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新一輪糧價上漲的特點及原因 [打印本頁]

    作者: lishanwen    時間: 2008-6-28 12:58
    標題: 新一輪糧價上漲的特點及原因

              與國際范圍內糧食價格快速上漲同時,中國糧食市場的價格也是一路走高。作為最基礎的初級產品和最為廣泛的民眾消費品,糧價的不斷攀升不僅正在挑戰著本已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且也直接影響著百姓的生活質量。因此,對于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而言,能否在確保糧價穩定的基礎上提供一種健康的糧食安全生態就變得異常關鍵而重要。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最新報告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的稻谷、小麥、玉米和大豆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6.0%、7.2%、9.6%和83.8%。專家認為,2008年國內糧價必定是高位運行。如果本輪糧價上漲峰值能夠達到上一輪1995年的峰值,那么從時間序列數據看除大豆外三種糧食價格還有近20%~25%上漲空間,而即使糧食實際價格不能再次達到1995年的峰值,三種糧食價格的升幅也不會低于10%。   產品價格的運行一般都會打上市場背景的烙印,因此,與歷史上歷次糧食價格上漲相比,本輪糧價的上升具有自己明顯的特點:   

     

          ——糧食價格與糧食產量逆運行。理論上而言,糧食產量的增加意味著供給的增加從而可以驅動糧價的下降,但這一基本的原理卻被現實所顛覆。2006年,中國糧食產量超過49000萬噸,2007年糧食總產量沖高到50150萬噸,與此相反,2006年和2007年的糧食價格卻分別上漲了9%和40%。   

       

          ——糧食價格獲得了流動性充足的支持。與以往糧食價格上漲都是發生在貨幣供應量不足狀態完全不同,新一輪糧價上漲卻存在于流動性過剩的金融環境之中。這就意味著,國內貨幣供應量增速持續保持高位有可能對糧食需求形成一定的拉動作用。雖然糧食需求彈性較小,但一旦貨幣市場導致消費者產生所謂“貨幣幻覺”(如嚴重的通貨膨脹),則很難保證糧食購買行為不會走向極端(如“搶購”、“窖藏”等),從而進一步推升糧價。   

        

          ——國際糧價因素的傳導。與1988~1989年糧價上漲是因為價格“闖關”所致以及1993~1995年糧價暴漲是由“總需求拉動”不同,本輪糧價上漲的明顯力量就是“國際化”與“價格輸入”。

    [ 本帖最后由 lishanwen 于 2008-6-28 13:00 編輯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上思县| 邢台市| 图片| 西盟| 九江县| 社会| 清丰县| 清河县| 霍林郭勒市| 石阡县| 高州市| 西丰县| 翁牛特旗| 旬邑县| 万载县| 二连浩特市| 中阳县| 滦南县| 辽中县| 郑州市| 新密市| 渝中区| 家居| 华池县| 花莲市| 涿鹿县| 台北县| 武平县| 喀什市| 璧山县| 南雄市| 南开区| 什邡市| 吉木乃县| 阳山县| 龙泉市| 溧阳市| 西昌市| 娱乐| 印江|