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的生物環境福利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8-7 20:21
標題:
豬的生物環境福利
(一) 環境對豬——微生物系統的生態承載力 環境的生態承載力這一概念已被眾多國人接受,如同人們嘆息中國人口過多一樣,草原上家畜嚴重超載引起各方關注,因為它不僅造成草原嚴重退化甚至荒漠化,還形成劣草、毒草泛濫、鼠害橫行、沙塵暴肆虐的惡果。
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對于任何一種生物都有一個生態承載力的問題,當草場嚴重沙化時,人們注意到草場生態承載力;當臭氧層破壞時,人們注意到大氣對污染的承載力;當干旱讓亞馬遜河要斷流時,人們注意到熱帶雨林的承載力。但是,在豬疫病日趨增多,人畜共患病日趨頻發時,人們該關注什么呢?
毫無疑義,環境對豬——微生物系統的生態承載力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1900年,全世界人口只有16億,而2005年已達65億,100年來,全世界人口幾乎增加了4倍。1911年,全世界約有8000多萬頭豬,而到2003年,全世界養豬數量達到9億多頭,幾乎增長了10倍。家禽的增加更為迅猛,2003年全世界有166億只雞,10億只鴨,2.7億只火雞。這些數據表明:地球上的某些生物正在人為地大量增加。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的圍湖造田運動中,某處的村民大量遷往湖邊,在人造田里種莊稼,結果招引了祖居湖心島的田鼠大量隨之遷徙至湖邊,打洞做窩,以稼禾為食。村民奮起撲殺,一夜可虜獲幾千只碩鼠,雖持之以恒,但終無濟于事,顆粒無收,還引發出血熱流行。村民的大量遷入,田鼠的大量入侵,引起局域性生物群落變化,導致人們意想不到的后果,最終以村民全部撤離,田鼠回歸湖心島才相安無事。
一個小小局域性的群落變化,就使得這一區域內生態系統發生了劇烈的震蕩,難道人類與相伴的家畜急劇增殖就不會使所依存的生態系統發生大面的震蕩嗎?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生豬存欄卻占全世界生豬存欄的半壁江山。豬多,與之相伴的微生物也多。近二十年豬病橫行乃至殃及人類自身的事實是不是正在提示人們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中國到底有多大的豬——微生物系統的生態承載力。
這是一個及其膽大的天問。因為它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關系到農業產業結構,關系到養豬業的持續發展。我國仔豬平均死亡率高達20%左右,生物環境福利的低劣是最主要的原因。豬多,病就多,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什么豬多病就多?人們可以羅列許多的道理,諸如農村散養模式問題、技術滯后問題、服務體制問題、引種帶病問題、屠宰體制問題、集約化豬場的豬福利差的問題……等等。但是豬與相關微生物互為環境的事實被忽視了,環境(主要是豬)對相關的病原微生物系統的生態承載力的問題卻沒有得到認知,這或許是我國目前養豬業頻發疫情悲劇的重要根源。
(二)環境對豬——微生物系統的生態承載力是有限的
人類只知道發展生產,人為大量增加某物種或某些物種的數量,從未考慮物種大量繁衍會不會打破生態平衡。
從全國講,每年出欄5.5至6億頭豬,存欄5億頭,死亡1億頭,總飼養量高達11.5億頭。這11.5億頭豬,在一年的時間內都要參與到人類生存的環境中,并且帶來與之相伴的微生物群,這些微生物群中一些物種并非隨著豬只的生命停止而消失,這種積累效應恐怕還是人類認識的盲區,況且,在積累之時,變異的發生是肯定的,使其積累效應更趨復雜性。存欄5億頭豬,占我國人口密度38%,但是豬的生活面積有人口生活面積的38%嗎?誰也沒有估測過,憑直覺恐怕連5%也沒有。
無疑,形成了局域性豬的高密度。以現在流行的40畝地辦一個萬頭豬場計,約6000頭的存欄豬生活其中,其密度之高可想而知,疫病頻發似乎應在情理之中。野生狀態下,仔豬長大了,母豬會將小豬攆走,自主開辟領地,這除了維護食物鏈的生態承載力外,還有防止因局域性密度過大釀成疫病流行的重大作用。當然,在人工飼養下,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可佐證現有的飼養模式,豬——微生物系統中成員的量已大大超出了環境的生態承載力(當然不能回復到野生態,但應反思全國的這種生態承載力到底有多大?豬場的這種生態承載力有多大?怎樣提高集約化豬場的生態承載力?)。
(三)合理的生態飼養是最主要的生物環境福利
生物環境福利的最終目的是讓豬健康生活,不受疫病的侵襲與折磨。疫病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沒有豬,就沒有這些相關的病原微生物,這是空倉自然凈化的基本原理。是不是有了豬,就一定會有疫病發生?顯然也不是的。盡管疫病的發生受諸多因素的約束,但是豬多病多是不爭的事實,飼養量的多少常成為疫病流行最主要的內因之一。許多有識之士已認識到這一點,將大存欄的豬舍改為小存欄的豬舍,由500頭肥豬舍改為200頭左右的豬舍;將一條龍的豬舍改為分點式豬舍,這無疑減負了環境對豬——微生物系統生態承載力的壓力,對疫病的控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每頭豬的飼養占有面積已有共識,但這種共識是否是建立在豬的生物安全空間概念上,仍值得深思。豬舍之間的距離,成功案例在100m以上;分點飼養的豬場,點與點的最小距離在1000m以上,理想的應有3000m的間距;成功案例還要求豬場周邊5~10公里內設有任何其它養殖場家。可見局域性的飼養量對豬的生物環境福利是頗具影響力的。
