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做一個有文化的企業 [打印本頁]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7-8 08:13
    標題: 做一個有文化的企業

    李也

        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里道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那么我想說,企業發展也有三境界:一是企業產品有市場能生存,二是企業有品牌有影響能獲利,三是企業有文化能不斷創造持續發展。海爾的“真誠到永遠”看似一句廣告語,正是體現了其“真誠”的價值觀,而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Geoffrey James將企業文化比作河岸,“企業里的行為如同在兩岸間奔流的河水。隨著時間的推移,奔瀉的河水將河道沖刷得更深,從而加強了企業文化,不斷重復過去曾使企業走向成功的行為。”

        縱觀全球著名企業,1837年誕生的寶潔、領先群倫的通用、不斷創新的3M、全球排名第一的沃爾瑪,哪一家不具有深深的文化內涵,哪一家不是憑文化積淀而大道天成。寶潔公司總裁John Pepper總結到:一些最重要的價值標準已經永久性地成了寶潔公司的靈魂;通用電氣公司總裁Jack Welch則認為:價值觀念是通用電氣公司成功的關鍵。

        所以,筆者認為,企業一年發財靠機遇,兩年獲利憑領導,三、五年成功因制度規范,百年不敗、永續經營得益于企業文化的建設。

        如果將人比作企業,企業文化就像是人的“座右銘”或是人的信仰。一個人要有信仰,同樣一個企業要有文化。

        西方人常批判中國人大多沒有信仰,這是很危險的信號。同樣作為一個中國人,筆者表示深深地認同。為什么中國人人文素質無法提高?道德行為規范無法落實?公民建設層次無法增強,根本就在于沒有信仰。

        經常看到上下班為了趕時間視紅綠燈為擺設,橫沖直撞,甚至還看到好多大人帶著小孩一起闖紅燈,這是在毒害下一代啊,多么大的悲哀。筆者曾在香港目睹這樣的場景,深夜10點,路上基本沒有車輛,而過往的稀松行人們還是靜靜地等待紅燈,直到綠燈亮起才前行。

        的確,我們需要信仰,同樣,企業需要文化。

        沒有文化的企業就是文盲,在市場中是不堪一擊的。

        企業的核心是產品和服務,而本質卻是其強大的文化魅力。而遺憾的是我們好多企業都忽略了這個市場之外本質的東西。正如上文所提,確切地說是一種信念,這種信念一旦形成,最終會在潛在消費群體中產生一種吸引力和信任度。正如我們提到日化用品,首先想到寶潔一樣,正是一種磁鐵般的無形號召力誘惑著消費者去選擇其產品。

        遺憾的是我們好多企業為了尋求短期的發展利益,都忽略了這個市場之外本質的東西,以期追求迅速膨脹的效果。往往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企業管家們專注于用自己的知名度,就產品論產品,就品牌打品牌,花費巨額資金做廣告,而不愿花費金錢與精力培養自己的企業文化。這樣做的后果是很危險的,一旦有成熟的企業及品牌加入到市場中來,僅有知名度的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是不堪一擊的。真正想要永續發展、持續領先的企業,形成文化至關重要,好比黑夜里的一把刀,深深地扎入消費者的心坎里。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企業文化的打造是一條涓涓細流的長河,是一個長遠計劃。持之以恒地對待每個細節,追求完美的執著,這是有修養的人應該具備的;企業文化也是如此,要將其深入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不能今天轟轟烈烈,明天就悄無聲息。

        J.C.F. Von Schiller曾經講過一句這樣的的話:“生命短暫,地獄永存”。我想說:“生命短暫,精神永存”。一個企業的文化核心是其精神和價值觀,而一個企業的精神依靠的是每一個員工的精神和文化。企業必須博得員工對于企業的一致認同,那樣企業才能乘風破浪,浩蕩前行。

        所謂“以人為本”,正是企業對員工的承諾,也是企業文化建立的根源所在。真誠依靠員工實現企業遠景目標所產生的事業感召力;企業與員工成長互動所產生的內部親和力;企業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所產生的組織公信力等等。這些都能使員工由衷地信任企業,認同企業,只有把員工的文化與企業的文化合二為一,企業才能一馬平川地向前發展。

        這里必須要強調一點,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落到“實”處,而不是空中閣樓,虛無縹緲。務實很重要,往往一些企業打著建設企業文化的旗號,平日里卻做著與其唱反調的行為。

        所以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拒絕形式主義,反對教條主義。

        孔子曰:“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說的意思是聽說過而沒有親眼見到,雖然聽得很多,必定會有許多是錯誤的;見到了而不能理解,雖然記住了,必定會有許多是虛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雖然知識豐富,也必定會遇到困擾。在古人看來,耳聞、目見、心知、力行,是認識事物的四個途徑,但以“力行”最為重要。因為“力行”不僅可以檢驗通過前三種途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曾和某位集團人力資源總監談起企業文化時,他說:“我們的企業文化一共四個方面,員工激勵機制,制度保障執行,加強社會責任感,營造平等氛圍。”各方面又有一些細節,這就是真正落到了實處,從點滴做起,從細處著手。

        從本質上說,市場經濟也是一種務實的經濟,來不得半點虛假與炒作。知識經濟也好、虛擬經濟也好,它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知識性的因素、信息形式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絕不是說新經濟可以不務實。遺憾的是,我們許多企業恰恰陷入華而不實的泥潭中。我們需要改善,更需要改變。

    作者: 滿天下    時間: 2008-7-8 08:33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作者: rainman2007    時間: 2008-7-8 08:51
    同意樓上的見解!
    作者: ann    時間: 2008-7-8 09:04
    同意物業的看法,但是現在的企業有多少有自己真正的企業文化。
    作者: rainman2007    時間: 2008-7-8 09:34
    樓主的言辭很有道理,但只停留在對企業文化重要性的認識上。有具體的可實施的鮮活的培養企業文化的措施嗎?
    作者: 高輝    時間: 2008-7-8 10:06
    剛到光明集團明芳獸藥,發現其與眾不同的是所有的員工都把公司稱為"家",也許你認為這只是一個口頭游戲罷了,但對新員工來說,家的歸屬感極其重要.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广饶县| 洛浦县| 信阳市| 盐津县| 东台市| 西平县| 梁平县| 平利县| 山西省| 临海市| 榆树市| 当涂县| 丰原市| 天长市| 卓尼县| 辽宁省| 偃师市| 阜阳市| 洪江市| 泸定县| 封开县| 咸宁市| 偏关县| 玛沁县| 封开县| 襄汾县| 大冶市| 永济市| 和平县| 邮箱| 年辖:市辖区| 丹阳市| 射洪县| 乌兰县| 油尖旺区| 三明市| 江源县| 南皮县| 泰宁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