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寒冷,光照時間縮短,容易引起雞產蛋量下降。要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蛋雞冬季高產。
提高營養:冬季氣溫低,雞要多消耗營養抵御寒冷。為了保持蛋雞高產,要提高日糧的營養水平,適當提高能量飼料的比例,同時可在飼料中增加維生素A和維生素D3的含量。此外,還可采取增加飼喂次數等措施,促進蛋雞多采食。
保溫防寒:雞產蛋最適宜的溫度是18℃至28℃。雞舍溫度低于5℃,產蛋量明顯減少。為此,冬季雞舍內溫度應在5℃以上,最好控制在8℃至13℃。采用塑料薄膜暖棚養雞,可選厚度在0.08至0.12毫米的聚氯乙烯塑料膜扣棚,有條件的最好用無滴膜扣棚。如扣雙層膜,兩層膜間距為5至10厘米,保溫效果更好。如扣單層塑料膜,要備有厚紙和草簾,厚紙放在草簾和塑料膜之間,白天卷起,夜間覆蓋。扣膜時塑料膜與地面、墻的相接處用泥土壓實封嚴,并堵塞舍內孔洞和縫隙,防止賊風入侵。經常擦拭棚膜表面的灰塵,及時敲落薄膜表面的水滴,保持清潔透光。門設在雞舍的東面,門口掛上草簾。雞舍的北墻外用玉米秸等做防風屏障,堆放泥土、草垛等擋風防寒,也可在天棚頂部鋪鋸末等作保溫層。
補充光照:10月至次年3月自然光照不足,要人工補充光照。可利用電燈照明,按雞舍使用面積,每平方米以3瓦為宜。燈與燈之間距離3米,燈高距地面兩米,最好用燈罩聚光,將飼槽和飲水器全部照到。產蛋期每天光照時間保持在14至16小時。補充光照可在早晨天亮前和晚上天黑后補給,每天補充光照時間為4至5小時。人工光照要準時開燈關燈,不能忽早忽晚或間斷。開燈前添好飼料和飲水,不能在開燈后無飼料和缺水。
通風防潮:雞的飲用水一次不要添得過多,要經常檢查水槽和飲水器等設備,防止漏水。棚養雞要經常更換墊草,不往地面上灑水。每天中午打開氣窗進行通風換氣1至兩次。每次10至20分鐘。有條件的雞場可安裝通風設備。雞舍要經常進行消毒,每天定時清除雞糞,保持室內清潔干燥,預防雞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減少應激:保持雞舍內外及周圍環境安靜,飼養人員要穿著固定的工作服,工作時動作要輕緩,嚴禁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雞舍;防止狗、貓、鼠等進入雞舍。嚴禁在雞舍附近燃放煙花爆竹、敲鑼打鼓、高聲播放音響等。飼料中添加相應的添加劑,對于應激反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