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為什么質量管理會走向流產? [打印本頁]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9-5 14:23
    標題: 為什么質量管理會走向流產?

      在很多人看來,質量管理部門在企業中是一個“討人嫌”的角色。有人把質量管理部門和被監督部門之間的關系比喻成“警察”與“小偷”之間的階級關系。這種關系引發了種種不利于公司發展的問題,我們稱之為“質量管理后遺癥”,癥狀表現為:公司內部人際關系緊張、員工思想壓力大、不滿情緒增加、質量監督工作進行不下去、流于形式的監督檢查等等。

       出現這樣的問題是與公司領導人的初衷相背離的,之所以注重質量 管理,完全是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而不是針對“人”的質量而為之。但是,任何事情與個人是分離不開的,這就是質量管理問題的復雜之處:質量管理首先不能回避人的管理。那么有哪些原因導致了“質量管理后遺癥”的出現呢?經過材料閱讀,加上個人的經驗與思考,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 缺乏強有力的支持。

       這個病癥的表現為,被監督的人心里暗罵:你憑什么來管我?你有什么資格指手劃腳?這個問題說明了質量管理不僅僅需要“糾錯”,更需要指導他人糾正錯誤。比如在生產型企業中,生產的每個環節需要控制,比 如對于知識型企業,需要對智力要素進行培養等等。因此,質量管理部是需要在組織結構上進行一番斟酌的。也就是需要既懂技術(知識),在公司又具有較高威望的人來主管。

       (二) 由上而下的推行導致阻力重重。

       質量首先是“被控制的質量”,而控制需要從上而下層層下達。這就導致了在高層領導看清楚了質量的危險并采取行動的時候,產品的生產者仍然不知道質量問題的重要性,于是被懵懵懂懂的罩在“質量監督管理”之下。不免有人怨聲四道,然后這種氣氛在員工內蔓延,于是本來應該是利于個人利于公司的好事情,轉變成為人們借以發泄不滿的機會。

       (三) 質量管理以“懲罰”為主,缺少激勵。導致人們“小心翼翼不做錯事情”就行,缺乏了追求高質量的動力。

       之所以質量管理不簡單等于質量控制,在于管理的含義不僅僅是“將質量掌握在控制之中”,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種高質量意識(文化),形成一種良性的質量循環。而采取“懲罰”為主的方法,使人們形成的是一種對質量的恐懼,而恐懼的心態下,是很難有熱情去追求更好的更高的質量的。

       以上三點因素也可能影響到我公司實行質量管理的效果,影響到實施的成敗。所以在此之前我們要想法設法通過新的方法或者措施,使質量管理工作一開始就走向良性軌道,為質量管理部的成立與正常運行創造良好的開端。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們不妨把質量管理工作規劃為兩步走:第一步,成立質量管理小組。主要目的是宣傳公司控制質量管理的決心、行動、梳理流程、建立質量管理的初步制度。第二步:成立質量管理部,使其成為公司正式部門之一,具有較高的行政監督權利,負責公司內產品質量的監督、培訓、考核等體系的完善和實施。

       而需要“強有力的支持”,在兩個步驟中的體現有所差異。在第一階段,成立質量管理小組需要得到總裁、各個部門主管、全體公司職工的支持。建議:總裁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或者以其他形式告知總裁要進行質量控制的決心)后,各個部門的主管從本部門中,通過自愿報名或者推薦的方法,選擇業務精良、積極主動的員工1~2名,加入到質量管理小組中。這個環節就得到從總裁、部門主管、全體員工支持的目的。

      在質量管理部門成立之后,部門經理需要由本公司資歷較深、業務精良的人員擔當,哪怕只是掛名主管,也需要在形式上向全體員工表明:公司對質量管理部門的重視程度。而具體的部門業務運作則可另行組織。

       針對第二個問題。每個人如果成為規則的制定者,那么他首先就是規則的執行者。“制度本質上就是集體的契約”。而在日本企業成功推行質量管理的秘訣在于:提倡全員參與到質量“改進”之中。也就是創造“質量控制圈”。因此在整個質量標準體系、控制流程、績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規則的制定中,都要求利益相關部門成員的參與。可以采取討論、提出建議、發表文章等多種辦法提出大家對質量管理的看法、執行方法的評價。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第一,讓大家首先從意識上認識到,質量控制不僅是公司的要求,更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第二,使大家成為規則的制訂者。使人們首先不認為這是“活生生壓在”每個人身上的東西,而是一個在這個“游戲”中必須遵守的“規則”。因此,需要質量管理部從建立一開始就要成為一個開放的部門。能夠聽到大家對質量問題的看法,共同尋找控制質量問題、提高產品質量的有效渠道。   針對第三個問題。通過績效考核控制質量問題只是個工具,而絕非目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會明白。但是如何避免讓大家因為“被罰”而“反目成仇”呢?我覺得,在公司內部形成一種共同的質量文化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對“高質量”產品進行激勵。這樣才能激勵大家走向一種良性循環,追求更高的質量,嚴格要求自己、嚴格把握每一關,而不僅僅是完成底線就可以了。


    作者: 水本無味    時間: 2008-9-6 09:32
    胡博士,對質量問題你說的很透徹,感觸也很深,現在也很困惑,能和你單獨交流一下質量管理的問題嗎?謝謝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9-6 17:08
    當然可以的,有問題隨時可以交流。站內短消息、郵件、QQ均可。
    作者: tony2005428    時間: 2008-9-8 15:42

    現在的企業真是這樣,其他行業我不知道,但是飼料行業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做質量管理的就是他們眼中的“刺”

     真是不好做啊!!!??? :kelian: :liuhan:


    作者: littlepigwsw    時間: 2008-9-20 09:19
    胡博說的很對,質量管理工作難做是大家公認的,不是某一個人就能成就的,但如果有一個無論是技術還是人格都是大家認可的話也許做起來要好一些,當然最重要的是一把手的觀念和行動!
    作者: 達智88899    時間: 2008-10-4 17:06
    胡編對質量管理很精辟的論述,受益了。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10-4 21:35
    胡編本來就是品管起家的,老品管啦。加上新的高度看品管,不同的哦:4d: :huahua:
    作者: 3727112    時間: 2008-10-4 21:56
    品管部經理一般都是素質高的,生產部經理呢,一般都是文化素質比較低了,當然就會有沖突了。本質上還是文化的沖突,價值觀的沖突
    作者: 水本無味    時間: 2008-10-10 11:54
    不好意思,打錯字了,對不起,胡編。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10-15 12:57

    原帖由 水本無味 于 2008-10-10 11:54 發表 誰知道糊編的QQ或郵箱,麻煩告訴我,謝謝。

    呵呵,郵箱:huwenhui@vip.sina.com

     

    QQ:191320837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10-15 12:58
    標題: 回復 8樓 3727112 的帖子
    在胡編看來,本質上是企業老大的價值觀所決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桐庐县| 宜宾市| 桦川县| 皮山县| 奉化市| 德惠市| 永安市| 九江市| 民县| 许昌县| 长寿区| 华宁县| 蓬莱市| 花莲县| 永新县| 长武县| 锡林郭勒盟| 咸阳市| 利津县| 页游| 宾川县| 黄陵县| 夹江县| 电白县| 武义县| 克东县| 离岛区| 毕节市| 稷山县| 盐池县| 阜阳市| 南江县| 离岛区| 名山县| 图木舒克市| 马边| 宣威市| 宁陕县| 开平市|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