娠失敗可能看不到.受精卵形成的胚胎在最初12~14天內,是自由漂浮在子宮內的。到妊娠14天時,胚胎適當分開排列在整個子宮中,并且在整個子宮內表面附著。附著的過程要到受精后28天左右完成。因此建議在妊娠3~28天之間不要對母豬進行混群或轉群。
妊娠失敗可看成是非常規返情增加。常規返情與非常規返情的比例應為5:1或更高.可將配種后21天返情數加上42天返情數,然后除以非常規返情數而算出這一比例.因此每5次受胎失敗,就有一次妊娠失敗的情況.
3
影響分娩率的主要因素分析幾措施
3.1
公豬因素
3,1,1
使用過度 公豬使用過度的直接后果是公豬的精液變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從而精子或能減少,降低受精能力,造成配種失敗。因此公豬每周使用次數因在3~4次或更少一些,具體情況視月齡而定。
3.1.2
繁殖障礙 公豬繁殖障 礙主要體現在公豬生殖器官異常發育。雖然在公豬選擇時,隱睪、單睪已被淘汰,但是陰莖短小等因素往往不容易被發現,從而造成配種時不能到達受精部位,造成母豬不能受胎。有些皮特蘭公豬就很容易發生此類現象,解決著類問題的辦法是通過檢查精液發現并淘汰不能產生正常精液的公豬,對陰莖短小、精液質量正常的公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配種。
3.1.3
疾病 有很多疾病可危害公豬的精液質量和性欲。細小病毒病、乙腦病毒病、藍耳病等均可嚴重影響公豬的精液質量。
3.1.4
溫度 環境溫度過高(>30℃)會降低公豬的性欲和精液質量。夏天,高溫對公豬的影響是人所共知的,其直接后果是公豬精液中死精子的百分率提高,從而使受胎率降低,還會影響到窩產仔數。因此早晚涼爽時配種是較好的選擇,一般在早晨6點前,晚16點以后進行比較合適。
3,1.5
營養 公豬營養不良會降低性欲、精子質量和射精量。精子的形成需要一過程,此過程大致需要60天的時間,所以精液中精子的質量與60天時公豬的營養和此后的營養情況有較大的關系。因此,準備60天以后使用的公豬,從現在起就必須加強飼養。
3.2.
母豬營養
3.2.1
疾病 有多種疾病會降低母豬的繁殖力和受胎率,如鉤端螺旋體病、豬細小病毒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以及尿生殖道感染(大腸桿菌、鏈球菌、棒狀桿菌感染)。因此預防和控制這些疾病是提高分娩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3.2.2
哺乳期營養 哺乳期的重要任務是哺育仔豬,營養供應是非常重要的。這時的營養不僅會對仔豬的發育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直接關系到斷奶后母豬的配種成功率。如果哺乳期營養不良,母豬過瘦,發情會出現異常,從而顯著降低分娩率和下一胎的窩產仔數。
3.2.3
斷奶后母豬營養 斷奶后母豬能量供應要充足,其營養不平衡或不足會使母豬排卵數降低,從而降低受胎率,進一步影響到分娩率。
3.2.4
溫度 配種時和妊娠早期環境溫度高(>30℃)會降低分娩率。所以,環境溫度超過30℃時,一定要給母豬增加降溫措施。
3.2.5
配種管理 發情鑒定的效率、配種時間的確定以及配種質量,都會影響分娩率。每天兩次發情檢查,確定適當的發情時間,從而保證配種質量。后備母豬配種日齡、配種體重、配種時的發情期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一般來說,后備母豬配種日齡要在225天以后進行,配種體重要超過110公斤,在第三發情期進行配種。這3個條件應全部具備。因此對后備母豬來說,進行發情檢查是提高后備母豬分娩率的有利措施。據實驗,后備母豬在165日齡以后就應進行發情觀察記錄,保證后備母豬在第三情期配種會有較高的分娩率
3.2.6
斷奶到發情的間隔天數 母豬斷奶后1天和2天就發情,或者7天或者更久以后發情,分娩率通常都較低。建議母豬斷奶后1天和2天發情的錯后一個發情期配種。對于在斷奶后7天或更長時間之后才發情的母豬來說,也應考慮在下一個發情期配種。
