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用人是一個不簡單的道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9-29 19:12
標題:
用人是一個不簡單的道
本人在做咨詢的時候有很多老板、經銷商常常問起如何用人,如何把人才用到刀刃上的問題?我喜歡三國,我們還是從歷史上來借鑒借鑒,看看真正如何用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葛亮于隆中躬耕隴畝,后經劉備“三顧茅廬”出山為其所用;其兄諸葛瑾,避亂江東,經孫權妹婿弘咨薦于孫權,受到禮遇。初為長史,后為南郡太守,再后為大將軍,領豫州牧。 諸葛瑾受到重用,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背后中傷他明保孫吳,暗通劉備,實際上是被他弟弟諸葛亮所用的。一時間謠言四起,滿城風雨。孫吳名將陸遜善明是非,他聽說后非常震驚,當即上表保奏,聲明諸葛瑾心胸坦蕩,忠心事吳,根本沒有不忠之事,懇請孫權不要聽信讒言,應該消除對他的疑慮。 孫權說道:“子瑜與我共事多年,恩如骨肉,彼此也了解得十分透徹。對于他的為人,我是知道的,不合道義的事不做,不合道義的話不說。劉備從前派諸葛亮來東吳的時候,我曾對子瑜說過:”你與孔明是親兄弟,而且弟弟應隨兄長,在道理上也是順理成章的,你為什么不把他留下來,他不敢違背兄意,我也會寫信勸說劉備,劉備也不會不答應。‘當時子瑜回答我說:“我的弟弟諸葛亮已投靠劉備,應該效忠劉備;我在你手下做事,應該效忠于你。 這種歸屬決定了君臣之分,從道義上說,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會留在東吳,如同我不會到蜀漢去是一個道理。’這些話,足以顯示出他的高貴品格,哪能出現那種流傳的事呢?子瑜是不會負我的,我也不會負子瑜。前不久,我曾看到那些文辭虛妄的奏章,當場便封起來派人交給子瑜,我并寫了一封親筆信給子瑜,很快就得到了他的回信。他的信中論述了天下君臣大節自有一定名分的道理,使我很受感動。 可以說,我和子瑜已經是情投意合,而又是相知有素的朋友,絕不是外面那些流言蜚語所能挑撥得了的。我知道你和他是好朋友,也是對我一片真情實意。這樣,我就把你的奏表封好,像過去一樣,也交給子瑜去看,也好讓他知道你的一片良苦用心。 點睛:孫權重用諸葛瑾,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讒言,但因孫權了解諸葛瑾,所以沒有因為讒言而懷疑諸葛瑾,而是對其更加信任,他該做什么還讓他做什么,從不加以不必要的干涉,既然放權給他,就充分地信任他,不無端的猜疑。作為一個領導者,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聽到讒言就對其下屬不予信任,朝令夕改,今天讓下屬做,明天又不讓下屬做,下屬這么做,他又讓那么做,這樣的話,只會敗壞了自己的事業,導致身敗名裂。 《孫子兵法》里說道:“將能君不御”。領導就好比樹根,下屬就好比樹干,樹根就應該把吸收到的養分毫無保留地輸給樹干。領導者授權后,就要予以信任,不能授而生疑,大事小事都干預,事無巨細勤過問。只要下屬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授權后,就應允許他具有一定的自主權,下屬職權范圍內的事讓人家說了算。只要不違背大原則,大可不必過問,不要隨意進行牽制和干預。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領導者用人的一項重要原則。