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后備蛋雞育成體重不達標的原因分析
[打印本頁]
作者:
caf3dee9f77b9d1
時間:
2008-9-17 10:15
標題:
后備蛋雞育成體重不達標的原因分析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春季育雛雞即將開產的時期,對于在開產前蛋雞體重嚴重不達標的原因,我與大家共同交流一下。造成育成體重不達標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應該有一下幾個方面:
1:在雛雞的1日齡,弱雛雞比例較多。
原因可能是種雞場種雞有疾病問題造成的種蛋質量問題,或是種蛋在孵化過程中出現的孵化技術問題造成的弱雛增多。對與這樣的雛雞即使飼養管理都很到位,也很難育出合格的雞群。
2:35日齡之內體重不達標:
在這個時期出現的問題,與飼養員的管理應該有直接的關系,飼養者很可能對育雛期飼養要求不認識或不重視育雛管理,對蛋雞“35日齡定終身”的原理不了解:溫度,密度,濕度,通風,光照等等要求都應對其認真對待。
在35日齡之內的體重不達標,會出現開產前體重較小雞的數量,對以后雞群的產蛋性能造成影響。
3:育雛期與育成期的日齡劃分:
在以往的后備蛋雞培育中,把42日齡時定為育雛期,7周齡開始定為育成期,18周齡以后定為預產期。
現在已經有很多權威人士提倡蛋雞的育雛期定為70日齡之內。
4:飼料的原因:
盡管雛雞在“35日齡之內”達到了育雛要求,體重也很合格,但是由于飼養者過度采用廉價雜飼料(例如:棉粕,菜粕等等),這些飼料的比例較大,而且采用的育成預混料或濃縮料質量不高,造成機體長期營養缺乏,從而影響體重與骨骼的發育。
隨著雛雞日齡的增加,機體對營養的要求也不相同,適時合理的調配飼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
5:疾病問題:
在35日齡之內發生疾病造成的體重不達標,會對后備蛋雞以后的產蛋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是35日齡之內的雞群體重及骨骼發育都正常的雞群,即使是 在 以后的育成階段發生一些只要不是對產蛋性能發生危害的疾病,這樣的雞群只要管理得當,照樣能發揮很好的生產成績。
影響育成階段體重不達標的疾病我們經常看到的球蟲病還是比較多的,當雞群發現有球蟲病臨床表現時,就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機體的發育,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在飼料中長期輪流添加預防球蟲病的藥物來進行控制(很多治療球蟲的藥物都很便宜,1噸飼料20-30元左右),不要發現了臨床癥狀再去治療。呼吸道疾病與大腸桿菌疾病是條件性疾病,只要我們對環境進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我想是不難控制的。對于支原體疾病我建議商品蛋雞也要進行疫苗免疫控制。
6:育雛育成期的雞群密度問題。
合理的雞只飼養密度是保證雞群體重達標的關鍵措施之一,這個道理大家都很明白,我就不多說了。
7:季節造成的體重不達標問題。
在35日齡之內的體重,應該不受季節的影響,在這個時期內的溫度管理基本可以人為控制,即使在炎熱 的夏季,此時的溫度對雛雞(35日齡)的發育也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在此期因為溫度造成的體重不達標主要原因是人為的溫度控制不良,造成晝夜溫差較大(特別是在15日齡之內)從而促使一部分雛雞發育受到影響。
8:光照管理問題:
大家都應該知道,在育雛階段(35日齡之內,特別是在7日齡之內),光照強度的大小與光照時間的長短都直接影響到雞只的采食,從而關系到雞只增重問題,在雛雞階段光照強度的大小可促使雞只活潑好動而增加運動量而增加采食。密度過大的雛雞群在此時光照的時間長短可影響因料位不足而造成的采食困難問題(合理適當的增加光照時間是有必要的1日齡--------15日齡)。
----------------根據以上幾個容易造成后備蛋雞體重發育不達標的原因,我說一下我個人的補救措施。
對于120日齡時,體重還不達標的雞群而言,我認為應該采取以下措施補救:
大家知道,能量是促使機體體重增加的最有效方法,在此時可適當在飼料中添加1%左右植物油來解決,在原來的飼料廠家配方中,玉米的要求水分是14%,豆粕的蛋白是44%,但是我發現大多數飼料原料都達不到此要求,即使在不額外增加能量(油脂)的前提下,對于這樣的不達標雞群也要適當把玉米與豆粕的添加量增加而相應的減少麩皮的添加量,并應在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等等而來提高飼料營養濃度。
對120日齡左右不達標的雞群光照應該采取以下光照措施:在此期對于這樣的雞群可采用14個小時的光照,(合格的雞群在育成期可采用常規光照程序,)。如果育成是在夏天可采用夜間1點到1:30分開燈補食,這樣有利于緩解熱應激而造成的體重不達標.現象,在120天左右以后蛋雞光照增加可采用先在早晨進行(早晨4點或4:30開始,具體時間安排可以根據當地的日出時間靈活安排)),不足的時間在晚上增加,原因是:雞只經過一夜的休息后,早晨開燈有利于雞的采食,這樣就使雞有更多的時間吃料,雞有一個習性是在晚上臨關燈休息時猛吃料,如果在此時增加光照,它已不吃料了,就顯的不如在早晨重要了,在蛋雞臨開產時在早晨增加光照還有一個好處是:在夏天早晨是一天當中最涼爽的時期,有利于雞只能吃進更多的料,有利于產蛋.在冬天,早晨是一天當中最寒冷的時期,開燈后雞只起來運動后有利于雞的抗寒,減少因采食過多的食料來抗寒.有利于降低料蛋比.。在夏天蛋雞產蛋期夜間補食(23點到23點30開燈),有利于抗熱應急,有利與雞的采食(在夏天蛋雞吃不進料是影響育成雞增加體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其他季節對體重合格的雞群可不必開燈補食.