這樣的選址與豬舍布局對于個案或者局部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對于全國或者建立養豬小區來說恐怕是辦不到的。因為一個一萬至五萬頭的豬場,照此匡算要占有穩態安全空間約40—95平方公里,全國要建一萬至五萬個這樣的豬場才能滿足現有存欄數,需土地四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一半,因此不現實。
(四)豬場規劃設計與生物環境福利
既然合理的生態飼養量是影響生物環境福利的最主要的因素,并且,不僅僅與豬舍的載畜量有關,還與豬場周邊幾公里內載畜量有關。因此,在討論生物環境福利時,就必須首先涉及豬場規則與設計。筆者在此僅對其理論與綱要作初步闡述。
1、開環控制與豬場規劃設計
所謂開環控制就是系統的輸出量對系統控制作用不產生影響的一種控制方式。通過控制初始條件,使事物向要求的狀態轉移,并設法排除干擾,使系統不受干擾的影響,能準確無誤地轉移到目標狀態。
在局域條件下,生豬飼養量對環境生態承載力的壓力是與豬舍容量和周邊環境中生豬飼養量密切相關的。實踐證明,豬舍設計不合理,密度大,舍與舍之間間隔不合理,哪怕周邊好幾公里無其它生豬存在,生物環境福利仍得不到保障。四川一些大山區中,養殖戶四周十多公里并無其它豬場,就因為自身環境太差,舍內密度太大,結果疫病仍然不斷。反之,豬場本身設計雖盡合理,但周邊環境太差,疫病流行,其生物環境福利也將無法保障。
可見豬場的規劃與設計是保障豬的生物環境福利的初始條件。開環控制的理論就在于控制豬場規劃設計這一初始條件,使豬舍內與周圍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輸出量(包括一定時間進化上的積累)對系統的控制作用不產生影響,即不會超出環境對它們的生態承載力。
目前有限的經驗證明,下列部署可能是安全的,豬場內實行三點式養殖,每點相距1km,點內豬舍間距≥100m,每舍容量為200頭左右;豬場周邊5~10km范圍內無其它生豬與畜禽存在。
開環控制旨在控制始動環節,因此,控制過程簡單,穩定性好。
2、 豬場規劃設計的優化
上述豬場規劃設計中的數據是少數經驗數據,也是比較成功的數據,但未必是最優化的數據。一個五萬頭豬場,要占用95km2的穩態安全地盤,在我國恐怕不現實。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而糧食總產量是從1958年的5.1億噸的高峰下降到2003年的4.3億噸。人口的增長與生豬增多無疑將加劇糧食消耗的缺口,城市化的進程又將占用大批耕地(據專家估計,只有1.5億畝土地可供)。因此,豬場占有如此之多的土地是不具有普遍意義的。
作者認為,有必要開展這方面的優化研究,從系統目標、系統結構、系統環境的分析與模型化試驗中找出最優化的方案,更要用同一方法,就全國的環境對生豬飼養量的生態承載力作出戰略評估。
3、 豬場規劃設計中應有閉環控制措施
所謂閉環控制就是系統的輸出量對系統的控制作用能產生直接影響的一種控制方式。豬——微生物系統的穩態會受到內外許多隨機因素的干擾,這些干擾會使系統的輸出量對于目標的要求而言,產生出偏差,根據這一偏差,產生一個控制信號,從而可采取措施,及時糾正因干擾引起的誤差,抵消擾動的作用,以維持系統的穩態。
目前,豬——微生物系統中最易患病的是呼吸系統與相關的病原微生物,而這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劑量要靠舍內空氣中的塵埃。塵埃的多少與病原微生物的多少呈線性相關。在豬舍內安裝微塵報警系統就可直觀地控制之。在開環控制中又安裝閉環控制系統會使豬的生物環境福利得到更好的保障。
作者:
ltxxx
時間:
2008-8-10 21:56
看看.頂一下啊
作者:
曹志誠
時間:
2008-8-11 09:55
剖析的挺好,執行起來就有很大的困難??!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ghost
時間:
2009-1-2 12:46
為了豬,我要不斷學習
作者:
劉德華
時間:
2009-1-13 13:26
學習一下,多謝樓主提供
作者:
felixs79815
時間:
2009-1-13 13:52
學習了,生態系統的保護是非常重要的,看完樓主的介紹主要是從豬場布局來考慮的,是否還有其他手段可以輔助解決這個問題呢?比如通過有益菌來抑制環境中的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來逐步達到凈化豬場的目的?
作者:
韋文志
時間:
2009-1-13 14:01
講究動物福利,豬就健康、快樂的成長!經濟效益最大化,食品安全可靠!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
张家港市
|
珠海市
|
临西县
|
茶陵县
|
民和
|
乌拉特后旗
|
高邮市
|
奉新县
|
宝兴县
|
年辖:市辖区
|
邮箱
|
铜梁县
|
鱼台县
|
宝山区
|
乾安县
|
从化市
|
沙河市
|
华蓥市
|
攀枝花市
|
响水县
|
潼南县
|
缙云县
|
茶陵县
|
海阳市
|
西吉县
|
新源县
|
海原县
|
鹤山市
|
原平市
|
五台县
|
登封市
|
石河子市
|
阳东县
|
河北区
|
峨山
|
蛟河市
|
石门县
|
黄龙县
|
合山市
|
会同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