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的養分和功能 |
蛋白質 飼料中的蛋白質在豬體內,經胃腸道的消化、分解為最簡單的成分:氨基酸,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供豬體利用。一般飼料中的蛋白質消化率為80%~85%。在豬日糧中缺乏蛋白質,竟會影響豬的健康、生長發育與繁殖,降低生產力與產品品質。 使仔豬血紅蛋白減少,發生貧血癥,抗病力下降,生長發育減慢。 使公豬性欲減退、精子畸形與活力不強,影響配種繁殖,使受胎率與產仔數下降。 使母豬發情不正常,排卵數少,受精卵與胚胎早期死亡,發生死胎、流產及產后泌乳力弱等。 如果日糧中蛋白質過多也會使豬的肝、腎負擔過重而遭到損傷,并造成公豬不育。 在豬的蛋白質營養中,常常感到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不足,因而,賴氨酸和蛋氨酸受到特別的重視。生長速度越快,生長強度越高,需要的賴氨酸越多。 能量 豬體維持生命、生長、發育、繁殖與進行各種生理活動都需要能量。豬體所需要的能量來自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這三類物質在豬體內氧化,從而放出能量,用來維持體溫,生理活動與進行生產活動。每克碳水化合物可生產熱能17.36 MJ,脂肪為39.08 MJ,蛋白質為23.285MJ。 由于蛋白質在體內的特殊重要作用,在豬的飼料中一般不把它作為能量物質來利用。 豬的能量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當能量飼料過剩時,豬體把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相反,如果能量飼料供應不足時,豬體內儲備的脂肪、甚至體蛋白都可以用來做能量供應。 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與纖維素類物質,前兩種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產熱能高。粗纖維內除含纖維素外,還含有少量的木質素。豬對粗纖維消化能力極弱,如果日糧中粗纖維含量產過15%時,由于適口性差,會大大降低飼料采食量。 礦物質 豬常用的微量元素是:鐵、銅、錳、鋅、碘、硒。豬體內如果缺乏礦物質,輕則停止生長,重則出現缺乏癥,嚴重則造成死亡。 鈣、磷 鈣、磷是構成骨骼與牙齒的主要成分,兩者加在一起,占豬體礦物質含量的75%。日糧中缺乏鈣、磷,或鈣、磷比例不當,豬就出現各種鈣、磷缺乏癥。 氯化鈉 氯化鈉即為食鹽。這兩種元素廣泛存在豬體的各種組織與乳汁中,對維持機體滲透壓、酸堿平衡與水的代謝有重要作用。缺鈉會使豬對養分的利用率下降,且影響母豬的繁殖;缺氯則導致豬生長受阻。 微量礦物質 這類礦物質因需要量極少,并且在豬體內的含量僅占體重的百萬分之一以下,故稱微量元素。鐵、銅、鋅、錳、碘、硒。 鐵的存在與作用:豬體內65%的鐵存在于血液中,它與血液中氧的運輸、細胞內的生物氧化過程關系密切,一旦缺鐵就發生營養性貧血癥。 銅 銅的作用:銅雖然不是血紅素的組成成分,但它在血紅素與紅細胞的形成過程中起催化作用。銅除與造血有關外,還與骨髓發育、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代謝有關,也是肌肉內各種酶的組成成分與活化劑。 鋅 缺乏癥:缺鋅使皮膚抵抗力下降,發生皮膚角化不全,結痂,脫毛,食欲減退,日增重下降,飼料利用率降低。母豬則產仔數減少,仔豬初生重下降,泌乳量減少等。 錳 錳的作用:錳是幾種重要生物催化劑的組成部分,與激素的關系十分密切。它對發情、排卵、胚胎、乳房、及骨骼發育,泌乳及生長都有影響。缺錳導致骨骼變形,生長緩慢,性機能衰退等。 