對于這樣的雞群,14個小時的光照管理可以維持到50%的產蛋率時,再進行正常的光照增加,這樣會對整個雞群的不利因素較安全些。原因是:在此時(50%的產蛋率)整個雞群發育基本可以,一些發育較晚的雞只也基本已經趕上來了,在此時實施正常光照會對以后的生產性能的發揮帶來好的需要(例如:脫肛啄肛等等)。
在120天左右的疾病管理:在此期應對不達標的雞群進行球蟲,支原體,腸道寄生蟲,原蟲病等等影響雞群發育的這類疾病進行特別關注。對每一次疫苗注射免疫時給雞群帶來的應激現象要特別注意加以有關應激藥物進行治療緩解。
----------------------關于培育后備蛋雞的管理技術,不是我在這里說這些就能解決好的,它是一項及其科學而又細致的一項管理工作,不是用文字就能 完全表達清楚的(應該是我的能力有限,嘿嘿!),---------------謝謝大家的查看!歡迎大家在線交流或是在“雞病專業網課堂”進行養殖管理及相關事宜的語聊。QQ:506334737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08-9-17 10:19
青年雞的管理是很重要的
作者:
翱翔
時間:
2008-9-17 11:27
這個環節往往容易忽視呀!
作者:
wangguanbao
時間:
2008-9-17 16:16
比較細致,感謝分享!
作者:
dyf4455
時間:
2008-9-19 19:49
看來青年雞的管理是很重要的
作者:
基層工作者
時間:
2008-10-4 14:22
目前的農村養殖水平及條件比較低,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轉群,體重小的,不達標的放在上層,超標的放下層,達標的放中層。這樣不管是體重還是均勻度都會很好。
作者:
浪花
時間:
2008-10-9 12:19
我這里的養殖戶現在在某些獸醫的指導下雞都不達標,原因高蛋白低能量育成,實際上有飼養知識的都知道育成期是要高能量低蛋白的.好多養殖戶從育雛到110天都是30豆粕,還說豆粕價格高,肯定營養也好.我狂暈呀,干脆都喂豆粕吧,300天也不會達標的
作者:
yrg826
時間:
2009-9-10 21:44
呵呵,很多資料上面育成期資料推薦的能量都在2750-2950,但是有時候能量都做到3000了,體重還是偏低,呵呵,當然其采食量也不怎么樣,但也基本達到了資料上的推薦的標準了。聽聽大家的看法,另大家覺得資料上的數據有參考意義么,不會是大家相互抄來的數據吧?
作者:
周緣
時間:
2009-9-18 14:14
我認為什么都有量的問題,不是絕對量高或低就好,應看能量和氨基酸的比值是否合適。
作者:
孟言
時間:
2009-9-20 10:29
一、保證育雛期體重達標。
二、做好育成期的采食量管理(好好體會GBMMR的“配方設計的根本是采食量的設計”)。
三、避免育成期和產蛋上升期在高溫應激期(有降溫措施的除外)。
作者:
XXT
時間:
2009-9-20 23:16
保證育雛期的體重對產蛋率與蛋重有密切關系。
作者:
ds128
時間:
2009-9-27 20:09
一切從小抓起
育雛、成期體重不達到一定標準,后期無法挽救
作者:
祝福
時間:
2009-9-28 22:01
雞群不同,季節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應見雞行事。
作者:
scmnlucky
時間:
2009-11-9 16:15
夏季的夜間補料是很重要,但往往被忽略了,因為與控制光照是矛盾的,而大多數人是為了保光照,怕光照時間過長了早產。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
天水市
|
蛟河市
|
延长县
|
林周县
|
白河县
|
吉木萨尔县
|
灵川县
|
宁安市
|
牟定县
|
梅河口市
|
望奎县
|
库车县
|
新民市
|
绥化市
|
石泉县
|
嘉荫县
|
太仆寺旗
|
石门县
|
杨浦区
|
改则县
|
西乌珠穆沁旗
|
洛隆县
|
二连浩特市
|
蓬溪县
|
江都市
|
新蔡县
|
犍为县
|
陆川县
|
宝丰县
|
聂荣县
|
武隆县
|
南宫市
|
阳江市
|
博湖县
|
徐州市
|
水富县
|
印江
|
措美县
|
乌什县
|
太谷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