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我國中獸藥現狀及趨勢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8-8 14:46
標題:
我國中獸藥現狀及趨勢
1 中藥的自身優勢與畜禽健康養殖
中國是目前世界唯一完整保留獨特的傳統醫藥理論體系的國家,中獸藥是我國傳統獸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兩千多年的應用歷史。中藥具有平衡陰陽、祛邪扶正、標本兼治的特點。2003年中藥防治SARS的成功實踐,使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中藥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大有作為。當前
疫病
流行特點多呈現非典型病毒病、細菌病、混合感染、繼發感染的情況,在西藥的薄弱領域可充分發揮中獸藥的優勢。特別是針對畜禽疾病中占主要部分的病毒性傳染病,中藥具有多方位調節和治療作用,可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和
抗應激
能力。在休藥期用中獸藥替代西藥防治
疫病
,中長期使用具有低毒副作用,可有效降低體內的藥物殘留,同時還能促進生產性能的發揮,從而滿足日益嚴格的食品安全需要。
所謂畜禽健康養殖是針對我國畜牧業的現狀和特點,設計的一種帶有以畜為本、動物福利觀念的養殖思考與實踐。它把現代化畜牧業的四大支柱——遺傳育種、動物營養、家畜環境工程以及獸醫防疫等最先進的養殖科學技術有機地與滿足動物的生理、行為需求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動物與自然和諧、現代化養殖與動物福利發展的自然和社會規律。
在我們倡導的畜禽健康養殖中,參照蘇聯學者Berkman提出的人一般狀態分為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和病理狀態的理論,現代化畜牧養殖業不僅要保持動物的健康狀態,更要追求畜產品的最佳生產狀態。因此動物群體的健康層次又可引申為最佳生產狀態(人工飼養、無公害養殖)、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應激狀態)、亞臨床狀態(隱性失衡)和臨床狀態。最佳生產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人類在工廠化養殖中極力追求的狀態,但并非機體的健康狀態。因此人類追求的最佳生產狀態實際上是提高了畜禽生產性能的一種偏性很強的非正常狀態,它以犧牲畜禽對環境的適應性及抗病能力為代價。在此狀態下,家畜易受各種應激及各種
疫病
的影響,即使達到了高效生產畜產品,也無法保證其原有的優良品質和風味。而健康養殖正是人類考慮到與動物和諧相處,以畜為本,在其最佳心理、生理狀態下高效、優質生產畜產品的最佳模式。
現代化畜牧業發展20多年來,集約化、工廠化
養殖技術
日趨完善,每年為市場提供大量的畜產品,不僅豐富繁榮了市場,也為廣大農民提供了科技致富的途徑,并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所有上述成績的取得無不是以追求最高經濟效益、生產效率、降低人們的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為出發點,以犧牲家畜生理和行為需要、并禁錮在人為的飼養環境中發展,其結果歷經20多年的養殖實踐,弊端逐漸顯現出來。有關資料表明:隨著國際畜產品貿易技術壁壘不斷增高,我國的一些禽類產品由于病原、獸藥殘留等技術指標超過歐盟及主要進口國日本的
控制
指標,曾被拒收、扣留和終止合同甚至封關等。同時歐盟也在大力開發天然植物藥,免疫調節劑等綠色環保型天然植物藥作為替代產品,在養殖生產中推廣。
在此嚴峻的形勢下,安全優質綠色畜禽產品生產呼喚天然中獸藥產品替代化學藥物,呼喚中西結合的畜禽防疫技術模式。弘揚具有民族特色傳統中獸醫藥學,在中獸醫理論指導下開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新中獸藥,強化中獸藥配合疫苗免疫程序的獸醫防疫技術模式的穩固性,盡快提高我國
控制
藥物殘留的水平,提高我國畜禽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已是刻不容緩。中獸藥的研制開發以及加強中獸醫藥在畜禽防疫中的作用正是適應于國家政策、國內外綠色畜產品市場需求,應當加速進入實施階段。
2 中獸藥的應用現狀
隨著近幾十年來我國畜禽養殖業的飛速發展,中獸藥應用領域也在不斷調整和改變,以迅速適應畜牧養殖業高速發展的需要。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的變化:(1)從大家畜(牛馬)為主轉向中、小畜禽(豬、羊、禽等)以及鳥獸魚蟲等特種經濟動物;(2)從個體治療為主轉向群體或集約化防治;(3)從防治結合為主轉向以防為主;(4)從防治疾病為主轉向既要防治疾病又要提高生產性能等。隨著這些轉變和畜禽養殖業的日益興旺,中獸藥從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又重新得到了擴展。獸藥行業是養殖業的服務行業,目前國內中獸藥占獸藥市場份額僅20%左右。據行業統計表明,每只雞一年的平均獸藥使用量約為1.5元,每只生豬每年的平均獸藥使用費為5元。國內每年禽用獸藥的交易額在180多億元左右,豬用獸藥的交易額在25億元左右,再加上草食家畜、漁業等獸藥合計為200億~250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獸藥行業的市場容量非常大。
3 畜禽綜合防疫技術應采取中西醫藥結合模式
現行獸醫防疫技術模式主要包括①獸醫生物防疫(免疫程序)、②環境
控制
和③西藥防治三個方面。現代畜牧業
疫病