碘 碘的作用: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 妊娠母豬如果日糧中缺碘,所產仔豬頸大,無毛與少毛,皮膚粗厚并有粘液性水腫。大多數仔豬出生時還存活著,甚至體重大于健康豬,可是身體虛弱,經常是在出生后幾天內陸續死亡,成活率較低。 硒 硒的存在:硒是豬生命活動必需的元素之一。經調查已發現,我國東北、西北及山東不少地區土壤與飼料中,常有缺硒的情況。用缺硒的飼料喂豬,容易發生缺硒癥。 缺乏癥:硒對繁殖豬的作用,與維生素E的作用相似,補飼可降低豬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并減輕因維生素E給豬帶來損失。硒與維生素E的代謝關系密切,當同時缺乏維生素E和硒時,缺硒癥會很快表現出來;硒不足,但維生素E充足,豬的缺硒癥則不容易表現出來。 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是指維生素A、D、E、K四種,他們主要由碳、氫、氧元素組成。 維生素A的功能:是保護粘膜上皮的健康,保持正常的生殖機能,促進生長發育,維持呼吸系統與視神經系統的健康 缺乏癥:食欲減退,發生夜盲癥。仔豬生長停止,眼瞼腫脹,皮毛干枯,易患肺炎;母豬不發情或發情微弱,容易流產,生死胎與無眼球仔豬,公豬性欲不強,精液品質不良等。 維生素D的功能 維生素D主要功能是降低腸道PH值,從而促進鈣、磷的吸收,保證骨骼正常發育。飼料內鈣、磷含量充足,比例也合適,如果維生素D不足,也會影響鈣、磷的吸收利用。缺乏癥:缺乏維生素D影響鈣、磷的吸收,其缺乏癥如同鈣、磷缺乏癥。 維生素E的功能 保持豬的正常生殖機能,并有抗氧化的作用。 缺乏癥:公豬射精量少,精子活力大大下降,嚴重時睪丸萎縮退化,不產生精子;母豬受胎率下降,受胎后胚胎發育易被吸收或中途流產或死胎;幼豬發生白肌病,嚴重時突然死亡。 維生素K的功能 維生素K與凝血作用有關。 缺乏癥:凝血時間過長,血尿與呼吸異常,仔豬會發生全身性皮下出血 水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是指B族維生素、維生素C。 維生素B1 缺乏癥:食欲減退,胃腸機能紊亂,心肌萎縮或壞死,神經發生炎癥、疼痛、痙攣等。 維生素B2 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 缺乏癥:食欲不振,生長停止,皮毛粗糙,有時有皮屑、潰瘍及脂肪溢出的現象,眼角分泌物增多;母豬懷孕期縮短,胚胎早期死亡,泌乳力下降;公豬睪丸萎縮。有時會出現所產仔豬全部死亡,或產后48小時死亡的現象。當豬舍寒冷時,豬的維生素B2需要量就會增加。 維生素B5 功能:作為一種酶參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代謝。 缺乏癥:精神萎靡,行動失調,后腿劈叉,肝臟脂肪浸潤,繁殖率低、泌乳力低,仔豬成活率低。 維生素B3 缺乏癥:運動失調,四肢僵硬,鵝步,脫毛等。懷孕母豬發生胚胎夭折或吸收,嚴重時,母豬幾乎不能繁殖。長期喂用玉米為主的熟料,易患泛酸缺乏癥,可采用生飼料喂豬,并在日糧中搭配豆科青草、糠麩、花生餅等含泛酸多的飼料。 維生素B5 缺乏癥:患皮膚脫落性皮炎,食欲下降或消失,下痢,后肢肌肉麻癖,唇舌有潰瘍病變,貧血,大腸有潰瘍病變,心肝及體重減輕、嘔吐等。 水 缺水或飲水不足危害極大,體內水分減少8%時出現嚴重干渴,食欲喪失,消化作用減慢,減少到10%時導致嚴重的代謝紊亂,減少20%時會導致死亡。 豬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獲得水:一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分解產生的代謝水;二是飼料本身含的水;三是飲水。其中飲水占進水量的絕大部分。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