它是指企業領導對下屬要充分信任,放手讓他們工作,大膽負責。一般講,信任下屬有這樣幾個特點:相信下屬的道德品質;認可下屬的工作態度;理解下屬的內在欲求;明白下屬的工作方法;肯定下屬的工作才智;信賴下屬的工作責任感。 信任是對人才的最有力支持。首先要相信他們對事業的忠誠,不要束縛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其次,要相信他們的工作能力,既要委以職位,又要授予權力,使他們敢于負責,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忠于職守。遇事不推諉,大膽工作。對人才的信任和使用還包括當下屬在工作中出了問題,走了彎路時,用人者要勇于承擔責任,幫助他們總結經驗,鼓勵他們繼續前進。特別是在改革的過程中,當他們遇到阻力和困難,受到后進勢力壓制時,用人者要挺身而出,給予堅決的支持和有力的幫助,從而把改革進行到底。 用人不疑還表現在敢于用那些才干超過自己的人。在這方面,有的用人者卻缺乏勇氣和信心,對他們手下那些才干超群、特別是超過自己的人總感到不好駕馭、在使用上用種種限制。他們寧肯將職權交給那些平庸之輩,也不交給超過自己的人。這樣久而久之,在他所領導的單位形成了“武大郎開店”的局面。真正有作為的用人者充分信任和善于使用那些超過自己的人,這樣在他所領導的單位就能造成人才薈萃生機勃勃的局面。 --------[i]馬斐,中國酒業資深營銷劃專家,行業觀察家、危機公關專家。[/i]
作者:
yinhongshu
時間:
2008-9-29 19:46
誠信對誠信
作者:
dy3166
時間:
2008-10-7 08:46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作者:
波縱天下
時間:
2008-10-7 09:13
用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作者:
everytime
時間:
2008-10-7 09:44
標題:
三國人物 掌握跳糟時機的賈詡
曹操養了一大批聰明之士,在這群謀士中,有個人的來歷最特別:他一直換主子,名聲其實很差,但肚子里的計謀卻似乎取之不盡,在戰陣上屢幫曹操出奇制勝,最后還只用兩句話就幫曹操決定了接班人選,還享高位壽終正寢,這個特別人物就是賈詡。
賈詡原先是在董卓殘部李傕旗下,董卓在當時人心中是個暴虐無道的屠夫,賈詡跟過這樣的主子,其名聲可想而知。
董卓被王允、呂布殺掉之后,李傕心生恐懼,想私底下落跑,當時身為李傕參謀的賈詡勸阻說:「你一丟開大軍逃跑,小小一個亭長就能把你抓起來,不如沿路收兵反攻,去為董卓報仇,成功了就可奪得大權;萬一失敗,再散伙落跑也不遲。」李傕照辦后,果然成功\打跑呂布、殺了王允。
李傕事后雖封給賈詡一個小官做,但卻開始怕賈詡會用智謀來害自己,賈詡知道李傕不是可以長久事奉的主人,就跑到了同鄉人段煨底下當官。
賈詡的智謀當時已名聞遐邇,段煨怕自己被賈詡架空,賈詡也擔心總有一天會被段煨所害。正好在南陽有個叫張繡的將軍正缺謀士,想挖賈詡過來,這正中賈詡下懷。
當時有人勸賈詡說,段煨對你很好,不應該拋棄他。賈詡卻回答:「段煨生性多疑,怕我搶了他地盤,如果我離開他,他反而會松一口氣。而現在張繡又缺謀士,我去他那邊正適得其所。」后來賈詡投靠張繡,張繡也對他言聽計從。
當時北方兩大勢力曹操、袁紹正在對抗,他們不約而同都找上張繡,張繡認為袁紹強曹操弱,就想向袁紹投降,賈詡反而建議他投靠曹操。理由是:「現在袁強曹弱,我們一個小勢力去投靠袁紹,他底下人才濟濟,一定不稀罕我們;但是去投靠曹操,曹操現在比較弱,正想收羅人才,我們去一定會被重視。」張繡心想不錯,就投降曹操。