3.2.7
胎次 一般來說,低胎次母豬的分娩率較低,胎次分布可影響主群的分娩率(應有45%以上的母豬為第3胎至第5胎)。因此母豬群應保持合理的胎次分布。
3.2.8
基因型 遺傳(純種或雜種)和基因型可影響分娩率。并非各種基因型的分娩率都相3.2.9內泌功能紊亂 有時母豬的激素分泌會出現原因不明的紊亂,影響排卵、受胎率。
3.3
管理
3.3.1
泌乳天數 泌乳天數少于12天,通常會顯著降低其后的分娩率。泌乳天數為14~21天,則對分娩率的影響較輕,并且如果泌乳期采食量高于每天5.5強千克則分娩率所受的影響會輕得多。
3.3.2
房舍 在管理良好的前提下,房舍(個體限位欄飼養或群養)對分娩率沒有多大影響,但限位欄會影響母豬的蹄肢,從而造成母豬淘汰率提高。
3.3.3
溫度/光照 母豬在高溫(>30℃)和長光照(>16小時)的情況下配種,分娩率會降低。
3.3.4
營養 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泌乳期的采食量。而且必須從提高妊娠后期的采食量開始,并且必須盡可能使母豬盡早轉入自由采食。要提高泌乳期采食量,就必須嚴格控制母豬分娩時的背膘厚(分娩時P2背瞟厚應大于20毫米),對食欲差的母豬應每天飼喂3次,對食欲差的或哺乳仔豬多的母豬應進行濕喂,應是產房溫度低于20℃,應充分供應優質飲水,飼糧營養應平衡全價。在斷奶前4天將4頭或5頭最大的仔豬先行斷奶,對于體況差的母豬或哺乳仔豬多的母豬會有幫助。
3.3.5
配種質量 應該用一頭結扎了輸精管的成熟公豬每天兩次進行發情檢查。發情可開始于一天中的任何時間,但大約60%的發情開始于下午16時到次日早晨6時之間。對于上午檢查到發情的母豬,可能已經發情10個小時了。對上午檢查到發情的母豬,則常規采用下午-上午配種方案;對于在下午檢查到發情的母豬,則常規采用上午-下午配種的方案。
總之,影響母豬分娩率的因素較多,但如果能夠認真分析生產情況,分娩率低的豬群通過采取切實有利的措施和積極的努力可變成分娩率高的豬群。某中豬場母豬分娩率曾經在很長時間內徘徊在70%上下,但是他們通過對以上因素的分析,在發情觀察、公豬精液檢查、人工授精檢查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結果在一年內把母豬分娩率提高到85%,并保持了這一成績。所以,認真的分析和診斷生產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措施,必將給母豬生產帶來巨大的進步。
作者:
曹志誠
時間:
2008-10-10 12:06
標題:
母豬營養及管理新技術
母豬營養及管理新技術
豬場經營的成敗取決于繁殖豬群的效率。如果母豬不繁殖,那么豬場就無豬可售。如果母豬產后不能分泌足夠的乳汁來喂養小豬,商品豬的數量就會減少,母豬的生產率也會降低。如果沒有仔豬可供斷奶或飼喂,那么同期斷奶、階段喂養和分性別飼喂等措施就沒有意義了。因此,我們飼養母豬,就是為提高它的繁殖性能力爭每頭母豬提供年斷奶仔豬數由17-22頭增加到24-25頭,把乳豬育成率提高到92%以上,母豬年產仔由2窩增加到2.3-2.4窩,最大限度地提高母豬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本人今天與大家一起集中討論母豬的營養和管理技術。 在實踐當中我們通常將母豬的生產技術管理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后備(空懷)母豬、妊娠母豬、泌乳母豬,母豬特定的階段就必須按照特定的需求,供給營養實現科學管理。
一、后備母豬飼養和管理
在生產實踐中母豬淘汰率大約為30-50%,因此,后備母豬是構成繁殖豬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生產性能的稍微改善對整個豬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響。選作繁殖用的后備母豬應具有較低的背膘厚和較好的生長率,因此,它們在營養上有別于育肥豬。在生產實踐中,我們應從選種留用到母豬交配期間,后備母豬應自由采食,保證能量需求,日糧中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15%,賴氨酸含量達0.7%,后備母豬日糧應含有較高水平的鈣磷,一般鈣不低于0.82%,磷不低于0.71%。
