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規(guī)模化豬場豬瘟防治注意
[打印本頁]
作者:
sulei2004
時間:
2008-7-29 02:21
標題:
規(guī)模化豬場豬瘟防治注意
豬瘟是豬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它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給養(yǎng)豬場造成極為嚴重的經濟損失,至今仍是養(yǎng)豬業(yè)的大敵。
1.豬瘟發(fā)生的原因
(1)
防疫制度不健全,引進豬只未進行認真檢疫隔離,對外來人員進豬場未進行認真管理。
(2)
豬舍通風不好、保溫、排糞、排尿設備不良,圈舍濕度大。
(3)
豬在應激作用下,發(fā)育不良、體質差;有其它病,如仔豬黃白痢,仔豬副傷寒、豬肺疫等存在。
(4)
由于疫苗效價低、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時操作不嚴及母豬免疫空白,防疫密度不能達注
100%
,存在人為免疫空擋。
(5)
由于豬瘟強毒感染引起整個豬群發(fā)病或由于母豬感染強毒、母豬懷孕后用弱毒苗免疫,胎盤感染豬瘟病毒引起仔豬,特別是
20
日齡內仔豬發(fā)病死亡。
(6)
豬發(fā)病后未能及時確診,導致病原在豬場中散播。
2.疫苗
我國在
20
世紀
50
年代已研制成功效果良好的豬瘟兔化弱毒苗,對有效控制豬瘟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現(xiàn)在預防豬瘟的疫苗有:兔化弱毒疫苗(單苗)和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lián)弱毒活疫苗。按疫苗生產方法,有接種家兔和乳兔,取家兔脾臟及淋巴結或乳兔的肌肉及實質臟器制備的組織苗;有接種易感細胞(犢牛睪丸或羔羊腎細胞)培養(yǎng)后制備的細胞苗。
疫苗效價的高低是免疫成敗的基礎,低效價的疫苗免疫后,活體產生的抗體不足以抵抗強毒侵襲,接種后雖不發(fā)病,但成為終生帶毒。國際獸疫局的調查也表明:在以疫苗為主進行豬瘟預防的國家里,仍有豬瘟疫點發(fā)生,出現(xiàn)非典型和隱性病例是通過胎盤屏障,引起胎兒先天性感染,終生帶毒的緣故。所以,許多豬場在防疫的實際工作中,采用加大免疫接種劑量來解決這一問題。根據筆者的調查,單苗的劑量較三聯(lián)苗容易得到保證,有發(fā)病豬場選用單苗而不用三聯(lián)苗,并把免疫計量加大為仔豬2頭份,母豬及成年豬4頭份,免疫效果較為可靠。有的豬場使用三聯(lián)苗免疫后仍然發(fā)生典型豬瘟,與疫苗免疫劑量不夠有關。因此,我們認為目前應加強豬瘟疫苗的質量控制,除了用兔免疫量來判定疫苗滴度外,還應當進一步研究用血清學方法測定疫苗滴度,并把好疫苗凍干時穩(wěn)定劑及細胞培養(yǎng)液中牛血清等的質量關,著重保證疫苗滴度。
3.免疫程序
根據目前我國及四川地區(qū)規(guī)模化豬場的情況,豬瘟的免疫程序建議為:首免
20
日齡,用單苗2頭份每頭,二免
50
日齡~
60
日齡,用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lián)苗2頭份每頭;種公豬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免疫1次,用單苗4頭份每頭;懷孕母豬不免,在仔豬發(fā)病的豬場,仔豬出生后,立即注射豬瘟單苗2頭份每頭,2小時~3小時后再放回母豬身邊吃初乳。
4.疫苗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
檢查凍干苗的真空是否完好,失真空的苗不能使用。
(2)
疫苗的保存于-
15
℃冷凍,有效期為1年;于0℃~8℃陰暗干燥處保存,有效期為6個月;于8℃~25℃下保存,有效期為10天。
(3)
疫苗稀釋后,在氣溫
15
℃下6天內用完,
15
℃~
27
℃應在3天內用完,超過時間不能使用。
(4)
接種疫苗的針頭應嚴格消毒、勤換,以免同一針頭注射后又注射健康豬,造成本病的傳播。如果局部消毒藥碘酊涂得過多,與疫苗接觸,注射時由針頭帶入,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力,應注意避免。