賈詡換了三個老板,終于換到曹操底下,此后就一直在曹營服務,而賈詡在戰陣上各種狡詐奇謀,屢屢幫曹操建功,也真的讓人不敢輕視他的智慧。
曹操有次討伐關中軍閥馬超、韓遂,問賈詡的計策,賈詡說:「只有一個訣竅:讓他們自相殘殺。」曹操按他的建議,寫信給韓遂(曹操和韓遂是舊識),卻故意在信中某些關鍵文字處涂抹刪改,馬超知道曹操有信來,向韓遂要來看,卻發現信上一堆涂改痕跡,就質問韓遂。
韓遂說:「原信就是這樣,可能是曹操誤把信的草稿送來了。」馬超卻說:「曹操是聰明人,怎么會犯這種粗心錯?應該是你怕我知道信里面有什么秘密,所以先涂掉不讓我知道吧?」于是馬超開始懷疑韓遂暗中和曹操勾結,雙方互信破裂,終于自己窩里反大打出手,曹操再順勢出兵打垮兩人,一舉平定關中。
賈詡的智謀不僅屢在戰場上建功,他更只用短短兩句話就幫曹操決定了接班人選。曹操晚年要立繼承人,雖然按理應是年長的曹丕接班,但曹操卻比較喜歡較小的兒子、「才高八斗」的曹植。
有一次,曹操問賈詡:「我要選誰當接班人?」賈詡不答,曹操說你為什么不回答,賈詡說:「我在想事情,所以不回答。」曹操問你在想什么,賈詡回答:「我在想袁紹、劉表父子!」 袁紹、劉表父子都是因「廢長立幼」導致國內大亂,最后被曹操利用他們兄弟間的矛盾而一舉消滅,曹操對這兩對父子的事情了然于胸,聽完賈詡的話,曹操大笑,決定立曹丕當接班人。后來曹丕當上皇帝,知道賈詡有過此建議,還立賈詡當上三公之一的太尉。
賈詡雖然以智謀見長,但始終保持低調,閉門不交結權貴,連兒子和女兒的結婚對象,都不選豪門,因此一直到死,都備受曹操及曹丕父子禮遇。這也是「只重人才不問德性」的曹魏陣營特有的現象。
現代啟示錄:
[color=red]著名三國評論家陳華勝在《三國奇談》一書所說:錦上添花不易受人重視,雪中送炭才會讓人感激。這句話在轉換工作跳槽時,也值得參考。許多人跳槽時,常把當時最紅的公司當做第一志愿,但最紅的公司往往已人才濟濟,就算自己加入也未必能脫穎而出;如果對自己的才能很有自信,投靠不是那么紅、但未來發展潛力雄厚的公司,不但「邊際效益」較大,自己也能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3: [/color]
作者:
遠帆
時間:
2008-10-7 09:48
各侍其主,忠心耿耿。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作者:
everytime
時間:
2008-10-7 09:51
標題:
深諳敵人學的陸遜:養敵自重更勝趕盡殺絕
劉備和關羽一世英雄,不過,卻慘敗在一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最后憂憤而死,這匹一鳴驚人以小勝大的黑馬,就是東吳的陸遜。
陸遜可以說是「名人殺手」:關羽當時威震中原,連曹操都被關羽的北伐大軍嚇得想遷都,但最后關羽卻是中了陸遜的計,而兵敗身死;在戰陣上打滾數十年的劉備,一開始東征孫權如秋風掃落葉,無往不利,但碰到陸遜后,卻丟盔卸甲,最后落荒而逃。
陸遜之所以能夠屢屢擊敗這些當時縱橫天下的梟雄,除了過人的智能外,他忍辱負重以柔克剛的工夫也是重要原因。
在呂蒙還是東吳大都督時,一心想奪回被關羽盤據的荊州,但卻苦無良策,當時還未有威名的陸遜親自去見呂蒙,獻上了讓關羽「驕兵必敗」之計。后來呂蒙病重辭職,就是依陸遜的方法,推薦年幼無名的陸遜接手東吳和荊州邊境的相關防務,以松弛關羽心防。
陸遜接手后,先寫信給關羽,自稱才能不足,希望關羽手下留情,雙方當好鄰居等等,讓關羽以為自己是個軟腳蝦。關羽認為陸遜不足為患,因而專心北伐曹操,把原本防衛東吳的兵,都抽調到北方戰場。
