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李金東見面,是在深圳市羅湖區人民南路的一家面館里。本來記者想請他吃飯的,但他過慣了給別人買單的生活,更不愿意女孩子請他。
2006年到2007年6月,在深圳房價節節攀升的洶涌浪潮中,他們在房子來回倒賣中與房價一起瘋狂,成為房價上漲的幕后主力推手之一。而今,浪潮退去,從去年10月份以來,深圳房價整體下跌超過30%,多數炒房客也成為裸泳者。
李金東就是其中一個被深套而猝死的典型,如今他成了住每月300元農民房的清貧一族。
零首付誘惑
2003年初,機械制圖師李金東有了40萬的積蓄。這時候他注意到深圳買房子都是零首付,不用花錢就可住新房,而且月供比租金還低。
“想買多少套都行,銀行怕的是你不貸,因為深圳人就是想著創業,很少有人關注樓市。”李金東記得那時深圳關內的房價只有5000元到6000元一平方米,好的地段也不過8000元。
利用手里的閑錢,李金東2003年開始進入了樓市,抱著嘗試的心態只買了兩套,一套自住,一套出租。
就在李金東他們埋頭做實業的時候,全國房價上漲之風蔓延開來,先是上海、北京,到2004年底,深圳房價也開始異動。
2005年初,炒作之風開始盛行,先是開發商提價,緊跟著房產中介也活躍起來,為了找到更多的客戶,中介們花錢從開發商售樓處買來業主資料,100元一份,然后一個個地給業主打電話,愿者上鉤,業內戲稱為“海選”。
賭徒式瘋狂
“如果不調控,就不會有機會。” 5個人拿出全部的自有資金約三四百萬,買了近100套,到2005年底拋出去,差不多賺了一倍。
除了月供要用現金保證,李金東說那時貸款還和以前一樣容易,1萬塊就可以買一套房。
2006年5月,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開始,但這次他們幾個合伙人因意見不一而分道揚鑣。因為有充足的現金,李金東留著20套房子沒動,在收取租金中耐心等待。
2006年9月,手里握有50多套房子的李金東登上了炒房生涯的巔峰。以協議價購進的這些房,讓李金東賺了不少銀兩。李金東過上了貴族般的風光生活,手上隨時都有上百萬的現金可瀟灑,每天去哪都有人開車接送,吃飯是天天進館子過小年。
房價的節節攀升也讓李金東完全變成了一個賭徒,他完全忘記了風險與知足。
2007年8月份開始,伴隨著銀根緊縮等全面調控,深圳樓市成交量迅速萎縮,房價也開始走低。
到了2007年底,開始有一些人撐不住,供不起樓了。李金東以為降到了底,于是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又接手了近20套。
69套房歸零
而李金東手中的樓盤連續降價都賣不出去。其中位于南山蛇口半島城邦樓盤就有一套典型的虧損樓,這套121平方米的房子,是2007年12月用310萬買進的,李金東花了2000塊好處費借用別人的身份證從銀行貸款236萬,從2008年4月份過戶后開始還貸,每月貸款近2萬元。李金東以為5月以后應該能賣到360萬至400萬,但放盤后一路從320萬連續降到300萬、280萬都無人問津,最后降至250萬也賣不出去。
面對各大銀行每個月30多萬的還貸壓力,李金東想盡了各種挽救的辦法。房子出租吧,租金遠遠抵不上月供。
一些炒家用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在自救,就是將房子賣給親戚或朋友,再出點錢賄賂一下中介和銀行,一套100萬的房子最后可能評估成200萬,炒家再拿著這200萬去還其他房子的貸款,又可以撐一段時間,但李金東擔心這種左手倒右手的方式會越走越遠踏上不歸路。
昔日和李金東一起看房炒房的炒房團朋友,都在自掃門前雪想著自救,即使手里有充足的資金,也不會拿出來給李金東,因為誰也預料不到這場持久戰還要打多久。
今年1月以后,李金東的炒房團朋友一直都勸他撐著,房價很快到底不用怕,而后來都勸他把房子協議賣掉,按市場價計算李金東那一個多億的房子,全賣了要虧去5000萬,但他們給他算的賬似乎讓李金東更沒有信心:假如他的資產是兩個億,一個月跌20%,那就是跌4000萬,加上銀行利息和交易成本,一個億一個月就可能虧3000萬。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李金東為化名。) (華夏時報)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