(5)
由于針頭太粗,注射太快,造成疫苗外溢,致使注入豬體內的疫苗量不足,應注意避免。
5.豬群的健康狀況
(1)
仔豬黃、白痢
據筆者對規(guī)模化豬場的調查,一些豬場的仔豬黃、白痢發(fā)病嚴重,仔豬出生后很快出現(xiàn)黃、白痢,由于豬只體弱,豬瘟疫苗起不到應有的免疫效果,豬只最后死于豬瘟混合感染。有的豬場未能對豬瘟混合感染作出及時診斷和防治,仔豬
的死亡率達
80
%。
(2)
仔豬副傷寒
通常在仔豬發(fā)生豬瘟后,易繼發(fā)仔豬副傷寒。據筆者調查,在規(guī)模化豬場也有仔豬副傷寒繼發(fā)豬瘟的情況,應注意仔豬副傷寒的綜合防治。
(3)
豬肺疫
在規(guī)模化豬場后備豬、母豬群中,由于氣候突變、飼料突變及飼養(yǎng)管理不良等問題,豬肺疫多殺性巴氏桿菌在豬群中大量繁殖引起發(fā)病。該病發(fā)生后,也會影響豬瘟的免疫效果。
(4)
藥物及飼料添加劑的影響
抗菌藥中的痢特靈、氯霉素、卡那霉素和磺胺類藥對機體B淋巴細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響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有的豬場為預防豬疫病,在豬只免疫接種前、后使用氯霉素、卡那霉素、痢特靈、磺胺類藥或含有這些藥物的添加劑,導致機體白細胞減少,從而影響機體的免疫應答。因此,為確保免疫效果,在豬只免疫接種前、后
10
天,應量不使用氯霉素、卡那霉素、痢特靈及含有該類藥物的飼料添加劑。
(5)
豬的飼養(yǎng)管理差,營養(yǎng)不足,以及豬體缺乏維生素E、維生素A和鋅、鐵、硒等微量元素,均會影響機體的抗體合成而降低免疫力,可能使免疫豬發(fā)生豬瘟。
6.豬瘟的控制措施
(1)
綜合性防治措施
建立健全防疫衛(wèi)生制度,加強飼養(yǎng)管理。
(2)
對仔豬發(fā)病嚴重的豬場實行仔豬乳前免疫
是指出生后的仔豬于哺乳前先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經2小時后再進行哺乳,以防止母源抗體干擾而建立自身免疫的有效方法,該方法在四川南充、內江、成都等地規(guī)模化豬場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3)
超劑量免疫
每頭豬注射疫苗量大于
600
個-
750
個兔免疫量。
(4)
認真把好疫苗質量及注射各環(huán)節(jié)的質量關。
(5)
控制繼發(fā)感染,降低死亡
據筆者調查,豬瘟發(fā)生的豬場均有不同程度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的混合感染,有的還有豬肺疫的繼發(fā),加重了豬只的死亡。因此,控制繼發(fā)感染是減少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選取使用的抗生素應根據本場藥敏試驗結果而定。
(6)
豬只發(fā)病后盡快作出診斷,爭取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減少損失。
(7)
對于母豬流產、死胎率高的規(guī)模化豬場,應加強繁殖障礙性豬瘟的診斷和監(jiān)測;同時注意偽狂犬病、豬小病毒病、豬乙型腦炎的抗體監(jiān)測及綜合防治。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
德钦县
|
屏边
|
洪江市
|
遂昌县
|
丰台区
|
德格县
|
二连浩特市
|
长丰县
|
若尔盖县
|
堆龙德庆县
|
信宜市
|
龙岩市
|
博罗县
|
和平县
|
靖江市
|
张掖市
|
襄城县
|
左贡县
|
阳曲县
|
长顺县
|
金平
|
饶阳县
|
五莲县
|
新田县
|
伊宁县
|
通化县
|
新河县
|
达孜县
|
泽普县
|
丹棱县
|
始兴县
|
拜泉县
|
乐业县
|
洛南县
|
满城县
|
岱山县
|
建湖县
|
长岛县
|
合川市
|
周至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