陸遜探知消息,立刻寫信通知孫權和呂蒙,于是孫權派呂蒙和陸遜為前鋒,乘機策反關羽的大后方,并派兵一舉攻克荊州。關羽這時正和曹操打得如火如荼,聽到后方有變,雖然率軍回救,但終因兩面受敵,最后還是兵敗身死,這招計殺關羽可說是陸遜初試啼聲之作。
關羽死訊傳至蜀漢,劉備認為是被東吳害死的,因此在稱帝后第一件事就是進攻東吳。開戰后蜀漢大軍節節勝利,而當時東吳著名智將周瑜、魯肅、呂蒙等早已病亡,正是內外危急之時,孫權任命陸遜當大都督率兵抵抗。
當時東吳各部將對陸遜避免和蜀漢決戰、只會堅守的策略不服,因此不聽陸遜的調度,質問他為何畏戰,陸遜回答:「劉備節節勝利,銳氣正盛,我方出戰只是空損兵折將,只有讓對方求戰不得,消磨對方銳氣,然后再用計消滅。」但是眾將認為這都是推托之辭,陸遜召集諸將厲聲說:「主上認為我能忍辱負重,才把這工作交給我,以后誰不聽令,軍法從事!」
陸遜忍辱負重的避戰策略確實有效,蜀漢大軍遠道而來,拖了六個月還無法和東吳主力決戰,而劉備想故意示弱誘出東吳大軍以速戰速決,也被陸遜識破。蜀漢求戰不得,戰士開始有了倦怠感。
陸遜見時機成熟,命將士人手一只火把,沖進蜀軍陣營放火,蜀漢沒料到東吳竟然主動出擊,又被火攻個手忙腳亂,潰不成軍,尸首塞滿江面,劉備勉強突圍才逃入白帝城,事后慨嘆:「我竟然被陸遜所辱,難道是天意?」
當時劉備的水陸軍物資全都喪盡,東吳諸將紛紛建議趁勝追擊,一舉活捉劉備,陸遜卻認為,要留劉備一條活路。因為當時北方曹丕正大集軍馬,如果在進攻劉備時,曹丕突然入侵,變成兩面受敵,不如留著劉備,以牽制曹丕,分擔東吳的壓力。
蜀漢當時因伐吳慘敗而元氣大傷,但卻因陸遜之計而得以保全,事后證明陸遜留下蜀漢是正確選擇:因為在劉備死后,諸葛亮、姜維等主導蜀漢的外交政策,都是「東和孫權,北伐曹魏」,蜀漢之后不斷北伐中原,形成曹魏十多年來心腹大患。曹魏也為了應付諸葛亮不斷入侵,把各精銳將領都抽調到西線去防備蜀軍,東吳的壓力因此大減,這都多虧陸遜這段「保全蜀漢」的建議所致。
陸遜因為打敗了劉備而聲名大噪,劉備經此慘敗沒多久就去世,后來陸遜更被孫權拔擢為丞相。清朝文學家毛綸、毛宗崗父子認為陸遜受命于危難之際,最后讓國家轉危為安,比周瑜當時國家正處顛峰、順勢打敗曹操的難度更高,因此陸遜的評價應在周瑜之上。
[color=red]《三國志》作者陳壽也對陸遜的謀略拍案驚奇。陸遜這個曾經備受輕視的書生,靠著過人的智慧與忍辱負重的工夫,在三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現代啟示錄:
對敵人是否一定得趕盡殺絕?未必,有時利用它去牽制另一個更強大的敵人,自己再從中取利,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清末袁世凱不認真打垮革命黨,史家唐德剛認為這是袁要留著它和清廷作對,從中獲取自己的政治資本。這和陸遜不消滅劉備,留著他來牽制曹魏,東吳再來漁翁得利亦類似。有時「留下敵人」要比「消滅敵人」的好處更大。:)3: [/color]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
乌苏市
|
西乌珠穆沁旗
|
德化县
|
香河县
|
盐山县
|
乌鲁木齐县
|
海安县
|
兴业县
|
汕尾市
|
保靖县
|
南雄市
|
内江市
|
潮安县
|
鄂州市
|
沙湾县
|
朝阳区
|
安丘市
|
垫江县
|
大渡口区
|
大连市
|
巩义市
|
昌乐县
|
青田县
|
鄄城县
|
鹤壁市
|
彰化市
|
甘谷县
|
马尔康县
|
孟州市
|
壶关县
|
靖边县
|
芮城县
|
峡江县
|
遵义县
|
龙江县
|
福清市
|
昭觉县
|
双牌县
|
炎陵县
|
清远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