配種后應限制飼料采食量,每天2-2.5公斤,否則胚胎發育早期死亡增加。在實踐中后備母豬配種體重應達125-130公斤,背膘厚17-20mm。交配后72小時內采食量應限制少于2.5kg/天。
在管理上實行群飼,一般3-5頭/欄。配種前用公豬誘情或把母豬混入陌生母豬中,采取“遷移”辦法來刺激母豬發情。母豬配種時間以第三個情期為宜。
二、妊娠母豬飼養和管理
成功飼喂母豬的關鍵在于堅持哺乳期的充分飼喂,而在妊娠期要限制飼喂這是一普遍原則。在生產實踐當中,我們飼養瘦肉型母豬,在環境條件適宜,沒有嚴重寄生病侵擾的情況下,一般每天投喂母豬妊娠階段飼料1.8-2.5kg即可滿足需要。增加妊娠期間母豬的采食量,顯著地增加母豬體重,對新生仔豬體重沒有多大影響。但據研究資料表明和生產實踐中反映,限制妊娠期的母豬采食量可增加胚胎的存活率和窩產仔數,可減少母豬分娩困難和全豬被母豬壓死的可能性。然而,妊娠期的母豬采食飼料量增加,則會導致哺乳期飼料采食減少泌乳量下降。因此,妊娠期飼喂高水平日糧將使哺乳期的采食量減少,從而較早開始動用體儲備。限制妊娠期的飼料采食量將會防止體重的損失,而有助于延長母豬的繁殖壽命。
在實踐當中限制妊娠期的母豬飼料采食量應根據實際飼喂水平依個體而定。決定個體飼喂水平的因素包括:1.母豬體重大??;2.母豬體況;3.飼喂方式;4.舍飼方式;5.環境條件;6.畜群健康水平;7.生產水平;8.管理水平。
一般情況下,將妊娠母豬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管理即:懷孕早期、懷孕后期、圍產期。
(一)懷孕早期:配種到妊娠80天,采取限食飼養,減少胚胎早期發育死亡,一般投料1.8-2.5kg/天。
(二)懷孕后期:80-105天,采取限食,適當增加飼料投喂量。因為這是妊娠期的三分之一,母豬胎兒的生長率呈指數級地增長,采食量不足就會導致母豬分娩時處于分解代謝的狀態中,而這就會使母豬產后分解自身的體組織,并伴泌乳期采食量會下降。如果在此階段增加飼料投喂量可避免這一問題,還能增加仔豬的初生重,提高仔豬的成活率,一般母豬投喂量為2.5-3.0kg/天。
(三)圍產期:產前一周即妊娠105天到分娩,此階段是母豬體內胎兒增重的關鍵時期,亦是母豬乳房發育時期,如果增加飼料營養濃度,飼養好此階段母豬,對降低出生仔豬的死亡率,提高乳豬初生重,提高初乳量及質量,泌乳母豬采食量,縮短返情期,提高多胎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踐中,我們必須增加飼料投喂量,提高飼料營養濃度。現在我們采用的辦法是實行自由采食,較好地解決了“產仔過長”,分娩后“初乳延遲”、“無乳”、“出生后乳豬下痢”、“出生乳豬死亡率高”等問題。
懷孕期前期營養上,日糧中能量濃度3.3千卡/ kg,粗蛋白13%,賴氨酸0.5%增加維生素E和維生素C水平。按每頭豬投喂2-3 kg青飼料,礦物質方面除常量外,增加有機鉻。懷孕后期和圍產期日糧中能量3.4千卡/ kg,粗蛋白16%,賴氨酸0.8%,維生素E、C增加含量,飼料中添加植物脂肪2-4%(脂肪粉2%,大豆磷脂4%)。
在豬群管理上,懷孕前期實行母豬小群(3-5頭)管理,懷孕后期進入單體保胎欄,產前7-10天進入產房。
實踐證明,在懷孕后期母豬飼料中增加脂肪投喂量,對提高仔豬初生重效果明顯。據有關研究表明其主要機理是植物脂肪中,一些中鏈的脂肪很容易被豬消化,中鏈的甘油三酯很容易被代謝成為酮體,因為酮體很容易穿過胎盤,用于發育胎兒脂類的合成和生成葡萄糖,因此,它能提高出生時胎兒的能量貯存和仔豬生存能力。
三、泌乳期母豬飼養