的發生已不僅是那些可以用疫苗、血清、抗菌素防治的典型的特異性疾病,而且還出現慢性的逐漸加劇的綜合性病癥、各種病毒與細菌、細菌與細菌混合發生的疾病,這些疾病往往難以診斷,在此情況下,化藥、抗菌素等預防量添加造成病原耐藥性增加,甚至達到濫用的程度,仍造成很高的發病率、死亡率及巨大的經濟損失,其結果是藥物殘留嚴重超標,不符合國家無公害畜產品和進口國產品質量要求。在國家出臺無公害獸藥使用準則、飼料添加劑使用條例等規范后,化藥抗菌素的使用被嚴格限制,中藥以其深厚的理論基礎,低毒副、無有害藥殘的特點成為替代化藥的首選。中西結合畜禽防疫技術模式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提出并指導生產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獸醫生物防疫(免疫程序)、環境
控制
、中獸藥的主動防疫、中草藥的早期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其中中獸醫學中“治未病”,也就是“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觀念始終指導著中西結合畜禽防疫技術模式的實施過程。并以此指導中藥應用于無公害養殖現場作為切入點進行推廣,最終以提高畜禽養殖業的經濟效益為目的。
在中西結合畜禽防疫技術模式中,除獸醫生物防疫(免疫程序)未發生變化外,其他幾項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變化。在環境
控制
中,因地制宜的加強小環境的
控制
,加強通風換氣,帶雞消毒和降低雞舍內有害病菌的含量,祛環境之邪,強化獸醫綜合防疫措施。在中獸藥的主動防疫中,中獸醫學認為畜體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重在平衡陰陽;“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重在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但應激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代謝增強,一些代謝產物、廢棄物大量生成,已成輕微熱象,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對多種流行病、傳染病抵抗力隨之降低,引發
疫病
爆發流行。用中藥作為協調機體生理機能
抗應激
以及對雞群進行主動藥物防治,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和深厚的理論基礎。我們倡導“健康養殖”,即只有在機體最佳健康狀態下,才能有效地發揮最佳生產性能,生產最優質的畜產品;同時中長期使用中藥,毒副作用小,不產生耐藥性,無殘留。在生產實踐中我們使用
抗應激
類中獸藥以及輕清熱解毒類中藥對肉雞在易感日齡前進行有目的的主動預防性投藥,可大大提高雞群的素質和整體防疫水平,降低發病率。在中草藥的早期治療中,當溫病處于衛分證時,根據“異病同治”的原則,可化繁就簡地進行早期治療。發病初期溫病衛分證選用治療藥“滅呼散”可取得很好得療效。這與未出現明顯的典型癥狀之前,西醫的對癥治療,從而易錯過治療畜禽疾病的最佳時機有著本質的區別。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環節中強調確定病原后使用“瘟毒清”、“腸菌清”、“傳支散”等系列中藥(必要時)配合西藥對證治療。
4 中獸醫藥發展方向
中獸醫藥學理論體系全盤西化不但是非常有害不可取,而且還要強化中獸醫藥理論向現行獸醫防疫技術模式中的滲透和應用。因此,療效確切、效果突出;安全性好、科技含量高以及經濟效益突出的中獸藥開發研究應是今后的主要趨勢。要針對畜禽養殖中出現的常見病、多發病,開發療效確切的系列中獸藥,畜禽中獸藥的研制開發必須按照中西結合畜禽防疫技術模式的客觀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融合中獸醫學的理、法、方、藥,把開發新中獸藥與畜禽養殖行業的配套技術結合起來,使其具有現場指導和應用的可操作性。如針對養禽業、養豬生產、草食家畜、特種養殖等不同發病特點與實際防疫技術模式的配套研究,同時作為進入養殖現場的切入點,以求切實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目前我國獸藥研究開發能力弱、產品科技含量低。新獸藥的研究與開發主要以仿制為主,這將嚴重制約著獸藥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加入WTO后,我國大部分一、二類獸藥由于涉及知識產權問題,難以再生產。因此開發創新我國自有特色的知識產權的新獸藥已成當務之急。隨著我國加入WTO,開發中國特色的天然中獸藥產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在注重中獸醫藥產品開發社會效益的同時,同時注重開發經濟效益高的產品。通過市場細分,對國內、國際我們要根據養殖市場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療效突出高科技含量的新中藥,使其投入產出比滿足養殖行業對經濟效益的需求;總之,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用自己的科研實踐不斷弘揚祖國傳統醫學,敢于繼承和創新,總有一天,我們的中藥會在國際市場上有立足之處。
以上內容根據許劍琴,劉鳳華《21世紀我國中獸藥前景》一文整理
作者:
wfcllyb
時間:
2008-8-10 21:39
中獸藥肯定有其發展的前途。國粹,中國的。
作者:
yanyongllll
時間:
2008-8-10 23:11
支持,中藥是中華的國粹。:4d: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
德化县
|
华安县
|
乐亭县
|
曲周县
|
新巴尔虎右旗
|
民权县
|
墨竹工卡县
|
河南省
|
长武县
|
章丘市
|
太湖县
|
青州市
|
夏邑县
|
遂昌县
|
古浪县
|
邹平县
|
永清县
|
防城港市
|
泌阳县
|
惠来县
|
无极县
|
青神县
|
沛县
|
大悟县
|
越西县
|
天等县
|
渝中区
|
尉氏县
|
诸暨市
|
东宁县
|
察哈
|
祥云县
|
海林市
|
南宁市
|
泰来县
|
南靖县
|
河源市
|
凭祥市
|
保定市
|
湾仔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