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肉雞養殖技術要點 [打印本頁]

    作者: lyaodong    時間: 2008-9-13 10:04
    標題: 肉雞養殖技術要點
    一.中原地區肉雞養殖中,常出現一些技術上的失誤。主要為:   1、 腹水癥、猝死癥。對策為:①20日齡前控制喂料量。方法為,晚上天黑不開燈、10點開燈。空料4-5小時,此方法能大大減少發病率;②廣安公司和美國康地公司的肉雞料本身就有預防該病的特點。  2、 球蟲病的復發。對策為:發病后用藥維持量的最后一天換墊料。  3、 30日齡后發生黃綠糞便、大腸桿菌病和呼吸道綜合感染,是雞群殘次淘汰的最主要原因。用藥物難以治療。該綜合癥是非典型新城疫和比較溫和的各型傳支(主要是腺胃傳支)繼發大腸桿菌病和支原體感染。發病原因是免疫失敗。對策為:9-10日齡頸部皮下注射新支腺胃炎三聯油苗0.4ml,能完全避免該綜合癥的發生。油苗當前以青島易邦公司和青島寶依特公司生產的新城疫(含基因VII型)+多價傳支(含肺、腎、腺胃型)+傳染性腺胃炎三聯油苗,效果較好。目前,該品牌假疫苗很多,必須定點采購。  4、 法氏囊病防不住的原因:①野毒血清型多和超強毒的存在。②任何雞場普遍存在野毒,而當前的所有消毒方法沒有辦法清除。③種雞場種蛋抗體滴度很低或無,有的高低不整齊。造成雞苗的早期感染。④傳統的免疫方法是10日齡以上才接種疫苗,而此時雞苗早已感染了強毒,造成接種疫苗后不久即發病。⑤無論是點眼、滴鼻或飲水,特別是飲水、接種劑量和疫苗活力難以控制,造成部分雞發病。  5、 傳統為雞有病后去治療,造成死淘率高。應該為預防性用藥。方法是:①雛雞進來后,連用三天藥;②每周用藥一天,這樣可以達到有效的防病目的,育成率很高;③藥物選擇。針對慢性呼吸道病,選藥順序為:羅紅霉素、硫氰酸紅霉素、泰妙菌素、泰樂菌素等。針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等,選藥順序為:丁胺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強力霉素、新霉素、氧氟沙星或恩諾沙星及環丙沙星、氯霉素等。劑量及用法按說明。  6、 雞子呼嚕就認為是慢性呼吸道病,用藥效果很差。原因是:當前,80%的呼嚕是大腸桿菌性氣囊炎,少部分為大腸桿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綜合感染。治療方法:先治大腸桿菌病,后治慢性呼吸道病。  7、 藥物選擇誤區:①大量使用青霉素。而青霉素對雞病無多大意義。②慶大霉素內服不吸收,起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反而花錢又誤事。而肌肉注射效果不錯;③恩諾沙星類藥物與氯霉素混用,藥效抵消起不到防治目的;④用抗球蟲藥物時,同時使用抗生素,造成雞群中毒。輕者發育遲緩,重者大批死亡。使用抗球蟲藥物時嚴禁使用除阿莫西林以外的任何抗生素。  8、 接種疫苗時,傳統作法是防疫前后各3天不準消毒,接種后不讓用抗生素,造成該消毒時不消毒,有病不能治,小病養成了大病。正確作法是:接種前后各4小時不能消毒,其它時間不誤。疫苗接種后4小時可以投抗生素,但禁用抗病毒類藥物和清熱解毒類中草藥。  9、 管理中的小失誤:A .發育不整齊,料位不足[3.5cm]、雞有病;B.光照不足腿發軟;C.通風不足呼嚕多,用藥難治淘汰多。  二.肉用商品雞疫苗接種程序:4---5日齡,法氏囊三價弱毒苗 一份量 逐只點口。  9---10日齡,新支H120苗 1.5份量 逐只點口  同時,新—支—腺胃炎三聯油苗,頸背部皮下0.4ML  15—16日齡,法氏囊三價弱毒苗,二份量 逐只點口或飲水  20—21日齡,新支H120苗,二份量, 逐只點口或飲水65日齡,新支H52苗4份量飲水[肉雜、土雜雞 ]   注:弱毒苗以黑龍江、哈爾濱產的較好。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 南召县| 德州市| 峨眉山市| 汶上县| 和龙市| 乐昌市| 柞水县| 隆回县| 江阴市| 宜春市| 陇川县| 石河子市| 张北县| 宜黄县| 门源| 怀化市| 新蔡县| 雷山县| 文山县| 临朐县| 汤原县| 大余县| 桃园县| 黄骅市| 中超| 和顺县| 宁武县| 舒兰市| 兴海县| 青冈县| 静安区| 武汉市| 五大连池市| 亳州市| 突泉县| 卢氏县| 阳西县| 海口市| 宁南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