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對豬腹瀉癥候群的分析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8-22 11:21
標題: 對豬腹瀉癥候群的分析
豬的某些具有示病癥狀,特征性癥狀及固有癥狀等臨床特點類似的病統稱問癥候群。他們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也可能是由細菌引起的。而豬腹瀉癥候群病原主要有病毒,細菌,密螺旋體,寄生蟲等一起。下面作一分析。
一. 以腹瀉為主癥候群所涉及的主要病原
腹瀉病原由細菌,病毒,密螺旋體,寄生蟲等。細菌性腹瀉病原,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仔豬副傷寒,,仔豬紅痢,增生性腸炎等。這些病原的不同,但是癥狀相同,這就決定了診斷起來的難度和需要深入分析。
二. 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病毒性腹瀉的病原主要有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豬瘟病毒,偽狂犬病毒等。
1. 病毒性腹瀉 的臨床診斷
若是在寒冷季節,大豬先發生,后全群發生,仔豬死亡率高,嘔吐,腹瀉,腥臭味,大豬少有嘔吐,排出放射狀希糞,且單用抗生素無效,可以初步診斷為 傳染性胃腸炎或流行性腹瀉
若在晚凍早春,小豬先發生腹瀉,呈水樣黃色腹瀉,母豬不發病或少發病,但用抗生素無效,可以初步診斷為輪狀病毒。
另外豬瘟,尤其是溫和性豬瘟,要與副傷寒,偽狂犬區分開來。
2. 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對于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治療,可以黃芪,白頭翁,病毒唑拌料,或者是 林可霉素,肌肉注射。
3. 病毒性腹瀉的預防
主要是做好疫苗免疫,做好消毒,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體抵抗力,對于未發病的豬,可以注射干擾素起到預防作用。
三. 細菌性腹瀉的防治
1. 細菌性腹瀉的臨床癥狀
出生后12小時到30天,出現腥臭灰白色稀便,死亡率高,用抗生素有效,可以初步診斷為是大腸桿菌,即皇白痢。若斷奶仔豬突然死亡,全身水腫,共濟失調,可以診斷為水腫病。這里要注意沙門氏菌與溫和型豬瘟的區別。
2. 細菌性腹瀉的治療
治療原則為抗菌,修復和保護腸絨毛上皮完整性,吸附腸毒素,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所以對于大腸桿菌,紅痢,回腸炎可以用頭孢類,環丙沙星,增效劑,電解多維等。
3. 細菌性腹瀉的預防
加強飼料飲水衛生,可以在飼料中加入頭孢拉定,增效劑,粘膜修復劑的等。
四. 輔助治療
全群都可以補充體液,以防止脫水引起酸中毒,死亡,可以用Vc+補液鹽,直到全群恢復正常為止。
病是時刻都在變化之中,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總結,不斷思索,尤其是對于腹瀉性病。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卫辉市|
东方市|
德惠市|
手游|
山西省|
始兴县|
鲁山县|
勃利县|
安丘市|
长汀县|
平遥县|
吉林省|
巧家县|
甘孜县|
江津市|
怀仁县|
岑溪市|
宁波市|
甘肃省|
池州市|
济阳县|
邛崃市|
蓝山县|
木兰县|
泌阳县|
宁德市|
汉源县|
阿合奇县|
新津县|
青神县|
肥乡县|
平昌县|
黄石市|
防城港市|
梨树县|
临湘市|
千阳县|
孝感市|
连州市|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