泌乳在整個繁殖周期中尤為重要。其主要目的是哺育出大量健康又強狀的仔豬。泌乳母豬需要積累消耗一定的體儲來獲取維持和泌乳的能量需求。體儲備過度損失顯著降低體重,導致斷奶到重新交配的時間延長,妊娠率降低并易被提前淘汰。因此,采取特殊的措施以確保泌乳期間正確的飼喂。
母豬在泌乳期要大量采食,以獲得最大產奶量,產奶量的提高也會增加哺乳仔豬的生長速度,因此在生產實踐中,我們必須圍繞增加泌乳母豬的采食量上下功夫,通過維持母豬泌乳期間高水平的采食量,減少母豬體和背膘的損失,增加產奶量,提高仔豬的生長速度,減少仔豬死亡率和提高母豬以后的繁殖性能。
(一)提高母豬泌乳期間的飼料采食量的方法
1.減少妊娠期間的母豬采食量。這是因為有研究結果表明,母豬泌乳期間的飼料采食量和妊娠期間的飼料采食量呈負相關。妊娠期間的飼料采食量雖增加,泌乳期間采食量則下降,妊娠期間的飼料采食量越多,泌乳期間的食欲越低,實踐中為增加母豬采食量,常可添加甜味劑。
2.增加泌乳期間母豬日糧蛋白水平。母豬在泌乳期所食日糧蛋白水平越低,則日采食量減少,在實踐中泌乳母豬日糧中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5%(賴氨酸0.7%)。
3.增加飼料中能量含量,添加植物脂肪2-4%。
4.增加投喂次數,采取自由采食,一天3餐為宜。
5.用濕拌料投喂。
6.不限制母豬飲水。
7.控制環境條件,夏天降低室溫,要避免水滴散落在初生仔豬身上。
要避免水滴散落在初生仔豬身上。
(二)確保泌乳母豬營養需要。泌乳母豬能量需要與懷孕母豬相似。它的水平依母豬體況,窩產仔數和仔豬生長率而改變。而日糧中營養濃度為3.4千卡/ kg,粗蛋白水平不低于16%,母豬日糧中氨基酸基本平衡,氨基酸需要最主要的是賴氨酸。日糧中賴氨酸水平必須參照母豬的性能水平來加以確定。窩產仔較少的母豬,對賴氨酸需要量小于窩產仔數較多的母豬,因為母豬窩產仔數較少時其泌乳量也較小。我們必須根據母豬的生產性能水平和采食量來確定其日糧應含多高水平的賴氨酸。大致的規律是,一頭母豬為每千克窩仔豬需要26.2克賴氨酸,一般情況下豬日糧中賴氨酸水平為0.8-0.9%為宜。
維生素和礦物質,按營養需求供應,我們在實踐當中通常增加維生素C的添加。
(三)產后防制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癥
產后疾病較多臨床常見的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癥。
盡管遺傳、營養、便秘、霉菌毒素,環境高溫,泌乳開始過早和又臟又溫的地面被指責為無乳綜合癥的原因。目前的研究表明大腸菌類微生物可能引起無乳癥,它產生的內毒素會降低分泌催乳素——一種泌乳所必需的激素,為防止產后疾病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癥的發生,除采取如下幾條措施如清潔產房,日夜分娩設施由高溫高濕,減少遺傳、營養等方面的疫病外,在生產上推廣使用產后1-2針,注射大劑量的青枚素、鏈枚素,或其它長效制劑,這樣能有效地防止母豬產后疾病發生,我場三年來使用效果很好。
同是在母豬飼養過程中,推薦懷孕前期母豬實行小群喂養,懷孕后期定單欄保胎,圍產期、泌乳期實行高床生產
作者:
hhz9988
時間:
2008-10-13 09:13
樓主辛苦 了,多給點論壇幣吧
作者:
zd7011
時間:
2008-10-23 14:27
樓主辛苦 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
托克逊县
|
英山县
|
阳泉市
|
宁陕县
|
海丰县
|
肇庆市
|
策勒县
|
石泉县
|
绵竹市
|
桃源县
|
江阴市
|
新竹县
|
无锡市
|
平塘县
|
海城市
|
林周县
|
民乐县
|
漠河县
|
新化县
|
沈丘县
|
临湘市
|
比如县
|
永泰县
|
探索
|
滁州市
|
容城县
|
沙坪坝区
|
九寨沟县
|
江孜县
|
吴桥县
|
阳山县
|
北安市
|
凤阳县
|
巴中市
|
安龙县
|
桃源县
|
辉县市
|
紫阳县
|
易门县
|
定襄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